一个天才的平凡人生(校对)第3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3/356

  但上级部门伸手向下级单位要钱的事,虽然名义上有道理,但恐怕不管哪个下级单位都不愿意出这份钱,再说,这钱只要是一上交,那就再也没有可能回来的,何况朱司其前段时间又是考核,又是裁员的,虽然现在他也算有了一定的威信,但真正拿钱出来的却没几家。
  朱司其没办法,只好采用市场经济规律的办法来解决这的事,政法频道以后肯定会盈利,现在哪家单位投了钱,到时就算他们单位在政法频道占了股,年底可分红,这才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第四百九十四章
乱停车跟超载
  不管怎么说,华南市的政法频道还是在一个月以后开始试播。在开播仪式上,朱司其只要求一点,那就是政法频道既然把政法两个字放在了频道上面,那就要以政法部门为主,对于政法部门的问题跟情况,该暴光的就暴光,该批露就批露。但只是要保证一条,那就是内容真实可信,事事以有法可依!
  有了朱司其的这番话做为“尚方宝剑”,政法频道马上就开始录制自己的节目,第一期播出的就是《警车为啥可以随意闯红灯?》
  说的是一些交通路口,那些装有电喇叭的警车看来红灯一般都不停,呼啸而过,有的时候根本就不是出警,甚至连公事都算不上,这难道不是滥用职权吗?
  为了取证,政法频道的记者们特意在市内几个交通要道架着摄像机蹲点守待,本来以为可能要好几天才能录到合适的片断,没想到一个下午的时间竟然就有五辆警车闯了红灯,但据记者们调查,只有一辆警车是为了公事。但那也并不是很急的公事,他完全可以在路口多等几分钟,但他硬是拉响警笛,冲了过去。
  由于政法频道对每辆车都进行了跟踪报道,是哪个人当时驾驶,当时办的是什么事,一清二楚,在当天晚上的电视上就播了出来。
  朱司其一直在关注着政法频道,他办这个节目的也是为了给政法部门找刺,让新闻媒体参与到政法部门的廉政建设中来是很在好处的。
  像这次,电视一经播出,朱司其马上指示周建华在处理这几名当时的驾驶司机时把政法频道的人请来,在处理的时候就录制节目,赶在第二天晚上的时候再播出。
  当然,如果是市公安局故意拖拖拉拉,那朱司其到时肯定会直接干预。
  但是周建华知道朱司其肯定对于这件事很重视,所以当时他等记者来的时候,就先代表了公安局向全市人民道歉,为什么要道这个歉呢?公安局本来是为了维护社会的治安,现在倒好像变得有点扰乱社会治安了,同时周建华公布了市公安局对于这次事件的处罚决定。
  除了一名因公事,但却也违规拉警笛的警察被记大过之外,其他四名警察被公安辞退,清理出公安队伍!这处罚不可谓不重,不可谓不严。
  但接着周建华又说了一句,以后还有类似问题的,一律按照这次的处理结果来处罚,同时欢迎市民举报,如果有人发现警车违规鸣笛,那将获得公安局的物质跟精神奖励。
  从此以后华南市就从末发生过一起警车违规鸣笛,虽然周建华处理得有点重了,但是正是因为涉及到脱警服,所以开着警车的人才会小心翼翼,警车本来就是特权车,你还要鸣着警笛,那就更是特上加特。但如果一旦被人发现是违规的话,那不好意思,你马上脱警服走人。
  因为警车的鸣笛规范了,也使得警笛的效果非常显著。以前在市内如果警车拉着警笛,前面的车子还不一定会马上避让,但现在不一样了,只要是真正的警车鸣笛,那所以听到鸣笛声的车子一律让出主干道,让警车快速通过。其实这也是警笛的真正作用。
  随着政法频道的经常报道,公安局的形象开始在群众的心里开始恢复,虽然一开始的时候政法频道老是挑刺,但是毕竟总还是有正面报道的。而且越到最后,正面报导就越多,副面报道就越少。
  而其他的政法部门也更是被政法频道搞出了不少的丑闻,像法院的法官吃了原告吃被告,到最后被原被告一起揭发出来。当时那法官在自己经常开庭的法庭被判了刑。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然后检察院,司法局,特别是监狱那里,被政法频道批露出不少的问题,但亡羊补牢,为时末晚。有了政法频道跟天眼网络的监督,华南的政法系统可以说慢慢的开始改变了,甚至有了质的变化。
  很多再去以前的这些司法机关办事的人就能感觉得到,服务态度好像建国初期那样的热情,办事效率像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的迅速。同时再也不会遇到像办事拖泥带水,遇事就躲,来事就让的局面。
  而且因为政法系统有了质的变化,人民群众跟他们的关系也开始变得融洽。可以说朱司其治理警察滥用职权基本上完全成功!
  至于交警乱开罚单的事,自从政法频道播通一个专栏之外,就很少发生。本来交警开罚单就是以教育为主,但是如果变成以收费为主,教育为辅的话,那就完全乱了套。
  只是朱司其对于那天些超载、乱停放、超车、酒后驾车的行为也感到很愤怒,所以只要不是乱开罚单,对于这些正常的交通违规,朱司其觉得更是要重罚。
  像随意乱停车,一般是罚款二百。对于老百姓而言这可能是笔巨额的,但一般有车的人都属于有钱人之类,所以有的时候二百块钱对于他来说,一杯酒钱都不够,只要能让他停在那里,再多二百也无所谓,反正他有钱。
  后来朱司其针对交警大队反应的这种情况,让周建华结合交警平时的经验,更改了这一处罚措施。
  如果在市内随意乱停乱放,不再是以二百块钱为上限,而是变成这辆车的车价的百分之一来处罚,而且是按新车的车价来算的。
  你不是有钱吗?那好,有钱的人开的车肯定也好,几十万车子可能还不想开,怕丢人,一般都是那种上百万的,那成,你如果再乱停知放那就是至少一次罚一万以上!
  罚个一次两次有的还不会心痛,但一个月要是来个十次八次呢,恐怕再有钱的人也会开始重视起这个问题来了吧?
  至于老百姓的随便车,因为市价也较便宜,一般也就十来万,百分之一也就一千来块,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教训。否则二百块只是毛毛雨。
  而对于超载来说,朱司其更是觉得要下重手。像现在华南的公路,朱司其坐车的时候有感觉,基本上在省道上每隔几百米就会有点坑坑洼洼的,这是为什么?都是超载惹的祸!
  据统计,超载百分之百的车辆在路上行程一次相当于正常载重行程一万次的对于路面的磨损,可以想像日久天长,再好的路面也会变以得高低不平。
  那怎么办?越载可不是从外表上就可以看得出来的,像有经验的交警可能从轮胎,车痕、发动机的声音等能感觉出来,但是如果不注意那就很难听得出来。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用科学的办法来测量,但公路上的车这么多,总不能让每一辆车子都接受你的检查吧?
  经过华南的动脉公路有两条,一条是省道,一条是国道,还有一条高速公路正在修建当中。
  省道跟国道都在路上设了收费站。而一般的超载车辆都必须经过省道或国道的收费站,这就为朱司其解决这个问题找到了共同点。
  朱司其从电脑方面入后,准备在收费站的旁边公路上安装一个全自动的电脑电子磅秤。这套设备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摄像机,从车子进入到衡量区时就确定好车型跟限载数,然后当车子驾入到收费站前的横杆前时,电脑就会自动测量车子的重量,结合电脑里存储的数据来比较这辆车子是否有超载行为。
  而电脑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把这些数据传到收费站的工作人员面前,从由可得出是放行还是暂扣这辆车。
  对于这些超载的车辆,朱司其并不赞同以前交警队动辄就是几千上万元的罚款,他认为首先应该解决的把货物分流,既然自己给劫了下来,那就必须保证这辆车不超载,至少在华南地市之内不超载!至于罚款还在其次,毕竟如果一辆车的货物让两辆车来运,那司机就没什么钱赚了,甚至有点还要亏本,这就让他们不得不在开始托运货物时就得计算好成本,绝对不能超载,一超载那就得亏钱。
  司机也不是傻瓜,这样的事情来得几次,那所以经过华南的司机朋友们基本上都知道了华南地区的收费站新增了一套电子衡量系统,只要你的车子通过收费站,那你车子的重量就会称出来,如果超载的话,就算是百分之十,也有相应的处罚。
  怎么处罚呢?一开始朱司其把交警大队的叫来一起开会,交警们觉得最喜欢的办法还是罚款,但朱司其认为不妥。最后大家商量出来一个办法,那就是如果你的车子被查出了超载,那你的车子当时也可以走,但超载的部分货物你就得留下来,反正在收费站旁边一般都有车管所的房子,可以改成仓库,当然,寄存东西是要收费的。
  而司机有两个选择,第一是让自己开着车子,拉着正常的载重量先去目的地,然后再回来运超出部分的货物,另外一种办法就是再租辆子,把超载部分的东西一起运走,这要就不要寄存费了。
  这下司机们傻眼了。
第四百九十五章
讨帐
  华南政法系统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先进的现代化设备加上无处不在的监督,让那些有心违规操作的人也无隙可乘。
  内部规范了,那办事效率自然就高。市人大,市纪委多次组织人员对政法系统进行秘密考察,结果都很让人满意。在政法系统的工作人员彻底改变了自己的思想,我是人民的服务员,一旦做出对不起人民的事,那只要有投诉或是在摄像机的监控下做了什么非法的事,那很快严厉的处罚就会降落到自己的头上。
  现在政法部门的工作压力开始变得较大,有些人本来是靠脱关系走后门,千方百计进入到政法系统来的,但现在都是想着法子再调出去,留下来的当然是真正干事的。
  在天眼网跟政法委的内部网络中心,不管你的级别有多高,职务有多大,一旦违章,那处罚很快就下来。而如果离开了公安局内部,那华南全市所有的市民都是政法委的义务监督员。
  市民如果发现政法系统的工作人员有做出超出自己职权范围之内的事,那可以有多种方式举报或投诉,以前就有天网眼,电话跟邮件,现在又多了个政法频道,只要有这方面的新闻,政法频道的记者采访车马上就会来跟你联系,进行现场报道,当天晚上就会在华南电视台上播出来。
  其实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但是如果全民都参与到监督制度里来的话,那力量是无穷的。其实以前也有,只是当时没有专门的部门来处理这些问题,在以前,如果一旦有人举报或投诉政法部门,那换来的不是奖励,而是打击报复。
  但现在举报跟投诉成了所有人的义务,不但各级处理,而且如果案情重大,政法委还会有一定的奖励。
  在刚开始的时候也不是说没有人打击报复,只是在朱司其领导下的政法委处理速度之快,处罚之严重,让那些被举报或被投诉的人根本不会再有打击报复之心。
  例如在家叫华泉酒店的,他们的老板就在天眼网上投诉,管辖他们这片的朝阳派出所在他们酒楼欠下了数十万的吃喝款,多次去派出所要款,但是不但没有要回款,换来的还是隔三差五的就来酒店“突击”检查,并且那老板还把所有的派出所签了字的单据传到了网上,有网民统计了一下,一共有二十二万多元。
  现在天眼网上有政法委专门的工作人员在负责管理,朱司其在十分钟以后就接到了汇报,他马上登陆天眼网,很快就找到了这个人气很高的贴子,他当即把所有的签字单据下载下来,然后打印。
  从这上面的日期显示,最早的竟然还在五年前,可以想像如果都像他们这样,那这家酒楼还会经营得下去吗?
  由于这上面留下了华泉酒店的联系方式,具体地址跟那黄姓老板的电话号码。朱司其马上指示李正阳去把这位黄老板接到自己的办公室来。
  李正阳直接去了华泉酒店,没想到黄老板不在,他马上打电话给他:
  “黄老板吗?我是市政法委朱书记的司机,你现在在哪里?”
  “朱书记?我在家里呢。”黄老板道,此时他刚刚在他儿子的帮助之下把所有的单据用数码相机拍照然后传到网上,他没想到这么快政法书记就派人找上门来了。
  “你家在哪里,我马上要见到你。”李正阳道。
  “不有了,我赶过来就是,你现在在哪地方,我打车过来。”黄老板因为经营不善,前年刚买的车子也被他处理掉了。
  “还是我来接你吧,朱书记要见你。”李正阳道。
  黄老板直到坐上李正阳的车子还不敢相信,自己才把单据传到网上没多久,朱书记竟然马上就知道了这件事,而且还要亲自见自己。黄老板在电视上看到过朱司其,但见面却是第一次。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他硬着头皮上了李正阳的车。心想,这次不管能不能把钱要回来,能当面跟政法委反映一下情况也好。
  很快两人就到了市委大楼,进到朱司其的办公室。
  “朱书记,这位就是华泉酒店的老板黄梁。”李正阳道。
  “你好,黄老板,不好意思把你亲自接过来,本来应该是我们派人上门的,但这件事实在性质太过恶劣,所以不得不请你亲自来一趟,小李,给黄老板倒杯茶。”朱司其道。
  “不用了,不用了。”黄梁道。
  “没关系,黄老板,你那些单据原件带过来了吗?”朱司其道。
  “没有,放在家里,朱书记要我马上回去取。”黄染道。
  “没关系,我想问一下,你传到网上的单据是你的全部单据吗?”朱司其道。
  “派出所的就是这些。”黄梁道。
  “怎么,还有其他部门的白条?”朱司其诧异道。
  “对,工商局跟税务局还有一些,但那些不多,我并不打算要回来了。只有几万块钱。”黄梁道。
  “那可不行,当然,他们这些部门不属于我们政法系统,但派出所这件事我一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你看一下,你的单据是不是全部在这里。”朱司其把自己打印出来的单据递给黄梁道。
  “现在的科技真是发达,我在家里刚刚传到网上,没想到朱书记这里就有了。”黄梁看着打印出来的单据道。
  “你仔细看一下,是不是所有的单据全部出来了。”朱司其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3/3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