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官场(校对)第3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4/908

  “我刚进局里时,干的就是交警,到现在已经十八年了,担任交警大队长一职,也有四年时间。”钱锦宏连忙把手中的筷子放下,恭敬的说,就像对领导汇报工作似的。
  “看来你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交通安全工作。”朱代东感慨的说。
  “如果照这样下去,应该是这样。”钱锦宏自谦的说,他这个交警大队长在外面其实还是比较吃得开的,他做事玲珑八面,跟局里的大部分也相处得不错。就算是程凤林原来是主管副局长的时候,他跟程凤林之间也没有什么隔阂。程凤林跟章学共之所以走得这么近,主要是因为两者之间有不为人知的共同秘密。比如一起打牌,在牌桌上让领导赢钱,是一个绝佳的结交方式。
  “人这一辈子,其实只要能干好一件工作,就很伟大。”朱代东说。
  “朱处长说话很有哲理,受益匪浅。对了,朱处长,程凤林同志已经调到西城分局担任政委。”钱锦宏说。
  “这件事我听说了。”朱代东点点头,说。程凤林这次没有背处分,只是一个隐性降级,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干部二处做出的结论,让楚都市委、组织部都很尴尬,也正是因为如此,对程凤林的处分,才没有想像中的重。如果对程凤林处分得很重,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么?要不然,程凤林一个处分是免不了的。
  “但我听说,一开始局里安排他去的是东城分局,是他主动要求去西城分局的。”钱锦宏郑重的说。
  “哦。”朱代东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钱锦宏这么郑重其事的跟自己说起这事,绝对不会是无的放矢,这件事搞不好就跟自己有关。西城分局,西城分局,朱代东突然想一件事,“我住的那个地方,是不是归西城分局管辖?”
  “是的。”钱锦宏连忙说,朱代东的反应能力超出他的想像,自己只是稍微提醒了一下,他马上就能明白过来。
  “我相信程凤林同志是一位合格的领导干部,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很快就能做出成绩。”朱代东缓缓的说道,钱锦宏可能是想来警告自己,但是朱代东怎么也想不到,程凤林会怎么跟自己过不去。
  “但人要是进了死胡同,别人是拉不出来的。”钱锦宏叹了口气,说。
  “每个人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别人不可能去帮他做决定。”朱代东沉声说。
  朱代东喝酒,只要别人不说停,他可以永远喝下去。但他也从来不逼别人喝酒,一开始劝几杯是正常的。但是这次钱锦宏却是把朱代东当成自己的领导看待,只要朱代东举杯,他就奉陪。钱锦宏原本还自认为自己的酒量对自己今后工作是一个优势,可是跟朱代东喝过这次酒后,他再也不敢说自己能喝酒了。
  趁着上厕所的功夫,钱锦宏悄悄到前台结帐,但是前台服务员告诉他,无需结账。钱锦宏一时不明白,无需结账是什么意思。
  “你那个包厢的客人是免单的。”服务员说。
  钱锦宏只知道去定点接待单位可以签单,但是这免单还是第一次听说,不管怎么样,也要有个流程,留下个证明吧。可是到了这里却不必,或者说朱代东到了这里后,不必这样的。
  “朱处长,我可能得告罪了,在交警大队,我的酒量还算好的,但跟你一比,完全没得比,不是一个档次。”回到包厢后,钱锦宏跟朱代东碰了一杯后,准备挂免战牌。
  “没关系,喝酒只要尽兴就行,没必要一定要喝醉。”朱代东笑着说,钱锦宏刚才去卫生间还抠了喉咙,又到前台去结账,但是上次韦鲁郎已经跟这里打好招呼,也把酒店经理的电话给了自己,只要是自己来,哪怕是自己打个电话来,想给谁免单都可以。如果朱代东愿意,晚上打个电话给新飞酒店,说今天所有客人的账全免了,也是可以的。
  “跟朱处长你这样的领导一起出来喝酒就是好,无拘无束,以后我还能找你一起喝酒吧?”钱锦宏说。
  “当然可以,我不是说过,我们是朋友么,只要有时间,就可以出来聚聚。”朱代东笑着说。
  “我记住这句话了。”钱锦宏兴奋的说,他隐约感觉,命运的大门向自己露出了一比缝隙,伟人可以改变命运,凡人只能抓住命运,这一次自己无论如何都要紧紧抓住。他突然又想起一件事,“朱处,西城分局的局长路留时,跟我的关系还可以,过两天我把他约出来,一起吃个饭,怎么样?”
  “再说吧。”朱代东淡淡的说,他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一起吃饭的,之所以答应钱锦宏一起出来吃饭,他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在新车上牌之后,朱代东就找机会看过钱锦宏的档案,从他刚参加工作开始,这一路的历程,他全部清楚。
  也许钱锦宏些圆滑,但如果不圆滑,他又怎么能当上交警大队的大队长?要知道钱锦宏并没有什么背景,在公安局,主要也是因为跟武邦致一直跟得很紧,没有走错路,加上自身的能力又强,这才一步一步的走到了现在的位置。
  “那行,我到时等你的通知。”钱锦宏说,朱代东现在其他的系统他不知道,可是在公安系统,算是出了大名了。程凤林原本只等着去交警总队上任,可是落到朱代东手里,不但没有升职,竟然还降了半级。
  借着程凤林这件事,朱代东确实在干部二处树立了自己的威信,但不过,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这件事之前之后,他都要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只不过一般的人,是没有办法体会到他的这种压力而已。
第729章
诬告
  朱代东没让程凤林去省交警总队,如果真要说是有私心的话,私心占的比例不会超过百分之十。朱代东到干部二处之后,一开始主要是看资料,“听”别人的工作流程。他这样的做法,能让他快速而有效的了解组织部的工作,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自己的角色。
  自从朱代东上任之后,他很少在会上发言,对具体的工作,一般也都是交给孟遗和蒋玲芳去处理。他一直在寻找一个契机,能让自己在二处发出声音的契机。而程凤林的人事任命,正是朱代东久寻的契机。
  如果程凤林一定要喊冤的话,只能怪自己的运气太差,朱代东上任之后,亲自落实的政策,怎么能打折扣呢?只要程凤林有一丁点问题,他就别想过关。何况程凤林的问题,够得上党纪处分了。
  这次对于程凤林的考察结论,也是朱代东坚持的结果,处里原本的言辞有些闪烁,一般干部的考察,组织上只评审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如果只能一个合格,基本上就已经很说明了问题了。组织上考察干部,不合格的情况,迄今为止,好像不合格的情况屈指可数。
  然而这次干部二处在考察程凤林时,不但给出了不合格的成绩,而且还直接指出,他不适合担任交警总队领导职务的评语。一开始朱代东的言辞还要严厉,在他的初稿中,“不适合担任”并没有出现,而是“不能胜任交警部队领导职务”。但“不能胜任”最终没有出现,改成了“不适合担任”。
  虽然只改变了几个字,但是证据要缓和了许多,这也是朱代东综合考虑。干部二处得出这样的结论,写出如此的评语,不但让省公安厅下不下台,也让楚都市委组织部下不来台,更让市公安局尴尬不已。如果干部二处直截了当的指出,程凤林不能胜任交警总队领导,可就大大的得罪了这几个部门。
  和谐和稳定,在政府部门之间执行得特别到位,有的时候,为了和谐,宁愿让法律和组织原则让步,这是中国的国情。朱代东初来乍到,不可能去改变这样的“原则”。而且这次如果真的把关系搞僵,以后组织部的工作,也不好开展。
  但就算是这样,也让干部二处这次“名声远扬”,就连严蕊灵这段时间,听到的也是关于省委组织部把市局一名干部打回原形的“新闻”。严蕊灵知道,这件事是干部二处负责的,她就特别留上了心,每天回家之后,都要和朱代东讨论一会。严蕊灵可以说从小生活在官宦之家,她刚出生的时候,严鹏飞就已经参加了工作,成为国家干部。
  后来严鹏飞调到交通厅,她更是耳濡目染,读大学的时候,就时常要跟严鹏飞讨论一些机关里的门道。现在朱代东调到省委组织部,她也能当一个好的参谋。但是让她有些沮丧的是,朱代东在家里从来不跟他讨论工作上的事,如果她要提建议,朱代东可以静静的听着,但是不会发表任何意见。
  原来严蕊灵没有参加工作,朱代东又是基层工作,只要跟她在一起,也会跟她谈谈自己的工作。当时主要是怕她太担心,毕竟严蕊灵长时间没有跟在自己身边,想要了解和关心自己,也能够理解。可是自从严蕊灵到市委宣传部上班之后,朱代东就很少与他讨论自己的工作了。
  在家里,朱代东只谈生活,谈儿子。严蕊灵如果硬是要讲,他也只会听着,很少发表意见。自己工作上的事,所作的任何决定,朱代东认为,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就算是出了差错,后果他也会承担。
  程凤林的事情,好像到现在已经尘埃落定,可是朱代东知道,自己的主管领导李逸风给自己顶住了很大的压力。自己跟省公安厅的副厅长凌松帆、市委组织部的部长岑誉胜,级别并不对等。人家要找的,只会是主管干部处的李逸风。另外余卓远也替自己顶了一些压力,比如省公安厅的厅长王利波,楚都市委书记元骞振,如果要找省委组织部,一般都是找余卓远。
  这次干部二处对程凤林的考察,程序合法、证据充分,让任何人都挑不出错来。这也让余卓远、李逸风能够理直气壮的回应他们。
  这些情况,并没有人告诉朱代东,除了当事人之外,也可能就只有朱代东知道,别人就算想告诉他,也无从告诉起。这些情况让朱代东明白一点,部里的领导对自己的做法是支持的。如果换成别人,要知道领导的心思,得经过长时间的揣摩,做起事来也是畏首畏尾,但是朱代东却不存在这些问题。
  时间长了,会让朱代东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这也是他不愿意跟严蕊灵做过多讨论的原因之一。有人说,夫妻之间不能像一个交换平台,而应该是外交部。有些话能说,有些话则不一定能说。自己听力超强的事,除了无名老道之外,就再没有人知道。以前在刚认识严蕊灵的时候,就已经瞒了她,现在如果跟过多讨论的话,必须要涉及到领导的一些想法和态度。
  可是自己怎么能把领导的心思揣摩得这么深?以严蕊灵的记者个性,凡事喜欢寻根究底,恐怕很快就会怀疑,继而被她发现这个秘密。而如果严蕊灵知道了,很有可能甘士梅就会知道,甘士梅一旦知道,严鹏飞可能就会知道。如果让两个女人知道自己的隐私,这是朱代东绝对不能接受的。
  曾经有句谚语,想要让你的秘密被全世界知道,告诉你身边的女人就行。倒不是朱代东怀疑严蕊灵的人品,这是由性格所决定的。朱代东无法承担自己的秘密被人知道的后果,如果一旦有人知道,他能在几百米之外,就能听到别人的谈话,以后谁还敢靠近他?在官场之中,最怕的不是没有背景和后台,而是孤独。一旦被人孤立起来,一辈子都完了。
  但是今天严蕊灵带回来的消息,却让朱代东眉头紧蹙,他不得不跟她好好沟通,因为这并不是关系他的工作,而是跟他个人相关。有人向省纪委举报了朱代东!
  “你这是从哪里听来的消息?”朱代东紧皱着眉头问,他倒不是担心纪委来查,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他的一切行为,都让人挑不错来,他担忧的是,为什么会有人在这个时候举报自己。
  如果是芙蓉县的举报自己,一般都会向沙常市纪委举报,自己在芙蓉县工作的时候,都没有人举报,为何离开了芙蓉县,却有人举报了?而且之前从来滑坡听到过这方面的消息,哪怕就是在部里,无论是余卓远还是李逸风,都没有接到纪委的通知。
  “你忘了我是干什么?”严蕊灵对于朱代东今天表现得这么积极,很是满意,换在平常,想跟朱代东说说工作上的事,难之又难。
  “真是奇怪,怎么部里都不知道呢?”朱代东呢喃自语道。
  “现在应该还没有对你立案,自然不会通知你们部里了。没看出来,你对组织部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严蕊灵说。
  “机关里哪有秘密可言?”朱代东淡淡的说,其实如果朱代东就算没有超强的听力,他对机关里的各种消息,至少也能知道一半以上。熊博这个办公室主任确实很称职,只要机关里有什么风吹草动,他就会找个时机向朱代东汇报。
  “其实你也不用担心,这次你得罪的人可不少,被人诬陷,打击报复,也很平常。我想纪委应该也会考虑这个问题,甚至有可能都不会立案。”严蕊灵安慰道。
  “我身正不怕影子歪,但正如你所说,这次的举报,肯定是有人诬陷。但诬陷我的到底是什么人呢?”朱代东问,这个问题才是关键,总涌无缘无故得罪了的,竟然还不知道吧?
  “我看啊,恐怕十有八九是那个程凤林。人家原本可以去省厅干交警总队长,拜你所赐,现在沦落到西城分局当政委,跟总队长相比,这个政委简直就是狗屁不如。”严蕊灵说。
  严蕊灵的判断也正是朱代东所想,要说这次得罪有关方面的人,还不至于让人去诬告自己。但唯有那个程凤林最有可能,朱代东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就感觉心里不舒服。但他告自己贪污受贿,又是从何说起呢?但中国告状的成本实在太低,一张八分钱的邮票,就能把信送到纪委手中,保不齐是哪个无聊之人的无聊之作也有可能。
  严蕊灵的情报确实很精准,虽然只是一封匿名举报信,但省纪委还是非常重视。而且他们去查过朱代东的经济情况,发现跟举报信上所说并无二致。朱代东刚新买了一辆十九万元的桑塔纳普通型号汽车。而他老婆严蕊灵,也开着一辆桑塔纳,据查,严蕊灵的这辆车子,也是朱代东所购买,时间也才半年左右。
  第二天上班后不久,朱代东的办公室就来了两位纪委的办案同志。
第730章
澄清
  如果说不是因为朱代东有超强的听力,他在干部二处绝对算是个后知后觉的人物。省纪委的人刚走进自己的办公室,外面就有人在议论纷纷。干部一科的科长何卫东,就在蒋玲芳的办公室,向她汇报这件事。
  “何科长,对领导的事,你要做到不听、不信、不传,这是一个党员干部的起码素质!”蒋玲芳严厉的说,对这位新来的处长,她现在可不敢再掉以轻心。
  “是,我保证以后对这样消息做到不听不信不传。”何卫东坚定的说,心中却是腹诽不已,等自己把事情都说完后,她才训斥自己,简直就是过河拆桥嘛。但蒋玲芳是上级,哪怕再有不满,也只能在心里嘀咕几句。
  “朱处长刚刚来我们处,干部一科历来就是我们处业务水平最高的一个科,可不要让朱处长看扁了。”蒋玲芳说,省公安厅的干部任命风波之后,意味着朱代东正式入主干部二处。干部一科是二处最重要的一个科室,如果朱代东要在二处树立威信,最好的办法,就是拿一科当试刀石。
  朱代东已经拿一个程凤林当了试刀石,在省委组织部出了风头,也让二处的人,对他有些敬畏。能上任伊始,就敢对省政府机关的干部做出如此的评估,没有一点魄力是不行的。
  虽然蒋玲芳要求何卫东对纪委干部来找朱代东的事,“不听不信不传”,但是实际上上,自从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她就对这件事上了心。何卫东也很善解人意,见到纪委的人走了,马上就寻机向她来汇报工作,顺嘴就把这件事给说了出来,说完之后,还要向她道歉,说不该乱听乱说。
  在官场之中,有两个地方来的人话,能快速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一是组织部来人,关系人事变化,是人们最为关心的。另外就是纪委来人了,同样也有可能引发人事变化。无论是组织部还是纪委来人,都能引发人们无数的猜想,继而转化为津津乐道的话题。
  何况这次纪委来找的对象还是朱代东,就更加引人关注。特别是干部二处的人,他们不知道,这个新来的处长,会不会来的快,去的也快。
  纪委的人在朱代东的办公室里只坐了不到半个小时就离开了,随后,余卓远的电话又打到了朱代东的办公室,让他去一趟。
  “代东同志,在二处的工作还顺利么?”余卓远见到朱代东后,把他引到了会客区。他把朱代东调到组织部的目的,就是要引进新鲜血液,给组织部增添新的活力。现在看来,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
  朱代东给市公安局程凤林的评语,让省委组织部一下子站到了风尖浪口,他这个组织部长,也承受了一定的压力。但余卓远对于朱代东的做法,是深表支持的,如果组织部只是一个走形式的部门,那还要组织部干什么?那还要他这个组织部长干什么?
  “只要有部里的支持,就不会有什么困难。”朱代东坚定的说,余卓远替他挡了相当一部分的压力,别人不清楚,他是知道的。
  “只要是符合组织原则的,你就可以放手去做,部里绝对支持你。”余卓远沉声道。
  “干部二处坚决执行部里的指示,不管什么人,只要是不符合干部任用原则,干部二处就不会放任自流。”朱代东说。
  “好。今天纪委找你了?”余卓远问,纪委要调查朱代东,必然会跟他打招呼,听到有人举报朱代东贪污受贿,余卓远很意外。朱代东这几年在下面的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的工作能力,还有执政理念,都得到了上级部门的极力称赞。可是对于他的个人修养,却没有人向他打包票。
  “是的,我已经跟纪委说清楚了,这肯定是诬告。”朱代东点点头,笃定的说。
  “诬告?”余卓远疑惑的问,所有的干部在被人举报的时候,都是这套说辞,可是随着调查的深入,马上就会原形毕露,继而丑态百出。朱代东还这么年轻,前程远大,希望他能认清形势。
  很多官员,在案发后,向组织求情,官不做了,钱不要了,只要能让他在某个小山村安安稳稳的过完下半辈子就行。可是组织上又怎么会答应他们这样的要求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4/9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