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电影时代(校对)第2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6/641

  “我们拿《夏洛特烦恼》里的细节来说,杨时秋,你过来。”甘敬把角色袁华的扮演者喊到了身边,“其中一个细节,袁华和他喜欢的秋雅是同桌,主角要来抢他的座位,要和秋雅坐在一起。”
  “这个笑点怎么处理?杨时秋一定是要把气势做足,你看过剧本了吧,你来一遍我瞧瞧。”甘敬示意杨时秋即兴来一段。
  杨时秋之前在《无间道》里客串了年轻时的陈永仁,他并不怯场,按照自己的理解演绎了小一段。
  等到他演完,甘敬没什么表情的点评道:“这一幕的戏是要NG的,但大体可以了,就是我说的气势还不足。”
  甘敬面对满是求知欲的目光微微一笑,分解了表演动作。
  “你们看,先是不屑。”
  “然后,拍案而起,这个起身的节奏还是要有点慢。”
  “随后,面对同桌秋雅的哀求保护,袁华是大义凛然。”
  “最后,他放了狠话,毅然决然的走向后排。”
  “这一幕的笑点是在袁华最后一句以发狠态度所说‘我还会回来的’,可是,前面一定得撑起来,前面越足,最后这一句越能引起观众的欢乐。”
  甘敬说的很细,他一边说一边给予演示,最后又完整连贯的做了一遍这一幕袁华的表演。
  这一幕的表演只有十六七秒,不算很长,可它是一个有铺垫、发展、结束的完整笑点,放在情节之中也可以顺理成章的引出主角和秋雅接下来的笑点。
  《夏洛特烦恼》绝大多数的笑点都是如此有迹可循的,这并不容易。
  整个下午,甘敬随心所欲的聊细节、聊表演、聊导演对于演员的要求,信手拈来,态度坦诚,只是到了晚上,中戏的一群学生就给他起了个“大师兄”的绰号——当然,他们现在只敢私底下喊喊。
  傍晚时分,贺月把烧烤工具和食材准备完毕。
  因为下午说了很多,所以到了自助烧烤环节甘敬也就不说表演转而随口聊这部电影的音乐因素了。
  “甘导,甘导,您别光说呀,我这有吉他!”
  “你来片场带着吉他干什么?”
  “呃,我想着可能有才艺展示环节就背上了。”
  甘敬用湿巾擦了擦手接过吉他,笑道:“合着你来片场还要看导演的才艺展示?”
  烤肉片场自发性的围成一圈,一群人听到这样的话都乐了。
  甘敬试了几个音,想了想,说道:“行吧。我唱几句电影里会有的片段。嗯,你们不要录音。”
  “好,关机,关机,都关机。”
  “各就各位,甘导要表演了,准备鼓掌。”
  “杨时秋,你往那边坐坐,挡着我看甘导了。”
  学生们的热情和朝气让场面有点乱哄哄的,不过甘敬也没有维持秩序的意思,他就自顾自的抱着吉他坐在椅子上认真找了找调,酝酿了下情感,开了口。
  ——无聊望见了犹豫,达到理想不太易,即使有信心,斗志却抑止。
  ——谁人定我去或留,定我心中的宇宙,只想靠两手向理想挥手。
  粤语,摇滚,轻快,以及,适合此刻的气氛。
  经纪人贺月默默咬了一口烤肉,看着这群中戏学生们安静托腮盯着甘敬弹吉他唱歌的模样,只觉这会真不像是在片场,那种充满世俗和规则的片场。
  “怎么感觉那么浪漫又文艺呢?这就是我的Master吗?”
  贺月嘀咕了一声,听着听不懂歌词却能感知旋律积极的歌曲,更饿了。
第265章
栀子花
  七月份,京城蓝光文化公司很忙碌,一是为了新影视项目的开展,二是为了《无间道》密集的宣发。
  作为一家小公司,京城蓝光的影视资源实在是少,好在凭借张中晖的名字,不少节目是愿意给面子留通告,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影帝的价值。
  凭什么拿那么多片酬?
  就凭他能在圈里吃得开。
  影视资源往往是无形的,没有这人,其他演员就不愿意入组、娱乐记者就不愿意报道、电视台就不愿意给通告,这是日常看不到又十分重要的。
  无形,但有价值。
  不过,楚慧等京城蓝光文化的人配合乃至羡慕张中晖的影响,张影帝却是有些眼热甘敬的心无旁骛。
  “甘敬,你欠我一个人情,就宣发这事,一个大大的人情!”张中晖现在也不是一直称呼为“甘导”了,他直呼其名的时候就是在表达自己的情绪。
  “人情这种事很难计算的,我都没找你说什么康润小动作之类的。”甘敬在电话里不以为然。
  “我现在两天录两个节目!一天提到《无间道》几十次,你跟我说这个?”张中晖心有怨气,“你这大主演可好,直接去拍新戏了。”
  “行行行,欠欠欠,有事说事,没事我还忙呢。”甘敬像是哄女儿一样的语气。
  张中晖有些哭笑不得,他最近心情挺烦躁,除了宣发的事情之外更多的是处理复杂的利益关系,团队的意见、康润的犹豫、复出后的个人价值……他其实真想像甘敬这样直接投身到下一部作品的拍摄,能单纯的表演是件多么爽快的事情啊。
  电话里沉默了一会,但甘敬没说话也没挂。
  “甘敬啊甘敬,《无间道》上映后的情况可关系了很多事情的走向。”张中晖掏了一句底。
  “你自己演出来的,你看过成片的,一切往好了想,就这样,我这边到打造音乐氛围之导演和演员互动的环节了。”甘敬说了一个长串的称呼。
  电话挂断。
  张中晖有些茫然的捏着手机,仔细回想,什么打造、什么互动?
  ……
  “夏洛”特烦恼,“夏洛”剧组特快活。
  从第一天开机伊始,电影剧组就仿佛是确立了基调,中戏的学生们年轻、朝气、求知、热情、满是动力,主演兼导演的甘敬随和、专业、认真、庖丁解牛。
  学生们很惊喜,觉得剧组气氛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同,甘敬则是很愉快,他能轻松的拍摄当然不愿意严肃。
  因为拍摄的是喜剧,因为导演心里完全有底,所以剧组气氛常常是这样的……
  甘敬:“这段不行,杨时秋,给我个浪一点的样子。”
  其他围观的学生们开始作妖——
  “行不行啊?杨时秋,你不行换人了啊。”
  “杨时秋,浪一点,要浪一点。”
  “杨时秋,看我,看我是怎么样的。”
  “我就说缺了什么,导演说的真好真对。”
  有促狭、有调侃、有提醒、有默舔。
  总之,在甘敬不出声的情况下,这群学生们热情洋溢的讨论着每一个角色的表演、琢磨着每一条被NG戏份的不足、思考着达者为师对拍摄的指点。
  甘敬真的很少有这样的体验了,也因此,他在有些细节上刻意没有平铺直叙的教导,乐意瞧瞧这群求知者集体的思考和碰撞。
  很有趣,很活力,很让人有种跟着一起年轻的感觉。
  这就是青春的味道,挥洒汗水又不惧挥洒汗水。
  剧组的拍摄每一天都很有计划很充实,上午八点钟开机,下午六点钟收工,晚上则是甘敬随着心情在片场里和学生们聊当天的表演,顺便载歌载舞。
  甘敬能弹能唱,学生们能跳能学。
  《夏洛特烦恼》里有将近二十首插曲,可以说,音乐的运用是这部电影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甘敬为了让这部电影能更好的符合当下票房市场是有向谢歆、许文和马锤购买一些脍炙人口的歌曲授权。
  像天后谢歆流传度最广的国风歌曲《洛阳》,像许文成名作品的歌曲《放爱》,像马锤首度尝试摇滚领域的《钟声》等等。
  这些歌曲正是听众耳熟能详的作品。
  除此之外,歌曲本身的年代感也很重要,比如,《一剪梅》,哪怕这里的听众没听过也能心领神会的领略到它年代气息十足的编曲和演唱。
  事实上,甘敬在某一天拍摄收工弹出《一剪梅》时,中戏的这群学生丝毫没有觉得违和,只是以为这是七八十年代一首不红的作品。
  直到两天之后,姚天楠和李早瑜闲聊感叹配乐对表演加成的神奇,两人才一致发现彼此都没有听过《一剪梅》,进而……
  “甘哥,甘哥,《一剪梅》有完整版的吗?”李早瑜在一次NG后怀揣着希望询问导演。
  甘敬面无表情的斜瞥了李早瑜一眼:“这部电影里所有你没听过的音乐都没有完整版。”
  李早瑜呆了:“为什么?”
  “你可以当作是一个整体的宣发营销方案,上映前可以有这么一个标题,只要你来看,一定会问歌曲。”甘敬淡定地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6/6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