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官场(校对)第1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908


第259章
政治手段
  十二月份,雨花县有两项人事调整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一是开发区工委书记,既不是统计局的张宝辉,也不是宣传部的赵长生,而是由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何小耀兼任。另外一件事就是教育局的局长,竟然是把化肥厂的厂长唐涛江,这位原教育局的副局长调了回去,杀了个回马枪,接任吴震的空缺。
  何小耀出任开发区工委书记,还不算太出人意料,可是唐涛江出现教育局长,着实出乎意料。很多编外组织部长早就预言,唐涛江将会在化肥厂终老。可是话还没落音,唐涛江就翻了身,不去别的地方,偏偏回到教育局,这下可有好戏看了。
  当初唐涛江在教育局可是受到不少窝囊气,现在他重回教育局,不少人可是心惊胆战,当初谁没给过他白眼?很多人都在后悔,当初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当然,也有人高兴,办公室主任宋常汉就是最高兴的一个。他与唐涛江的关系原来就很不错,吴震来了之后,他也跟着倒霉。办公室主任被调到了勤工办当主任,级别虽然一样,可是这职权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唐局,早就盼望你能回来,终于被我盼到这一天了。”宋常汉走到唐涛江的新办公室,笑呵呵的说。
  “常汉,这一天来之不易啊。”唐涛江感慨万端,他曾经在梦中想像过会有这么一天,但每天醒来,都清醒的意识到这只是一场梦而已。就算自己能回到行政单位,也一定不会是教育局。可哪里又想到,朱代东偏偏就帮自己圆了这个梦,让他回到教育局,这比让他当个副县长还令他高兴。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何况他在教育局还受了这么大的污辱,他曾经想过,自己一旦再回教育局,一定要大杀四方,有仇报仇,有恩报恩,清理门户。但是昨天朱代东在自己第一天正式重回教育局上班前把自己叫了过去,两人聊了很多,包括教育局今后的工作。
  朱代东提出来的计划让唐涛江很兴奋,雨花县学费全费的计划将在自己在手中完成,这是一件多么值得炫耀的事?可以负责任的说,自己将载入雨花县的教育史册。
  但是在最后,朱代东谈到了当领导者该有的包容、气度、魄力,为领导者,如果气量狭小,终究难成大事。打击报复,只会让人瞧不起。唐涛江很惭愧,朱代东年纪连自己一半都没有,可这些道理却还要他来告诉自己。
  这些为官之道,唐涛江自己其实也很清楚,如果让他来说,甚至还能说得更加深刻,更加透彻。可这样的事一旦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这些所谓的道理,他就通通抛之脑后。如果不是朱代东跟他讲,恐怕他也是听不进去的。
  重回教育局,执掌一局之长,该是多么的意气风发,该是多么的春风得意?可是朱代东的话有如一桶凉水,让他从头清醒到脚。教育局原来的同事,除了少数几人之外,都曾经让他受过白眼,甚至还对他冷嘲热讽过,难道每个人都要报复?这次自己再回教育局,本身就是一种威信的宣扬,没必要再去拿人祭旗,那样只会让人轻看。
  “唐局,这次回来,局里的人事什么时候大调整?”宋常汉在从听到消息之后的时候就一直在盼望着这一天,唐涛江重新回来当局长,自己也必定被重用,想想都觉得兴奋啊。
  “暂时不会作大的调整,但是你的工作,我想跟你谈谈。”唐涛江收回思绪,淡淡的说。
  “听凭局长发落。”宋常汉笑嘻嘻的说。
  “我想让你去督导室,你应该知道了,县里将用两年时间,来完成全县中小学生免费入学,这个政策能不能落到实处,能不能执行到位,就看督导室的,你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唐涛江说。
  督导室全名教育督导室,负责研究制定全县教育督导与评估的规章制度和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对全县贯彻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情况进行检查;对下级人民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履行教育职责的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全县中等和中等以下学校教育工作进行督导检查;保障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按照唐涛江的预想,督导室将在贯彻落实全县免费入学的政策上挑大梁。只要宋常汉把这件事做事,两年之后,一个副局长将稳稳的落在他头上。
  “我将全力以赴!”宋常汉兴奋的说,督导室将成为全局最重要的一个科室,唐涛江能把这么一个重要的科室交给自己,可见他对自己的信任还是一如继往。
  但是接下来唐涛江的做法就让宋常汉有些摸不着头脑,在局里为唐涛江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唐涛江竟然把原局长吴震请了过来。看他们两个有说有笑的样子,让局里的人惊得眼珠子都差点掉下来。他们像有隔阂的样子么?比亲兄弟还亲嘛。
  唐涛江当然发现了其他人诧异的目光,但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自己都能跟吴震言归于好,何况是他们这些人?果然,诧异过后,很多人都暗中松了口气,酒宴中的气氛也渐渐轻松起来。
  “怎么,有什么要问的?”唐涛江见到宋常汉一直傻傻的望着自己,暗暗得意。上次朱代东请自己吃了次饭,同来的还有吴震,当时两人都很尴尬,可是朱代东却不以为然。他笑着说,自己要给两位局长当和事佬,无论是吴震还是唐涛江,怎么敢不给朱县长面子?
  吴震与唐涛江之间的矛盾是因为工作而产生,当时吴震知道唐涛江为争教育局长一职,连自己的女儿都搭上了,为了树立威信,打击唐涛江是最好的办法。现在两人已经没有利益冲突,加上朱代东出面,言归于好理所当然。
  “唐局,你怎么跟他走到一起了?”宋常汉不解的问,从一看到吴震的那一刻起,他的大脑就开始短路,事情已经超出了他能理解的范围。就像白天见到鬼一样,不可思议。
  “我跟吴局又没有深仇大恨,再说了,冤家宜解不宜结,我跟吴局长应该算不上真正的冤家吧。”唐涛江轻轻一笑,很大度包容的说。这就是政治手段,宋常汉这个层次是很难领悟的。
  “唐局你这气量堪比宰相,我除了佩服之外,再也不知道说什么了。”宋常汉叹道。
  唐涛江微微的笑着,宋常汉佩服他,可是他却更加佩服朱代东。以这样的年纪,坐上常务副县长的位子,不是没有道理的。自己真要把教育局搞得乌烟瘴气,恐怕这个局长的位子也坐不久。
  唐涛江以他的大度包容征服了教育局所有人的心,唐局长连吴震都可以握手言欢,何况他们这些小兵小虾呢?教育局内的燥动不安很快平息下来,顺利进入正常工作。
  教育局实现了平稳过渡,但是县政府这边却因为分工而暗涛汹涌。未来两年,文教卫生将是县里的重点,特别是文教,就连曹长宽都想分管。等到两年之后,雨花县顺利完成全县免费入学,这都是一件大得不能再大的政绩。至于朱代东,他身为常务副县长,本身分管的工作就很重要,不可能再让他去做这事。
  在县政府这边,王力军有着绝对的发言权,就连郭临安也不好干扰,何况郭临安马上就要去市里,更不会在因为这样的小事而与王力军发生矛盾。在四名副县长中,王力军与谭志鸿的关系最好,一向以来,也最是提携他。陈树立能提拔为副县长,主要是因为王力军和郭临安都想争开发区的控制权,现在开发区又重新落到朱代东手中,如果再让陈树立分管文教,岂不是所有的好事都让朱代东占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朱代东才没有去给陈树立争,他也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陈树立。要做出成绩,不一定就非得在教育上下功夫,只要有着一颗想做事,要做事,能做事的心,就一定能干出成绩。
  最终谭志鸿分管教育、科技工作,因为免费入学将成为全县今后两年最重要的一件工作,因此,王力军并没有让谭志鸿分管更多的工作。一心一意把教育这一块搞好,就已经足够了。谭志鸿具体分管县教育局、科学技术局,联系单位包括县政协和县科协。
  而陈树立管文体、卫生、药品监督管理、计生、广电、旅游、民族宗教、创卫、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具体分管单位为:县文化体育局、卫生局、计划生育局、广电局、民族与宗教事务局、创卫办。联系单位为:县人大、台工办、文明办,文联、计生协会,药品监督管理局。
  陈树立分管的工作虽然比谭志鸿要多,可是都是些不怎么重要的部门。他所负责的单位,也就卫生局、广电局跟计生局能做点事,至于其他单位,一年到头连个屁都放不出,基本上可以放牛。
第260章
陈树立表明心迹
  “代东县长,晚上有安排吗?”常务会后,陈树立跟朱代东并排走着,他倒没有因为自己的分工不好而沮丧,能成为副县级已经让他欢呼雀跃,怎么还会在乎分工不分工呢?
  “你树立县长相邀,再多的安排也要推掉嘛。还有别人吗?”朱代东笑呵呵的说,人生之事不可能事事如意,虽然自己可能觉得有些遗憾,但看陈树立样子,他显然已经很满意了。
  “专请你。”陈树立说,认识朱代东这么些年来,前几天朱代东是给自己服务,不但救了自己的儿子,而且还让自己拥有百万身家。上次纪委来查朱代东,正好也帮他证明了那些钱的合法来源,以后也不用担心别人说三道四,自己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而朱代东的职务超过自己后,也没有忘记自己,把自己调到开发区当书记,这才多长时间?就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说起来真像做梦一样,现在自己有钱、有权,这辈子什么再也没有遗憾,哪怕就在副县长的职务上干到退休,也知足啦。等退休后,带着一家人,到处旅游,走遍祖国的河川名山,那才叫真正的生活。
  “代东,我敬你。”在香山山庄的一间雅间里,陈树立给朱代东倒了杯酒,恭敬的说。
  朱代东没有阻止陈树立的行为,也没有抢过酒瓶,他能理解陈树立的心情,自己值得陈树立这么做。
  “好,树立县长,我借花献佛也敬你一杯,按你的资格和能力,早应该走到这一步。”朱代东微笑着说。
  “代东,我已经很知足了。有资格有能力的全县有多少?可是副县级干部只有这么多,这次要不是江军出事,也不一定能轮到我。”陈树立说。
  “既是偶然,也是必然。”朱代东笑了笑。
  “代东,论基层工作经验,我可能比你丰富,但这县领导怎么才能当好,我可得向你取经。以后你可得多指点才行,我这个人粗,不会说什么感激的话,但你的情义,我会记一辈子的。”陈树立又给朱代东倒上酒,诚恳的说。
  “相互学习吧,在县里各种会议和讲话要比乡镇多一些,只要让秘书科给你的稿子写得扎实些,就不会有什么问题。真要说起来,这县领导可比乡镇领导要轻松得多,而且你的分工相对而言也较轻松。”朱代东淡淡一笑,陈树立现在还属于熬资历的过程,不像自己,一来就负责国有企业的改制和开发区,具体工作较多。
  “搞材料可是你的拿手好戏,当初要不是你有这么好的才华,我们也不会相识。”陈树立笑着说,想起朱代东现在的身份,又赶紧加了一句,“我可没有要表功的意思,说到底,我沾你的光最多。”
  “这是事实嘛,当初要不是你把我借调到树木岭乡政府,恐怕现在我还在树木岭中学的三尺讲台上。”朱代东不以为意的笑了笑。
  “代东,郭书记走了之后,真的会从外面调来新的县委书记?”陈树立问,现在他的关系仅限于县里,像彭明、周立文、曹长宽等人,郭临安跟王力军,他都说不上什么话。可是朱代东不但跟书记、县长关系较好,就是市里,也跟好些重要领导关系不错,除了市委书记蔡文敏之外,像市长黄子良、常务副市长刘俊峰、常委副市长时友军、党委副书记田野、纪委书记谢田都很欣赏朱代东。别看朱代东成为县领导才两年时间,可已经比他高了一个档次还不止。
  “有这个可能。”朱代东说,其实他的话还没有完全说透,现在形势又变了,不是有这个可能,而是这个可能性很大。但对这上级的人事安排,讨论的时候总会留有余地。
  就在昨天,田野已经正式代表组织跟郭临安谈话,郭临安离开雨花县正式进入倒计时。在谈话时,田野问了郭临安对雨花县下一任县委书记的看法,出乎田野的意料,郭临安竟然推荐了朱代东。当然,郭临安并不是推荐朱代东来接任他的职位,要不然的话,二十七的县委书记,也太过惊世骇俗。他推荐朱代东,是想让他再多干点事,朱代东有能力、有信心干事,也能干好事。郭临安提议,县委应该再增配一名副书记,由朱代东同志担任。
  常务副县长兼任党委副书记,这在很多地方都是有例子的。有些地方甚至常委副县长也担任县委副书记,搞得书记办公会跟常委会差不多。
  田野对郭临安的提议不置可否,却也没有继续就县委书记的事咨询他的意见,郭临安其实已经表达得很清楚,绝口不提王力军和彭明,而把朱代东提出来,这不是明摆着的么?
  朱代东虽然很感激郭临安的提携,但真要让他选择的话,他宁愿维持现状。常务副县长已经把自己推上风口浪尖,再加上党委副书记,恐怕到时自己的工作都难以开展。唯一令他高兴的是,郭临安对待自己的态度,能向上级领导极力推荐自己,郭临安够意思。
  “这样其实对你也好一些,今年你刚提为常务副县长,如果力军县长升县委书记,县长要么是彭书记担任,要么从外地调入。但这一届之后,情况就不同了,到时你的资历足够再往上走。”陈树立想了想说,其实不管由谁来当这个县委书记,对他这个新晋副县长来说,都没什么意义,倒是对朱代东影响颇大。
  “树立县长,你也帮我想得太远了吧,吃着嘴里再看着锅里的,好像有些不妥啊。”朱微笑着说。
  “对一般人来说可能不应该有那样的奢望,可你是一般人么?”陈树立钦佩的看了朱代东一眼,说。
  “我不是一般人,我是二般人。”朱代诙谐的说。
  陈树立笑了,朱代东还真不是一般的人啊,县委书记要调离,这是多大的事?可他一点都不紧张,更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到处打听消息,总想提前一步确定县委书记的人选。光是这份沉稳,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陈树立又哪里知道,朱代东的沉稳是有相当底气的,县里不管谁打听消息,朱代东会同时与他一起知道,虽然朱代东从不主动打听这方面的消息,可实际上,县委县政府所有的人都在为他搜集信息。有些时候,朱代东能综合各方面的资料,很快分析总结出结论,他的情报反而是最快的。
  两人这次喝酒,既是陈树立表达对朱代东的感谢,也是向朱代东表明心迹,就像当初朱代东想向陈树立表明心迹一样。别看陈树立现在的级别已经跟朱代东平级,可他清楚,以朱代东的年龄优势、能力和学历,这辈子想要追上他很难,很难。就算是常务副县长,自己也不知道要奋斗多少年才能拿到手。
  能用好一个人,跟住一个人,跟对一个人,就已经是陈树立最大的幸运,从开发区工委书记到现在的副县长,都是因为朱代东。很多人都喜欢把朱代东跟原来的王圣利作比较,可是无论他们怎么比,结果都一样,朱代东的工作能力、个人品行、口碑都比王圣利强了不止一个档案。王圣利除了资格比他老一些,年龄大一些外,再无什么能超过朱代东的。
  对于陈树立的用意,朱代东心知肚明,但他欣然接受。太祖也说过,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朱代东在党校学习的时候,查过资料,知道这是主席当年引用陈独秀的话,不知他是一种无奈,还是深刻体会到党内的现状?
  朱代东其实也很清楚,自己在别人的眼中,无论是能力、品行、威望都远远超过了王圣利,甚至就连王力军,也暗暗提高了警惕。特别是最近几次县里重要的人事调动,自己都插了手,而且也都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办,这就给了很多人一个信号,他对县里的说话权很重。其实朱代东只是很巧妙的利用了时势,让事情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而已。
  下午回到办公室,朱代东接到了赵金海的电话,“代东,耿海祥出了点事。”
  朱代东最怕的就是耿海祥出意外,心里一紧,问,“出了什么事?”
  “他们一行五人是开着开发区的桑塔纳出去的吧?”赵金海问。
  “是啊,是不是出车祸了?”朱代东急道,真要出了车祸,事情可就麻烦了。
  “车祸倒没出,他们的车子开了外面没油了,局里的同志也开了辆面包车,可车上油也不多,原想帮他们去买油,可没想到回来后,他们却弃车步行,现在已经失去联络。”赵金海说。
  朱代东松了口气,“人没出事就好,赵哥,麻烦你再派几个人去,一定要找到人,他们的考察应该也结束了啊。”
  可是随后赵金海的一句话,让朱代东又立刻紧张起来,双眉也是紧紧的蹙在一起。
第261章
朱代东的重要性
  赵金海又说了一句话,让朱代东的神经再次紧绷着,“他们进山了。”
  “进山?耿海祥一行人是在哪进的山?”朱代东问。
  “在白马镇进的猪婆山。”赵金海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9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