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改大唐(校对)第5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6/610

  就好比人体需要“铁”这种微量元素,但是却绝对吸收不了一块刚从炼铁炉里掏出来的火红铁锭一样。
  可无论如何,东荒境里虽然主要充斥着“混沌源炁”。
  但是也已经转化出来了一部分“天地元气”,而且浓度还是过饱和超标的高。
  能够自主汲取天地元气的白玉琦,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汲取到的天地元气浓度,自然也就更高、速度也更快。
  而两名天一皓首,之所以比执掌着“东荒四罭帝玺”的白玉琦,汲取的速度还要快上万倍。
  则是因为他们的躯体本身就是由“源质”所构成的,汲取起同根同源的“混沌源炁”来自然也就无比的迅捷。
  这里就不得不提及不同位面的区别。
  假如将大唐界,视为“低能级·主物质位面”。
  将厄特斯暗能位面,视为“中能级·主物质位面”。
  而将中荒境大荒界,视为“高能级·源物质位面”的话。
  那么这座还未演化成型的东荒境,应该可以被视为“超高能级·源质位面”。
  撇开“次位面、侧位面、亚位面、半位面”,等等低层级的“下层界位面”姑且不提。
  “主位面、物质位面、主物质位面”,以及“源物质位面、源质位面”等位面体系,看似只是命名上的不同。
  但单从位面层级上来说,“半位面”可能会成长为“主位面”,甚至是“物质位面、主物质位面”,但它是诞生出来后通过吞并其它位面逐渐成长而来的。
  而“源质位面”从诞生出来的同时,就注定会成长为“源物质位面”。
  再一路成长为“主物质位面、高等主物质位面”,甚至是“上层界高等主物质位面”的存在。
  位面所蕴含的能级高低,取决于它未来成长的高度。
  像中荒境、东荒境这样的“源物质位面、源质位面”只要不受到外力干涉,未来几乎将注定成长为“上层界高等主物质位面”。
  白玉琦现在的情况,就相当于是从“物质维度”的世界,进入到了“能量维度”的空间中,又或者说是从“现实世界”里进入到了“网络空间”之中。
  虽然有“东荒四罭帝玺”这种法则权柄重器的庇佑,不会受到东荒境的能量环境影响。
  但是自身所遵循的位面法则,却跟东荒境的位面环境“不兼容”,自然也就很难利用优渥的能量环境来修炼了。
  无法修炼虽然是个问题,可是白玉琦也发现了自己这种“实体”状态的优势。
  那就是他这具以“实体物质”形态存在的“羽族神魂分身”,在东荒境的“能量维度”环境下几乎是坚不可摧的!
  这一点,从这只被两名天一皓首视为豺狼虎豹,可是对他毫无影响的“河豚气球”就可以看的出来了。
  这只长的像只河豚模样的源质生物并不是不想“吃”了他,而是它根本就“啃不动”白玉琦的羽族分身。
  哪怕白玉琦已经整个的被它“吞进”了肚子里,也丝毫无法将他消化成可以吸收的营养,反而被白玉琦当成了潜伏监视的伪装皮肤,被他强行驱动着飘来飘去的跟在两名天一皓首身后。
  就像白玉琦汲取不到东荒境的“混沌源炁”一样,河豚气球也同样汲取不到白玉琦身上的“实体物质”,只能像长了颗“人型大结石”一样,任由白玉琦寄生在它体内。
  简单来说,东荒境的“源质生物”,想要对白玉琦这个外来的“物质生物”造成伤害,除非它们能够打破东荒境的位面法则,可它们要能打破位面法则,白玉琦也就同样能够汲取到“混沌源炁”了,到时候谁伤害谁还真就不一定了。
  无法利用原有的修炼功法,汲取东荒境的“混沌源炁”,白玉琦就只能另避蹊径的研究起三皇教的《三元经藏》来。
  所谓的《三元经藏》,实际上是白玉琦在收缴了十方古宗的卷宗之后,又得到了影月教和阴氏一脉贡献出来的两教典藏,所补全出来的三套古传修炼典籍,分别是:
  《天元·云笈炼炁通鉴》、《地元·盤鞑霸体枢藏》、《人元·参体造化道契》
  其中,从天一教众手中缴获的功法卷宗,加上白玉琦从“东荒四罭帝玺”中获得的传承,也仅仅只补全了六卷据说是天皇泰曦传承下来的《云笈炼炁通鉴》。
  而据说是人皇泰娲传承下来的《参体造化道契》,虽然暂时还一枚“西荒帝玺”都没有拿到,可是因为阴氏一脉保存的典藏较为完整,也补全出了九卷。
  唯独据说是地皇泰毂传承下来的《盤鞑霸体枢藏》,因为在十方古宗之中传承较广,而且影月教保存下来的典藏也十分完整,再加上完整的“中荒皇鼎”传承,反倒是让白玉琦补全了十二卷!
第850章
竹篮打水式修炼
  这《三元经藏》,白玉琦的本体那边和无数神魂分身,早就已经在进行推演和参研,但是除了一些衍生功法之外,并没有从中研究出什么太有价值的东西。
  他一直希望找到的“高阶锻体功法”虽然有一些,但是仅仅只是对入圣境的修士有用,也就是能够将躯体修炼到不腐不败金刚不坏的层次。
  虽然能更进一步的增强无极帝国麾下传奇级战力的肌体强度,可是对已经步入史诗境界的白玉琦本人来说,却已经起不到什么太大的效果了。
  在没有进行任何修炼之前,他的肌体强度差不多就是这个程度了,毕竟穿越之初他可是直接用脸着地的。
  所以白玉琦一直以为,是不是要将《三元经藏》全部补全之后,才能从那些玄之又玄的典籍中推演出隐藏的功法。
  要不然留下这些典藏的“太古三皇、上古五帝”等古修,怎么也不可能具有神话传说之中那些足以开天辟地的神通。
  可是当他发现,两名天一皓首所修炼的《天罡炼炁真箓》,居然能够完美契合东荒境的“混沌源炁”环境,使得两人原本跌回原初状态的修为,以近乎一天一个小境界的速度恢复时。
  不由再度重视起这部记载的内容写的云中雾里,明显是在故作玄虚的《三元经藏》来。
  因为所谓的《天罡炼炁真箓》,实际上就是在天一教中普及的《金乌真鉴》升级版,功法内容主要针对提炼天地元气和提升神魂强度的方面,其中并没有什么太过神秘的地方。
  阴氏一脉贡献的《人元·参体造化道契》之中,同样有不弱于《天罡炼炁真箓》的衍生秘典《四柱炼炁宝鉴》,甚至在提升神魂强度方面还要更胜一筹,毕竟“人皇”泰娲一脉的传承更注重同时提升修士自身的命魂、体魄。
  没道理《天罡炼炁真箓》这种因陋就简的衍生功法,比《天元·云笈炼炁通鉴》这部更加高深的母本总纲更厉害。
  所以白玉琦的本体和数以千万计的神魂分身,在无极位面界中修炼不出提升体魄的效果,显然不是功法本身的原因,而是环境的限制。
  就好像核动力航母,不能通过烧柴火开动起来一样。
  无极位面界这个由“金色天国·墨丘利亚、翡翠梦境·翡冷翠、中荒境·大荒界”,和众多各层级位面融合而成的“上层界高等主物质位面”里,虽然同样充斥着浓郁到过饱和的天地元气和自然能量。
  但单纯的“天地元气”所蕴含的能级,显然已经不足以驱动《三元经藏》这种层次的神通功法了,它需要汲取更加高能级的能量来产生效果。
  例如说东荒境这个还在演化之中的“超高能级·源质位面”里,还没有被自然环境的沉淀、过滤、降解过程“稀释”的混沌源炁,又或者说更高能级的高能物质“燃素”?
  就像大荒的体修不吃饱,就很难淬炼出浑厚的气血来一样。
  “入圣境”的修士汲取不到更高能级的能量,自然也就无法突破到“登神境”。
  而作为中虚天中唯四的四名登神境修士,天一教的四名皓首显然是利用“东荒帝玺”的权柄法则庇佑,通过“元神出窍”的方式“偷渡”到过东荒境的。
  只不过他们以前的修为境界太低,神魂强度还停留在召神境,化形出来的神魂虚体不足以在东荒境超高能级的能量环境下长期停留。
  所以只能每隔一段时间就“偷渡”一次,让神魂虚体沾染一丝东荒境的混沌源炁后,就返回中虚天的本体中进行修炼,消化掉神魂虚体带回来的那一丝混沌源炁之后,再不断反复这个过程。
  但是很显然,这种取巧的修炼过程效率太低,以至于耗费了他们漫长的修炼时间。
  毕竟神魂虚体这种非物质体,根本就无法从东荒境中携带回来任何富含源质的修炼材料。
  以至于他们只能像用竹篮打水一样,不断从东荒境这座“大海”中,用神魂虚体这个“竹篮”捞点寂寞回来。
  而白玉琦的情况则跟他们不同,理论上他的羽族神魂分身的肌体强度,同样承受不住东荒境超高能级的混沌源炁侵蚀。
  这也是为什么两名天一皓首发现打不过他之后,会拼命的往东荒境逃的原因,就是认为没人能像神魂已经修炼到登神境的他们一样兵解肉躯,羽化飞升到东荒境。
  一旦白玉琦贸然追上去,肉躯就会被源质海中的高能源质焚烧成灰,哪怕神魂及时抛弃掉肉躯,穿过源质海抵达了东荒境,也会在混沌源炁的侵蚀下烟消云散。
  但很可惜的是,白玉琦的羽族分身虽然没有达到登神境的程度,可他的神魂品质却达到了史诗级以上的强度。
  再加上有“地皇鼎”这件完整先天源质神器,以及四枚东荒帝玺融合而成的“东荒四罭帝玺”的权柄法则保护,让他的羽族神魂分身直接以肉身穿越了过来。
  所以了,在察觉到他们能够在东荒境修炼的秘密之后。
  白玉琦现在很好奇,自己能不能在东荒境超高能级的混沌源炁环境下,直接修炼这具羽族分身?
  还是说,依然只能放弃掉原本的物质身躯,以神魂虚体的状态重塑源质躯体后,才能继续修炼?
  严格来说,《三元经藏》里的三部母本总纲,都是同等品级的神通功法,修炼起来应该能够达到同等的效果。
  那么白玉琦修炼完整的十二卷《盤鞑霸体枢藏》,显然要比修炼一部六卷、一部九卷的残缺功法更加安全。
  而且主修体魄的《盤鞑霸体枢藏》,比主修神魂的《云笈炼炁通鉴》和兼修命魂、体魄的《参体造化道契》,要更加符合白玉琦的需求。
  毕竟他想要解决的,本来就是神魂过于强大,肌体强度不足以承载神魂的问题。
  由于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本体,用神力重塑神体。
  所以白玉琦的神魂虽然已经提升到了史诗境界,可肌体强度却被卡在了传奇巅峰上不得寸进。
  他现在所要做的,就是通过《盤鞑霸体枢藏》进一步提升肌体强度,使自己达到“肉身成神”的状态,让神魂、体魄双双踏入史诗境界!
第851章
大周天循环
  白玉琦这具羽族神魂分身的肌体强度虽然不如本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6/6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