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改大唐(校对)第4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2/610

  一通操作猛如虎的决策颁布了下去之后,虽然引起了大荒土著权贵阶层的一些骚动,但是在“你拳头大你有理定律”下,基本上没有受到什么阻碍。
  为了让人口大迁徙顺利进行,白玉琦的白涡化身不惜用传送术,带着大批的传送阵在整个赤土原的范围内,疯狂的xiu~xiu~xiu~biu~biu~biu的一通乱飞。
  为了在接下来的所谓“大争”之中,更好的保护战力低下的原庶隶阶层人口不受域外天魔的伤害。
  白玉琦甚至异想天开的,决定建造一座集防御、生活为一体的超级都市,把正式更名为“西云帝国”的全部人口都容纳进去。
  想想就觉得很疯狂,毕竟整合起来的“西云帝国”,除了50亿大荒土著人口之外还有200亿卵民,以及杂七杂八各种异人、类人种族数十亿,就这样都还没把亡灵军团、生化孢子军团、构装智械军团等非人人口计算进去呢。
  想要把这么多人口集中在一座城市里,那得建一座多么巨大的城市啊?
  好在都统一了西云罭了,各种无极体系的神奇手段倒也不用掩着藏着了。
  有传送阵和各种奥改黑科技术的支持,最起码城市生存的资源供给方面不用担心。
  但是各种交通、排污、布局等设计,却把脑兽的孢子主脑都想炸了好几十颗才规划出来。
  严格来说,这就是一个大唐的“太极皇都”超级放大版都市!
  别的不说,光城市外围的城墙兼城市生活资源储备仓库、兼庶隶阶层安置廉租房、兼西云军军营、兼资源厂矿职工集体宿舍、兼……白玉琦就打算先修它个1000米高、1000米宽。
  至于城内,白玉琦决定参照自己在瀛洲岛上的烈焰高塔。
  修建最低不少于1200米海拔的塔式建筑,就奔着一座楼住一百万人的标准去修,先修它个三万座再说。
  所有的城市交通、活动空间尽可能安置在地表以下,按照奥法文明知识体系中的《地下城建造指南》的最高标准去修。
  而地表之上则作为花园式森林公园的标准留白,同时也会作为种植、养殖空间,为未来的西云帝国首都“无极帝都”供应菜蔬肉食。
  提问,一座按照300亿人口容纳量去设计的城市,面积有多大?
  就算按照每人100平方米生活空间去计算,也需要3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相当于后世三分之一个华夏领土了。
  但好在,白玉琦规划中的“超级都市”并不是平面都市,而是向天空和大地要空间的3D立体都市。
  本着“一塔一城”的设计理念,介时城内的三万座高度超过1200米海拔的超级塔式建筑,每一座都将容纳最低100万以上的人口。
  并且还要保证这些居民在这座建筑之中的各种生活、工作、休闲、娱乐所需,以实现足不出户就能安居乐业。
第640章
超级都市(下)
  而地下,也将建起深度超过1200米的庞大地下城。
  容纳空间还要数倍于地表的“天空之城”,如此形成一个海拔跨度超过正负1500米的立体都市。
  塔城与塔城之间,介时会用架空桥梁与高空索道层层相连,同时还会用空中轨道系统将所有的塔城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都市体系。
  如此一来,如果将3000米海拔跨度的建筑空间,按照五米一层来计算的话。
  就足以将原本300万平方公里的生活空间折叠压缩600倍,也就是5000平方公里的平面面积。
  当然,因为在大荒地不值钱,完全没有必要那么小家子气的弄出一片鸽子笼来,所以再放大个十倍也没什么关系。
  也就是五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直径250多公里,周长接近800公里的圆形区域。
  只比后世的帝都面积大了三倍而已,但人口密度却比后世帝都高了1400倍,想想就觉得有点可怕啊?
  亏得赤土原的环境够辽阔也够平坦,才能让白玉琦这么随便折腾,同时也亏得他所掌握的各种奥法黑科足够丰富。
  不然光是如此庞大的建筑内部,如何采光供水、通风换气等问题,就能逼疯他了。
  可现在?
  采光方面,一颗微型蓄能珍珠为核心的[光亮术]符纹法阵就能解决一切,节能环保还不费电,仅靠蓄能珍珠的自动蓄能,就足以满足[光亮术]符纹法阵的奥能消耗了。
  供水方面,在建筑顶端安装一个[无尽水源]就行。
  通风换气就更简单了,在建筑的中央通风换气室内布置一个[造风术]符纹法阵就搞定了,而且还能根据需要向建筑内供应暖风、冷风。
  其实大荒土著对于生活空间的需求远低于后世人群,特别是那些庶隶阶层。
  在白玉琦没有废除庶隶阶级制度之前,庶族能有一个遮风避雨足够躺下的窝棚就觉得很满足了。
  而隶民更是像牲口一样,通常会被主人成群结队的关在兽栏、牛圈甚至是地窖里,至于床铺什么的就不用指望了,能活下去就不错了,人多挤着还暖和。
  而现在,他们却被分配了集体宿舍,给每个人安排了床位,分发了铺盖和统一的制服,还有成套的生活用具,身为奴隶他们还能要求什么呢?
  按照5米一层,1000米高、1000米宽、800公里长的中空城墙内容积来粗略计算。
  如果都建成5×5米,25平方米的集体宿舍单间,每间宿舍安排5张高低架子床,入住10名庶隶的话。
  仅是外围的一圈城墙,就足以修建出64亿间宿舍单间出来,就算刨除层高、墙厚、浴卫、走廊、阳台等公共空间,算50亿间宿舍好了,就足以容纳下500亿人口生活。
  再加上城内的三万座百万级塔城又能容纳300亿人口,地下城再挤一挤。
  整个无极帝都塞下1000亿人口不成问题,远远超出了白玉琦原本奔着300亿人口,去设计的超级都市需求。
  当然,这只是理论设计数据,实际上西云帝国的300亿人口,不可能全缩在一座城市里不出来,也没有必要全缩在一座城市里,要不吃什么喝什么?
  绝大部分人口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将会停留在无极帝都以外的资源厂矿之中,为城市创造和输送资源。
  所以未来城市的人口压力,远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大,甚至可以说是密度会很小,根本没有必要建造这么庞大的城市。
  可白玉琦不管,就让麾下的无极体系各部弟子们,带着刚刚吸纳进西云帝国的数十亿大荒土著诸国子民,照着这个规模宏大的目标去建造。
  倒不是白玉琦为了标榜自己创建了西云帝国,而好大喜功的建造什么奇观建筑来作为纪念。
  而是为了更好的磨合和训练这些人口,削弱和减轻他们亡国之后被白氏国兼并的逆反心理。
  在无极体系完善的管理机制下,首先将这些人口与原本的身份和环境剥离。
  再利用浩大的工程,让他们忙碌的没有时间去胡思乱想。
  然后利用精神网络完美的奖励机制,使他们产生对未来生活的期盼感。
  最后再借助联手创造了奇观建筑的成就感,使他们产生与有荣焉的集体荣誉感,以及对西云帝国的认同感、向心力。
  层层引导之下,完美的将这些来自于大荒土著诸国的人口,转化为了新生的西云帝国子民。
  能这么顺利的完成转化,纯粹是因为这些人口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大荒土著诸国的庶隶阶层,对原有族群的认同感极其有限。
  其次则是因为从一开始,白玉琦就将他们与原有对立阶层的士戎群体剥离了开来。
  使他们失去了心理上的压迫感,这样才得以释放原本压抑的情感,顺势引导和转化他们的情绪。
  而原本的士戎阶层,也是同样的心理引导原理。
  原本身为各国权贵阶级的他们,在战败后不得不投入西云帝国麾下。
  但是却被剥夺了原有的领土和身份地位,说没有不满和怨念等打算卧薪尝胆的负面情绪是不可能的。
  可是白玉琦却保留了他们,除土地和奴隶以外的私人财产,这就给他们留下了一线东山再起的微弱希望。
  然后将诸国加起来数万战牢、数十万战骥、数百万战彘、数千万战羯,集结了起来之后打散重组,与原白氏国兵力整编到了一起,再将他们分离开来投放到赤土原周边的未开拓荒原边境上。
  一边利用大唐军制对其进行集训,一边传授给他们新的《无极锻体法》。
  再借助“天道系统”将他们纳入管理体制之下后,使他们失去了挣脱体系的能力。
  再用无极体系一贯壕无人性的作风,将那些暗晶能量武器和各种奥改黑科的装备,拿出来进行军演形成武力震慑。
  使他们认识到在西云帝国的统治下自身的弱小和微不足道,最后则让他们将精力消耗在西云罭周边的那些大荒土著野族身上,让他们在战斗中产生追求荣誉的成就感。
第641章
肥宅都懂的套路
  后世喜欢玩网游的肥宅都知道,升级一时爽,一直升级一直爽!
  在精神网络和天道系统,类似网游的管理机制、奖励机制、军衔战勋提升机制激励下,很容易产生追求升级的沉迷性。
  但地球人都知道,在天道系统的“战勋积分奖励兑换制度”下,单纯想要依靠战功根本不可能升到顶级……不充钱怎么变强?
  西云军将诸国数千万战戎,按照十进制重组成了:
  小队(十人班)、中队(百人排)、大队(千人连)、战营(万人营)、战团(十万团)、战旅(百万旅)、战师(千万师),以及最高级别的“军”。
  目前一共组建了“镇武师、襄武师、靖武师、宁武师、安武师”五支师级编制。
  但是军衔却采用了“帅、将、校、尉、士、兵”这六等二十四级,还辅以军职、军功系统。
  士兵可以依靠在战斗中,积累战勋积分来获得“军衔”的晋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2/6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