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官场(校对)第4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0/908

  “朱市长,我跟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市局刑侦支队的支队长梁捷同志。”徐强介绍道。
  梁捷长得浓眉大眼,留着寸板头,腰挺得笔直,一看就知道是搞刑侦的。他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就是跟着徐强,这么些年来,也一直追随着徐强。
  “朱市长,你好。”梁捷向朱代东敬了个礼,谦逊的笑着说。
  “朱市长,你好。”路留时也向朱代东行了一礼,说。他原来跟徐强关系就不错,后来因为朱代东,两人更是经常沟通,他只要去市局,就会去徐强的办公室里坐坐。
  “没其他人了?”朱代东问,今天是徐强第一天正式代理公安局长,晚上这顿饭,只有梁捷跟路留时陪着他,这可不是个好兆头。
  “原本局里安排了一个饭局,可是徐局没有答应去。”梁捷解释道,今天徐局才刚刚上任,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饭局,但是徐强全部都推掉了,一心一意只想着请朱代东吃顿饭。
  “徐强,我很感谢你的盛情,可是我觉得你应该参加局里的聚会。”朱代东说道,如果换成是其他人,他绝对不会把话说得这么直白,可是面对徐强,如果不能说得直白的话,他可能就理解不了。
  “局里的聚会什么时候去都可以,可是你朱市长并不是那么容易请到的。”徐强诙谐的说道。
  “那好吧,既来之则安之。”朱代东笑着说道,徐强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他现在是公安局的代理局长,对于局里的人,如果能够保持一定的距离,会让人觉得他有威严。
  晚上徐强喝了很多的酒,今天他既是主人,又是新官上任,对于所有人的敬酒,来者不拒。梁捷跟路留时都喝点酒,何况就算他们滴酒不沾,有朱代东在的话,徐强想直着回去也是不可能的。
  朱代东回去的时候,带走了一份徐强的工作计划。这是徐强对他今后工作的一个大致计划,但是朱代东看了之后,很是为徐强捏了一把汗。
第890章
胡搅蛮缠
  朱代东第二天特意交待郑阳松,让他通知徐强,他要听取公安局下一阶段的工作汇报。昨天晚上回去之后,朱代东特意看了徐强交给他的工作计划,徐强急切地想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
  但是他对于公安局的实际情况,并没有考虑得很周到。他现在还只是代理局长,并不是真正的局长。就算他是真的局长,他在公安局的威信,真的就有这么高吗?徐强原来担任刑警队长和刑侦支队的领导时,威信确实很高,可那是基于他是个优秀的刑侦专家。
  可是现在他是代理局长,需要考虑的问题远远不止破案这么简单,可以说,现在他要面临的问题,比他的破的任何案子都要复杂得多。以他现在的行政管理能力,真的要马上执行他所谓的工作计划的话,可以说完全就是胡搅蛮缠。
  徐强的计划一共分三步走,第一步,继续严格执行治安整顿办公室的指令,对全市所有的娱乐场所、宾馆、酒店进行全面检查,不放过任何死角。同时增加巡逻人员,特别是夜间巡逻人员,在重要的城区和单位,将进行二十四小时巡逻。严厉打击一切犯罪分子,按照他的计划,在两年之内,楚都市将成为全省甚至是全国治安最好的城市。
  第二步,对内部进行大力整顿。这次全市的治安整顿,已经暴露了公安局在这方面的一些问题。有一小部分公安人员,已经变质。不但渎职,而且还跟犯罪分子勾结,为他们通风报信,甚至是一起参与犯罪。对于这样的行为,徐强觉得,必须予以坚决制止。
  发现一个处理一个,绝不留情,绝不手软!而且还要在公安局开展大规模的内部整顿,自查自纠,同时还要邀请人民群众监督。如果有民警被群众投诉,经查实,在一年之内有三次以上,马上调离公安队伍!
  第三步就是宣传公安局的形象,或者说重建公安局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徐强一直从事刑侦工作,他接触的犯罪嫌疑人,对自己这些警察,不是畏惧就是怨恨。如果能让犯罪分子也能对公安局说不出一个“不”字来,那样的公安局,才是他所希望的公安局。
  “你自己看看这个计划,如果真的实施,公安局还能留下多少人?”朱代东把徐强的工作计划扔到他面前,冷冷的说道。
  “朱市长,我们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不坚持原则了吧?”徐强淡淡的说道,哪怕公安局只留下他徐强一个人,这项工作也必须去做。
  “这么说你还有理了?”朱代东气极而笑道,徐强在破案的时候,头脑精明,一会一个主意,指挥公安干警,就像一个调度有方的大将,排兵布阵,纹丝合缝。但是在行政管理上,经验还有所欠缺。
  “如果朱市长认为坚持原则是没有道理的话,那我也无话可说。”徐强倔强的说,他在领导面前从来都是“不畏强权”。不管对方是多么大的领导,只要是他认为正确的,都会坚持。
  “怪不得市里的领导不喜欢你,现在我也很担心,如果你当了公安局长,会搞得天下大乱。”朱代东笑骂道。原来他并没有想到徐强在上作之后,会出现这样明显的漏洞,差点搞得自己就要下不得台。看来在对待徐强的任命上,其他市领导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
  “朱市长,你真觉得公安局搞自查自纠,搞宣传自己,就会天下大乱?”徐强奇怪的说道。他现在一心只想着如何去执行自己的计划,原本他对朱代东还是很钦佩的,年轻这么轻就当了常务副市长。一直以来,对公安局的工作也很重视,他本人的作风也很正派,让他很尊重。但是现在自己刚上任,朱代东就这反对明明很正确的工作任务,这不由得让他对朱代东原来的印象发生动摇。
  “你的工作计划可以执行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暂缓执行,如果市里觉得条件成熟的话,再通知公安局,开始内部的自查自纠和宣传工作。”朱代东沉吟道。目前这个阶段,徐强所能做的,也就是紧跟着市里的步伐,慢慢在公安局树立自己的权威。
  “我想不通。”徐强脸一扬,高声说道,这是他很久以来,一直就想做的事。对公安局里的一些现象,早就看不惯了。现在自己代理局长之位,那还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何况中央也在进行机构改革,公安局怎么就不能改革了?
  “想得通要执行,想不通也要执行!徐强我警告你,如果你在公安局胡搅蛮缠乱来的话,你这个代理局长的日子马上就到头了。”朱代东气愤的说,徐强是不在其位坚决不会谋其政,只要把他代理局长的职务拿下来,他就不会再折腾了,这一点朱代东倒很有信心。
  “那现在就把我这个代理局长拿掉吧。”徐强犟起来的时候,不管是面对常务副市长还是市委书记,他都是这个态度。大不了就是不当这个代理局长呗,只要他当着代理局长一天,就必须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工作,要不然这个局长代理着干什么呢?
  “你这个态度,我真不知道该说你怎么好。”朱代东叹了口气,在这方面徐强绝对要比武邦致“洒脱”,原本他板着的脸,现在忽然笑了:“你的想法很好,可是你想过没有,这样的事不能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就好像你破案,各种证据和线索都掌握了,犯罪分子自然跑不出你的手心。但是你觉得现在公安局的条件成熟了吗?”
  “我觉得现在条件就已经成熟了。”徐强扬了扬脖子,说道。他所谓的成熟,就是自己当了代理局长,既然是一把手了,当然得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行事才行。
  “那好,我问你,如果,我的说的是假如,假如你们刑侦支队的梁捷执法不严,甚至还维护犯罪分子,你该怎么处罚他?”朱代东问,徐强破案的时候,头脑异常发达,怎么到了这个时候,却一根筋了呢?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撤职查办!”徐强坚定的说。
  “撤职查办?你说的轻松,你既然要自查自纠,那总不会不按程序办事吧?”朱代东笑嘻嘻的问,看到徐强已经喧宾夺主拿起桌上的烟抽了起来,也拿过烟给自己点了一根。
  “当然要按照组织原则办事。”徐强笃定的说,不管是什么样的指令,都是需要最后在局党委会讨论决定的。
  “处分梁捷要不要参加党委会?”朱代东又问。
  “当然要,我党历来就是民主决策,集体领导。”徐强点点头,说。他原来就是局党委成员,参加的党委会也不少,当然清楚这样的流程。
  “那你就敢肯定,党委会上,一定能通过对梁捷的处分?你想过没有,如果党委会上作出了与你本意完全相反的决议,你该怎么办?你在别人的眼中,又会留下什么样的印象?”朱代东接连不断的问道。
  面对朱代东的问题,徐强张口就想回答,可是他嘴巴张开了,但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是啊,朱代东所说的情况,说不定还真的会发生。他在局里的人际关系,可能是所有党组成员中最差的一个。这次他代理局长,并没有担任局党组书记,只是担任了第一副书记。如果现在真的要召开党委会的话,他还真的不能确定,能在会上达到预期目标。
  徐强一向认为,只要是正确的,别人就一定会支持的。他自己确实是这样做的,从参加工作以来,一向都是如此。原来他在刑警队、刑侦支队的时候,只要他是当队长或者支队长的时候,一般都是一言堂。那是因为他的刑侦水平,让人非常的信服,在讨论案子的时候,他一向都是权威,就算是局里的领导,在案情上,也只能听他的。
  但是在刑侦之外,以徐强现在的威望,还不足以形成他的一言堂。这一点,不用朱代东再提醒,徐强现在也很明白。其实他也知道,这次要不是朱代东力挺他,这个代理局长肯定是自己无缘的。
  “怎么,不说话啦?”朱代东见徐强沉默不语,冷笑着问。
  “朱市长,我不得不承认,有些事情我想得简单的。”徐强说道,对于现在的他来说,一直不觉得自己是做官,更加没有觉得是当领导。他的思维,现在还停留在一名刑侦专家那里。
  “你能有这样的想法我很欣慰。”朱代东微笑着说,对于徐强这种有错就改的性格,他很欣赏。徐强其实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只不过他原来的聪明,一直都用在破案上,如果他能把破案的精力分三成到行政管理上来,他这个公安局长将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公安局长。
  “朱市长,我坚决执行市里的指示。”徐强站起来,向朱代东敬了个礼,谦恭的说道。
第891章
心情沉重
  从六月份开始,楚都市往年左盼右想也不来的雨,破了多年的习惯和脾气,连着一个多月没停歇。从开头那天,漓漓淋淋试探着下,到第二三天羞羞答答有节制地下,再到这后几天扯破脸皮,放肆地瓢泼盆倾,银河床底好像被凿了一个大窟窿,怎么也修补不上。
  楚都市的东城区紧邻西城区,楚都市地势形态同伟大祖国版图一样,也是西高东低,西城区除了有一处两平方公里的洼地,其余都是高岗地带。东城区则为九水下梢的洼地区域,几乎找不出一块高岗地带,只要下雨,必定受淹受气,小下小淹受小气,大下大淹受大气。
  可中楚都市自来水公司的净水厂却设在城区东部,因为那里临近古江。东城区清冽的自来水通过管道源源不断送入城区西部,而西城区还回来的水,便不那么讲理了,用过的生活污水,一部分从地下排水管道悄悄地流出城外。
  而一部分进不了管道的,特别是像现在这样的天降大雨时,就会通过排水明沟或其他各种渠道,毫不客气地跨过公路,直扑过来,淹回东城区。而且专拣软柿子捏,那些低洼地带和没有高地基台阶的破棚厦、烂砖房,无一幸免地均被肆无忌惮地淹灌。
  从前两天开始,东城区从机关抽调了五十多人组成了八个排查组,每组由一名区领导负责,分片对几处低洼和危棚涝区包干排查,书记严锋滕和区长陈树立双双坐镇区水利局,也称区防汛指挥部,进行居中调度指挥。每天都要不停地问情况,听汇报,发指令。同时还要把最新的情况向市领导汇报,市里的领导也分区包干,东城区的情况因为较为严重,由市委宣传部长韦鲁郎和常务副市长朱代东负责。
  昨天一天,雨下得猛烈,马路上冒起了白雾泡泡。晚饭后,墙上挂钟正指向七点,放在墙角的电视恰好播新闻联播的前奏曲。望着敲打在窗玻璃上密密麻麻的雨点子,严锋滕对陈树立说:“我最不放心的是前苏联领事馆,记得前任老书记跟我交接班时,专门谈过自己任内一件痛心事。说有一年,也是在暴雨后,前苏联领事馆进了水,一层楼的水有床铺高,在地下室住的两户人家,一户全家串亲戚未归,因而幸免于难。另外一户全家三代四口人全被灌饱了肚子。最惨的是一个七岁小女孩,瞪着大大的惊恐眼睛。老书记说,那是自己终生最难忘、最刺眼、最痛彻心肺的一幕,那个女孩和自己的孙女一样大。虽然事后地下室已被封死,不再住人,但我还是不放心。”
  “严书记,对那儿我也不放心,我去那里看看吧。”陈树立说道。
  陈树立赶到前苏联领事馆的时候,所在办事处的书记和主任、区城建局一位副局长等十几个人,正在挨家挨户组织往外撵人。这是一栋30年代初建造的三层小楼,路灯下可看出当年漂亮的米黄色的瓷砖贴面,如今已斑驳陆离。当初建有两间宽敞的地下室,是为了安放取暖锅炉和储藏室。通地下室的楼梯口已砌上了一堵墙,墙面上写道:“严禁进入地下室,否则后果自负。”陈树立想,这堵破墙一定是用那四口鲜活的生命换来的……
  “陈区长,你怎么来了?”郑阳松在外面协调,这里已经差不快搞完了,没想到陈树立又赶了过来。
  “郑秘书你怎么来了?朱市长呢?”陈树立诧异的说,郑阳松的出现,也意味着朱代东就在附近,可是他四处张望,却没有看到朱代东。
  “朱市长在里面亲自劝三楼的一名老太太呢。”郑阳松说道,一到领事馆,朱代东跟跟他分了工,他在外面协调,朱代东到里面亲自劝说里面的住户。
  这栋不到一千平方米的旧楼,原先住了三十三户居民,两年前被鉴定为危楼后,居民陆续搬走了一些,但至今还剩下二十二户。
  听到朱代东还在里面,陈树立也连忙疾步走进了楼里。走进楼道,眼前黑糊糊一片,没有一丝灯光,被淋湿了镜头的手电筒,雾蒙蒙的,映闪着人影忽悠忽悠地左右摇晃,走廊里被手电余光映得变了形的拱形小窗户、小壁橱,犹如一处处鼠洞。陈树立感觉像进入了小时候看过的《西游记》连环画中的金鼻白毛老鼠精的“无底洞”。
  此时,三楼一间没有电灯的屋子里传来了一阵吵嚷声,争辩中伴着气恼喘息声。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太太颤声抗辩说:“雨水如果能上到三楼,楚都市早就水深五尺啦。你们不要折腾我老太婆啦,死了也不要你们负责!”
  “张阿姨,这里既没有水也没有电,你吃饭也不方便,这样好不好,先到外面住几天,如果天晴了,我们再搬回来,你看好不好?”朱代东耐心的说道。
  “何必费这么大劲呢,我说你这后生还是早点回去吧,天黑路滑,小心跌倒。”张老太太反过来劝导朱代东。
  “老太太,这位是市里的朱市长。”旁边的东城分局局长乐武亮大声说道,按他的想法,叫两个人一架,就把老太太给强制抬出去就是。
  “既然是市长,那就更加不能耽误他的时间,你们赶紧走吧,我老太婆死也不走。”张老太太慌乱的看了一眼朱代东,她一个平民老百姓,平常最过最大的官就是街道办主任,别人还能从电视里看过市长,可她连晚上点灯都用电,根本就不可能看电视的。
  “张阿姨,你看这样好不好,你先跟我们搬出去,这里的东西一切保持原状,只要水退下去,再请你回来住,怎么样?”朱代东着重说到了“保持原状”,老太太可能是担心,这个地方以后他可能再也住不到了,这其实也就是一间十来平米的房间,可是对张老太太来说,这可能是她唯一的栖身之所。
  “搬出去住哪里呢?”张老太太其实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她只是不想打扰别人而已。
  “不管搬到哪里,政府都会给我安排好,保证有吃有睡,风刮不着雨也淋不着。而且一切都是免费的。”朱代东忙不迭的说道。
  “朱市长,你怎么亲自来了?”陈树立看到张老太太终于被劝服离开之后,才走进去。房间里一张破桌子上点着半截蜡烛。
  “昨天下了一天,今天又没停,我很担心你们东城区。”朱代东说道,他把桌上的蜡烛吹熄之后,才转身离开。张老太太是前苏联领事馆最后一户最后一口搬出来的人,但是朱代东还是没有马上离开,他又亲自把领事馆所有的房间都转了一遍,直到确认没有任何人之后,再离开。
  其实朱代东对于领事馆还有没有留守人员,心知肚明,他之所以还要做一遍无用功,是想用行动告诉别人,对待普通老百姓的生命,一定要慎重和细致。
  “朱市长,我要向市里检讨,我们的工作竟然还让你走到前面走了,实在惭愧啊。”陈树立跟着朱代东回到他的车上,朱代东现在还要去另外一个可能会有险情的四方坪,这让他很惭愧。
  “我知道你跟严锋滕同志在区水利局连续工作几天几夜了,我跟韦部长一起负责你们东城区这次的救灾工作,总不能天天坐在办公室里指挥吧?”朱代东一摆手,笑吟吟的说道。
  “代东市长,你能这么细致的劝导刚才那位张老太太搬出领事馆,我很佩服啊。郑秘书,刚才你是没有看到,代东市长对于人民群众,就像对待亲人似的,你应该写几篇文章宣传报道一下。”陈树立笑着说道。
  “你是不知道刚才那位老太太的情况,如果你知道了,我相信你也会动恻隐之心。”朱代东叹了口气,说道。
  现年75岁的老张太太,40来岁就死了丈夫,带着一个独生子,苦焦苦熬,好不容易把儿子拉扯大,又娶了儿媳妇,生了一个漂亮嘴甜的孙女。满心盼望过好晚年生活,可噩运总是无情捉弄苦命的人。
  天降横祸,在施工队干活的儿子从六层高的跳板上摔下来,断了脊梁骨。当时找个挣钱的活不容易,施工队为省一笔钱,也没对工人搞人身安全保险,包工头先是给了八千多元钱,以后再也不给钱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0/9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