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官场(校对)第3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0/908


第653章
一清二楚
  肖冠所说的这十二个候选人,其中有一半,竟然是下面的乡镇党委书记,这一点让朱代东无法接受。乡镇工作确实很累人,这是真的,跟财政局长相比,党委书记天天要求人,干的是孙子的活。而财政局长大权在握,自然是当爷爷的。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一点,朱代东能理解。但这么多人都向往财政局长这个位子,这就不是他们的问题,而是财政局出了些问题了。
  “刘敏同志,财政局是你政府那边很重要的一个局,这个局长的人选,首先要你同意,才能上常委会讨论,你有什么看法没有?”朱代东问,这些人的情况,他根本无需肖冠去做什么介绍,只要一听名字,马上就记得清清楚楚。对芙蓉县的干部,特别是副科级以上的干部,他不但对他们的本人的情况了如指掌,就连他们的家庭成员,以及三代之内的情况,都知道。
  这十二个人,朱代东认为,真正只有三个人是比较合适的,一个是财政局现在的常务副局长欧有皆,一个是县审计局的赵勋吟,还有一个就是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孙满龙。至于其他人,跟财政局都是丝瓜搭柳的关系,真要让他们进了财政局,未必能玩得转。
  “刚才听了肖冠同志的介绍,这十二名同志都很优秀,正如朱书记刚才说的,财政局是政府口很重要的一个局,因此,这个局长的人选,必须慎重考虑。我想是不是很重点研究几个人选,再进行组织考察,看最后的成绩,如何?”刘敏说,他来芙蓉县工作的时间不长,记忆力也没办法跟朱代东相比,这十二个人他都认识,可是他们的详细档案,则要看材料才知道。
  现在让他一时之间,从这十二个人里面,挑选一个人或几个人出来,对于并不分管组织工作的刘敏来说,确实有些困难。
  “朱书记,刘县长,我看是不是先由组织部门内部筛选,这么多人,如果全部考察,也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财政局长一职很重要,你们两位领导又这么重视,组织部门也很为难啊。”肖冠微笑着说,看来朱代东是想速战速决,可是刘敏跟自己一样,都还没有拿定主意。
  “那好,我先说说我的意思吧,这十二个人里面,有六名乡镇的党委书记,我认为他们暂时并不适合来财政局,因此,组织部门的重点对象,可在余下的六人里面进行重点筛选。”朱代东说,其实这个人选,朱代东原来也跟古建轩讨论过,古建轩建议由现在的常务副局长赵勋吟来担任。
  赵勋吟跟古建轩搭班子有二年多时间,两人合作得很愉快。最重要的是,赵勋吟有很强的专业技术,他是中国财经大学的毕业生,毕业后一直从事财政相关工作。经验丰富,最重要的是,他很尊重古建轩。如果由他来接任财政局长,对以后朱代东也有很大的好处。
  “我认为朱书记的建议很合理,乡镇党委书记在任职未满之前,不适宜调动。”刘敏想了想,说。他倒不是觉得乡镇党委书记的能力上有什么不妥,只是觉得这些党委书记,都是积极向朱代东靠拢的,如果选了他们,那不是把财政局双手送进朱代东的口袋里?
  自己要摆正位置,作为县政府的长官,对县财政局和县人事局,这两个最重要的局,是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如果这两个局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图去行事,则理所当然要调整他们。至于外行领导内行的问题,财政局精通财务的人还少吗?当局长,重要的是领导艺术,至于专业技能,知道的越多,反而越突然坏事。
  “朱书记,我想从今天开始,对这些人都谈过话,听听他们的想法,最后最决定,可以吗?”肖冠暗自叹了口气,现在会议室里只有两个人,可是他跟刘敏联合起来,在气势上,还是被朱代东压下一头。他提出来的建议,没有人会否认,也不想有人否认。
  而且今天朱代东听了自己的汇报,想要在这个名单上再增加人选,就会非常困难。他现在对自己的效率太快有些后悔了,如果先做个规模宏大的调查,再进行广泛的接触,那样既把消息迅速的传了出去,此时也没什么有用的资料向朱代东汇报。
  “听听他们自己的想法也好。”朱代东沉吟了一会,缓缓的说。他到现在还不清楚肖冠的想法,可是如果他要跟这十二位候选人谈话,就一定能知道他的真实想法。
  等刘敏和肖冠离开,朱代东又把古建轩叫了过来,他原本还想把丰勇君叫来的,但此时肖冠正在跟他讨论工作,就没有通知他。
  “朱书记,我来了。”古建轩接到朱代东的电话之后,一路小跑着就到了他的办公室,进门之后,气喘吁吁,脸上汗如雨下。
  “你原来是财政局长,在你主持财政局工作期间,财政局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想问你一件事,如果由一名外行,也就是说从来没有接触过财政方面知识的人,来当这个局长,会出问题吗?”朱代东问,他的这个问题,不管古建轩如何回答,他都能知道答案。如果耳鸣,就不听古建轩的,反之则相信他的话。
  通过自己是否耳鸣,来判定对方说话的真假,简单易行,而且从来不会出错,这才朱代东的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也是为什么他的工作,总能取得比别人成绩更大的原因之一。别人需要费尽心机才能判断的问题,他只需要随便问对方一句话,马上就能明白,这样的效率,不知道要比别人高多少。
  “如果是全外行,肯定是不行的,至少一开始不行。财务工作需要严谨、科学,来不得半点差错,一旦出错,可就是大问题。当然,经过系统的培训,以及强化训练,一般半年之后,应该就能上手。毕竟财政局每年做的都是那些事,每天的工作,也大同小异。”古建轩说。
  朱代东认真的听着,并没有一丝的耳鸣,看来古建轩在自己面前,还真的是完全打开心扉。因为在朱代东的印象中,古建轩好像还没有哪一次跟自己说话,有过口是心非的情况。
  “半年时间,可能会耽搁多少事啊。”朱代东微微叹了口气,说。
  “朱书记,是不是已经定下来了?”古建轩问,他上次向朱书记推荐过赵勋吟,现在赵勋吟就临时主持财政局的工作,这段时间,财政局的工作并没有出现任何纰漏,就可以看出来,赵勋吟这个人,不但搞财务工作有一套,行政管理,也很有办法。
  “哪那么快,组织部搞了个十二名单,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外行,我很担心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朱代东说,财政局长虽然是行政干部,但是如果没有财务的相关知识,是很容易出错的。特别是容易被下属蒙骗,一旦随便签错一个字,造成的损失,就将以估量。
  “刘县长早就在县政府工作会上抱怨过,财政局的工作不尽如意,看来赵勋吟想要升上来,很难。”古建轩叹了口气,说。
  其实刘敏的话有所偏颇,他之所以对财政局有意见,主要是朱书记要用钱的时候,随便什么项目,财政局马上就能给他解决。要多少钱,说拨到哪个帐户就拨到哪个账户。但是刘敏想要做点什么事,财政局就推三阻四,说最近财政紧张,还请刘县长手下留情。
  为这件事,古建轩也特意跟刘敏解释过,朱书记原来之所以能随便动用动用财政资金,那是因为他能搞来钱,他去北京一趟,就给县里搞来三百多万。他再去香港一趟,也让上面拨了几十万下来。而且他的无名配方,光是红利就有七千五百万,这笔钱由财政局托管,但实际支配权却在朱书记手中,你说他要用钱,财政局能不同意么?
  “不管是谁当这个局长,只要他能把财政局的工作抓起来,就没事。但如果还要搞什么半年的实习期,我看不管认来当这个局长,都是坐不稳的。”朱代东说,他可以把财政局长的选择权交给刘敏,但刘敏选择的人,必须要是一名合格的财政局长。如果他的要求,仅仅是一名听话的局长,为了自己可以随便支配资金而特意选的局长,那朱代东是绝对不会容忍的。
  “要达到你的要求,恐怕我们县里合适的人选并不多。”古建轩说,像财政局长这样的单位,虽然只是正科级,但实际上这个正科级单位,在别人的眼中,已经超出了半格。因此,从外面调入局长的话,如果是副科级别的干部,到了财政局,肯定玩不转。必须要是正科,而且还要是有一定资格的正科。
  朱代东笑了笑,并没有说话,他的胸中装着全县干部的资料,什么位置适合什么样人,他早就一清二楚。刘敏或是肖冠想要捣鬼,只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第654章
现在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朱代东跟刘敏、肖冠开过小型会议之后,县里的主要领导被下面的人不停打扰的状况,才算得到彻底改善。这就是朱代东的威望,他甚至都不用去刻意解释,只要让下面授人知道,十二人名单,朱书记已经知道,那这些人就死了心。
  朱代东能记住全县所有七千多名干部的资料,谁最适合担任财政局长,他心里会没底?越是挤破头往里争,越是会争得头破血流。何况全芙蓉县也不只有财政局一个让人羡慕的职位吧?如果这一次给朱书记留下了跑官、要官的印象,下次碰到这样的机会,还会想到你么?
  但这只是没有列入十二人名单中的人会这么想,这次能进入名单的人,个个心里都是火热无比。比如孙满龙,他就在十二名单里排在第一个。他虽然是县政府办公室主任,但这只是一个服务员的工作而已,最多算是服务主管。
  就像古代皇宫的大内主管一样,权力不小,但是要伺候的主子太多。而且不满意,还经常要听怪话,甚至还可能会被当面训斥。这就使得他为人做事,不但要小心谨慎,而且还要八面玲珑,时间长了,就会失去自我,为工作而工作着。
  可如果去了财政局,则大不一样,他不奢望马上就像曾斌杰、古建轩一样,干了三五年,马上就再重新入主县政府,并且都还进班子。但至少可以赢得别人真正的尊重和重视吧?他在县政府办公室,也算是一把手,可是这个一把手,跟财政局的一把手,完全就是两个概念。因此,让孙满龙选择的话,他很愿意去财政局。
  孙满龙也知道,这次自己竞争对手有十一个,而且自己跟他们相比,优势并不是很明显,除了一条,所有的候选人中,他这个正科级干部的级别最高,他还是县政府党委成员,可以参加每次县政府工作会议和常务会议。如果说还要有优势的话,他比其他人都更加便利,可以随时见到县里的主要领导。
  财政局长的人选,县长的意见非常重要,这一点,孙满龙非常清楚。想当初,曾斌杰能当上财政局长,靠的是跟当时的县长关系好。而古建轩之所以接替曾斌杰成为财政局长,靠的也是当时的县长汪启明。现在他孙满龙要想成为财政局长,也必须依靠现在的县长才行。
  刘敏刚来芙蓉县的时候,孙满龙就很支持他的工作,县政府办公室主任跟财政局长、人事局长一样,如果不能及时向县长靠拢,但时间一长。县长的位子坐稳后,三个人的工作不可避免的要被调整。
  孙满龙也很庆幸,自己在一开始就采取了正确的措施。原来曾斌杰代理县长的时候,他积极向曾斌杰靠拢,后来刘敏来的时候,他又积极主动地向刘敏汇报全县的各项工作。让刘敏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进入了工作。刘敏因此对他也很信任,在很多事情上,都很重视他的意见。
  但孙满龙今天,几次找刘敏汇报思想,刘敏却是闪烁其词,谈着谈着,就顾左右而言他。孙满龙相信,刘敏一定听懂了自己的意思,这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是拒绝?按说,他能坐稳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的位子,凭借的就是赢得了刘敏的信任。但现在,孙满龙感觉,刘敏已经不再信任他了。
  后来肖冠找他谈话,他才知道,原来这个财政局长,肖冠比刘敏的影响还大。
  “孙主任,你对财政局的工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没有?如果让你去财政局工作,你愿意吗?”肖冠不管跟谁谈话,一开始都是这样的说辞。
  “我认为财政局的工作,应该以服务全县经济发展为宗旨,紧密围绕县政府的各项决策来开展工作,坚决执行县政府的指示和决议。如何要组织认可,我很愿意去财政局工作。”孙满龙诚恳的说。
  “孙满龙同志,你在大学里学的是财务会计专业?”肖冠翻开孙满龙的档案,诧异的说。他想不通,一个学财务会计专业的,怎么就能当上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我们的大学同志,到现在为止,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从事财务工作。”孙满龙说,他们那时的大学生,毕业是包分配的。可分配是一回事,能否专业对口,又是另外一回事。他在县政府办公室,其实也还能用到一点财务知识,像他有的同学,分配去的是厂矿企业,甚至直接到了一线当技术员,能用到财务知识的地方就更少。
  “孙满龙同志,你觉得干好县政府办公室主任,与干好财政局的工作,可以使用同样的方法吗?”肖冠又问。
  “只要抱着一切为人民群众服务,坚定不移的高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旗帜,就一定能干好组织交待的任何工作。”孙满龙坚定的说。
  “孙主任,其实我个人认为,你在县政府办公室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肖冠轻轻的说。
  “但在财政局更能让我发挥所长,而且换个环境,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锻炼。”孙满龙心中一沉,肖冠这话可是话里有话。
  “那行,你的要求,组织上会仔细考虑的,到时组织部门还会找你再次谈话,今天就到此为止吧。”肖冠淡淡有说。
  离开县委楼后,孙满龙的心情比较郁闷,他如果没去财政局,以后还会是县府办的主任,肖冠跟他打交道的机会比较多。因此,肖冠才会特意点明,他觉得,自己在县政府办公室,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句话就表明了肖冠的态度。
  其实不论哪个财政局长,都必然会主动跟县长搞好关系,如果搞不好关系,他们之中就必须要有一个要挪动位置。县长好像不太容易调动工作,要动的当然只能是财政局长。因此,刘敏把这个人情送给肖冠,也未必不可能。
  对于刘敏在县里的处境,孙满龙心知肚明,虽然朱代东跟刘敏都是从外地调来的,而且刘敏之前的职务,还非常的光彩夺目,市长局长。这个头衔,给人的震动会比较大。可曾经的头衔毕竟不能带到现在的工作中来,朱代东原来虽然只是雨花县的县长,但他到了芙蓉县之后,迅速进入了工作状态,很快进入了县委书记的角色。
  因此,当头顶市长秘书光环的刘敏,在随后几个月调到芙蓉县担任代理县长后,才感觉到步履维艰。刘敏是市长秘书的时候,朱代东是要奉承他的。但现在,他的级别虽然提了一半,可是与朱代东的身份却发生了翻来覆去的变化。原来是朱代东要奉承他,现在刘敏想要做什么事,恐怕得奉承朱代东几句才行。
  这样的感觉,刘敏肯定是非常不习惯的,他想要抵制朱代东,必须要跟县里的其他人紧密团结在一起,而肖冠则是一个很好的人选。芙蓉县在朱代东没有来之前的情况,孙满龙也是非常熟悉的,芙蓉县原来的一些事,孙满龙也时常向刘敏说起。当时的肖冠虽然也只是县委副书记,但他在常委会,经常能呼风唤雨,搞得屈有岑狼狈不堪。
  肖冠下去检查工作,经常是当场拍板,事后再向县委汇报,屈有岑很多时候都是默认了肖冠的做法。因为如果要把事情闹到常委会来讨论的话,当时的肖冠背后还站着孙建功,屈有岑没有胜算。
  但自从朱代东来了之后,这种情况才得到改善。朱代东一来,马上就与孙建功搞好的关系,不像屈有岑那样,跟孙建功的关系搞得很僵。然后朱代东以具体事情为切入点,以公安局为目标,慢慢蚕食着肖冠、袁庆民等人手中的权力。通过孟莘田退,常怀庆进,冯献平上,等一连串手段,楚朝辉、丰勇君、胡振海等人纷纷倒戈,肖冠一下子就成了昨日黄花。
  两个郁郁寡欢的人,他们联合在一起,可以说是一拍即合。这种情况孙满龙虽然没有亲眼看到,但据他仔细的观察、认真的分析,刘敏实际上已经跟肖冠结盟。两人在常委会上遥相呼应,互相支援。
  现在肖冠几乎是挑明了他的态度,自己应该就此放弃吗?孙满龙不甘心。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必然要有坚毅的性格和百折不挠的决心,如果轻易就服输,显然就不合格。孙满龙要真是这要的性格的话,也不可能当上县府办的主任。而且他这个主任,是从汪启明时代就开始的,如果没有一定的本事,也早就被人顶替下去了。
  回到县政府大楼后,孙满龙从中间的双排楼梯走回自己的办公室,到二楼的时候,他突然停住了脚步,转身向二楼古建轩的办公室走去。
  古建轩并没有配备专职的秘书,孙满龙在外面敲了敲门,听到里面传来一声请进之后,他笑眯眯的走了过去,“古县长,是忙什么呢?”
第655章
群众的力量
  上午,朱代东接到高杰的报告,关于罗亮一案的重新侦查,突然有了重大转折,有好几名群众向公安机关汇报,在九年前,他们见过那位左手食指短了截的摊贩。高杰当即指示彭专案组的人马上跟进,而他也亲自来向朱代东作了汇报。
  罗亮一案,现在经过媒体的报道,造成的影响,远远超出了高杰的估计。省政法委、省公安厅甚至直接向县公安局打来电话,传达省里领导的指示。省厅刑侦总队甚至还向高杰建议,是否由省厅派出刑侦专家下来协助芙蓉县公安局侦获罗亮案?
  表面上省厅是对芙蓉县公安局进行技术支援,但实际上却是担心芙蓉县公安局的能力,罗亮的案子,已经被中国法制报全文刊登出来,九年蒙冤,直到最近,才由当初的经办手供出来,这不但是芙蓉县政法部门的耻辱,也是整个古南省政法部门的耻辱。但高杰还是顶着压力,他向省厅的有关领导汇报,芙蓉县公安局有能力,也有决心,侦破此案。
  罗亮被平反之后,九年前发生在东屏乡的十二桩入室抢劫案,再次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极大兴趣。特别是东屏乡的人,这段时间讨论的话题,十之八九都是关于这起案子的。特别是罗亮的冤屈,以及他所获得的十八万赔偿,更是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其他乡镇对于罗亮一案的了解,自然没有东屏乡这么高,东合村的人都知道,当初罗亮之所以被认为为是抢劫犯,正是因为他在地摊上买到了一件灰色桃花花纹的毛衣。而那件毛衣,其实是罗亮在东屏乡集市中的地摊上买来的。而且那位摊主,还有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左手的食指少了一截。
  这个特征很快传遍了整个东屏乡,甚至整个芙蓉县。罗亮的遭遇,既让人同情,又让人羡慕。同情的是他坐了九年的冤狱,羡慕的是,他坐一年牢,竟然能换回两万元的补偿。一年两万,这放在农村里,恐怕就是累死累活,也赚不这么多钱。而且这还不止,除了十八万的赔偿之后,县里还给罗亮安排了工作,在无名公司上班。无名公司虽是合资企业,但只要在里面工作了,待遇不比国家正式工作人员差。
  这让罗亮一案颇具传奇色彩,受到的关注就更大。顺带的,那位左手食指少了截的摊贩,也广为传颂。很快,就有人向东屏乡派出所和县公安局举报,曾经见过左手少一截的摊贩。这让高杰信心大增,人民群众的力量,果然是无穷的。由公安机关自己去寻找线索,有如大海捞针,但罗亮案经过这样大张旗鼓的宣传,线索自然就浮了出来。
  “是不是已经锁定了嫌疑犯?”朱代东看到高杰满面春风,微笑着说。上午在电话里,高杰汇报,案件取得重大进取,现在又当面来汇报,显然是案件基本告破的表现。
  “是的,从昨天开始,陆续有群众举报,可以说,我们把全县所有手指上有缺陷的人,全部都查了出来。我们一共排查了三十四人,其中有十六名因为在外地,没有直接接触到本人。但据我们调查走访,黄土岭乡的谢雄民应该就是当年在东屏乡集市上的摊贩。”高杰说,谢雄民近几年一直都在外地打工,很少回来。
  “看来只要发动群众,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已经确定了吧?”朱代东也很兴奋,这件案子的案情并不复杂,最关键的人物就是这个摊贩,只要找到他,案子基本上就算破了一半。
  “罗亮也看过谢雄民的照片,他一眼就认出,这就是当年那个卖给他灰色毛衣的人。同时,蒋雷案小组也深受启发,他们决定把当时案件的一些线索,向外界透露,这样虽然有可能打草惊蛇,但总比他们每天像大海捞针一样,重新走访当年的相关人等,要强得多。”高杰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0/9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