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改大唐(校对)第2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6/610

  也就是先用“涡虫孢子”培育出成型的克隆胚胎,然后取一份战死者遗体上的脊髓细胞注入进去,完成最终培殖使其成长成战死者原本的模样而已。
  其中所运用到的技术,在白玉琦的白涡化身和系统“太岁涡”的黑涡化身集中攻关之下,早已经是现成的技术。
  唯一有些技术含量的,反而是太岁涡返回瀛洲后研究出来的灵魂系法术:[召唤亡魂]
第387章
天人转生
  智慧生物的灵魂是一种十分奇特的存在。
  祂们既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又是自然意识的一部分。
  脱离承载灵魂的躯体后,祂们就会以一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形态,游荡在天地之间。
  等到复录在灵魂体之中的记忆消散,祂们就会自然而然的回归到自然意识的体系之中,等待下一次转化为新的生灵。
  这种概念听上去很像是人类所谓的六道轮回和灵魂转世,但却又并不完全一样。
  因为在六道轮回和灵魂转世的概念之中,灵魂意识个体是始终存在的,只不过通过饮用孟婆汤来遗忘前世的记忆而已。
  但实际上,个体意识本来就是自然意识的一部分,区别只在于是否觉醒了对自我的认知和自我个体意识而已。
  这种“转化→回归→转化”的过程。
  就好像把一滴含有特殊成分的液体滴进大海,然后再从大海之中取出一滴水珠。
  那么问题来了,被滴进大海的特殊液体,能够始终维持自身的完整性不被稀释么?
  同理,从大海中取出的水珠,还是原来的那颗水珠么?
  更不要说,灵魂在“自我认知、个体意识”和“灵魂记忆”彻底消散之前,是不会融入到自然意识之中去的。
  所以严格来说“六道轮回”和“灵魂转世”的概念是不存在的,但是灵魂本身的转化过程却是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
  这个转化过程的长短,取决于灵魂自身的强度。
  最先失去的就是“自我认知”,通常来说灵魂脱离承载承载自身的躯壳同时,祂就失去了对自我的认知,从活跃态转入惰性态,更像是处于半梦半醒之间,也就是说祂并不知道自己其实已经“死亡”了。
  然后消散的就是“个体意识”,当灵魂在惰性态中逐渐失去身为生物时的各种印记,祂对自我的认知也就不复存在了。
  最后被刻录在灵魂之中的记忆,才会随着灵魂结构的崩溃,转化为更为纯粹的能量而失去载体,从而融入相同性质的自然意识之中。
  实际上,白玉琦所汲取的“魂能”,就是这种灵魂转化过程中所散溢出来的能量。
  而他所汲取的“信仰”,则是灵魂在“活跃态”的形态下,源源不断产生和散溢的“精神能量”。
  在奥法文明中,这种灵魂转化的过程,并不是不可逆的。
  只要在“灵魂记忆”彻底崩解之前,将其送入一具可以承载祂的躯壳就好。
  哪怕“自我认知”和“个体意识”都已经消散,都能够通过“灵魂记忆”重新凝聚出来。
  只不过重新凝聚出来的“自我认知”和“个体意识”,还是不是原本的那个“人”就很难说了。
  说不是,新的“自我认知”和“个体意识”跟原本的“几乎”一模一样,而且也拥有原本的记忆,甚至在恢复了“自我认知”后,他们还“记得”自己“死亡”前最后一刻的画面。
  可要说是……一辆车换了发动机和驱动系统,虽然从外观来看一模一样,可它还是原来的那辆车么?
  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白玉琦倒是没有必要去跟这些被复活的唐军战士,以及他们的亲朋好友去解释这其中的原理。
  哪怕他们连躯体都已经不是自己的,甚至都已经不能算是“人”了,可只要主观意识上认为他们还是原本的他们就行。
  白玉琦将这种“复活仪式”,称之为“天人转生”,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取巧的复活形式。
  但是没办法,虽然有更加高端的复活方式,可他目前只能够做到这样了。
  为了给这些被复活的唐军战士们留下点念想,白玉琦选择将“转生天人”们的人类遗体低温冰封,并供奉进“战魂祭坛”下的英灵墓穴之中进行保存。
  这么做,一来是预防将来他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可以真正复活他们。
  二来也是进行“战略储备”,防止碰到什么人类难以抵御的灾难需要更多战力时,就可以将他们的遗体送到“大寒冥国”那边的“幽冥之地”去。
  先利用负能量环境,将这些遗体转化成亡灵,然后再改造成“再生英灵”,这样就又多出了一批战力……双倍的兵力,双倍的强大,多好!
  白玉琦本来以为唐军战士们对这种形式会有些抗拒,毕竟转生成“天人”之后,他们都已经不是“人”了。
  可是没想到,在适应了新躯体之后,这些“转生天人”们一点都不怀念原本的“自己”,反而对“新身份”十分自豪,认为自己“成仙”了。
  那可不是“成仙”了么?
  用“原生太岁孢子”融合“原始涡虫细胞”,所培育出来的“涡虫孢子克隆体”有多强,心里没点哔数么?
  “天人”们的新躯体。
  既具有太岁孢子,有点水、有点土,晒晒太阳就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自我成长的植物特性。
  又具有涡虫细胞,坚韧细胞壁、超强适应力、超高能量传导性、对元素能量免疫、自主汲取游离能量粒子的本能!
  在抛弃了人类躯体的各种脆弱的要害之后,“涡虫孢子克隆体”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完美生物了。
  转生出来的天人们,在适应了新躯体之后所展现出来的能力,甚至在唐军之中引起了一股羡慕嫉妒恨的风潮。
  这就导致唐军战士们在战斗的时候格外的疯狂,一副“你特么快来弄死我啊!”的迫不及待,输出之猛甚至让血奴们都有点扛不住了。
  可说也奇怪,唐军战士们越不怕死反而就越死不了。
  在战场上一顿操作猛如虎的输出,往往连一丝油皮都没划破就结束战斗了,这让他们居然还有些懊恼……
  这种情况让白玉琦哭笑不得,在发现不少唐军将领居然都开始有点跃跃欲试了的时候,他赶紧扼制了这种不正之风,拿出了自己找死可转生不成天人的说法,其性质大概跟某宗教自杀不能上天堂类似。
第388章
兵对兵,将对将
  转生天人的数量并不多,大概只有千人上下。
  这是因为瀛洲岛那边的构装智械工厂,满负荷开工之下的生产速度十分给力。
  被白玉琦召唤过来的装备成建制的列装下去,有保障的防御力大幅度的提升了唐军士兵的安全性和存活率。
  虽然再生肌肉的培殖需要时间,但是构装智械装甲的生产速度,却仅仅只受到资源的限制。
  瀛洲作为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金属矿藏几乎遍地都是。
  在甄维斯的控制下,构装智械的爆兵速度是十分可怕的。
  只要资源供给充足,它们就能在生产流水线上以几何级数增加。
  负责研究和设计的“中级构装智械工程师”,编号已经达到了10000号。
  而负责生产和加工的“初级构装智械工人”,编号甚至已经超过10万号以上。
  甚至连成建制的“大型工程魔像”和“中小型资源采集加工魔像”,都也已经超过了百万和千万之数。
  在得到白玉琦的命令和授权之后,甄维斯就已经全力开动了构装智械工厂,制造出更多的构装智械同伴来。
  然后在瀛洲遍地开花的展开了资源探索和挖掘,配套的基础建设更是四通八达的覆盖了整座大陆。
  在各种土石系法术的帮助下,一座又一座的矿坑在瀛洲遍地开花,并在最短时间内集中力量将其开采完毕。
  而这些大地上千疮百孔的矿坑,未来将会被回填恢复自然环境,又或者保留下来作为人工湖进行蓄水,改善瀛洲内陆地区干旱缺水的情况。
  不得不说,不惧危险、不会劳累的构装智械,绝对是发展重工业和采矿业的最佳劳动力。
  也正是有了这批规模庞大的构装智械军团,才终于解决了白玉琦受到资源匮乏限制的问题,并在他需要时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生产支持。
  成建制的构装智械装甲,被列装给佣兵们之后,在跟血奴的战斗中死亡率跳崖式下降,而战斗力则直线攀升,所以才将“转生天人”的数量抑制在了一个极低的限度。
  反而让那些希望在战场上绽放自己生命之花的战士们,失去了壮烈牺牲后借战勋转世成为天人的机会,反而有些失望是怎么回事?
  另外,转世天人的数量会这么少,还得多亏了太岁涡紧急攻关破解出来的“血毒解毒药剂”。
  这种利用吞噬性极强的涡虫孢子制成的药剂,会在战士们受伤后迅速吞噬侵入他们体内的血魔病毒。
  从而预防战士们因为一点开创式的伤口被感染发狂,从而变成人不人鬼不鬼的血奴怪物。
  只不过碍于“涡虫孢子”这种人造细胞本身吞噬力就极强。
  虽然为了防止使用了解毒药剂的伤员,像平壤城的高句丽百姓一样彻底涡化。
  对这种“涡虫孢子”进行了针对性的基因定制,让它只吞噬被血魔病毒感染的人体细胞,但是谁也不能保证它在吞噬、分裂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变异。
  再加上被吞噬的感染细胞,本身也是人体细胞,大量损失同样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这种危险的药剂只能用来作为感染程度不深时的应急药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6/6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