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电影时代(校对)第1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5/641

  俞婧脸色很认真,有着蓝光文化三巨头胜利会师谈正事的样子:“这里去年引入蓝光生产线,现在已经是有生产能力了,还有一个好消息,这家公司是国家‘863’计划的转化基地,是比较靠谱的。”
  楚慧右手拿着手机,问了一句:“不是去年才引入的么?怎么是863计划的了?”
  “老企业引入新生产线。”俞婧答道。
  “你在前面带路,边走边说吧。”甘敬淡定说道,“他们的产量怎么样?国内市场不大,他们是转出口了?纯粹生产吗?有没有拉成合作伙伴的可能?会考虑加一手吗?”
  俞婧听到这一连串问题有点懵,她也就来了三天,很多事都在确定和商榷,不过更多的还是考虑质量、产能、价格这一块,这姐夫上来就问人家有没有成为合作伙伴的可能,毫无疑问,这是那种一起做蓝光内容市场的合作伙伴。
  “噢,还没聊到这个是吧,知道了。”甘敬看了一眼小姨子的脸色就知道怎么回事,他想了想,“俞婧你再想想有什么紧要说的,楚慧,你看看报纸上有没有小花絮的报道。”
  楚慧心领神会的笑了一声,从包里拿出了几份娱乐报纸,这是今天早晨老板特地嘱咐买的,娱乐报纸不像民生、财经之类的可能只是简单提两句电影节,它们是喜欢挖一挖读者喜闻乐见的八卦新闻。
  要论这一届申城国际电影节最大的赢家,那是非许文莫属,她从歌坛跨界影坛,最起码是有了明面上实打实的荣誉。
  至于第二赢家嘛,不少媒体认为甘敬引起的话题度不小,他和他女儿在颁奖典礼上的表现很吸睛,大的风度翩翩,小的可爱喜人,颇是加分。
  另外,后台采访时甘敬看似无意透露的消息就是读者喜欢看的撕逼八卦了——不管甘敬是不是无意,但他看起来是挺无意的,如果是演的,那也挺有职业素养。
  “罗年平经记者确认是有随人气演员蔡坤出席颁奖典礼,至于他为什么会在通道入口拦下甘敬一行人还不可知。按照逻辑,罗年平这位艺人助理应该会认识他们在春节档电影的重要竞争对手《当幸福来敲门》主演,更何况,《凡仙》还涉嫌偷取后者票房。”
  “最新消息,罗年平声称没有此事,双方各执一词,或有误会。”
  “据某知情人士透露,罗年平工作作风粗暴,曾有过推搡记者的经历。”
  甘敬听到“某知情人士”时听乐了,忍不住猜测道:“这个记者不是在说他自己吧,这种匿名才是最逗的。据某知情人士透露,熬夜会掉头发,早睡会皮肤好。”
  楚慧撇撇嘴,有点奇怪地说道:“他不是看到甘哥你拿手机拍了吗?怎么睁着眼说瞎话呢?”
  “娱乐圈里睁着眼说瞎话的少吗?上午辟谣,下午进去,晚上删声明。可能是抱着侥幸心理呗,或者,准备和我们沟通和解一下。”甘敬笑笑,已经是看到了前面的公司标志,门口也是站着两位西装革履的中年,那就是这一趟的目标了。
  “把照片和视频发给那个声称‘某知情人士’的报纸记者。”甘敬拉了拉领口,满面笑容的对着迎上来也同样满面笑容的中年西装伸手握了过去。
  “您好,您好,是蓝光文化的甘总吧?我是新索的副总经理余谦啊。”西装中年和善笑道。
  甘敬的笑容一顿:“是我是我,谦老师,您好。”
  谦老师?应该是余经理啊。
  楚慧奇怪的瞥了眼老板,她对这里不感兴趣,心里是琢磨起怎么联络记者的事,她感觉昨天老板有句话说的挺对,助理是用来背锅的。
  那么,战斗也应该是助理和助理之间的。
第140章
针砭
  带着女儿考察生产车间,这种名义听起来不太好听。
  不过,作为刚刚拿到申城国际电影节最佳女配角的小演员甘学思,甘敬说带着公司重要骨干一起陪同考察蓝光光碟最新生产线,那就合理很多了。
  需求决定供给,新索的生产线车间并不算特别大。
  因为需要穿静电服和鞋套,所以甘敬就让其他人在外面等着,他和余副总经理两个人进车间逛了一圈,有了些简单的交流。
  “甘总,蓝光碟信号轨道的最高误差是10微米,我们新索能做到2到3微米。”
  “好家伙!”
  “我可以拍着胸脯和你保证一句,新索已经能达到国际一流标准!”
  “那敢情好。”
  “可惜啊,咱们国内没在这个市场上进行培育,专利权又受制于人,你们要是下订单,每笔单价我们都是要缴专利费的。”
  “嘿,没听说过!”
  “甘总,来,你看,像这块蓝光成本出来的成本价就得30多块,旁边车间的DVD,现在已经能降到20以下了。”
  “嚯啊!”
  一圈逛下来,余谦背上生了一层薄薄的汗,甘敬倒是始终笑眯眯的显得心情很不错。
  谈事情是要在外面谈的,进来看看就是实打实的瞧瞧是不是真有生产活动,不然出现了情况,那后悔也来不及。
  甘敬脱掉静电服和鞋套,出门摸了摸眼巴巴在外面等自己的二思,示意楚慧和俞婧边走边说。
  后面余谦副总经理和两个中高层也刻意留给这一行人说话的空间,他们自己也需要有个小小的沟通。
  “余总,怎么样?意向强不强,靠谱吗?”
  余谦擦了一把汗:“别说,这人虽然是演员,还真没什么架子,就是说话带着一股奇怪的感觉,我也说不上来。诚意应该是有的。”
  “那行啊,我已经套到话了,那个年轻的俞总是考虑霓虹市场呢,他们那个《当幸福来敲门》听说不错,我没看,我女儿去看了。”
  余谦看着走在前面的背影,深深点头:“能谈。”
  新索会议室,主宾分坐,茶香四溢。
  “可惜啊,咱们国内是有很大市场没有挖掘出来的。”甘敬喝了一口茶,开口没太客气。
  “是啊,早些年VCD的光景可比现在强多了,价格战、技术、专利权,可惜,可惜。”余谦连说了两声,神色之间满是遗憾。
  甘敬跟着叹道:“继往开来吧,能引进生产线,相信新索也是看好蓝光以后发展的。”
  余谦点点头,露出一个稍微有点奇妙的微笑。
  甘敬这会已经是聚精会神,他很是敏锐的注意到这个表情,稍一思索,笑道:“难道还是有政策要求的?”
  余谦这下真是惊讶了,这个年轻演员有点东西的。
  “这不难猜,国内不能说完全没有市场,但生存环境是不太友善的,新索这样毅然决然的引进最新生产线,又是863的基地。”甘敬阅读了对面的表情,转换了一下思路,继续说道,“即便是有政策因素,可,我想在座的几位也想把新索做起来吧?个人前途始终是个人的。”
  新索是子公司,上面还有科技公司以及背后控股的国有集团,也因此,俞婧才能是比较轻易的接洽到对方,蓝光生产线是新玩意,可不代表新玩意就是被某些人重视的东西。
  对面坐着的余谦正当壮年,这种人怎么会愿意得过且过呢?
  “其实,我们的产能是够的。”余谦收起了内心一些不为人知的轻视,认真说道,“国内也不是说没有需求,只是比较小而已,我们现在的订单是唱片CD的。”
  国内音乐市场是要好的多,不过现阶段对于蓝光应该是接受度不高。
  甘敬心里做了一个判断,笑道:“不知道俞总有没有和你说过,我说说我的想法哈,有不对的地方还请谦老师多指教。蓝光线既然引进了,那是要做事的,可成本上天然就多了一层专利费,单说消费者就得用专门的蓝光播放器,这玩意一台得缴给别人9.5美元,只读光盘一张就是一毛一,也是美元。”
  “更何况还有内容的版权费,这是大头,国内蓝光市场想做的话需要普及的东西太多,还不一定能做起来,这对电影和音乐市场是一样的。”
  余谦不自觉的点头赞同,他现在主要分管蓝光这一块,已经是体会到了其中难度,音乐市场相对好一些,可它更多还是DVD在活跃,现在蓝光车间的产能连一半都没用到。
  一个字,惨。
  二个字,很惨。
  八个字,不能让对面看出来。
  余谦一边听着甘敬说话,一边思考,终于在这位年轻演员喝茶润口的时候说道:“音像协会其实已经在讨论蓝光唱片的普及了,前景还是不错的。”
  甘敬慢慢放下茶杯,轻巧地说道:“是啊,讨论、立项、驳回、再讨论、研究实施、组织、施行、反馈。”
  前景不错,那得能活下来才行,尤其,得轮得到你在这个位置上活下来才行。
  “老祖宗说的好,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嘛。”甘敬乐呵呵地说道,“实不相瞒,余总,今天我们就是带着满心的诚意扑面而来啊。”
  “那敢情好。”余谦学着之前甘敬在车间里的语气逗了一句。
  甘敬笑的眼睛都眯起来了,连忙又喝了口茶,对楚慧说道:“给余总看看我们的调研资料。”
  楚慧拿出文件递了过去。
  因为《当幸福来敲门》在春节档的良好表现,白实影视是打算把它推到亚洲区国家的,周边受华夏文化影响的都有份,这其中,霓虹国是最有蓝光市场的,制定标准的几家公司就在那边,俞婧早先只是止于问询态度上的接洽,对方就颇为热情了。
  楚慧有联系白实影视,她手上的正是白实对于霓虹国市场的宣发规划。
  国内票房分红是已经拿了,现在国外基本上就是上映赚多赚少的问题,白实对于这个事还是比较上心和乐意的,至于,蓝光光碟的周边,白实习惯性的不想尝试。
  成立没多久的蓝光文化尽管对霓虹市场有不小信心,但还是需要一个能够一起扛事的合作伙伴才更能抵御风险。
  “影片版权是我们的,霓虹渠道是持欢迎态度的,专利费用能有补贴,谦老师,你瞧瞧,这是不是一个好机会?”
  “订单只能赚加工费,要是愿意参与制作投资,那赚的可就多了啊。”
  甘敬笑眯眯的展示着彼此进一步的合作利益所在。
第141章
精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5/6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