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改大唐(校对)第4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8/610

  各种附属的配套加工厂,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大地上成片的冒了出来,连接成一片不可名状的灰黑色钢铁森林。
  偃师农族,则将赤土原上一马平川的红土地上,只要是能落脚的地方都种满了各种作物。
  偃师牧族,在大地上放牧着数以千万记的各种牲畜,所过之处如同生物大迁徙一般寸草不生,但留下的畜肥又很快让草场生长出来,并变的更加的丰茂。
  一时之间,白氏国中出现的各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事物,让诸国目不暇接的同时又不明觉厉。
  但原本莽到不行,见人就怼的白氏国,安分下来搞起了发展,也让诸国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好歹能消停一段时间。
  不然以白氏国展现出来的战力,还真没有那个土著势力能单独抗住他们的疯狂进攻。
  所谓的国争虽然是大国割小国的羊毛,可没有那个大国愿意在国争之中损失太多战力。
  所以跟白氏国杠上,是他们最不愿意见到的情况,这就是为什么朱壤国宁愿退兵八千跋,也要尽可能保住自家战力的原因。
  失去点国土算什么?
  这大荒什么都缺,最不缺的就是地!
  一旦在国争之中损失太多战力,在接下来的大争之中无力抵挡域外天魔的入侵,那才是真正亡国灭种的灾难!
  只要这个新近复起的白氏国能够消停一点,给他点地盘就给他点地盘吧。
  区区一个新生国,要积累没积累、要底蕴没底蕴,连即将到来的大争有多凶险都不知道,能不能抗得过这一次大争还是两说呢!
  但凡对大争有所了解的方国,就不会在磨砺兵卒的国争之中,这么疯狂的消耗自家战力,等他自己在大争之中消亡了,给出去的地盘不还是他们的么?
  赤土原诸国自以为自家的服软行为,能够麻痹骄傲自大的白氏国。
  可白氏国真的如他们所想,在国争之中获得了大把的好处之后,就沾沾自喜的沉迷胜利荒废武备么?
  很明显他们可能有点想多了!
  在得到泗野国的遗产之后,白玉琦对泗野国库中找到的各种典籍进行了研究,对大荒的历史也开始有了深入的了解。
  泗野国库?
  是的!泗野元妃斟戈白云献给白玉琦的那枚国器“侯璋”。
  不仅仅是代表国统传承和国主的身份,同时还兼具着国库的作用!
  泗野国数千年的积累和底蕴,可都储存在其中了,虽然比不上那些大国丰厚,但该有的也都有了。
  天材地宝、金银珠宝什么的,对白玉琦来说毫无意义,真正有价值的是国库中储藏的各种典籍、功法以及上古秘辛!
  要知道,传国的国器,为什么会被称之为“侯璋”?
  而一国之首,为什么又会被称之为“国主”,而不是国王、皇帝?
  那就是因为,赤土原上这些人类方国的国主,根本就没有资格称王!
  实际上,西云罭上的人族,古早的时候都只不过是从人类发源之地的东陆,流放、发配、流亡过来的犯臣、罪囚族裔。
  其中身份最高的,也只不过是诸侯级别,掌握在他们手中的自然也就只有“侯璋”一级的重器,只不过后来被他们当做了传国的国器而已。
  根据典籍记载,大荒界自古流传的“重器”。
  共分为“皇、帝、君、王”这上四品,以及“侯、爵、勋、贵”这下四品。
  不仅仅是一国之主拥有重器,下面的臣属、将领也同样拥有重器,可以说古国的统治就是建立在这些重器上的。
  皇帝君王所使用的“皇玦、帝玺、君珪、王印”,这上四品重器姑且不提。
  下四品中的“侯璋”,是由仅次于“王”的诸侯所执掌的重器,又分为“公、侯、伯、子、男”等五阶。
  “爵”一级分为“世袭璜、食邑琮、享禄璧、誉衔珪”四等;
  “勋”一级分为“琥符、琅箓、玕笥、环笭”四等;
  “贵”一级分为“金钺、银戈、铜矛、铁镞”四等;
  品阶等级之多,重器种类之繁复,令人叹为观止,重器之间层层辖制之下,就形成了古王国牢不可破的统治阶级。
第634章
狂暴龙
  重器的作用,除了象征身份和权柄之外。
  还是古国诸侯用来储备物资、控制下级、镇压封地的重要道具。
  只有上级重器允许,下级重器才能够开启储物空间,取出储存在其中的财货和物资。
  拿军队举例说明的话,国主授予将领使用统军重器的权限,将领才能使用重器之中的辎重物资、武器兵械进行作战。
  而一旦将领反叛,远在国都的国主只要将其手中的统军重器一封禁,他就什么都别想从重器之中取出来。
  在交通更加不发达的上古时代,如果没有重器这种储物工具。
  单纯依靠人力搬运所需的辎重物资,会严重影响到军队的行军速度和作战能力。
  在这样的状态下,根本不可能抵挡得住镇压叛乱的部队,自然也就无法掀起更大的动乱,威胁到国主的统治。
  而且,重器所具有的神异功能,还不仅是用于储物而已。
  它还具有激发防御的功能,在部队宿营时形成一片笼罩营地的无形壁障,以防有敌人夜袭偷营。
  同时还能激发部队士气、消除士卒负面情绪等,更加神奇的功效。
  只不过可惜的是,随着上古王国的覆灭,制造这种重器的技术已经失传了。
  流传下来的各种重器,已经无法形成成套的辖制体系,以至于只剩下了储物的作用。
  某些方外界修行宗门,虽然能够模仿出类似于下品低级的重器,但功效远不如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古器那么神奇。
  泗野国的国器,仅仅只是“公、侯、伯、子、男”等五阶之中的“子阶”侯璋。
  差不多是大唐“九等爵”之中的第八等,食邑五百户正五品上的“开国县子”,相当于一县之主。
  而在大荒诸侯封地体系“郡、府、城、堡、屯、寨、坞、聚”之中,子阶侯璋上可领一城之地下可领一堡之土,相当于城主或是堡主。
  可是随着流传至今,区区城主、堡主的印信,却被当成了一国之主的传国重器。
  这因为西云罭上的人族,都是古早时期因为各种原因,从东陆逃到西陆的流亡诸侯后裔。
  在西陆上重新繁衍起来后,在无法制造新的成套重器的前提下,也只能因陋就简的将祖宗传下来的重器将就着使用。
  泗野国好歹还有块子阶侯璋当国器,有的方国甚至还有拿“爵器、勋器”这种下品重器冒充国器的。
  有意思的是,大荒土著十分讲究“王权天授”。
  上古时期只有得到了“传国重器”的诸侯才能立国称王。
  而西云罭上的这些国主掌握的“传国重器”,大多都是拿下品重器顶替的,象征性大于实用性。
  所以他们也不好意思厚着脸皮自称是“国王”,索性取了个“国主”的类称以示区别。
  这么看来,真正的“古传重器”,差不多相当于结合了白玉琦他们手中的城防级暗晶护盾、储物装备和鼓舞旗帜的功能,到是给了正在研究破解这些重器制造技术的太岁涡不少借鉴和参考思路。
  而且这样的奇物级道具,竟然还形成了从上到下成套的体系。
  可见上古时期的大荒文明曾经达到过的高度,最少也是超魔层次的世界。
  可这样的超魔文明,在区区“域外天魔”入侵的影响下,居然会衰败到现如今的程度,着实让人费解。
  可惜从诸国战戎身上缴获,和从泗野戎族手中收缴上来的各品级重器并不配套,有的甚至连制式都不太一样。
  显然是在千百年的国争之中,逐渐获取而来的多个上古王国遗产,根据品阶等级的不同强行配成一套凑活着使用。
  这就导致大荒土著手中的重器,并不具备上下辖制能力,同时也无法激活其防御和激励特性,太岁涡想要破解其中的上下关联秘密,就得找到更多的重器凑成一套后再进行试验了。
  太岁涡在研究重器的时候,白玉琦可也没闲着。
  他带着手下弟子,赶到了被那些巨兽型域外天魔摧毁的泗野国都遗址处,研究起那座不稳定的位面裂隙来。
  对大荒土著来说,那些会骤然出现的“混沌之气,域外邪雾”可能很神秘。
  可是对具有12点中等神力空间神格,以及一定位面之力的白玉琦来说。
  这些介乎于真实与虚幻之间,在主物质界和位面晶壁之中忽隐忽现的位面裂隙,就像是秃子脑袋上的跳蚤一样明显。
  所以很快就被他定位到了空间通道的所在,并将其恒定到了一座蓄能黑曜石位面之门上。
  虽然他目前处于“神之眠”状态又被重力场效应压制,难以动用自身的那些神秘侧能力,可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无法使用自身的能力了。
  魔宠作为施法者最重要的助手,脑兽的“血腥太岁”法职分体,完全可以代替他来施展各种法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8/6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