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电影时代(校对)第2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0/641

  甘敬很感动,这老张真是厚道啊,愿意这样提携自己。
  “可我还是最喜欢影帝的奖杯啊。”他一边感动一边真诚地说道。
  “……嗯。嗯,我们换个话题吧,聊聊你春节档要上映的电影。”
  “好哒。”
第286章
蓄势
  一个演员想拿到电影节的重磅奖项是很正常的,即便张中晖这样拿过影帝的人也不能避免。
  甘敬能够理解他的想法,反过来,他是有点不正常,所以张中晖这样正常的人不太能理解自己也就很正常了。
  不过理不理解这种事不用强求,甘敬现在颇是有些随心的感觉,给我最好,不给我那就等等再看。
  演员这种身份之于甘敬在去掉了一些名利欲望后更显得无欲则刚了些,也恰是和他对于电影作品质量的坚持理念有所契合。
  然而,艺术作品很大程度上在问世之后就不单单是作者的事,观众的审美和解读往往才是占据了主流的因素。
  ——你只是个演员,懂什么电影?
  京城电影节是从每年三月份的第一个周六开启为期一周的电影活动,期间设置不同电影单元,搭建了项目推介会,可谓是国内影响最大的电影节了。
  因为时间上的设置,三月上旬的电影节和下旬金曲奖是让观众在农历春节后习惯性的把目光放在这个月份活动上。
  相较于才改名没多久的申城国际电影节、更多致力于亚洲区域的山城亚洲电影节以及影响力只在一隅的羊城电影节,京城电影节毫无疑问是有着国内最为传统也最有影响力的电影奖项。
  囿于如此,《无间道》在以9项提名入围电影节之后还是引起了不少波澜的。
  观众的观影体验固然是一种主观感受,经常性的不能统一标准,可当很多人的感受一起趋同时,那一部电影的评价就比较能够服众了。
  “《无间道》的九项提名才是实至名归啊,最近看通稿尬吹邓云生真是够了,我不否认他有实力,可是在《拳王》里的表现实在是有点奇怪啊,还有,牛康平五月份的《路在前方》真是陷入了纯粹艺术片的怪圈。对了,还有频频发声的张中晖,我真想当面问他一句,他到底怎么看同作里甘敬的发挥?”
  “你可当个人吧,人家是捧一踩一,你这捧一踩三?还是踩三个影帝?高级黑吧。”
  “实话实说,《无间道》是一部很精彩的电影,甘敬发挥的也很好,可张中晖的发挥一点也不输于甘敬吧?你想当面问张中晖,我还想当面问甘敬呢,他有脸说自己就比张中晖强?”
  “吃瓜路人觉得,这次电影节入围的人还不错,两个算是比较新的年轻演员,三个影帝,挺有冲击感的,虽然大概率只是陪跑。”
  网络论坛上对于电影节的讨论角度比较多,事关偶像难免上心,再加上,即便不是偶像,大家聊聊八卦、抒发想法也只是敲敲键盘的事。
  当然,这对于京城蓝光文化来说就不能只敲敲键盘了。
  “甘哥,形势不算乐观,我了解到的消息是其他人都挺积极的。”俞婧在浏览完论坛上某一篇引起热烈讨论的相关帖子后又整理了数据才向甘敬汇报。
  甘敬没在意她的结论,反而对过程有点兴趣:“你怎么了解的消息?找老张问的?”
  “虽然前面合作的还不错,可他团队在这种事上怎么会和我们交流?”俞婧连连摇头,说道,“是通过夏研得到白实影视那边的关系。”
  甘敬一愣,夏研这位海归导演最开始就是白实影视签下的,中间自己算是把她借来拍电影顺便培养了一下,谁知道,培养着培养着大家就培养出感情了,所以,她和白实合同到期后就签在了京城蓝光。
  “白实那边也是厚道啊。”甘敬感叹道。
  俞婧狐疑:“为什么是‘也’?”
  “唔,对啊,我为什么要这么用,算了,不重要。”甘敬想了想,说道,“大家积极很正常,你的工作重心不要放在影帝这个奖项上,什么最佳影片啊、最佳男配啊、最佳摄影啊,这些相对于影帝来说算是容易争取的。”
  俞婧皱眉,求解道:“怎么说?”
  “《无间道》本身很好啊,最佳影片可能还是有难度,影帝这个和个体演员联系又紧密,那这两个要是没有,评委们总不能一个都不给吧?马锤是第一次演电影,没准就能拿个最佳男配角吹到他挂,摄影嘛,这奖也能有鼓励效果。”甘敬侃侃而谈。
  “那不是牺牲你拿影帝的机会?”俞婧眉头皱的更紧了。
  “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拿,康润那种公司既然想老张拿影帝,那背地里不知道做了多少工作,肯定远不是表面上的通稿这么简单。”甘敬淡淡地说道,“这方面主要是让你了解尝试下,不用过于勉强。”
  俞婧听着觉得挺有道理,可是心里想一想又觉得错过太可惜,影帝也不是想拿就能拿啊,下次拍的电影要是不好怎么办?国内很多演员到老也没拿过这奖啊!
  她有点犹豫,觉得这样操作还有待商榷,但从《当幸福来敲门》到现在好像有一个很关键的事——甘敬的判断可能不一定最好,但似乎不怎么出错。
  “愣着干啥?该干嘛干嘛去啊。”
  甘敬瞥了一眼小姨子,督促了一句。
  “噢。”俞婧闷声而去。
  咚,门关上,俞婧上班去了。
  这会家里只有一个人,小姨子上班,女儿去幼儿园,保姆阿姨应该是在买菜,甘敬很清静的坐在阳台上翻阅林编剧递来的剧本。
  作为一位不太容易签在公司下的专职编剧,林编剧很珍惜机会,也堪称是三易其稿了。
  甘敬有提出过明确的要求,现在看到改过的剧本,觉得也还行,那么,要不要拍?怎么拍?用谁?要不要上院线?
  这些问题随之而来。
  口袋里的手机震动打断了甘敬的思考,他拿出一看是陌生号码。
  也许是骚扰电话?
  甘敬按通了电话,但没有开口,以静制动。
  “喂,喂,你好?”
  “诶,通了啊,你好?甘敬?”
  噢,是认识自己的,声音好像没什么印象。
  “我是甘敬,你哪位?”
  “嗨,还记得我吗?我是央视的晁嫣,想请你做个节目,《看见亚洲》。”
第287章
两千万先生
  甘敬对央视主持人晁嫣有点简单印象,阳光、健谈、盘亮条顺、懂点电影。
  至于,她在央视主持的《看见亚洲》,当时客套说回去看一看,但客套也就止于客套了。
  “我记得你们节目好像邀请我们公司拍摄过视频?”甘敬问了一个事,“这次还是那种方式吗?”
  “不,是作为正式嘉宾,《无间道》的票房是现象级的,在今年仅仅是落后于中外合拍的《奇迹降临》,并且以9项提名入围京城电影节。”晁嫣笑道,“上次我说希望能在节目上采访到你,但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实现。”
  甘敬提醒道:“我还没答应呢。”
  “为什么不呢?我们节目有不错的影响力,你们公司难道不想把《无间道》更多的展现在电影节的评委面前?”晁嫣如此说道。
  这话是不错,可自己的喜好就是决定性因素了,甘敬心里没什么波动。
  晁嫣稍微提高了点声音:“你不会不知道我们节目的制片主任是这届评委会的评委之一吧?”
  “尽快安排。”甘敬说话依旧不疾不徐。
  晁嫣笑道:“还真是现实呢。喂,等等,你该不会真不知道吧?”
  “还在忙,直接联系我经纪人就好了。”甘敬给了一个颇为正式的回应。
  “我还以为我们是朋友,需要这么官方吗?”晁嫣吐槽。
  “呵呵。”
  电话挂断。
  《看见亚洲》是一档央视的专题栏目,目光是如名字一样聚焦在亚洲区域内的出色人物身上,或是探究嘉宾成就,或是定位背后所代表的行业发展。
  这一次,晁嫣代表栏目组邀请甘敬实际上是她自己主动拦下来的活,背后则是制片主任卓兴对于近段时间有出色表现甘敬的兴趣。
  两边达成初步一致之后,彼此录制时间确定的很快。
  十二月五号,周五,央视总部大楼的录制现场,京城蓝光文化是来了三个人,甘敬和他经纪人贺月以及一位新招的助理。
  简单寒暄,调试设备,观众进场。
  因为录播调整的空间很多,所以事前没有太过刻板的对词,甘敬就是过目了一下问题清单,都是很常规的问法。
  录制开始。
  “嗨,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本期我邀请了我的老朋友,也是近期大火的《无间道》主演甘敬。”
  哗啦啦的掌声。
  甘敬从单人沙发上起身微微一鞠,心里却有些对她这个“老朋友”的说法打了个标签,呵,女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0/6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