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改大唐(校对)第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610

  像这样精巧的家具器皿,在这库峪仙城之中还有很多。
  不少人都琢磨着到时候,弄一批回去给长安城里的府邸换上,实在是太舒服了。
  以往在长安太极宫议事,大伙都是跪坐在案几之后。
  一场朝会下来,哪怕是铺有软垫,十有八九也是站不起来的,腿麻的都感觉不到脚丫子在那了。
  一些年纪老迈的臣工跪久之后一起身,往往会头昏目眩的晕厥过去。
  这也是为什么殿外常备御医守候的原因,那次朝会不抬出去几个?
  “诶?今日午膳吃什么?”
  皇帝一下令休朝,不少文官武将就从自己的位置上起身,四处溜达活动久坐僵滞的肢体。
  早就坐的不耐了的武将之中,李孟尝兴致勃勃的碰了碰身边,已经开始卷袖子了的尉迟融,好奇的询问。
  “早间上朝之前,某就去问过小膳堂的司膳了,说是今日午间有肉夹馍和裤带面!”
  一说到吃,尉迟融就本能的哧溜了一下口水,原本听政听的昏昏欲睡的精神都抖擞了起来。
  现如今因为皇帝借居在无极仙宫避暑的关系,大唐群臣也都在无极仙宫中参政。
  所以又在宫内特设了一座,由无极帝君座下“鼎俎门”弟子执掌的小膳堂,专门为宫内人员提供所谓的“工作餐”。
  君臣原本不知那无极帝君立宗之时所言的“鼎俎门”是何意,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一个类似于光禄寺、尚食局,专门钻研膳食的门派。
  鼎和俎,乃是祭祀、燕飨时陈置牲体或食物的礼器,也代指割烹厨艺。
  所以“鼎俎门”与“天工门、医圣门、神农门”同为无极帝君传下技艺的四门之一,也简称为“工门、医门、厨门、农门”四大门派。
  君臣闲暇小议时,还猜测这“鼎俎门”是不是就是上界中宫,专门为紫微天帝烹饪膳食的尚食局来着。
  所专长的烹饪技法甚是繁杂精细,自从大唐君臣入住了这无极仙宫,每日每餐的膳食就没重过样,区区一个面食就被那些厨门弟子玩出了百般花样。
  陛下察觉每餐膳食花样百出,还特地招了小膳堂的厨门弟子来询问,吩咐他们不用费心操持,一如日常烹饪就好。
  可那些厨门弟子却道,并非他们特地为君臣烹饪。
  而是宗主说如今大唐物资匮乏,为避免浪费粮食并未传下各种奢靡的天厨技艺。
  仅仅只是传了一部名为《面百做》的白案技法让他们勤练基础,说是待过得几年大唐物资丰裕了再传他们红案技艺。
  所以每日里并非特地换着花样的供餐,供给君臣的餐食实际上都是厨门弟子的练手之作,也就是说他们每餐练什么大伙就吃什么。
  这让大唐君臣为之错愕,好难理解那上界天人都过的是什么神仙日子。
  一个粮食磨成的精粮细面都能做出几百种,甚至更多花样的餐食来,这要是轮着吃一遍还不得好几年?
  说是这么说,可群臣一边饮着日常供应的冰镇山果汤,一边不由自主的朝“会议室”外期待的张望,都猜测着今日吃些什么。
  反倒是早早就打听了今日餐品的尉迟融,老神在在的半躺在罗圈椅里,悠闲的来回哼哼着一句“你看这个碗,它是又大又圆,你看这个面,它是又长又宽……”。
  李孟尝问他哼的什么,尉迟大傻却说是早间去打听餐品的时候,从厨门弟子嘴里无意听到的,许是什么厨门技法的口诀吧?
  弄的李孟尝好奇的还想再问,内侍却已经推来了竹制的小轮餐车,为君臣端上了一只只小面盆大小的竹制大海碗,盛的都是满满一碗连汤带水的裤带面。
  看到碗里的面,一众君臣才明白为什么叫裤带面。
  这么大一海碗羊汤里,居然就一根巴掌宽的面条,可不就像是一条裤腰带么?
  还有一簸箕一簸箕的肉夹馍,炕到焦脆的面饼从中切开,夹上满满的卤制到稀烂的羊肉,一口下去喷香的肉汁散溢,再就上一口蒜,那叫一个美滋滋!
  一时之间会议室里就没人说话了,包括大唐皇帝陛下在内,所有人都抱着海碗淅沥呼噜狂嗦面条。
  文官还好一点,吃相起码还斯文一些,有些性子急的武将吃的急,嚼都不嚼的往下喝。
  结果就是喝到一半一抬头,一半面条穿过嗓子眼都到肚子里去了,剩下半根还跟吊死鬼的舌头似的耷拉在碗里,出出不来,下下不去的卡在那了,一帮人顿时就傻眼了,最后只能放下筷子拿手往外撸,喝半天白喝了,又给拽出来了!
  好在拽出来也不浪费,让内侍加点羊汤涮涮还能接着吃,这次武将们学聪明了,一口气喝完总不至于卡住了吧?
  加了花椒、胡椒、茱萸和芫荽、葱姜蒜等香料调味的羊汤,炖煮熬制的格外鲜美,鲜香辛辣咸津适度,甚是爽口开胃。
  别说是那些跟牛一样长了四个胃的武将了,连皇帝陛下都呼噜下去三大碗,这才喘了口气就着羊汤嚼着蒜开始啃肉夹馍,而那些呼噜下去六七碗的武将,则抱着饼筐左右开弓的往嘴里塞……没错,每人一筐!
  尉迟大傻吭哧一口就是半个饼,也没见他嚼,顺手就把剩下半个饼塞嘴里了,端起空碗冲上餐的内侍大声道:“再给某来一碗!”
  推着餐车的内侍内心是绝望的,他自打走到尉迟大将军这,就愣是没能再往前走一步。
  手里的大勺还没放下呢,大将军的碗就伸过来了,这一桶面都是他一个人吃光的!
  直到将内侍送来的面和饼吃的点滴不剩,一帮子马上君臣这才意犹未尽的舔着手指歇了气,啜饮着消食健胃的甘草茶,这才想起来刚刚的吃相实在是有些难看。
  李世民干咳了一声看向平时最爱唠叨的尚书左丞魏徵,却发现这老头眼观鼻鼻观心,一排云淡风轻的模样捋着胡子,似乎没看见这番君臣的丑态……当然,他要是能把油乎乎的嘴给擦擦,就更有说服力了。
第113章
铁筋藤
  刚才就属魏徵这老头偷摸吃的最凶!
  面到是没喝两碗,专朝油汪汪肥腻适口的肉夹馍下黑手!
  那模样让李世民不禁有些愧疚,觉得自己是不是有些苛待这些大臣了?
  要说这朝堂上的人,可都是大唐顶级的贵族,不至于跟没吃过饭的叫花子似的这么馋。
  可问题是厨门弟子烹制的餐食,既新奇又着实美味,这几日把君臣上下都给吃的胃口大开。
  特别是朝堂议事时的晌午加餐,跟着一帮子饕餮恶狼般的武将在一起用膳,听着他们呼噜呼噜、吧唧吧唧的胡吃海塞谁特么受得了?
  饭要抢着吃的才香,魏徵一不小心没忍住口舌之欲,自然也就不好意思说别人了,要是搁在平时,估计又开始引经据典的教训人了。
  况且,家里有些资产的勋贵也就罢了,魏徵这死倔的老头府上颇为清贫。
  衣食倒是无忧,可也不是顿顿都吃的上这种搁足了食盐、香料、羊肉的美食,这不逮着机会就狠补一顿油水。
  想到这,李世民莫名觉得有点亏,皇帝家也没有余粮啊!
  照尉迟融他们那帮子大肚牲口的吃法,他这个管饭的皇帝特么有点亏啊?
  顿时有点郁闷的李世民,觉得这都怪那帮厨门弟子的手艺太好了!
  随便一碗汤饼也能吃的人胃口大开,这要是把这帮牲口的胃口给喂肥了,以后朝廷经费有点撑不住啊?
  想到这个,李世民不禁就想起之前,被那个便宜“御弟”招去的那帮小子们。
  也不知这个有点不正经的无极帝君,又带着他们在捣鼓什么,连忙询问了一声。
  不多会百骑禀报说,无极帝君带着那帮勋贵二代,在竹狸养殖场做什么繁殖试验。
  白玉琦那套“利国利民之法,强国强种之术”的《猪论》,李世民已经从尉迟宝琳那里听说了。
  但这位不正经的神仙这会儿不养猪了,又跑去养那吃竹子的大耗子,而且一次还养那么多这就让他有点迷糊。
  毕竟在猪都嫌弃的唐人概念中,还并没有形成吃竹鼠的意识,所以第一时间并没有想到吃上面去。
  这一点跟后世看到什么新奇的动物,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什么?能吃么?好吃么?”的大吃货帝国子民大不一样。
  来禀报的百骑犹豫了一下,又说无极帝君之前是在研究怎么养那竹狸,但是这会儿却又带着一帮人在大批宰杀竹狸。
  说是晚上要给全城的人加餐,吃什么红烧竹狸、酱爆竹狸、炭烤竹狸、干笋炖竹狸、干菇焖竹狸、叫花竹狸之类的。
  “那种大耗子能吃?”
  被无意间开启了吃货属性的皇帝差点没听饿了。
  而正拉着内侍询问晚上吃什么的尉迟融,更是耳朵都伸长了。
  李世民觉得要不是朝会还没开完,估计这货就坐不住了,被随口指点了几句的厨门弟子手艺都这么好了,这要是好像什么都会的无极仙尊亲自出手那还了得?
  亲自动手是不可能亲自动手的,这辈子都不可能亲自动手的。
  虽然馋,但是懒,宁可不吃,也绝对不做的白玉琦,怎么可能亲自动手去干琐碎无比的厨艺活儿。
  性子比较急躁的他,虽然激活了[厨师]专业和[厨艺]手艺,但主要是用来通过[授技术]传授给鼎俎门的弟子。
  毕竟他想要把技能传授给他人,必须他自己先掌握才行。
  所以嫌各种精细厨艺太麻烦的白玉琦,偷懒的打算培养出一批特级厨师来,专门给自己做各种好吃的。
  他都穿越成神仙了,当然也得过上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神仙日子才符合身份嘛……他是绝对不会承认自己馋,想把大吃货帝国子民的身份落实一下,把穿越之前看《舌尖》的时候被馋哭的那些玩意都吃一遍的!
  至于鼎俎门的厨门弟子等级,本来他是打算照搬小当家的,但是后来想想感觉区区一个特级厨师好像没什么哔格。
  所以还特地编了几个花里胡哨的名字,例如什么“掌鼎、执宰、司案”之类的,参照天工门工匠等级对应了上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6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