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电影时代(校对)第1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4/641

  更何况,那部电影的惨淡票房其实已经是证明了主流观众的态度,买票入场的人可能不像专业人士那样能说出来哪一点不好,可是看起来没有共鸣就是用脚投票。
  一直以来,不论什么时间,甘敬的理念都是演技才是演员的立身之本,人设也好、炒作也罢,那都是会被雨打风吹去的,唯有演技才能让演员立于不败之地。
  “演员算是公众人物吧,他的工作就是把角色演给观众看,碰见不好的我就说,碰见好的我也会欣赏。”甘敬面前一杯水都喝完了,给予最后的总结,“现在我倒是有些奇怪,为什么我评价一下蔡坤的表演会引起这么大动静,我也有些疑惑,蔡坤的自我定位到底是什么?”
  “刚才最后一个问题是问我有没有资格来评价蔡坤,嗯,这个问题让我自己直说吧会显得太骄傲了,但是,我主演的电影最起码还没有亏本。”
  “今天就到这吧,有没有资格,十一《无间道》,你们自己去看。”
  甘敬一场粗糙、有事实支撑、有理念展示以及稍微履行了一下自己宣发职责的媒体见面会结束于晚上八点二十。
  十九位媒体人员有十三位是接受了京城蓝光的晚餐款待,当然,这十三位在席间是颇为默契的没再提今天的相关问题,反而是闲聊似得说了说甘敬言语间很有信心的新作《无间道》。
  反正,写什么都是写,有记者判断影评的事还能发酵,有记者则判断在甘敬这种应对下不如挖掘一些和张中晖有关的消息。
  这就像凭借演技成功的演员会坚信演技的魅力,凭借炒作上位的演员会觉得这才是成功的路径,不同属性的记者也是如此,他们有的相信娱乐至上,有的相信深度带来黏性。
  晚上九点半,甘敬略有些疲惫回到家里收获到一个小而温暖的拥抱。
  “二思,你是不是重了?”甘敬放下楚慧送自己回来路上顺手买的几份报纸,把女儿抱在了怀里。
  甘学思笑眯眯的仰脸说道:“那是因为我长高了呀,长高了就会变重!”
  甘敬把女儿放下用手掌比了比个头,咦,果然是长高了。
  “二思,你要……”甘敬刚要说话忽然灵光一闪,脑海中模模糊糊有了一个解决另外一个问题的思路,院线返点、1700块银幕、长高……
  甘敬反手抓起手机打给刚把自己送到小区门口的楚慧,他趁着电话没接通笑着对甘学思说道:“二思!要给你涨工资!”
第250章
高屋建瓴
  ——“是时候讨论一下蔡坤的表演水准了,《私人逃亡》就是烂片啊!我看了甘敬的影评,觉得他说的挺有道理的。”
  ——“我就说【假先生】是特么的专业人士!我真这样说了!可没想到是甘敬,我以为是学校里的老师呢!”
  ——“甘敬这是在狡辩!水军就是水军!路转黑!”
  ——“纯粹路人,可我也和甘敬一样有个疑惑,这个蔡坤到底是把他自己当成演员还是通告艺人?这是两码事吧。我下班是把甘敬写的帖子都看了一遍,虽然有些地方看不懂,可真的挺专业挺认真的,单纯这种对表演的态度来看……我对《无间道》是有点兴趣了。”
  ——“甘狗!”
  在当今时代,网络上对于热点事件的反应总是要比纸媒来的快。
  当甘敬把楚慧叫回来又喊上俞婧干脆出去边吃夜宵边聊公事的时候,他不可避免的是听楚慧在耳边叨叨网络上对于自己回应的反馈。
  整个白天,私德、心机、水军等言论是覆盖了论坛和娱乐板块,然而,等到了这会吃夜宵的时间,更多有利于己方的话却是冒了出来。
  “这风向转变也太快了点吧?怎么会这样?”楚慧不得不惊叹了,即便还有不好的言论,可是比例下降的实在太多。
  “往大了说,这叫网络时代的话语权从精英转向全民,往小了说,我影评写的真的没问题。”甘敬不太在意这个事,可又纳闷某些言论:“为什么会有人叫我甘狗?算了,这个鸡腿烤的不错。”
  夜宵是撸串,五月下旬的晚上凉风习习,甘敬忍不住开了一罐啤酒,撸串不喝啤酒就像是喝茶不放茶叶、停车不拉手刹一样。
  然而,俞婧悠悠的说了一句:“你不是答应思思不喝酒了吗?”
  “我很久很久没撸过串了,还是在这种自由的空气下。”甘敬说着只有他自己能懂的心情,“就这一次吧,这是自由的啤酒。”
  “男人只有一次和无数次。”俞婧耸耸肩,“随便你,反正不是我答应的思思。”
  嘁,我前几天还在会议室喝了一杯红酒呢,甘敬心里这么想,手上却是把啤酒推给了小姨子:“算了,闻闻味就够了。克制是美德。”
  俞婧没客气,她抿了一口催促道:“别光顾着吃啊,说院线的事,你又把慧姐喊回来,不要耽误时间。”
  不要耽误时间,今天是被这样催促两次了。
  甘敬撕咬着鸡腿,有些含糊地说道:“我脑子有时候真的有点不灵光了,今天是被二思给提醒了,其实,一个很简单的点,成长。”
  楚慧和俞婧面面相觑,皆是不明所以。
  甘敬仔细咀嚼着混杂着自由味道的鸡腿,余光忽然发现另一桌的客人有在偷偷拿手机拍自己。
  好吧,失去了自由味道的鸡腿变得索然无味。
  “为什么我们现在能和美国比肩?”甘敬从一个最能让两人明白也让自己心生感慨的点说起,“这是华夏的高速发展,这种高速发展是惠及到方方面面的,第三产业就是一种。”
  “从一开始你们反馈给我数据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忽略了点东西,今天听见二思说才忽然反应过来,俞婧、楚慧,你们用的数据是去年的数据,我没记错的话,是去年年中的吧?现在都五月份了,那个数据不会变动吗?”
  甘敬用一种笃定的语气说道:“去年是1.4万块总银幕数,金润和京乐合起来是1700块,今年总数上最少也会增加30%。”
  楚慧和俞婧的眼睛都慢慢亮了起来,只是思路仍旧不甚清晰。
  “这里面可做的文章就多了。”甘敬把啃了大半的鸡腿放在自己盘子里,“经济高速发展在影视行业的一个影响就是银幕数的增长。金润和京乐控制的银幕数也会增长,但是这两家背后的资本涌入不算多,这段时间各种信息给我带来的印象是,排在第4的金润和第7的星乐是不如前面两个院线和后面院线来的声势大。”
  “就按照30%来算,今年的银幕总数得有1.8万块,1.8-1.4=0.4W。4000块的新增银幕数已经是超过金润和京乐的1700了,假使它们两家增加后算作是2000块,那还富余了2000块银幕。”
  甘敬给出了一个数字上的比较,解释道:“不论我们还是香港东方和山城文化,又或者张中晖团队,我们的预期一直是基于1.4W块的,现在如能把新增的银幕纳入进来,这种对冲足够达到我们原本的票房成绩了,几方都能有所交代。”
  楚慧思考着说道:“新增的银幕在过去将近一年时间里刚做了前期投入,它们一定急于把本钱赚回来,只要我们把重点宣发放过去让它们看到我们影片的质量和潜力,这些新增的肯定会乐于多给排片,返点不返点总得等它们把习性养养再说。”
  甘敬摇摇头:“这还只是小的因素,新增银幕会对老设备、旧影院造成冲击,这种高速增长下的冲击肯定会持续一段时间。”
  “一段时间?会是多久?”俞婧虚心请教,银幕增长这种事真是公司上上下下都没想到的,连同这些天她接触到院线和其他影视公司的人也从来没往这方面想过。
  这完全是视角问题!
  影视公司都想着宣发、想着票房,院线都想着返点、想着博弈,谁没事去想整个行业环境是在发生着惊人变化?
  这种行业大事应该是行业协会或者上面部门考虑的吧!尤其,现在压根没有这方面的统计数据透露出来!
  这真是思维上的盲点!
  “具体能多久不知道。”甘敬沉吟了一下,高速增长是有瓶颈的,按照原来时空里的发展,银幕数突破5W块,增速就有下滑,突破6W块是下滑明显,越往后就越是有院线的整合和资本的撤离,“反正得有个几年。数据需要你们调研,30%的增速是我的预估,肯定不算准确。”
  甘敬吃了一个虾丸,忍住把增速再往上说一说的想法,资本涌入院线是有个强烈刺激作用的,这种力度曾经让银幕数从1W涨到4W多成为世界第一只用了4年时间。
  “那就意味着我们宣发的重心和排片的攻略要有变化了。”楚慧缓缓吸气,“一个颠覆性的变化,先调研新增影院的银幕拿下增长盘,然后再拿正常和低返点院线,最后对付臭不要脸的金润和京乐!”
  甘敬点点头,然也:“或许,过两年就不用想着对付它们,而是它们想着找我们了。”
  “希望是这样!”
  临近午夜,京城蓝光文化董事长和副总裁就着烧烤聊着宣发排片的变动,认真、吃肉、严肃、筹谋。
  风在吹拂,肉香在飘,月光皎洁,行人稀少。
  俞婧认真听着这两人的谈话,不知不觉喝完了一罐冰镇啤酒。
  等到最后一口见底,她忽然发现,这啤酒除了自由为什么又带了些崇拜的味道?
第251章
李早晚
  电影市场高速发展,硬件设施不断革新。
  明星们欢呼雀跃的冲上银幕,资本顺着政策流入了蓝海。
  第三产业方兴未艾,流量和演技的龃龉只是整个产业下的牛刀小试,一部电影排片的思虑和调整并没有荡起太大涟漪。
  时间步入五月份,作为小字辈公司的京城蓝光文化统一思想,展开了对过去一年国内新增银幕的调研和盘点,这种事的难度不大,只是繁琐,属于苦活累活。
  京城蓝光一共就是25个人,这还包括了老板、演员和管理,所以对于新增银幕只能是按照区域先粗糙着来,逐一细分到不同省份找当地调研公司合作。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甘敬先前给出的估计是能有30%的涨幅,这已经是个很高的数字,可按照汇总的结果来看,过去一年中的新增银幕数是在5000块上下,涨幅差不多是逼近了40%。
  全国行业的官方统计还没出来,京城蓝光文化按照自己悄无声息的调研是重新和香港东方、山城文化以及张中晖团队进行了协商,楚慧是领头负责,俞婧则继续做着公司进一步数据的技术支撑。
  楚慧几乎脚不沾地的忙活了一周,但当她看到《无间道》另外三方都因为从行业整体出发的角度而惊诧、叹服的时候,整个人还是十分舒爽。
  甚至于,听取了经纪人汇报情况的张中晖都专门给从没联系过的楚慧副总裁打了个电话,着实是夸耀了一番。
  楚慧尽管十分想在著名影帝张中晖的面前自承这种超乎寻常解决问题的角度是自己想出的,但,她心中同样叹服的情绪还是十分忠诚的表示全是老板的功劳。
  这样转进到甘敬身上免不了又是联系、客套、商业互吹,张中晖和甘敬之间的惺惺相惜算是又近了一层。
  “甘哥,最近婧姐和慧姐好像都很忙啊?”
  “有吗?那你是干什么呢,李早瑜?”
  “没有新剧组要进,我当然是去学校里蹭课、修炼内功,顺便帮甘哥辩解下影评什么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4/6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