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电影时代(校对)第4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3/641

  “甘哥是个比较钢的人,毫无疑问是回应啊。”李早瑜肯定地说道。
  “可甘导没去过那边,也没和那边合作过。”汤昂思考数秒,找到了一个词来形容,“我觉得甘导和纽约有种格格不入,这样的拍摄选择不是太好吧?”
  李早瑜耸耸肩:“我从来不质疑甘哥的选择。”
  汤昂按捺住心中的好奇,把话题拉回正主身上:“所以,你一定也不会质疑他选择你来演《百万宝贝》,即便是这部戏前你刚和同题材的《拳击手》剧组有了些摩擦。”
  李早瑜直截了当地说道:“对,甘哥给我机会,我尽全力来回报他给我的机会,我可能限于天赋或者什么的会做的不够好,但我一定是最努力的那一个。”
  汤昂感受到面前这位女演员的信心和锋芒,深觉变化,大概是某种名为“成长”的奇妙过程导致了如今的李早瑜出现。
  “李早瑜,和我们说些《百万宝贝》里不被观众知道的消息吧,这部戏是甘导、张老师、你、姜淳一起完成,甘导和张老师合作的很有默契,你又一直被甘导看重,大家都很好奇这里面的故事,尤其还有离奇加入进来的姜淳。”
  “姜老师加入的过程我是真不清楚,就觉得莫名其妙的进来了,不过我希望他能得偿所愿拿到一个奖杯,要说这部戏,能聊的地方还挺多的。”
  李早瑜开始侃侃而谈,她自打《百万宝贝》上映获得很好口碑后已经参加不少节目,对眼前这种专访一点也不陌生,开口说的又是亲身经历,聊起来自然轻松。
  而就在朝阳文化产业园区里的第二场专访正在进行的时候,甘敬乘坐的航班已然抵达了目的地巴黎。
  莫嘉娜亲自接机,开了一辆酷炫的豪车。
  甘敬是和贺月两人到的这里,后续人员还要迟上几天才会跟进。
  “我来开吧,我有国际驾照。”甘敬抵达巴黎,即便他不太在意,也感觉此刻像是去掉了一层包袱,没什么人认识的感觉真好。
  莫嘉娜自然没有异议,她坐在了副驾,经纪人贺月则是打了个招呼就默默坐在后面。
  甘敬久不开车,这会坐在驾驶位还觉得有些新鲜,他笑着发动车辆,用法语问了一句:“莫嘉娜,你知道为什么这种车要用怀档么?”
  莫嘉娜问道:“为什么?”
  “方便副驾的人把头伸过来。”甘敬答道。
  “……”
  莫嘉娜万万没想到是这样的答案,一怔之后又是一瞥,笑得摇曳生姿。
  后座的贺月听不懂法语,她就看着副驾驶的莫嘉娜笑起来很好看很性感……
  至于为什么笑,那不重要!
  也没必要知道!
第580章
珍惜时光
  2月底的巴黎有些阴冷,雨水颇多,也不是打折季。
  如果可以选,贺月很不想在这个时节周游在香榭丽舍大街,但生活就是这样,它有时不太给人选择的余地。
  作为一名经纪人,贺月时常会提醒自己保持谨慎的好奇心和旺盛的工作精力,此时此刻此地此景就是这样。
  撑着在巴黎刚买的制造于义乌的油纸伞,坐在一家不知道是不是倒闭了咖啡馆外面的椅子上,她能看到步履匆匆不知走往何处的行人。
  细雨飘落,容易让人在心里泛起细腻的感伤。
  这种时候,即便是爱喝的快乐水也解决不了问题,必须要一杯温热的奶茶才能带来些许慰藉。
  贺月叹了口气,觉得自己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善解人意的经纪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出现在老板的眼前,什么时候该消失得无影无踪。
  不过,她心里对老板和莫嘉娜之间也有点迷惑。
  按照观察,就说那天两人在房间里度过很久的傍晚吧,自己过去的时候一切都整整齐齐,只有零散的剧本是在床上摊开。
  别的什么也没有!
  甚至,甚至连根事后烟的烟灰都没瞧见!
  贺月一度以为自己是有些误会,可虽然听不懂法语,但语气和表情还是能看出来的啊,这两人的关系不太像正常的导演和演员关系,等等,是有些不太像京城蓝光体系下的导演和演员关系。
  最起码,老板到了巴黎和在京城还是有明显不同的,他似乎更为……更为……
  贺月一时半会找不到贴切的形容词,但她没有纠结于这个,反而是发了一会呆之后一口气喝完杯中的奶茶,摸出了时不时就在震动的手机。
  来巴黎有三天了,这边的剧组和拍摄选景是由老板来做最后的完善,《爱在日落黄昏时》仅仅是一个小剧组,并没有太大的难处,一切都很顺利。
  唯一要考虑的可能就是天气因素,剧组的拍摄在莫嘉娜这位新人导演的坚持下一定要在日落的时候拍摄。
  贺月对此心有存疑,觉得这位是想让老板多留在这边几天。
  是这样吗?
  不是吗?
  贺月摇了摇头,手指划过屏幕,看到了宣发部门群里更新的消息,《京乐周刊》的副主编汤昂已经开始采访天后谢歆了。
  本来这位副主编只是对张中晖和李早瑜进行了独立性的两场专访,可他在这两场专访后忽然改变主意,打算围绕目前的京城蓝光来做个大型专访,继续采访导演、演员、高管,用来勾勒这几年飞速成长的公司以及灵魂人物甘敬。
  这些专访将会经过简单的剪辑分期放上《京乐周刊》的官方网站,目前汤昂是打算把对甘敬的专访放在最后一期。
  汤昂一向和京城蓝光关系不错,恰逢公司改组,旗下的影视衍生品业务将会成立子公司谋求融资上市,双方可谓一拍即合,专访也就顺顺利利的进行下来。
  目前,第一期专访已经在网上更新,实力派影帝级的张中晖作为重磅嘉宾亮相,他首次披露出的消息很是引起了观众的兴趣。
  “最开始是阿甘忽悠我的,说是要通过作品让我当科幻之王,简称为,张科王。”
  “我不知道他的考虑,但我是基于对他的信任才决定加入。”
  “这种丰富人物血肉、真正成为角色的细节真是太让我难忘了。”
  除开张中晖聊到自己的近况,他口中和甘敬的关系也为观众所瞩目,这种好像并不是明星中常见的塑料友谊,两位演员从《无间道》合作到现在的“五年科幻计划”,甘敬甚至在张中晖跳出康润时亲自到发布会现场表示支持。
  如此交情,真是让人觉得难得。
  而且,专访里的内容进一步得到认证,有观众上传了《无间道》DVD里甘敬饰演陈永仁的花絮,这让影迷有些兴奋,这部拥有极其良好口碑的电影背后居然还有这样的料?
  此外,“五年科幻计划”的定意、宣发计划的选择、春节档前不同公司的考量,这些事情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演员形象外的身影。
  反正贺月在看完第一期专访和观众的反应后是觉得老板虽然人不在国内,可国内的影视圈却都是他漫天飞的消息。
  嗡嗡嗡,手机屏幕从消息群跳成来电。
  “喂,月姐,我是吴瑞瑞,我这边快上飞机了,到了机场有人接吗?还是我自己坐车?有酒店地址吗?”
  贺月按下接听,这是之前老板的跟拍摄影师吴瑞瑞,用来记录“电影人日常”,考虑以后剪成纪录片的。
  可是,现在来巴黎扛着摄影机围在老板身边不是找不自在么?
  贺月捏着电话考虑了几秒,说道:“航班发给我,反正我有时间,到时候我去接你。”
  吴瑞瑞迟疑道:“月姐,我自己就行了,你那么忙。”
  “别废话。”贺月斩钉截铁的为老板自发排忧解难。
  “好,那我挂掉电话发你短信。”吴瑞瑞答应下来,心里也松了一口气,他是休了个春节假,再到公司才很傻眼的知道老板去了巴黎。
  要说这跟拍摄影师有什么好,那就是自由度挺高,空闲时间也多。
  要说有什么缺点吧,那就是有时候感觉公司里都无视了自己,必须要主动才能确保不被丢下,好在现在重新联系上组织,到了巴黎又能快乐的开工了!
  巴黎的小雨淅淅沥沥的下个一天,24个小时之后,香榭丽舍大街的咖啡馆外面椅子上变成了两个人,经纪人贺月和跟拍摄影师吴瑞瑞。
  “姐,这家店怎么不开门啊?”吴瑞瑞半猜测的弄明白了情况,坐在椅子上感受与京城完全不同的天气不由得有些沮丧。
  “可能租金太贵倒闭了,谁知道呢。”贺月毫不在意地说道,她今天有个人能在旁边说说话就感觉上好了很多。
  吴瑞瑞“哦”了一声沉默半晌后才说道:“这边剧组什么时候开工啊?”
  “等太阳呢。”贺月指了指天,“我看天气预报说后天就晴天了,那差不多就是后天开工。”
  吴瑞瑞想了想:“那剧组开工后我能干活不?”
  “剧组开工你就开工,剧组收工之后你一定不要继续。”贺月知道吴瑞瑞之前在《百万宝贝》剧组里的表现,郑重的警告道,“你不要拍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万一拍到了立即删掉。”
  “明白。”吴瑞瑞再次沉默。
  过了一会,他开口道:“姐,我们在这干坐着也没意思,不如去逛逛街吧,我出国前不少朋友让我代购呢。”
  “这段时间又不打折,有什么好代购的,你扛着摄影机就不能拍拍街景?你那摄影师用摄影机看世界的视角呢?这可是香榭丽舍大街诶。”贺月如此说道。
  吴瑞瑞耸耸肩,觉得巴黎之行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同,他耸耸肩,打开摄影机:“好吧,我拍点素材,免得浪费这次来巴黎。”
  贺月微微摇头,拿出手机,她要看今天会更新有关京城蓝光的第二期专访,这期有些出乎意料的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的更新李早瑜,而是影后陈若清。
  第二期专访放出前,汤昂大概是申请到报刊专栏直接开辟了官网的主题栏目,命名为《京城蓝光里的他们和他》,同时,《京乐周刊》的数字内容也打通国内第一视频平台【启行】,将会迎来更多的流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3/6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