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改大唐(校对)第1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9/610

  “这不就是蝗虫么?”
  “收蝗虫才一分钱一斤呢!”
  “怎么到了你这,一转手卖出来就是十五文了?”
  被鄙视了的汉子一下被说懵了,好像理是这么个理。
  但是总感觉好像那里不对,顿时恼羞成怒的道:“我可告诉你!你这的蝗虫可都是我亲手收上来的……”
  “看你这一身工服,应该也是咱[天工门]下的车队,帮着下乡收蝗虫的力工吧?”
  “你知道收蝗虫一文钱一斤,那你知不知道下乡运货的卡车,跑一趟磨损多少钱啊?”
  “你知不知道得付给你们这些力工多少钱工钱啊?你知不知道蝗虫收回来得多少人清洗、加工、腌制啊?”
  “这可是油炸的!油不要钱啊?盐不要钱啊?我[鼎俎门]的烹制秘方不要钱啊?这免费给你的竹篾筐不要人编啊?”
  “嫌贵你有本事干活的时候别拿工资啊?嫌贵你有本事上城外抓生蝗虫吃去啊?大把的蝗虫不要钱!”
  “亏得你还是在咱们[天工门]务工的,一天工钱怕不得就有两三元代金券吧?怎么就这么抠门呢?”
  [鼎俎门]弟子打量了一下他,没好气的翻白眼道:“合着就该你们[天工门]的力工挣钱,活该我们[鼎俎门]的荷工累死白干是吧?”
  这个荷工嘴皮子也忒溜了,一口气没停就把那汉子喷了个狗血淋头。
  汉子想发火,可一想人家说的也没错。
  再加上旁边里三层外三层看热闹的百姓,都朝他投来了鄙视的眼神。
  顿时臊的老脸通红的,赶紧递过来几张代金券,在围观百姓的哄笑声中,抱着竹篾筐就想往外挤。
  却被跟他一起来的工友嘻嘻哈哈的拽住了,从他怀里的竹篾筐中一把把的抢了名叫“飞蝗腾达”的油炸飞虾往嘴里塞。
  “抢什么?抢什么?想吃自己掏钱买去!”
  汉子顿时急了,一把捂住了怀里的竹篾筐大叫:“抢某的干什么?不要钱啊?”
  周围的百姓哄笑,可他那些工友嘴里还嚼着呢,一个个都眼睛一亮的大叫:“好吃诶!?”
  丢下那汉子挤到了摊子前,挥舞着手里的代金券争先恐后的大叫:“买十斤送五斤是吧?给我也来十斤!多送点啊!”
  “得嘞!买一斤也送半斤!只多不少!”
  “兀那汉子,这油炸飞虾可是盐水腌制的,吃多了可咸!”
  “往里走走,那边有咱们[鼎俎门]下的醴醸坊,特别精酿出来的仙泉麦酒出售!”
  [鼎俎门]弟子笑眯眯的一边帮这帮力工汉子过称,一边还冲站在外边一把把往嘴里塞油炸蝗虫的汉子笑道:“一大斗麦酒只要一千钱!吃飞虾喝麦酒更配哦!”
  那汉子和他那帮子工友一听顿时眼睛就亮了,抱着一筐油炸飞虾就往醴醸坊的摊子挤去。
  花十五钱买一斤油炸蝗虫他们嫌贵,可是一听一大斗酒居然只要一千钱,跟白捡一样就去了。
  这一来是目前天工门下的力工收入都不错,而且还相当的稳定,只要肯干活,天天三五百钱的收入都不叫个事。
  二来也是因为这麦酒的价钱太划算了些。
  眼前这时节,粮贵酒更贵,平时一斗浊酒都不止这个价钱了。
  而且酒都是论小斗(2000ml)卖的,现在一大斗(6000ml)居然只要一千钱,这不跟白捡一样么?
  虽说不知道这麦酒跟米酿的浊酒有什么区别,可好歹都是酒不是?
  过了这么久苦日子,他们可有好些日子没尝过酒味了,一千钱虽然不便宜,可一帮工友凑一凑到也不是消费不起。
  有这么一帮子力工带头,而且看他们吃的着实是喷香。
  围观的老百姓们也忍不住了,一拥而上的就把油炸蝗虫的摊子给包围了,争先恐后的上手就抓。
  “排队!排队!”
  “都排队!先交钱后拿货……诶!”
  卖货的[鼎俎门]弟子急的大叫:“我说你够了啊!你都白吃了三把了,还抓?”
  四象区里虽然宽敞,可一下支开了几百个油炸蝗虫的摊子,炸的是油烟滚滚,却依然供应不上疯狂抢购的百姓需求,不得不紧急又增加了好几百个金属油炸槽,来分流抢购的百姓免得造成拥挤踩踏事件。
第233章
吃飞虾,哈啤酒
  四象区一角,被一群禁卫围起来的角落里。
  白玉琦和李世民二人坐在一张小桌前,一边看着这热闹的场面,一边举杯对酌。
  李世民忍不住惊叹,这明明是蝗灾的一大荒年,他们这帮大唐君臣之前还愁的要死。
  可不知道怎么回事的,无极帝君一出关,画风好像都不一样了,愣是把荒年变成了丰年。
  别的不说,原本祸害庄稼的蝗虫,到了无极帝君手里竟然摇身一变,变成了如此美味的佳肴,这也太让人难以理解了。
  要知道之前为了解决蝗灾之事,李世民还在谋臣的建议下在百姓面前演了一番生吃蝗虫的戏码,当时倒是强忍住了,可一回头就吐了个死去活来,这玩意可真不是人能吃的!
  “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天地间所生万物皆有其独有的功效,所以这世上不存在没有用的东西,只有不会用的东西。”
  “就像这飞蝗,世人视其为灾,却不知它不但可以食用,还能提炼各种珍稀成分用来入药,如果不是爆发起来太过迅速,人力无法扑灭,对粮食作物危害太大,容易造成粮荒,说其是一宝也不为过!”
  白玉琦乐呵呵的举了举杯,跟李世民碰了一下,笑道:“就如同你我手中这竹杯一般……”
  现如今,库峪城出产的竹制品,几乎深入了大唐百姓生活之中的方方面面,家具房屋、摆件容器、车辆船只……几乎都是竹子做的。
  因为担心在大唐,就已经开始被称之为黄河的两岸,水土流失太过严重。
  白玉琦已经开始注意保护森林资源尽量不砍伐树木,而是选取生长速度快、产量大的竹材作为日常所用。
  两人手中的竹杯,并不是天然的竹筒所制,而是利用[塑木术]融化竹材重塑而成的。
  不但内外皆有青翠的竹皮便于清洗,而且上面雕龙琢凤遍布花纹造型很是美观,极为轻便耐用。
  唯一的问题就是大了点,碗口粗细的竹制扎杯,一杯就是2000ml,也就是大唐俗称的“一斗酒”。
  对白玉琦的“碰杯礼”还是有些不习惯的李世民,好奇的喝了一口翠绿的竹扎杯中飘着一层浓密泡沫的澄黄酒液,却不由皱了皱眉,表情古怪的吧嗒了下嘴道:“世民受教!”
  随着白玉琦威势渐盛,李世民也不太敢占便宜的开口闭口都是御弟了,平日称呼也尽量避开。
  在正式场合,两人多是以“陛下、帝君”互称,而在私下里则很有默契的直接以名字自称,也免得别扭。
  “陛下,这麦酒喝的可就是豪迈,这么小口浅酌可品不出其中情怀!”
  白玉琦哈哈一笑,端起竹制扎杯就顿顿顿顿,一口气豪迈的灌了下去,痛快的哈了口气道:“此时还有些早了,等到盛夏之时,冰镇之后饮用最佳,入口苦,落喉甘,一口回笼冲卤门,七窍生烟才酣畅!”
  喝惯了甜米酒的唐人,刚开始喝这带有苦味的麦酒,基本上都是李世民这个反应,等习惯了琢磨出味儿来,就会变得像他们身后那一片桌子上的武将们一样了……好家伙,扎杯都不用,直接捧着盛酒的竹桶就干上了!
  说起这啤酒,能被酿制出来纯属意外!
  白玉琦原本以为华夏地区没有啤酒花呢,后来还是在孙老道的药房里,发现一种专门用来治疗腹胀的,看上去一串串跟蛇蜕似的干花,觉得十分眼熟。
  一问才知道这东西叫做“忽布”,也叫做“蛇麻花、蛇麻草”,在华夏蜀北地区就有生长,在山间爬藤而生。
  本来没将这东西与啤酒花联系起来。
  可是白玉琦不知道在那看见过,“蛇麻花”可以作为酿酒的天然酵母使用。
  通过系统搜索一查才知道,原来“蛇麻花”其实就是“啤酒花”,所以也叫做“酵母花”或者“酒花”。
  虽然“华忽布”跟“啤酒花”品种有些不同,但是功效却是一样的,只是花苞较小而已。
  不但在川蜀北部地区有生长,这次去的突厥地区也同样有生长的,佣兵们拆迁突厥人的帐篷时,很是搜刮回来了不少。
  因为不认识是什么,只知道突厥人会用它来泡水当作茶喝,用来治疗常年吃牛羊肉造成的消化不良、腹胀浮肿。
  所以佣兵们以为是某种稀罕药材,就送到了公会看能不能换点积分,结果被白玉琦全都搜集了起来,顺道带了回来。
  虽然粮食比较紧张,可是用大麦酿制啤酒,可比用大米酿制白酒划算多了……啤酒的麦芽浓度才10%左右,多掺水就是了。
  所以白玉琦一时没忍住,亲手打造了一套大型啤酒罐酿制设备,实验性的酿制出了这么一批啤酒来,正好用来举办美食节。
  等到蝗灾过去,粮食不再那么紧张了,大规模种植大麦和啤酒花。
  白玉琦有信心在找到小龙虾之前,在大唐引领起一场“吃飞虾,哈麦酒”的流行风潮来。
  从“美食节”的情况来看,推动蝗虫食用化的过程很顺利。
  大唐百姓几乎没什么抵抗能力的,就接受了蝗虫这玩意能吃的设定。
  按照平均每人每天能消耗五斤蝗虫计算,仅是太极皇都的这一百多万人,一天就能消耗掉2500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9/6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