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电影时代(校对)第3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9/641

  陈若清觉得此刻就像是当年课堂上老师用满怀期待的目光点了自己的名来回答问题,她斟酌了一下,说道:“嗯嗯,很有韵味。”
  甘敬满意点头,继续说道:“我们表演是要勾起观众在某一点上的共鸣,其他文艺作品中的东西也是类似,你演的吧,老是差点味道。”
  “这段要怎么让观众共鸣呢?电影里已经是过半,观众看到这里已经知道他们的过去和现在的处境,你要是一见面‘kuakua’的上去一个拥抱,嘚,没了。”甘敬挥挥手,“当然,我只是夸张类比,嗯,古诗词你可能看得少,有几句大白话你也可以记下来体会体会。”
  甘敬看着表情有点呆的陈若清,说道:
  “若我再见到你,事隔经年,我该如何贺你?”
  “以沉默,以眼泪。”
  陈若清品味了一下,眼睛一亮:“这个好。”
  “不分哪个好,能让你有所触动就是合适的。”甘敬微微一笑,“陈若清,你再想想、体会体会、琢磨琢磨。”
  陈若清领命而去。
  上午时间过去,中午光线太强便没有拍摄。
  到了下午,陈若清重新带着满怀的感慨而来,她在心里又构建了一些角色的东西。
  果不其然,这次开机后她没有听到导演的否定。
  只是……导演为什么不往前走?
  “喂。”甘敬还是出声了,“陈若清,我是死了吗?”
  “你这是一下车就看到我的墓碑了?你这眼神太过了!”
  陈若清:“哦(≧口≦)。”
  卡,卡卡,卡卡卡,下午的时光里,剧组奏响一曲NG的乐章。
  剧组收工,陈若清垂头丧气的依旧很美,甘敬口干舌燥的保持镇定。
  “老板,这戏这么难啊?”经纪人贺月嗑着瓜子看了一天,有些感叹。
  “其实要过也行,可要求高点没什么,她是影后嘛。”甘敬又道,“我们先把难的拍掉,剩下的就好拍了。”
  贺月耳濡目染是知道某些规律的,她问道:“为什么不先拍简单的让清姐适应角色之后再拍难的呢?”
  甘敬有些意外的看了眼经纪人,点头道:“我乐意。”
  贺月:“……”
  酒店房间内,陈若清今天没有在床上打滚,她在吃过晚饭之后敷了一张面膜便伏案把导演说的两首诗写了下来。
  一首是韦应物的《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一首是拜伦的《When
we
two
parted》。
  陈若清坐在沙发上默默体会戏份里的人物情绪,时不时默念两首诗词,一度是连面膜掉了也没发觉。
  晚上九点半,她略有所得之后忽然想起另一部电影便立即拿过笔记本找到了片段。
  《无间道》里有一段陈永仁相遇前任却见她带着孩子的戏份,这一段颇似今天不断NG的一幕,不过,这段戏里导演是有台词。
  陈若清反复看了几遍觉得甘敬在这段情境里的表演就挺棒的,只是以前没注意过这段细节。
  嗯……这简直就是一个宝藏导演啊。
  过了多思有梦的一晚,陈若清第二天见到导演的第一件事就是拿《无间道》里陈永仁的台词来交流。
  陈若清云淡风轻:“这么巧?”
  甘敬莫名其妙:“巧什么?来拍戏啊。”
  陈若清继续说道:“好久没见了。”
  甘敬:“?”
  陈若清面色复杂地问道:“还好吗?”
  甘敬:“???”
第460章
与众不同的宣发
  陈若清像是突然开窍领悟了。
  甘敬很欣慰。
  他是导演,陈若清是影后,这部戏的一大目的不在票房而在于扭转观众对于影后的观感,简单说,刷刷路人缘。
  陈若清刚出道的时候上升势头不错,可两年多的封杀足以让观众忘记她的存在,即便凭借一部封杀前拍好又打磨许久的电影拿到影后,她在票房市场仍旧没什么影响力。
  再加上有新娱的存在,陈若清加入京城蓝光的姿态其实是颇为狼狈的。
  甘敬对这位影后业务能力的判断是演技不错、很有天赋、可以调教,至于什么其他的因素都属于可解决的范畴,眼下这部《恋恋笔记本》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环。
  “这个重逢乍见的眼神真是不错。”
  “陈若清,你要是能保持这样的水准,简直,简直……”
  甘敬对于花了三天拍掉第一幕戏一点都不觉得浪费时间,反而满是赞叹。
  “谢谢夸奖。”陈若清有那么一些自得,但一想着是由导演引导着来的就散去了情绪,“不过,你这话别说一半啊,简直什么?”
  甘敬摇头感叹道:“简直快有我的水准了,来,你说说你这是怎么悟透的?”
  陈若清眨眼一笑,笑容不太像陈若清,更像是戏里的角色那么灿烂:“天赋,这就叫天赋。”
  “确实,你是有天赋的,这种直觉式的表演我很喜欢。”甘敬最后看了一遍拍过的戏份,忽然脑海中灵光一闪,笑道,“你简直能去演《无间道》了。”
  陈若清心中一跳,面上不动声色:“哦?”
  甘敬点头道:“嗯啊,保持这种水准,女版陈永仁没准可以试试。”
  “那你要求还真挺高的。”陈若清转身接过助理递过来的水,“咕噜咕噜”喝了两大口。
  “电影上就得要求高啊,那么大一个屏幕摆在观众面前,不像电视,不像舞台。”甘敬不再去看监视器上的画面,转而翻了翻剧本,“你想想,观众坐在电影院里面对一张高有15米、宽有22米的屏幕,啧,上面来一特写,这演员的眼珠子有一二百平方米那么大。”
  甘敬摇头道:“这是什么概念?这必须要求我们高标准啊。”
  陈若清评价道:“这么大的屏幕得是IMAX。”
  “你这是什么关注点?我和你说的是屏幕标准的事么?”甘敬吐槽,“这部戏你就像重逢乍见这幕戏来坳着劲的演,这么一个高标准上映,我估摸着观众就能重新认识你了。”
  陈若清很想相信导演的这番话,但是按照常识逻辑判断,这话好像有点太笃定。
  她忍不住提醒道:“甘哥,不是高标准就一定会有好票房的。”
  甘敬点点头:“是的,不过我已经让张天顺筹备宣发事宜,票房应该差不到哪去,你的观众缘、路人缘也能好好刷一刷。”
  “现在才刚拍,张总监那边已经开始筹备宣发了?”陈若清诧异道。
  甘敬想糊弄一下又觉得展开说说比较有助于陈若清的理解,他拍拍椅子示意影后坐下来聊。
  “剧本剧情你都是翻来覆去看了很多的,你觉不觉得这个故事会比较俗比较甜比较不那么接地气?”
  陈若清早就有这样的思量:“嗯啊。不过电影可以接地气也可以不那么复刻生活。”
  “对,是这样,观众能买票是能冲着爱情来,冲着美好来,冲着大家向往的那份圆满来。”甘敬细细说道,“可如果想在商业上有些成绩,我觉得还是尽量不让大家认为这是假的,即便不假,也是个例。”
  陈若清没太明白。
  “这次电影的宣发策略已经定了,我和张天顺交流之后他给我提了个标题。”甘敬笑道,“标题是‘这次我们不跑场,只是告诉你爱情究竟有多美’。”
  “上映前我们就不去跑通告,不要各个城市路演,单纯在线上了。”
  “我们会和【上图】合作展开一个‘情书’专题,征集那些年大家写给爱人的情书,排名在前的会分享我们正常宣发拿出的费用。”
  “情书可以是现在年轻人写给男/女朋友的,也可以是老一辈书信的留存。”
  “这部戏按照正常宣发的费用大概能有个千万,张天顺那边会评估分成十万或者五万给入围的情书,唔,一方面是奖金刺激,一方面是感性促使。”
  “你觉得怎么样?”
  陈若清听得有点愣,思考了一会才说道:“这是因为《恋恋笔记本》里男主角给女主角写了365封没有回应的信?”
  “是和这个有关,也是我刚才说的,这样的宣发能让个例显得没那么孤独。”
  “我是希望这一次能让大家看到更多老一辈的情书,年轻人在家庭里天天见到的可能是父母或者爷爷奶奶拌嘴啊、家长里短啊,其实他们也年轻过、相爱过、纠结过,现在是已经走到当下,他们的存在就是美好的证明。”
  陈若清皱眉道:“这个宣发、宣发好像有点太想当然了,排名怎么排?老一辈还有相亲啥的呢,也有真的就相处很难的婚姻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9/6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