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电影时代(校对)第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641

  钱玫连连摇头:“行了,我先回去了。票房肯定还会有好消息传来,公司会督促排片的,既然你现在没考虑下一部作品那我也不催了。不过,咱这合作的成果这么好,你真想拍的时候优先考虑我们白实那应该没问题吧?”
  “当然没问题。”甘敬对这个倒是没什么想法,优先不优先的只要不落实在合同上到时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如果白实能提供的资源差不多,也没必要非要换别家不是。
  钱玫有些无奈的笑了笑,她当然明白这种话的意思,但是总算也比什么表态都没有的强。
  她最后冲着这家里的两大一小道了声新年快乐就告辞出门。
  俞婧在这位制片人走后没有急着问,她先是收缴了外甥女手中挥舞的红包,顺手点了点有些咂舌的对甘敬说道:“给小孩子给了一万块啊!”
  “说是给孩子不还是给我的嘛。”甘敬笑了笑,“明天你拿身份证再办个银行卡,然后把这钱给存进去。对了,还有之前二思工作的薪水。”
  “四个半周薪!”甘学思响亮地说道,又稍微想了想,“四个两百块,一个两百块的一半,一共九百块。”
  甘敬勉励道:“真棒,我家二思记性真好。”
  甘学思认真地说道:“姥姥说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虽然我拍戏不辛苦,但是劳动周薪很光荣!”
  甘敬:“……”
  俞婧看着自家姐夫被外甥女震得无奈的样子觉得很好笑,她走了两步把红包放在桌子上,颇有些骄傲地说道:“小孩子从小的家教一定要做好,不然长大成了熊孩子,那非得吃苦头才能改过来。”
  甘敬最近在完成了一部电影眼看着基本物质条件能到位的情况下是有对女儿教育的问题有过思考,他冲着甘学思招了招手,让她到了近前。
  他摩挲着女儿的脑袋,笑道:“俞婧,你觉得二思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是一个略带些期望又没什么标准答案的问题。
  不过俞婧没有简单回答,她认真思考了一阵严肃道:“大概会像你这样吧。”
  甘敬哑然失笑:“像我一样?我是什么样?”
  “拧巴又倔强呗。”
  甘敬大是意外,怎么都没想到小姨子居然是对自己做出了这样的评价,难道平时自己不是和蔼可亲、温和善良、平易近人、慈眉善目的吗?
  俞婧看出了姐夫的惊讶,解释道:“不然之前非要拍个劳什子电影,不然钱玫找你几次都不愿意签合同,人家给的条件肯定差不到哪去吧?现在这社会正常时候谁不是和和气气的,知人知面不知心,也就碰见重要事情的时候才能管中窥豹。”
  甘敬默然。
  他倒是没觉得自己有什么倔强、拧巴的,但人对自我的认识和旁人的总是不同吧。
  甘敬已经过了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的年龄,他摇摇头俯身碰了碰女儿的脸蛋:“权且算你说的对吧,那我还真不希望二思变成我这样。”
  “那要是什么样的?”俞婧倒了杯水,有些好奇。
  甘敬斟酌了下用词:“不用太聪明吧,太聪明的人看事情都太透彻了,反而过的不舒服,也容易自误。不用太笨,虽然吃亏是福,但我还是不太想她吃亏。所谓庸人就挺好的。”
  俞婧撇撇嘴,人家都是望女成凤呢。
  甘敬让女儿转过来正对着自己,又道:“可以有些幽默,这样会活的很舒心,女孩子,嗯,再多点温柔。长大后嘛,不用太美,清秀就好。哎,要求不高吧。”
  甘学思懵懂的听到这里,不高兴地说道:“我不,我要漂亮!我要美美的!”
  俞婧笑道:“看到没?儿大不由娘,女儿大了也不由爹。这还没大呢就有分歧了。”
  甘敬抿抿嘴,捏了捏二思的脸蛋,嘴角多了丝不自觉的温柔:“算了,随她吧。现在还这么小,只是忽然想起这一茬。”
  “孩子的成长就是一点一滴的。”俞婧用一种肯定的语气说道,“更何况,思思都拍过一部电影了,你觉得她以后会怎么样?”
  拍过电影——票房大卖——如此可爱——媒体跟拍——自己顾不住——孩子太早接触社会——对成长不利!
  甘敬略微思考一秒钟,说道:“我给钱玫打个电话。”
  俞婧纳闷道:“忘了什么事?人家不是刚走吗?”
  “让她给我找个合适的助理。”甘敬拨了过去。
  俞婧一脸莫名其妙,这家伙的脑回路到底是什么样的?上一秒不是在说思思吗?怎么忽然又发神经找助理了?
  电话很快接通,甘敬的要求只是提出就被钱玫在电话里满口答应了。
  “行了,找个助理会方便些。”甘敬施施然的起身,“嗯,你说的有理。”
  俞婧:“……”我还什么都没说呢!
  “对了,我明天答应了一个专访,是什么《京乐周刊》的,你听过没有?”甘敬问道。
  “当然啊,咱们这片最有名的报纸啊,居然要上专访了啊。”俞婧惊喜。
  甘敬点点头,已经从对女儿的期盼中回过神来,很平静地说道:“估计等再过一周,票房过亿后会更多,索性现在趁着清静做一个,以后就不用了。明天你带着二思出去玩吧,现在的她还是不要见媒体了。”
  “明白!”
第106章
专访
  “甘导想拍出什么样的作品?”
  “让观众看得舒服的。”
  “甘导想成为什么样的电影人?”
  “一个清秀、幽默、呃,不好意思,昨天没睡好,有点走神,什么样的电影人?噢,不用叫我甘导,喊我名字会让我觉得我年轻一些。”
  坐在家里的阳台上,甘敬面对来自《京乐周刊》记者汤昂的专访,心里却是稍微走神评估了这个角度下对方摄影机的光线。
  “小汤,你那个摄影机要垫高一些,现在拍出来的效果不好。”甘敬不想自己的专访不成功之后再遭受电话邀请。
  汤昂忽然被打断流畅的思路顿时有些不悦,不过他当然不会表现出来,反而是略显殷勤的把摄像机照做调整,只是,他垫高之后觉得效果还不如原来的。
  甘敬见他调整好就伸手拉了下窗帘,拉到一半停下来问道:“现在怎么样?”
  汤昂忍不住的惊讶赞道:“好多了,不愧是导演。”
  甘敬皱眉:“你应该带个摄影师……”
  “真是抱歉,本来是有的,可是他跟我刚出报社门就被一辆自行车给撞了,为了保护摄影机是直愣愣的摔倒,骨折送医院了。”
  “这,行吧,继续吧。”甘敬看着这个名字发音一快就容易“烫”的汤昂,摆摆手,示意继续。
  汤昂默默在心里记了下小本本,下次这种情况一定要考虑摄影机固定后光线的移动,刚开始进家门的光线角度和寒暄过后正式开始的角度还不一样。
  “刚才说到甘导想成为什么样的电影人?”汤昂重复了来之前就做好的腹稿问题。
  要说这记者就是记者,用词都是尽量让人舒服的,电影人这样的词语可比其他的称谓要有份量和文化气息。
  不过,甘敬不觉得这样的采访需要隐瞒什么。
  “没想过这个问题,拍这片子就是想我女儿以后长大了看到的时候会有所鼓励。”甘敬多说了一句,估计着回答了这名记者可能存在的后续提问。
  汤昂笑道:“怀揣着对女儿的爱,这样才能打动观众,所以,这部作品口碑发酵的才会如此之好吧,很多观众想必是能和甘导感同身受的。”
  甘敬有些无语的看着这个年轻记者,这硬要这么说肯定也能行……只是自己的目的确实没那么崇高。
  当然,艺术作品在完成之后是可以有各种解读的,即便和作者南辕北辙也挺常见。
  “甘导,在来之前我有收集我同事们对这部电影的看法,有好几个同事都觉得《当幸福来敲门》是可以再拍拍主角成功后的画面的,您对此怎么看?”汤昂笑着问道。
  “嗯,所以你的同事们没当导演。”甘敬用了点力度,“从低谷到反弹,最后的镜头全都在主角从公司出来进入人群中的那一段里了,其他的不用再花什么篇幅了,意味神采戛然而止就挺好。”
  汤昂顺着说道:“那一段表演确实非常精彩,甘导您下一部片子还会拍拍摄这种励志题材或者亲情题材的电影吗?”
  “暂时没有下一部的拍摄计划。”甘敬随意地说道,“我是有点想拍科幻片来着,但是技术条件好像不太成熟,所以,暂时没计划。”
  汤昂眼睛一亮:“从励志到科幻,这样的题材跨度很大啊?据我所知,科幻片在咱们国内很小众啊,您为什么对它感兴趣?”
  “我喜欢。”甘敬简洁地答道。
  汤昂等了几秒钟没有下文就继续问道:“您觉得如果有人给您投资拍科幻片了,现在我们国内的土壤能适应吗?”
  甘敬稍微正色道:“其实我觉得对于观众来说只有好片子和烂片子,科幻拍的好,当然会看,如果是站在制片方立场,我们的土壤确实还不太行,技术上的成本太高昂,很难拍出来,现在用六亿拍出来的效果可能不如过两年用三亿拍,过两年用三亿拍可能不如再过两年的一点五亿。”
  汤昂很感兴趣地说道:“您对不同题材的作品很有信心啊?”
  “嗯,还行吧。”甘敬想了想,再次强调道,“直接叫我名字,也不用称‘您’,专访嘛,这样咱们都自在点。我不喜欢用‘您’称呼别人,所以也喜欢别人用‘你’称呼我。”
  汤昂笑笑:“那,甘敬,这次拍了文艺片,下次不管是科幻也好爱情也罢,你会拍商业片吗?”
  甘敬从源头纠正道:“电影的类型不是那么泾渭分明的,我不觉得《当幸福来敲门》是什么文艺片,我倒是觉得挺商业化的,或者,你说它是一部商业剧情片也行。”
  汤昂略一思考,有些模糊察觉到面前这位年轻导演对于电影理论上的不以为然,追问道:“文艺片和商业片,你要拍的话,会选哪一种?”
  “后者。”甘敬没怎么思考。
  “为什么会这么坚定呢?你是不认可文艺片的价值吗?我知道很多业内人士其实是不认同不容易获得商业成功的文艺片的,你也不认同吗?”汤昂竖起了个靶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6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