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改大唐(校对)第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610

  他现在自身都难保了,哪有兴趣去操心大唐的政治问题,后世宅男有几个会关系国家大事的?这些国家大事还是留给大唐皇帝陛下李大大去操心吧。
  杨铁牛见大老爷对这些凡间俗事不感兴趣,也见机的转换了话题,说起跟他们有关的趣事来。
  一个是他们运进长安城里的盐币,因为造型精致又十分保值使用起来还异常方便,居然成为了流通在权贵小圈子里的“上币”。
  谁要是在外宴请朋客之时,能掏出一支烙印有“大罗天阙”的精美币筒,数出几枚盐宝会账那可是倍有面子的事,比吃完饭扛出一匹丝绸来,呲啦撕下一片布条来付账,可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多了。
  以至于长安权贵极为追捧,为了面子让下人大肆搜罗各色盐宝备用好方便出去显摆,甚至不惜溢价收购,弄的长安一时盐贵。
  杨铁牛他们这趟带着三十几箱盐币去长安,差不多都是被那些代主家出面的掌柜、管事给抢光的。
  听到他们所需的各种物资,只要是自家名下店铺中有的,直接命仆役调货打包好送往城外。
  这也是为什么这一次,他们回来的这么早的原因,实际上他们压根就没来得及去西市采买,就已经被堵回来了。
  另外就是前些时日天降紫火,被长安百姓当成是祥瑞降世,陛下命禁卫入终南山,寻回一块“紫气东来神牛石”,现已送入宗庙供奉……
  “紫气东来神牛石?”
  白玉琦一脸懵哔:“什么鬼?”
  “仙尊,此事弟子倒是有所耳闻!”
  “您下凡之时天火缭绕,撞上那山峰之后崩落一块被紫火烧融的青石。”
  孙老道捋捋胡子:“形状恰好形似一头盘卧的青牛,更神异的是青牛双角之间还燃着一朵经久不灭的紫色神火……”
  杨铁牛和杨小山两人面面相觑。
  这事别人不清楚,亲眼目睹的他们恐怕是最清楚不过了……这说的怕不是那块救了他们一命的卧牛石吧?
  可当时漫山遍野的都是那种紫色神火,他们还真没注意那块卧牛石被烧成什么模样了。
  而且说也奇怪,那种紫色天火似乎只对接触到的物体有影响。
  那么大一片紫火铺天盖地的洒下来,居然没有引起任何的山火而且还经久不息,也难怪会被当成神火了。
  白玉琦自己都是懵哔的,他从天上掉下来的时候差点没转吐了,那还顾得上身上有火没火,可眼下他却不能那么说,白玉琦只能干咳了一声,绞尽了脑汁的开始忽悠。
  “那可能是我穿过上界与下界之间的界域时,在星河之中沾染上的天罡之火……此火乃至刚至阳的太阳之精,可焚尽世间一切阴晦邪祟,说是祥瑞到也不算错!”
  大唐皇帝陛下,本座也只能帮你编到这里了,接下来的只能靠你自己脑补发挥了!
  刚刚经历玄武门事变的李大大,为了证明自己登基乃是神权天授实至名归。
  相信突然掉下块跟老子出关时骑的青牛相似的石头,对他稳定政局、平息民间非议,会有很大帮助吧?
  皇帝陛下找到块祥瑞石头,对白玉琦来说倒是件好事。
  最起码替他吸引了部分注意力,足以稍稍缓解一下有史以来最嚣张的出场方式,所造成的影响了。
  要是一直没人发现掉下来的其实不是一块石头,而是他这个大活人的话,没准他可以低调行事,苟到天下无敌再出山,不过……
  看了看已经被他弄得面目全非的苦谷坳和苦水村,白玉琦不由得无语。
  特么的早知道这样,就不显摆各种仙法了,这下想低调都低调不了了!
  不过事已至此,再多想也无益。
  白玉琦琢磨了一下,觉得顺其自然就好,便置之脑后不管了。
  倒是旁边的孙老道,听到说皇帝陛下搬了块石头回去当祥瑞。
  反而把白玉琦这位真神遗落在山野之间,那叫一个满脸的古怪表情。
  最蛋疼的是,所谓的“祥瑞”,可不仅仅只有那块“紫气东来神牛石”。
  白玉琦掉下来的时候,可是撞碎了半截山峰,被紫火烧融的石头何止一块。
  据说还有一块约莫有蒲团大小的石头,从山峰上崩落之后不知道飞了有多远。
  你说怎么就那么巧,恰好就落在了楼观道宗圣观大殿里的老君神像面前!
  观主紫金光禄大夫岐晖赶至,喜不自胜,言之此乃道祖降世之象,当即召集观众举行斋醮祈祀祭天,迎老君归位。
  要说这楼观道有多牛,就得从其祖师说起。
  相传周朝函谷关令尹喜,在函谷关结草为楼,观星望气,所传道统称之为“楼观”。
  后来老子李耳离周西行过函谷关时,尹喜观星望气见一片紫气东来,便守在函谷关迎候老子到来。
  在说经台执弟子礼,请老子讲授道德五千言成《道德经》,奉为楼观道必修典籍,以后历朝皆为鼎盛。
  时至隋唐,楼观道士岐晖见隋炀帝亲征辽东,曾预言“天道将改,当有老君子孙治世,此后吾教大兴!”,没过几年隋朝果然大乱,天下狼烟四起。
  李渊起兵于晋阳直指关中,其女平阳公主屯兵宜寿宫,岐晖以观中粮草相济。
第047章
小黑屋
  后李渊兵至蒲津关,岐晖喜曰:“此真君来也,必平定四方”,逐改名为“平定”。
  并发动观中道士八十多人向关前应接,唐军进攻隋都长安前,李渊特遣使下诣,命楼观设醮祈福,次日唐军攻克长安。
  入唐之后,李渊登基为皇,称“朕自祖先,出自老子”,尊老君为“圣祖”。
  敕修楼观宫宇为祖庙,赐田土十顷以充基业,改“楼观”为“宗圣观”,以岐晖为观主,封紫金光禄大夫,诏赐粟帛以充斋给。
  说这么多,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
  那就是其观主岐晖眼光太毒,早早的就抱紧了一条金光闪闪的大腿。
  不但倾尽楼观道粮草赞助李唐起义,又有“应接圣君,斋醮有验”的大功,等大唐坐稳天下,他不牛谁牛?
  而现在,一尊祥瑞“紫气东来神牛石”迎入宗庙供奉。
  而另一块“紫气东来蒲团石”,又直接落入楼观道老君殿座前。
  这似乎再度验证了李唐宗室乃老君后代,以及楼观道道家正统之名,这岂不是活该他楼观道发达?
  要知道这终南山中,道家派系何止一家,那能叫楼观道一家得了好处?
  以至于满山遍野,都是寻找“紫气东来石”的道士,只要发现有紫火熔融的痕迹,就如获至宝一般迎回观中供奉。
  甭管祥瑞大小,以量取胜也能沾点老君的香火。
  弄的终南山里的道观,没块“紫气东来石”坐镇,就跟得不到老君认可一样。
  所以等孙老道赶来天火降世之处时,“紫气东来石”早已被山中道士搜刮一空。
  老道只能遗憾的观瞻了一番,白玉琦从山上滚下来的时候,滚出来的那条“老君天火渠”……也不知道是谁给取的名字,要是老君有灵,非得亲自下来打死这个不肖的徒子徒孙不可!
  别说不是他老人家下凡,就算真是他老人家下来了,你这不是提醒普罗大众,老君下凡的时候着陆失败滚下了山么?老君不要面子的啊?
  本来孙老道还很是遗憾,没能亲眼见到“老君显圣”,想着距离相熟的苦水村不远,打算过来借宿一夜,明日再赶往宗圣观瞻仰那块“紫气东来蒲团石”,没想到却在苦水村发现了下凡的真神……
  所以说,其实那些“紫气东来石”,根本就不是什么“老君显圣石”。
  而是“大罗天阙黄道万象无极帝子”下凡时,穿过星河带下来的“天罡之火”烧融的本地青石,顶多也就带了几分至刚至阳的太阳之精火气,勉强称得上是“天罡石”?
  这个“真相”叫孙老道如何能不脸色古怪,颇有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
  孙老道还在那独自感叹,白玉琦他们这边已经开始聊下一个话题了。
  说起来,苦水村的杨氏村民,还真对那些破石头不感兴趣,真神都在咱们这,还要那些破石头干嘛?
  “大老爷,那些山匪该如何处置?”
  杨铁牛恭敬的请示道:“是否需要审问一番?打探究竟是何人在幕后指使?”
  “不着急,现在问他们,估计他们也不会说!”
  白玉琦不在意的挥了挥手:“先关他们三天小黑屋再问不迟!”
  杨铁牛一愣,不知何为“小黑屋”。
  白玉琦跟他也解释不清楚,直接起身出去。
  让村民把五花大绑的山匪们,都提溜到缥缈居观景平台的下方。
  随便找了块空地用[塑石术]建造出一片,跟移动厕所大小的石头单间。
  然后也不管他们的哭嚎挣扎哀求,一人一间把他们扔进去封好,留几个手指头粗的透气孔就算完事。
  “仙尊,这些‘山匪’可都是军中出身的悍卒,皆是性情凶悍、心性坚毅之辈,就这么关着就能让他们屈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6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