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官场(校对)第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908

  侯家塘村的豆腐厂采取的是集资办厂,全村四百二十五户,每户至少要集资一百元,最多集资一千元。因为村民们都看到了豆腐厂的前景,因此,集资的事很顺利,有些就算暂时拿不出一百元的,也向亲戚朋友借到了钱。而家里有余钱的,更是三百五百的入股,像侯立华一家,直接就入股了一千元。
  原本只计划投资四万多元的豆腐厂,现在一下子有了六万五千二百元。村民们集资很踊跃,说明他们对豆腐的前景很看书。不是有句话叫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吗,朱代东觉得用在这里也很合适。
  正是因为多出了二万多元,侯立华才有底气的将豆腐用上包装。同时朱代东还建议,豆腐厂可以购买一台发电机,农村停电是很普遍的,特别到了夏季,就更是如此。而豆腐厂的生产是一天都不能停的,虽然这又要花掉一万多元,但侯立华还是连眼睛都没眨一下就同意了。
  另外在厂房的顶上还建了个水池,豆腐厂的用水量很大,总不能靠人工提水吧?因此一台抽水机也是需要的,豆腐厂将成为侯家塘村第一个用自来水的地方。
  朱代东正在与侯家塘村的会计侯峰核算着成本,也正是这个时候,他接到了袁平的通知,让他马上回乡政府。乡政府的工作才是朱代东的本分,他不敢耽搁,马上骑着新买的自行车回了乡政府。
  “乡长,你找我?”朱代东到袁平办公室时,发现袁平很少见的站在屋中央,来回的踱着步,眉头微蹙,不知道在想什么事。
  “小朱,侯家塘的豆腐厂搞得怎么样了?”袁平见到朱代东,久违的笑容浮上了他的脸庞。
  “正在建厂房,明后天村上就会派人去市里买设备。”朱代东说道,既然乡长相问,他也就把这一阶段在侯家塘村的事做了个简单的汇报。
  “还是侯立华有魄力啊,金沙村的老胡就不行,错失良机。”袁平点了点头,这是变相的肯定朱代东。
  “胡支书的优点就是行事稳健,毕竟是老支书了,不像我这么毛糙。”朱代东笑了笑,袁平可以评点胡支书,他可不行。今天的袁平有些反常,可能说是一反常态,朱代东不知道他找自己什么事,拐弯抹角的,这不像袁平的风格啊。
  “小朱,上次见你销酒的时候,好像搬了几十箱酒在办公室吧?”袁平很随意的问了句。
  “是的,当时香山山庄只要五百箱,我想反正企管费也收回来,也没必要再为了几十箱又去找个买家,干脆就准备留下来自己慢慢喝。”朱代东解释道,他很奇怪,袁平怎么还会问及这件事。党委会可是有决议,我可以全权处置那些酒,只要能收回今年的企管费就行。现在企管费已经收回来了,这些酒可以说是自己的。
  “我只是随便问问,你不要多心。”袁平微笑着摆了摆手,“小朱,那些酒你能卖些给乡里么?”
  袁平可以说是鼓起勇气才说出这句话,原本他是领导,朱代东是下属,完全可以把这个当成指示,让朱代东去完成。可是党委会上形成的决议,让他作茧自缚,在朱代东面前有些心虚了。
第70章
都喜欢这酒
  “乡长,乡里要用酒直接到我那里去拿就是,要多少,我给你送来。”朱代东没想到有朝一日,袁平竟然会向自己要树木岭酒。
  “那可不行,党委会已经都有决议了吧,树木岭酒的由你完全负责处置,乡里要用酒,当然得付钱。这样,你写个条子,我签字。”袁平说道。
  “乡长,当初卖酒就是为了今年的企管费,现在企管费已经收到,乡里再付钱,那不是为难我么?何况陈书记已经拿走了十箱。”朱代东坚持不要钱,甚至还将陈树立抬了出来,上个周末,陈树立说还要点酒,朱代东就和王波一起搬了十箱树木岭酒到他的吉普车上,让他带回县城。
  现在袁平也要酒,看来树木岭酒很受欢迎,这是朱代东乐意见到的,当书记和乡长都看上了树木岭酒时,树木岭酒厂重新生产新酒的提议就将提上日程。
  “书记也拿了十箱?那好吧,我就沾你的光了,说实话,现在县里的领导都很喜欢我们乡的树木岭酒,代东,这次你干的不错。”袁平微笑着道。
  “这是我应该做的。”朱代东连忙微笑道。
  朱代东的办公室原本有三十四箱原封不动的树木岭酒,另外还有一箱开动了过的,他拿了两瓶给陈树立当酒名的提字费外,就只是自己喝了两瓶。另外的三十四箱,上次侯立华来,他让侯敢搬了四箱回去。他的载重自行车后面有两个可以收起的货架,在旁边放个四箱酒,后面还可以带上侯立华。
  后来朱代东又送了五箱给侯勇,但注明,有一箱给得他留着,这是朱代东准备给无名道长的,而放在他的办公室里,他很难忍受这样的诱惑。当再送给陈树立十箱之后,就只剩下这十五箱了。
  而再搬给袁平十箱酒之后,朱代东就只剩下五箱了。可就是这五箱酒,朱代东也无法独享。就在他将十箱酒搬到袁平办公室后,李绍华通知他,电话站有他的电话。
  “朱主任好!”
  朱代东刚把话筒放到耳边,就听到一个揶揄而娇嗔的声音传了出来,对于任何声音,朱代东异常敏感。他立刻就听出来,这是唐小雨的声音,甚至他还能感觉到对方此时笑靥如花的样子。
  “你倒是什么都知道。”朱代东轻笑道,“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有什么事是我能效力的。”
  朱代东曾经与唐小雨通过几次电话,自从朱代东调到乡政府后,唐家与他唯一有联系的就是唐小雨,唐小雨并没有因为朱代东没能成为她的姐夫而与他的关系冷淡,一直到现在,唐小雨反而经常拿他当准姐夫看待,有时碰到工作和生活上的不顺心或是不开心,也会向他哭述。
  “要酒,要树木岭酒。”唐小雨说道。
  “多少?”朱代东问,他不奇怪唐小雨的消息灵通,她虽然才进县财政局没多久,但交际广泛,或者说神通广大也不过。
  “至少两箱,最好是三箱。”唐小雨倒是一点都不客气,现在香山山庄一瓶树木岭酒的售价是三十元,如果按照这个价格算,三箱酒已经过了千元。而且这还是有价无市,就算你拿着一千元在县城,也不一定能买到三箱树木岭酒。
  “你要这么多酒干什么?拿来送人?”朱代东问。
  “当然,现在这酒可是最好的送礼佳品。”唐小雨在那边点了点头,一开始她知道树木岭酒后并没有想到它会与朱代东产生联系,在她看来,朱代东只是树木岭乡的秘书,而且树木岭酒在市面上也没有卖,她也问过树木岭酒厂,树木岭酒已经全部销售一空,就算是酒厂,最快也得在半年之后才能生产出新酒来。
  但昨天她无意中得知,这酒竟然是朱代东卖给香山山庄的,现在树木岭乡的党委书记和乡长想要用这种酒,都得看朱代东的脸色。她这才去打听朱代东的事,没想到他竟然在半个月前成为了树木岭乡的企业办主任,这对于半年前才转正的朱代东来说,可是个很大也很艰难的进步。
  “好吧,我让班车带上来,你到时去汽车站去接一下。”朱代东没有犹豫,一口就答应了下来。他也很喜欢树木岭洒,但如果没有,可以用普通老白干代替,他不是那种挑剔的人。
  树木岭酒这么受追捧,朱代东也很高兴,发自内心的高兴。这说明树木岭酒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至少是得到了雨花县市场的认可。只要酒厂能重新推出树木岭酒,酒厂打个翻身仗就不是件难事。
  在别人看来,把酒送出去会令自己受到损失,可是朱代东却认这是一个宣传树木岭酒的机会,多好的免费广告啊。既能疏通关系,又能扩大树木岭酒的影响,何乐而不为呢?
  “那就多谢了,你放心,这酒不会白要你的,有一箱我会以你的名义送给我们局长,另外一箱送给教育局局长,以后有你的好处。”唐小雨高兴的道。
  “你们局长我又不认识,教育局那边你可别用我的名义,你懂的。”朱代东不解的道。
  “你啊,就是什么都不知道,别人要找这样的机会都找不到呢。好了,这件事交给我来办就行了。”唐小雨嗔怪的道。
  既然树木岭酒这么受欢迎,朱代东也不会白白错过这个机会。当只剩下二箱半树木岭酒后,他干脆把所有的酒全部送了出去,尽量将影响最大化。三位副乡长、两位副书记、人大主任、政协主席、组织委员、纪律委员、武装部长、工会主席,还有财政所长徐锐、派出所所长陈世杰,每人都送上两瓶树木岭酒。
  朱代东的举动立刻赢得了所有领导的好感,现在关于树木岭酒的传说已经传到了乡里,这些人正在琢磨该如何向朱代东开口,没想到朱代东就将酒送上了门。虽然只有两瓶,但朱代东可是说得很清楚,这是最后的一点酒了,乡里的领导正好每人两瓶,这让他们都觉得很舒坦,这可是朱代东的一片真心。
  而在王副乡长那里,朱代东得到一个消息,据王副乡长透露,他很有可能会在下个月调离,这对朱代东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乡政府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现在突然出现了一个“坑”,让朱代东这个“萝卜”有些跃跃欲试……
第71章
各项规章制度
  侯家塘豆腐厂以神奇般的速度在建造,村里所有人都在里面入了股,侯家塘村还没有任何的集体企业,而这是第一家,而且还是一家被全村人看好的企业,因此,所有人都对它寄予了厚望。
  这些厚望很多都表现在建造厂房的时候,厂房缺少建材,有人把家里准备建新房的红砖、水泥、木材、河水运了来。需要人工,男女老少齐上阵。厂房与村口之间要修一条简易公路,仅仅二十天的时间,公路就修好,几乎是与厂房同时完工。
  而在这期间,侯家塘村的家庭作坊也没有停止,现在他们在市里的六家农贸市场都有了经销商,每天一千多斤的香干和卤干根本就供不应求。也正是这样,村民们才希望豆腐厂能更快投产,不但可以降低他们零星式生产的成本,同时也能增大产量。
  “代东,这可全是你的功劳啊。”侯立华拉着朱代东的手,感慨万端的说道,现在全村人之所以会如此齐心协力,都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豆腐厂的希望,能改变他们生活条件的希望,而这,都是眼前这个年轻人带来的。
  “侯书记,我可不敢居这个功,要说功劳,也是你这个书记的,当然,敢哥也是功不可没。”朱代东笑道,豆腐厂的建设速度这么快,这也是他也没有料到的。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一旦他们的潜力被激发出来,完全可以创造奇迹!
  “我们就别在这里互相吹捧了,代东,设备已经运了回来,明天正式安装调试,同时也正式投产,到时你可得来哦。”侯立华微笑着道,虽然朱代东自谦,但他还是认为在村里的豆腐厂上,朱代东是最大的功臣。
  “当然,明天是侯家塘村一个很重要的日子,对我来说同样如此。”朱代东微笑道,正如侯立华所说,侯家塘村的豆腐厂从厂房的选址、内部格局设计、机器的购买、管理制度、卫生条例,包括工人和生产车间甚至是生产流程都花费了大量的心思,形成了详细的规章制度,可以说侯家塘豆腐厂更像是他一手创办的。
  第二天,所有机器全部进入厂房安装调试,看到明亮的车间,墙壁和地板都铺了洁白的瓷砖。一进去首先要经过一间更衣室,所有进入厂房的人都必须在此更衣,同时还要戴上白色的帽子,将所有头发全部收起来。在厂房的两侧每隔两米就有一个三米长两米高的窗户,在未生产出成品以前,要保证车间里能自然采光和通风良好。
  洗涤消毒间、生产加工间、成品存放间也都是按照严格的标准来设计和建造。可以说,侯家塘村的豆腐厂虽然只是一个小作坊,但是厂房的硬件已经达到了标准企业的要求。
  而在各个车间的墙壁上都贴着详细的工艺流程、卫生管理制度。比如对原料杂质不能超过百分之一,颗粒要饱满,无霉变、病斑,储存条件要通风、避光、低温、防潮。豆腐厂的原料都存储在二楼的仓库,通过一个闸门,直接引到一楼的浸泡车间。对清洗,也有时间、用水量、清洗程度的明确要求。像时间,清洗至少得十分钟,每桶黄豆的用水量至少得在八百斤以上,清洗状态是不能见到有杂质。
  还有浸泡的时间、温度、PH值;磨桨的浓度、浆液细度、磨浆时间;煮浆的时间、温度、消泡剂添加量、浆液量;过滤的筛网目数、筛网状态等。另外点桨、静置时间、蹲脑、摊布一直到成品,都有详细无比的标准。
  当这个生产工艺被贴出来,并且要让所有豆腐厂的工人背熟和严格执行时,许多人都有种错觉,自己好像不知道如何做豆腐了。而实际上,任何一户侯家塘村的村民都能做出豆腐。但是朱代东还是要求所有人都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来执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侯家塘豆腐厂的品质,才能让所有的豆腐保持品质如一。
  而卫生管理制度也比较完善:
  一、工作前,处理食品后或直接入口食品之前用流动水洗手。二、不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三、不得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及其有碍食品卫生的行为。四、不得在食品加工场所内吸烟。五、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头发梳理整齐并置于帽内。六、拒绝加工使用腐烂变质等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原料。七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盆、筐、抹布以及其他用具、容器标志明显。做到分开使用存放,用后保持清洁。八、熟制食品应烧熟煮透。九、加工后的熟制食品、食品原料、半成品分开存放。十、隔餐、隔夜的熟制食品使用前应充分再加热。
  而工人自身的卫生制度也很详细:
  1、所有原辅料加工前必须经过检验,不合格的原辅料不得投入加工。2、加工工艺流程必须合理,各工序必须严格按照加工工艺规程和卫生要求进行操作,确保产品不受污染,符合卫生标准。3、直接入口食品应在专用包装间,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包装材料,包装人员的手在包装前要清洗消毒。4、食品加工工具、容器、设备必须经常擦洗,保持清洁,直接接触食品用的工具、容器必须消毒。5、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有与其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封闭式垃圾宣传品,并做到垃圾日产日清。经常保持环境整洁,班前、班后必须清扫,不得堆放杂物、垃圾。6、室内外环境清洁,无蚊蝇、老鼠孽生。有防蝇、灭蝇、防鼠、灭鼠及灭蟑螂措施。7、地面清洁下水道通畅,无积水。8、加工场所整洁,无积灰,墙壁及天花板无霉斑,无脱落。9、食品从业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每年体检一次合格者方可上岗。10、必须穿戴浅色工作服、帽,头发不露帽外,操作直接入口食品时应戴口罩,不戴戒指,不涂指甲油。11、食品从业人员操作食品前和大小便后,应洗手消毒,不得穿戴工作服、帽进入厕所。12、操作食品时不吸烟,不挖鼻孔掏耳朵,不得对着食品打喷嚏。14、应做到勤洗手,勤剪指甲,勤理发、洗澡,勤换洗工作服、帽。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废弃物。
  这些制度也许很繁琐,但却能保证生产出合格的豆腐产品,这就好比建房子,从一开始,朱代东就为侯家塘村豆腐厂打起了坚实的地基,以后无论这栋房子要建多高,都不用担心会地基不稳。
第72章
机会已经摆在眼前
  豆腐厂需要的磨桨机、抽水机、搅拌机、挤压设备都不是太复杂的设备,经过简单的调试便能投入运营。
  豆腐的生产其实也很简单:原料、清洗、浸泡、磨浆、煮浆、过滤、点浆、蹲脑、摊布、浇制、整理、压榨、成品。
  机器的调试很顺利,原料早料早就按照工艺流程的要求清洗才浸泡好了,现在磨桨机已经调试好,马上就可以进行它在豆腐厂的第一次使用。
  “代东,这个电闸还是你来合吧。”侯立华将换好超无菌服的朱代东拉到磨桨机面前,他认为,只有朱代东有这个资格才合上这个电闸,只要他知道,为了墙壁上的这些规章制度,朱代东查了多少资料,熬了多少夜。体力劳动人人都能看见,但脑力劳动又有多少人知道要付出多大的精力?
  “侯书记,今天我还请了一位客人,我看还是等他来了之后由他亲自合上这个电闸吧。”朱代东笑了笑说道,只要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又何必在乎这些微末细节呢。
  “是哪位领导?陈书记?”侯立华讶道。
  朱代东与乡里的领导关系最好的莫过于陈树立,他能将陈树立请来参加今天的投产仪式也很正常。之前他曾经邀请过陈树立,但当时对方并没有马上答应他,现在看来,陈树立是想接受朱代东的邀请。
  “陈书记下午原本要去县里开会的,但临时取消,因此我就请了他过来。”朱代东微笑道。
  朱代东与侯立华在豆腐厂外没等多久,乡政府唯一的一辆吉普车的出现在他们视野里,吉普车直接停在了豆腐厂门口,朱代东与侯立华连忙迎了上去,很快,陈树立就笑容满面的走了下来。
  “老侯,豆腐厂很气派嘛。”陈树立乐呵呵的说道。
  豆腐厂的外墙上也贴了瓷砖,而且整个厂房的占地面积很大,两层楼,上面还有个水塔,看上去确实很气派。
  “这都是朱主任的功劳,他让我们别舍不得基础投资,现在多花点钱,可以为以后省下一大笔钱。”侯立华笑着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9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