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国权臣(校对)第1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216

  “这里。”楚玥的声音传来,她从被子下翻出了半块玉牌,递给了无崖。
  无崖看着半块玉牌,中间有半个字,目中精光一现,冷声道:“原来是这老东西。”
  徐明远看着那玉牌中间的半个字,有个广字在上方,看不出是什么字,不解道:“这是何物?”
  “庞仲秋。”无崖轻轻吐出了三个字,屋中众人皆是面色微变。
  徐明远再看那个字,不正是庞只的上半段吗。
  庞仲秋此人,在云台司中几乎无人不知。云台司中除了指挥使上官雨亭之外,之下便是掌朱雀房、白虎房的陈乔和掌青龙房和玄武房的庞仲秋。
  无崖扬了扬手里的半块玉牌说道:“此物应该就是庞仲秋和杨啸的联系之物,而杨啸会千里迢迢来长安,恐怕也是听了庞仲秋的授意。
  现在杨啸被杀,应该是曾经与其接头过的人所为,所以他才没有什么防备。恐怕他死都没有想明白,自己为庞仲秋做了那么多事,最后却是死在了他的手下。”
  “如果此事确实是庞仲秋所为,那想要报仇可就没那么简单了。”无崖微微点头,声音微沉道。
  无崖点了点头道:“杀个青龙黑牢里的老鬼不算什么大事,想要杀庞仲秋确实不容易,这世上最多人想杀之而后快的,除了当年的徐先生和名动武林的云机先生,恐怕就是庞仲秋了。
  不过这些年青龙的黑牢了折磨死了一个又一个刺客,却没有一个人能够杀掉庞仲秋的,甚至能到他面前的都没有几个。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庞仲秋本身就是个二品小宗师,而且是属于那日皇城外我们见过的唐鹤轩和佟语堂那样的二品小宗师巅峰。
  除非我们设局,全力之下才有一线机会将他击杀,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
  无崖此话落下,房中众人皆是沉默了下来,若是如此的话,想要报仇就不知何时能成了。
第二百零六章
当年王谢的谢
  杨啸已死,虽然不是死在徐明远等人手里,但是徐明远之事的一个重要人物也算是死了。
  而因为半块玉坠而引出的庞仲秋,却又是让众人陷入了沉默之中。
  徐明远轻吐了一口气,笑了笑道:“好,既然已经确定庞仲秋,至少咱们也有了目标,今日就先离开这里。仇还是要报,不过得徐徐图之,先做准备,就算报仇,也不能把兄弟们再搭进去了,否则齐浩波也不会原谅我的。”
  无崖点了点头道:“好,你们先出去,我和楚玥把东西复位,既然有人想把此事了解,那咱们就帮他一把。”
  徐明远点了点头,和易一起退出了房间,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无崖关上门,插上门销之后,和楚玥一起将房中的那些东西全部恢复到之前的模样,只是拿走了那半块玉坠,从窗户先后出了房间。
  房间中那具容貌普通的尸首依旧挂着,那个一手将齐浩波葬送的人,在背叛了自己人后,又被所谓的自己人灭了口。
  徐明远和易到了饭点,下楼吃了晚饭,和那胖掌柜聊了一会,这二人还不知道杨啸已经死了的事情,只是念叨了一句,他今天一天都没有出门。
  徐明远自然不会将此事透露给他们,和易在客栈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便是听到了那小伙计再另一边的房间拍门的声响,过了一会传来了一声惊骇的叫声。
  小伙计发现了吊死在屋梁上的杨啸,命案可不是小事,胖掌柜虽然觉得晦气,却也不敢隐而不报,忙是让小伙计去报官。
  徐明远和易故意装出一副害怕的神情。又是一脸晦气的说要离开,免得沾染了晦气,到时候连会试都倒霉了。
  胖掌柜也知道出了这种事情,一般人都避讳,本来还怕徐明远要把银子要回去,不过见他让那书童收拾了东西。就要离开,脸色有些发白的直接离开了,也是一路陪着笑把他送走了。
  马车驶出和平坊,徐明远掀开车帘回头看了一眼,杨啸的死相是自杀的,京兆尹就算查出来不是自杀的,也应该不会怀疑到那胖掌柜身上去。
  放下车帘,徐明远靠着车厢壁闭上了眼睛,杨啸之事他们规划了一个月。总算是查出了一些眉目,不过这结果却是有些棘手。
  庞仲秋,徐明远在脑子里回想着有关此人的信息,和老瞎子是同一辈的人,又岂是容易杀的。
  如果说刑六指是个厉害些的刽子手,那庞仲秋就是真正的刽子手头头,齐浩波的事情他逃不脱干系,但是真想要对付此人。恐怕还不是时候。
  马车在齐府门口停下,睡了一觉的徐明远拿了放在车上的两个木雕。冲着易挥了挥手,拍了拍门,小夏把门开了,径直进门去。
  和齐月茹打了声招呼,徐明远直接回了自己的房间,顺手关上了门。拉上了门销。
  将怀里的两个木雕拿了出来,放到了书桌上,徐明远坐在椅子上,仔细的看着那张温婉而不失英气的脸,眉头紧锁。
  他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过这样的感受了。对于一个木雕竟是升起了熟悉之感,而且久久不能放下。
  很小的时候,它曾问过清玄,他的爹娘在哪里。
  清玄每次都会扯出一大堆玄而又玄的东西,甚至有一次还指着星空说在那遥远的地方,或许有一颗蓝色的星球,他爹娘就在那里。
  星球是什么,他不懂,而且人又如何能到星星上去呢。就算师傅说的没错,那一颗颗比手指头都小的星星,真的只是因为距离的原因而显得小,但是人又是如何飞过那漫长的距离,到那里去生存呢。
  等他长大一些后,他也渐渐明白了,或许他的爹娘都已经去世了,所以师傅才会编出那样的话来骗他,所以他再没有问过自己的身世。
  但是从昨天看到那谢夫人的木雕起,他便是有些失神,那是一股很奇怪的感觉,有些亲近,又有些陌生。
  他不明白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所以有些慌乱,更加迷惘。
  过了一会,徐明远又是将床下的箱子拉了出来,翻出了那块云机令,一同放到了桌上,又是把怀里的那块云台司总旗的令牌拿了出来,摆在了云机令的旁边。
  徐明远看着桌上和云台司总旗令牌有些相似的云机令,眉间的沟壑更深了。
  不知突然想到了什么,徐明远起身在书架上翻找起来,抽出了两本有些年代的典籍,书脊上用朱砂写着一个云字。
  这分别是关于云台司和云机阁的记录,原本是放在云台司朱雀房中的,徐明远既然是云台司的总旗了,自然能够查阅这些资料,便是让无崖将他们拿了出来。
  徐明远将云台司的那一本资料翻到了有关徐先生的那一页,细细看了起来,上面的记录是一直到徐先生携谢夫人离开长安为止,也就是在二十三年前。
  其中没有记载徐先生和谢夫人的姓名,甚至连外貌也极少提及。而在最后,提了一句:谢夫人,陈郡谢氏之后。
  简单几个字,却是道出了谢夫人那惊人的世家身份。
  陈郡谢氏在大宛诸世家之中,现在虽然不算强势的,名气不及江南李家,和清河崔氏,但是晋时与兰陵王氏并称王谢之时,数百载门阀风流,又是何等的尊崇地位。
  当年谢家人才辈出,谢安为宰,谢石、谢玄等为将,以八万兵马,对阵八十万前秦兵马,战于淝水,大败前秦,史称淝水之战之战。
  若非此战,恐现在这天下已在蛮夷的统治之下,若非那一场犹如神迹般的大胜,现今的大宛百姓,恐怕还要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谢家与兰陵王氏并列,在晋朝的地位没有任何世家可以比拟,名望甚至胜过皇室,拜相入将者无数,堪称当时的顶尖门阀。
  晋灭之后,进入了南北朝混乱时期,经前朝的短暂统一之后,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由大宛完成了一统。
  而谢家历经诸朝,国灭而世家不倒,虽然地位不再如晋时那般,但是世家之风未失,朝中依旧有不少谢家子弟为官,只是少于居于高位之人。
  谢家虽然没了在朝中执宰的优势,但是在文坛中依旧独占鳌头,不论是当年名动天下的谢灵运,还是现今大儒谢叔源,皆是备受尊崇之人,也是现今谢家世家不衰的源头。
第二百零七章
夜空中的那颗星
  江南有两大世家天下闻名,一个是富可敌国的李家,一个是文坛执牛耳的谢家。
  虽然因为科举制的推行,门阀世家对于官场的影响力在逐渐降低,不过延续数百年的大世家,累积的威望依旧不容轻视。
  谢夫人出自陈郡谢氏,身份之尊,不言而喻。
  至于徐先生的生平,资料上的记载是从云台司建立之后方才开始,之前的事只字未提,也不曾提过他的武功到底如何。
  徐明远接着翻开云机阁那一本,上面记载,云机阁自二十二年前横空出世,以杀手和情报名动江湖。
  云机先生所颁布的一纸云机榜,更是将天下高手尽数囊括其中,引起了一场又一场因为排名的比试,不知多少人因那纸上之名而丢掉了性命。
  即便是现在,还不时有人提起云机榜,将现今天下的高手,与当年云机榜上的高手进行对比。
  徐明远拿起云机令和那块云台司令牌,心里突然冒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的念头,若是这创建云台司的徐先生便是后来名动江湖的云机先生,那么二十二年前云机阁横空出世,好像便能够解释地通了。
  云台司能够在长安悄无声息地出现,然后在那场关于那张位子的争夺之中,展示出恐怖的实力,无疑是证明了徐先生可怕的能力。
  而就在徐先生离开长安一年之后,同样是一杀手和情报著称的云机阁出现在江湖上,不禁让他联想到了朱雀房和白虎房。
  如果徐明远的猜测没有错的话。那么当年名动江湖的云机先生,就是徐先生。在离开长安一年后,成立了云机阁。
  但是这块云机令又为何会落到他师父清玄的手里。而且在他独自离开剑南道之时才交给他。
  云机令所意味着的可不仅仅是他手里的这块玉牌,不论江湖传闻是否为真,能够让四大门派这般紧张,派出各自弟子魁首紧追着云机令的消息,可见这东西绝对有着大用处。
  以前徐明远从未想过他师父有多厉害,虽然远游之时总能碰到一些貌似很厉害,辈分很高的老头,但是他多是觉得师父在忽悠他们,仗着年纪和辈分还有无赖逼着他们教徐明远一些东西。
  可现在回想起来。那些老头和师父口中所谓的高手,虽然其貌不扬,而且只教了他一招半式,但是都称得上顶尖的招数。
  这些东西真的能够靠半壶黄酒换来吗,徐明远当时觉得差不多,现在仔细一想才明白,那些可都是千金不换的宝贝。
  那些人自然不是傻子,就算是那些被清玄几句话忽悠了,立马送上银子。奉做上宾的世家门阀的当家人也不傻。
  既然这些人都不傻,但是在清玄面前所作所为却又都像是傻事,这只能说明清玄的身份不一般,让这些人忌惮。或者说乐意在他面前扮傻。
  在徐明远看来,清玄就是个米仓山上的老道长,这一辈子除了到处骗吃骗喝。干的最了不得的事就是收了他这个徒弟。
  因为从小到大清玄都不跟他讲以前的事情,也不讲别的地方的事情。除了让他自己看书,便是每年带他去看各个地方的风俗和风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2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