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改大唐(校对)第1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2/610


第268章
丰收高产(下)
  但是由于第一代蝗潮被清剿的十分迅速。
  提前进行了大棚育苗的[神农门],实际上并未耽搁多少春耕时间。
  而后续的几代蝗潮,虽然给作物带来了一定的损害,但是上有飞禽大队防空,下有家禽军团扫荡,夜里还有雷暴车队定点清剿,经过[神农门]持续催生粮种进行补种,所以实际上损失十分有限。
  而到了中期,蝗虫变异体型变大,反而对作物的危害直线下降,到了后期变异成了食肉性就干脆没什么太大的危害了。
  至于能够具有这么高产的收成,除了深耕细作、浓肥密植之外,其实主要还是要靠白玉琦未雨绸缪早早备下的良种!
  他早在跟岭南王搭上线之后,除了跟岭南势力签订了供粮契约之外。
  还委托了冯盎往南方前朝旧汉时的交趾郡,现称林邑国的所在,一个名为占城的地方寻找一种,早熟、高产、耐旱、不择地,而且一年多熟的稻米良种。
  随运粮船运回粮种后,又交给[神农门]弟子进行大篷育种杂交改良试验,这才得到了这种从育苗起到收割不过五十天,亩产五石的粮种。
  就这,还仅仅只是第一代改良良种而已,相信经过几代改良产量还能有所提升。
  而且白玉琦忙于闲杂事务,没顾得上帮忙释放大范围的[植物滋长],不然亩产300公斤又算得了什么?
  跟后世袁大德鲁伊亩产十九石多(1149公斤)的超级稻比起来差远了,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不过,随着白玉琦打算将[德鲁伊]职业传承下去,相信到时候会培养出一群大德鲁伊的。
  等神农教(德鲁伊教派)发展起来,可就不止有猿德,还会有熊德、虎德、豹德、鹰德之类的德鲁伊出现,要什么粮食没有?没准到时候种稻子跟种树一样,一次投入百年收获也不一定!
  白玉琦这边是觉得基操勿六,可大唐朝野上下君臣百姓,在再三确定“神农稻一号”的确平均可以亩产五石之后,一个个跪在田里嗷嗷的哭啊,捧起刚施了浓肥的田土是又亲又摸,拦都拦不住!
  李世民激动的浑身直打摆子一个劲的渗尿,撕心裂肺的嗷嗷嚎叫着说是要祭天醮谢上天和神农天皇大帝。
  最后还是白玉琦再三劝说,等秋收了确定第二季收成不会下降之后。
  再办个秋收祭、丰收祭之类的节日感谢神农他老人家,李世民这才冷静了一些。
  连连表示这等祭天大事,的确需要大肆筹备仓促不得,当即勒令礼部即日开始用心筹办秋收之时的“神农大典”。
  白玉琦不让李世民大张旗鼓的庆祝也是有原因的。
  大唐君臣普遍产生了,蝗灾已经过去了,粮食也已经丰收了,这场天灾已经结束的错觉。
  可是白玉琦却越发的紧张,因为变异巨蝗的进化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快到已经不能用[奥能粒子]侵染来解释了。
  七代体长一米、翼展两米、重数公斤;
  八代体长1.3米、翼展2.5米、重近十公斤;
  九代体长1.8米、翼展3.6米、重十几公斤;
  十代体长2.5米……
  虽然随着巨蝗的体型越大,蝗潮总量就越发是呈断崖式的下跌。
  从上亿到数千万只集群行动,再从上千万到数百万只、数百万只到近百万只、数十万只到近十万只
  等到第十代的时候,已经只能看到万余只规模的蝗潮了……万余只体长两米五,翼展五米,数十公斤重的庞然大物!
  两米多长、数十公斤重的蝗虫,还能算是昆虫么?
  这些十代巨蝗已经不能算是“虫”了,而应该称之为“兽”。
  因为它们不但体表覆盖上了漆黑,并带有金属光泽的厚重骨铠,而且还进化出了可怕的攻击性大颚,成为了真正的食肉性猎食者!
  所以白玉琦给这些“蝗兽”重新取了个名称,叫:铁胄恐蝗!
  白玉琦不知道远古时期的白垩纪时代有没有蝗虫,不过这些“铁胄恐蝗”看上去就跟返祖成了恐龙时代的远古巨虫似的狰狞吓人,称其为“恐蝗”到也不为过。
  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进化成这副规模样,显然不是单纯[奥能粒子]侵染所能实现的,而是在大量死亡之中被刺激出来的应激突变型进化。
  白玉琦甚至怀疑,它们之中是否已经进化出了凶暴恐蝗,甚至是奥兽级别的首领个体,所以能够针对自身的弱点进行弥补性进化,要是那样的话可就糟糕了。
  因为根据观察“秦岭部落联盟”那些动物的进化过程,白玉琦发现一旦集群之中出现了首领级别的个体,对整个族群的提升作用将大大增加,现在只能期望其中的首领个体还未开启灵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一盘散沙的蝗潮再强,也只不过是遵循本能在行动罢了。
  可如果其中有首领,能像指挥军队一样指挥依附于它的群体,有目的的进行战斗呢?
  这可不是白玉琦胡乱猜测,因为根据佣兵们汇报上来的线索,他们已经很难发现这些变以蝗虫的藏身之处了。
  除非是对方主动的对他们发起攻击,否则想要找到它们非得挖地三尺不可……它们甚至学会了挖洞隐藏自己!
  这种恐蝗已经不是普通佣兵们对付的了,他们的攻击对铁胄恐蝗根本就不起作用。
  仅仅只能作为斥候,在发现目标后发出警报,然后以身为饵尽量缠住恐蝗不让它逃走。
  为此,白玉琦甚至派出了侦查鹰斥候大队全天候的巡查关中地区,一发现恐蝗的踪影立刻就派出龙骑卫进行绞杀,必要时甚至还得派跟他一起坐镇太极皇都的无极门弟子出马。
  好在不管怎么变异进化,[奥火之源]对这些铁胄恐蝗的吸引力依然存在,这也是为什么白玉琦始终坐镇防空塔,不敢轻易离开的原因!
  如果让彻底进化成了肉食性猎食者的铁胄恐蝗,闯进了拥有上百万人口的太极皇都,那跟耗子进了粮仓有什么区别?
  随着龙骑卫和佣兵公会的情报不断传来,说是再也找不到铁胄恐蝗的踪迹了,它们好像突然之间集体消失的无影无踪!
  白玉琦知道,时候到了!
第269章
燃烧的大唐财政
  铁胄恐蝗的集体消失,显然是聚集到一起进行繁殖,顺便汇聚成蝗潮的前兆。
  对此白玉琦让佣兵公会发布了附近州县的紧急避难警报,让那些散居的百姓暂且转移到太极皇都来避难,以防止蝗潮造成人员伤亡。
  好消息是,铁胄恐蝗虽然进化出了一身坚硬的铠甲,但身躯却因为这一层厚实的外骨骼,而变得十分沉重。
  导致它们无法飞的太高、太远,只能勉强原地弹射起飞,然后扑腾着滑翔一段距离之后落地,再重复这个过程。
  飞行的平均高度只能达到三十米上下,而太极皇城四十五米高的城墙,恰好能挡住大部分恐蝗的侵入,感谢地心引力。
  披挂着一身暗金色“圣衣”的白玉琦站在太极皇城城头,眺望着传来闷雷一般低沉轰轰声的夜空,身后是数百身披银甲的无极门弟子和上万龙骑卫,严阵以待的等待着恐蝗集群的袭来。
  很快,无数体壮如牛,浑身漆黑骨甲的恐蝗,此起彼伏的纵跃着,出现在了[昼明术]的照耀范围之内。
  负责率领龙骑卫的秦琼,举起用手中战槊挑着的一面腾龙旗,放声大喝:“举弩!”
  明明他的声音并没有大到足以传递到所有人耳中,但是全体龙骑卫却哗啦一声,不约而同的举起了手中的新式弩枪。
  其实只需要一块镶嵌在龙骑卫头盔内的[传讯术]符纹法阵基板,就可以解决战场上将领与士兵之间通讯困难的问题。
  和镂刻了[短讯术]符纹法阵的传讯牌只能显示文字不同,[传讯术]的通讯范围虽然没有[短讯术]那么大,但是覆盖一地战场的语音通话范围还是可以做到的。
  对于都已经修炼出了“法力”的龙骑卫们来说,他们甚至都用不着往[传讯术]符纹法阵基板上镶嵌奥晶,仅凭自身注入的法力就足以通话了。
  只不过是几种低阶法术的运用,却完全改变了大唐军队的作战模式。
  不需要在开战前通过旗语和传令兵这么繁琐的命令传达方式来通传军令了,一声令下,如臂使指!
  “发射!”
  随着体积巨大的恐蝗群进入射程,秦琼再度一声大喝。
  一杆杆架在龙骑卫肩上的长弩,发出一声声撕裂空气的闷响,“嘭嘭”有声的喷射出特制的弩弹。
  加装了瞄准镜、镂刻了[标靶射线]、[法术强化]、[法术升阶]、[法术强效]符纹法阵的弩枪,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不比后世的步枪差了。
  最主要的是,通过法术能量释放的[射矢术],发射出去的弩弹不会造成后坐力!
  一枚枚带有[标靶射线]光轨的弩弹,在夜空中留下了明显的弹道痕迹,精准的命中了数百米外的恐蝗。
  镶嵌了[爆雷石]弹头,以及[锋锐术]符纹法阵的特制弩矢,出膛的瞬间就会弹开旋翼。
  在膛线和气流的作用下高速旋转起来,并且命中和穿透恐蝗骨甲的同时,[爆雷石]弹头就会爆裂开来,释放出一股相当于手雷威力的爆炸能量,将恐蝗看似坚不可摧的骨甲像纸壳一样撕的粉碎!
  夜空中,一朵朵的火焰在轰鸣之中绽放,仿佛后世节日的烟花一般盛开,看上去竟然异样的美丽!
  白玉琦微微笑了笑,他一直不愿意将这种危险的玩意弄出来,就是怕李世民在大唐还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就好大喜功的产生征服世界的念头,可为了度过恐蝗入侵的难关,却也顾不得那么许多了。
  不过[爆雷石]弹头价格十分高昂、产量又非常有限,根本不足以供应战争使用。
  三百贯一颗的天价足以阻挡李世民的野心,所以倒是不用担心穷的就剩张脸了的他起什么不现实的心思。
  刚刚那一轮齐射,按照每一什发射一颗计算,少说也射出去了三十万贯,够李世民心疼到滴血好久的了。
  不过一千颗相当于狙击榴弹的[爆雷石]弹头爆炸,在消灭了大片恐蝗的同时,也彻底打散了恐蝗的集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2/6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