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改大唐(校对)第1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6/610

  老天爷啊!长安城周长足有六七十里,这一圈跑下来还不要了人的老命了?
  等好不容易盼到无极门例行的休沐放假,被折磨得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的勋贵子弟们,回家了向自家老爹一通哭诉。
  结果非但没能寻求到嘘寒问暖的亲情慰问,反而惨遭一顿暴打被赶出家门,有的甚至是男女混合双打或者群殴,说是以后未经秦大将军许可再敢私自回家,直接把腿打折!
  被锤的鼻青脸肿赶回去的勋贵二代们也许不明白其中巧妙,可他们家里那些老奸巨猾的勋贵一代们还能不清楚?
  无极帝君招纳屈突通为“少微天阙右辖灵丞”,又指名招募秦琼为“朱雀南宫第六天将”的事,近日可是传遍了长安。
  眼下不过区区半月而已,原本在战场上失血过多留下病根,以至于一直体虚多病显得病怏怏的秦琼。
  在无极帝君的仙法和孙老神仙的灵丹妙药调养下,跟打了鸡血一样迅速龙精虎猛了起来,开始重现当年那大唐战神的英姿风采。
  如果这还只能算是医术高明、妙手回春的话。
  那病入膏肓,已经药石无医的屈突通,在短短七天之内返老还童。
  而且停尸七日后突然起死回生,凌空虚渡半个长安城的事,可就算得上是神迹了吧?
  就算撇开这两件事,无极帝君在人前显圣的事还少了么?
  这种种仙法神迹,无不说明了无极帝君乃是真正的当世活神仙,而不是某些人暗地里造谣的邪魔妖孽。
  这样的神仙传下来的兵法战略,能学到一点都能当成传家、传世之宝了,历史上那些得天人授书的人,哪一个不是在史书中名垂青史?
  秦大将军碍于出任无极帝君座下翼宿天将之职,不好明着将兵书外传。
  可是以这种形式操练这些勋贵二代,不是相当于变相的给大唐留下了一批兵家种子么?
  这么好的机会,这帮傻货不说悉心学习,居然还敢跑回来叫苦叫累,没锤死他们就算是还指望着他们多少能学点东西回来了。
  暂且不说秦琼秦大将军。
  且说刚玩了一把虚渡长安的屈突通,恭恭敬敬的随着白玉琦的召唤进了邀月楼。
  作为白玉琦这个无极帝君在长安的落脚之处。
  邀月楼却并不像世人所想象的那样,金银铺地、珠玉为墙满是仙家气派,反而像个吵吵闹闹忙忙碌碌的大作坊。
  除了一楼用来接待和会客之外,二楼是用来给无极门弟子上课用的大教室,三四五楼都是天工门的各类工作间。
  六楼是医圣门的医药研究室,七楼是印刷工坊兼霓裳门设计工作室,八楼是无极门藏书阁,最神秘的九楼才是无极帝君的修炼之地。
  带着屈突通逛了一遍邀月楼之后。
  白玉琦领着众人在九楼的休息区安坐了下来,狗子勤快的为众人端上了茶水。
  因为对白玉琦还不熟悉,所以屈突通对无极门这种不分尊卑,君臣环坐在一处议事的方式很是有些拘谨,只能偷偷打量周围奇奇怪怪的实验器材。
  这里与其说是白玉琦休息的地方,不如说是他用来学习奥法知识体系的书房,或者用来做各种奥法研究的实验室,所以东一片实验器材,西一片秘术法阵的略显得有些杂乱。
  白玉琦查看了一下屈突通的状态,[守护契灵]契约的灵质转化过程很成功。
  这也跟唐初古人对奥能粒子没什么抵抗能力有关,所以屈突通的契灵转化过程很顺利。
  屈突通的身躯已经彻底的被转化成了灵体,但又不是幽灵鬼魂那种完全虚化的状态,而是身体细胞被奥能粒子所替代,转化成了一种奇特的能量生命形态。
  这种契灵形态,因为是由屈突通的精神能量和奥能粒子相结合所构成的。
  所以他能像活人一样触碰物体,而其他人也能同样触碰到他,单从触感上来说感觉不出差异。
  他也依然保持着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能像生前一样进食饮酒品尝美食,只不过无法被消化和吸收而已。
  他甚至存在体温、心跳、呼吸和排泄等生理反应,但这一切都仅仅只是他的记忆所模拟出来的本能反应而已。
  所以他是否保持人型都不重要,之所以还维持着人型和本身的相貌,纯粹是他“觉得”自己就应该是这个模样而已。
  有意思的是,因为跟白玉琦签署了[守护契灵]的契约。
  屈突通自身积累的信仰和魂能,都已经被白玉琦吞噬一空。
  就连维持自身存在所需要消耗的奥能,都得依靠白玉琦来提供。
  所以除了自身的记忆还保留着之外,此刻的屈突通就像是一张白纸一般。
  以后会成长成什么形态、什么功能的契灵,就要看白玉琦打算将他往什么方向培养了。
  “……以后天工门上下,就交予屈突灵丞打理了。”
  向屈突通介绍了一番无极门的情况之后,白玉琦就正式将天工门交给他负责管理了。
  恢复了年轻模样的屈突通捧着白玉琦移交给他的,厚厚一沓天工门发展计划书快速的翻阅着。
  因为屈突通生前,本来就担任着工部尚书的官职,所以无极门的管理制度,虽然跟大唐工部差异巨大。
  但是无极门完善的制度体系,却让他觉得并不难上手,连忙合上了手中的资料,向白玉琦点头应承了下来。
  把[医圣门]交给了孙思邈负责,又把[天工门]交给了屈突通管理。
  原本不管什么事都得事必亲躬,什么活都得自己干的白玉琦可是轻松了不少,现在要干什么只需要吩咐一声就好。
第149章
翻修长安
  距离上一次收割信仰,已经过去了不断的时间。
  建立大罗天市所造成的震撼效果,已经开始渐渐消失。
  习惯了这处仙迹存在的长安百姓,提供给白玉琦的信仰额度逐渐下滑。
  所以是时候再搞一波事情了,白玉琦准备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长安城市改造计划”。
  要么就不搞,要搞就搞个大的,他要翻修整座长安城!要不怎么显摆得出他无极帝君的威能来?
  严格来说,因为唐初关中春旱夏涝秋潮冬暖的气候问题,长安这座隋朝“面子工程”的产物并不宜居。
  而且受到古代建筑技术和布局设计层次限制,使得长安始终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隐患问题。
  再加上不少地区因为年久失修的关系,长安城看上去并不像想象中那样雄伟壮观、恢弘大气,多少有点破破烂烂的。
  华夏古代最可惜的事情,就是因为各种历史建筑多采用土木建造。
  受到时间的侵蚀和战火的毁坏,很难像西方某些岩石建筑一样保存到后世。
  哪怕是现如今的长安,过不了几百年也会毁在黄巢手里。
  长安未来,毕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也是万邦来朝的世界中心。
  以现在那才5.4米高,而且受到风雨侵蚀,到处都坑坑巴巴、麻麻癞癞,一点都不圆润的夯土城墙,怎么能显示出华夏天朝恢弘霸道的气派来?
  别以为古代的城墙能有多雄伟壮观,留存到后世的长安城墙虽然达到了12米高,可那都是历朝历代随着建筑技术的提升,在原有基础上像露西亚套娃一样,一层一层堆叠上去的产物。
  所以白玉琦计划,将长安城重新翻修一遍。
  建筑起经久不坏的雄伟岩石建筑群,打造出一座“华夏奇观”留待后世。
  也让每一个看到这座“奇观之城”的人,都能向他贡献出一波丰厚的信仰。
  为了实现这一计划,激活了《建筑与工程知识》,就职了[工事工程师]专业,掌握了[建造]手艺,并在之前大量的基建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已经堪称是“建筑大师”的白玉琦。
  不仅仅自己结合后世的各种建筑理念,设计出了一座庞大的新城市模型,而且为了加快工程进度还示意[天工门]弟子大肆招收工匠。
  虽然高级匠师不多,但基础的工徒和力工却将近十万名,这几乎已经是能从整个大唐搜罗到的全部工匠了。
  也正因为天工门下,聚集了如此庞大的工匠群体,还引起了某些人的闲言蜚语。
  不止一次的造谣说天工门意图聚众造反,试图引起皇帝对白玉琦这个“神仙”的猜忌和疏远。
  但已经看到了天机匠族作用的皇帝,又怎么会轻信这些空穴来风的谣言,更别提这些工匠本就是他下旨从大唐十道各州府郡县召集而来的。
  在白玉琦的计划中,未来长安城的面积,将在现有80多平方公里的基础上扩大十余倍,达到1000平方公里左右。
  别看1000平方公里仅仅只是后世七八线小县城的规模,但是到时候会修建起以“太极皇城区”为核心,“阴阳两仪区”左右环绕形成二环。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区构成三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卦区为四环,“屯、蒙、需、讼、师”等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区组成五环。
  再往外,其实还可以扩建“三百六十五周天区”为六环,但就目前来说五环就够用了……主要是长安的一百多万人,用不了那么大的地方。
  在规划之中,“太极皇城区”自然不用说是皇宫大内,皇帝和皇亲国戚的居所,以及百官的办公场所都在这其中。
  而“阴阳两仪区”则是豪华园林别墅区,未来计划提供给百官权贵阶层居住,以便于他们就近上朝办公,这在封建王朝是避免不了的社会等级差距。
  至于“四象区”则计划建造成公园、水库、市场、工厂、仓库等工商休闲娱乐功能区。
  还有“八卦区”准备作为高档小区,提供给富裕阶层居住,“六十四卦区”才是普通百姓阶层生活的区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6/6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