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改大唐(校对)第1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610

  白玉琦点了点头,估计这老头心里郁闷,就没跟着李世民出城去凑热闹,所以躲在自己的寝宫里喝闷酒。
  毕竟大唐在李世民的治理下越是繁荣昌盛,就越显得他这个被亲儿子赶下台的前任皇帝失败。
  刚刚估计是被他在天上折腾出来的天地异象给吸引了,所以端着酒杯出来瞅瞅是怎么回事,结果正好碰到他从天上掉下来了,还差点用脸着地。
  两边一通报身份,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白玉琦到也不怯这老头,没话找话的问了一句:“喝酒呢?”
  “呃……”
  李渊也回过神来了,连忙伸手相邀道:“无极帝……君,入殿与朕……与老夫同饮一杯如何?”
  瞧这称呼乱的,白玉琦到也不以为意,欣然应邀迈步入殿,东张西望的打量了一下这座寝宫,发现布置的奢华倒是奢华,可是却难以遮掩那股陈旧破败的暮气,一如李渊这灰心丧气的老头。
  老头可能是在这寝宫里待郁闷了,碰到来个人有些兴奋,大声呼喊着:“来人!来人!重新换上酒宴,朕要与帝君共饮!”
  之前估计是心情实在是不美丽,看见人就烦,这老头把身边伺候的人赶了个精光,倒是避免了太多人看到白玉琦又一次下凡……诶?为什么要说又?
第162章
竹露百果酿
  大批美艳的宫女像穿花蝴蝶一般,撤下了李渊之前一人独酌喝闷酒的残席,又如流水一般换上了全新的菜品,哪怕原本那一桌其实一筷子都没动。
  酒,是库峪城出产的上品“竹露百果酿”。
  菜,是[鼎俎门]的弟子烹饪的各种美味佳肴。
  还有琳琅满目的西域瓜果,和各种叫不出名字的山珍海味。
  为了表示自己的孝心,李世民可是没少花心思伺候心情不美丽的李渊老头。
  除了天上的星星摘不下来,吃的是最好的,用的是最好的,妞也是最漂亮的。
  李世民宁可自己勒紧裤腰带,节衣缩食也要把能找到的好东西,全都送过来哄他这个闹别扭的爹。
  整座寝宫里,从各种精致新颖的家具,到摆放的琉璃器皿、精致瓷器,触目可及的可都是从[天工门]弄来的好东西,都是李世民特地搜罗了名贵材料后,送到[天工门]请大匠订制回来孝敬李渊的。
  还有那[鼎俎门]出身的御厨,若不是李世民亲自开口,可是没人能要求[鼎俎门]弟子到自己府上当私人厨师。
  可李渊吃归吃、喝归喝、享受归享受,该不开心照样不开心,哄不好的那种。
  “帝君!请!”
  李渊端起平时爱不释手,只是用来欣赏把玩,都舍不得拿来用的水晶琉璃杯向白玉琦遥遥一敬,豪迈的一昂脖,顿顿顿就干了。
  端起呈鲜艳琥珀红的“竹露百果酿”,白玉琦摇了摇手中晶莹剔透的水晶杯。
  看了看杯壁上如同蜂蜜般流淌的酒液,嗅了嗅带着竹子清香和浓郁果甜的酒香。
  小酌了一口后,白玉琦满意的点了点头,这酒酿出来之后他还没喝过呢,没想到李渊这老头已经先享受上了。
  所谓的“竹露百果酿”,说白了就是在还在生长的活竹根部竹节上开一个口。
  将酿制好又用[脱水术]去掉大部分水分,只留下粘稠的浓缩原浆注入竹筒之中,再用[塑木术]重新封好开口,让浓缩原浆继续在密封的竹筒之中陈酿。
  随着竹子不断生长,竹根汲取的水分一点点渗透进竹筒之内,形成所谓的竹露与浓缩原浆混合进行二次发酵,最后等到竹筒内的竹腔空间被酒液充满,这“竹露百果酿”也就酿制好了。
  后世那种高粱酒酿制的竹酒,是怎么生产出来的白玉琦不太清楚,毕竟生产工艺和配方都是严格保密的。
  系统搜索虽然能够搜索到后世网络上的绝大部分内容,但是却无法搜索到那些严格保密甚至是口耳相传的信息。
  除非他消耗信仰,将初级搜索功能升级到更高级别,可是消耗那么多信仰就为了一个竹酒工艺配方是不是有点亏?
  想要在竹筒中酿制竹酒,不光要考虑灌入酒液后竹子的存活问题,还要考虑酒液在竹筒内要如何发酵的问题。
  不过活人还能被尿憋死了?
  因为掌握着各种不科学的植物系法术。
  在研究了一下网络上,似似而非的竹酒酿造原理后,还真被白玉琦琢磨出了一套魔改版竹酒酿制工艺。
  用[塑木术]解决了在竹节上开口,又不会影响竹子生长和存活的灌装问题,其它的酿造环节对他来说反而简单了。
  无非是用[植物交谈术]或者干脆用[命令植物],告诉竹子汲取水分注入竹筒就是了,都不用白玉琦多费心的,人家竹子自己就搞定了。
  这个方法还是白玉琦之前在系统搜索中查询酿酒资料的时候。
  意外发现竹子的生长环境,和酿制果酒所需的环境很接近,突发奇想之下才产生的。
  酿制果酒只需要一个星期到半个月左右,灌装进竹筒内后进行二次发酵倒是需要两到三个月时间才能成酒,想要真正的陈酿却需要长达两年时间的孕育。
  因为掌握着[植物滋长]这种快速催生法术,以及[发酵术]这种快速催化法术。
  倒是可以将酿制过程压缩到一个非常短的时间,但是那样酿制出来的酒缺少了时间的沉淀,显然是没有灵魂的……
  所以白玉琦吩咐[醴醸坊]的酿酒师学徒们,特地酿制出了一批“特供”准备留着自己喝之外。
  那些被大批量生产出来,经过快速催生催化的果酒,就被投入了大罗天市的高档消费市场,用来坑那些狗大户的钱。
  反正这帮古代的狗大户也没喝过什么好酒,那些没有灵魂的竹酿果酒足够用来糊弄他们了。
  而且看上去效果还相当的不错,一筒一斗装“无魂”竹酿果酒,足以在大罗天市中卖出上百贯钱的天价来。
  你还别嫌贵,这可是限量发售的“仙酒”!
  无权无势穷的就剩下钱的狗大户,有钱都不一定有资格能买得到!
  唐代的“斗”,分“大斗”和“小斗”,大斗相当于6000毫升左右,小斗则相当于2000毫升左右。
  一般来说买卖货物时,价格昂贵的贵重物品,通常会用小斗来进行计量。
  酒可比粮食贵,以古代的酿酒工艺,四五斤米才能出一斤酒。
  所以在古代粮食紧张的时候,官府通常都会采取“禁酒”的手段,来防止大量粮食被用来酿酒。
  撇开那些浊酒、白酒之类的便宜劣质酒不提,档次稍微好一点的精酿名酒价钱可都不便宜。
  李白说过“金樽清酒斗十千”,王维也说过“新丰美酒斗十千”,也就是说一斗新丰酒、阿婆清这一类的名酒、好酒,就要卖到十贯钱左右。
  而李白那时候的粮价才多少?
  《通典·食货志》中提到:“开元十三年,斗米十五钱”。
  “开元”是一百年后唐玄宗李隆基时的年号,在那个“斗米十五钱”的开元盛世,一斗酒都要卖到十贯钱,酒米差价高达666倍,更何况是现在这个“斗米值绢一匹”的贞观元年了。
  考虑到工艺价值、品牌效应、年景情况、通货膨胀之类的问题。
  贞观年间的一斗“阿婆清”,虽然不可能卖出666斗米,也就是两百多贯钱的天价来。
  可是在这个官方禁酒囤粮的时节,物以稀为贵的卖出几十贯一点问题都没有。
第163章
正能量仙酒
  反正这种高价酒老百姓也喝不起。
  那些不差钱又馋酒的狗大户,会在乎一斗酒是卖十贯还是卖几十贯么?
  所以了,连阿婆清这种“凡酒”,都要卖到几十贯一斗。
  一筒4斤装竹酿果酒,这种琼浆玉液的“仙酿”卖188贯,白玉琦一点都不觉得亏心,反而还觉得贱卖了。
  为了囤粮备灾,白玉琦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在大罗天市之中,各种物品都可以用兑换的“代金券”购买,唯独竹酿果酒必须使用另外一种“酒票”才能兑换。
  而所谓的“酒票”,自然就是白玉琦为从大户手中抠出粮食来所设计的玩意,想要“酒票”就必须拿等价的粮食来换。
  这就逼得那些想喝仙酒的狗大户,不得不将一车一车的粮食从自家粮仓里拖出来,送到大罗天市换成酒票再进行消费。
  而且还得提前换好,临时请客想显摆一番,一挥手说上一斗“竹露百果酿”?
  不好意思,没票?给钱不卖!
  仙门所产的这种,坊间谣传据说能强筋壮骨、补精益气、滋阴养颜、延年益寿、驱邪祛病……包治百病的仙酒,是限量发售的!
  而且本着先到先得的理念,就算你有酒票,也得按照酒票上的日期先后顺序供应。
  所以在鼎俎楼,谁要是能在酒桌上掏出一张酒票来,给狐朋狗友上一斗“竹露百果酿”那可是倍有面子的事情,这都已经成了长安纨绔之间炫耀斗富的时尚流行了。
  连那种没有灵魂的量产酒,就能卖出上百贯的天价来。
  更别提是这种特供皇家的竹露百果酿了,李渊这老头一上来就顿顿顿的灌了一大杯,这可就是好几大车的粮食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6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