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官场(校对)第5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3/908

  “保宁书记,我觉得去北京,还是你去更合适。”朱代东想了一下,说。
  “你是市长,政府方面的人当然得由你去汇报。而且这是老同志的非正式听汇报,还是你去较为恰当。”周保宁说道,他没有朱代东的神耳,无法分辨朱代东这句话是发自内心,还是为了安抚他。但是不管怎么说,站在他的立场上来看,让朱代东去北京汇报,都是最合适的。
  一开始得知韩国和日本的企业家代表团,先后要来木川考察投资环境,周保宁是打心眼里高兴。他有次跟朱代东说起这件事的时候,还笑吟吟的说,朱代东简直就是木川的福星,他一来,外商都主动找上门来了。当时朱代东就提醒他,恐怕不能这么乐观,这两批企业家代表团,恐怕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后来的事实证明,果然不出朱代东所料,这些企业代表来木川考察投资环境是假,向木川购买铟才是真。甚至有一家日本企业在参观木川冶炼厂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表示,愿意与木川冶炼厂在提炼铟的项目中展开合作。日本方面的条件很优惠,木川方面无需投入一分钱,而日方不但提供所有的资金和技术,而且还会以国际市场上的最高价,包销所有的铟产品。
  这个提议朱代东当时就否决了,木川冶炼厂提供铟的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就算日本方面提供资金和技术,也不可能让铟的产量有质的提升。也就是在那次考察中,朱代东向日方透露了木川冶炼厂对出口日本铟产品的价格:三百万美元一吨。这是目前国际市场上最高价的十五倍。
第1146章
上京
  去北京见老同志,除了要对汇报内容精心准备之外,带什么样的土特产去北京,也是一门学问。为了这个问题,朱代东专门与周保宁做了讨论。最后两人觉得,木川酒厂新酿造的原浆酒,很适合送给老同志。
  朱代东到木川之后,去的第一家企业正是木川酒厂。虽然这跟伍成科的父母都在木川酒厂工作有一定的关系,可是这跟朱代东喜欢喝酒,也是有一定关系的。木川酒厂的历史也比较悠久,酒厂的职工有些是几代人都是在酒厂工作的。现在酒厂的效益不太好,酒厂举步维艰,而酒厂的职工,也是在苦苦挣扎着。
  在朱代东视察完木川酒厂之后,木川酒厂的厂长鲍礼锋就几次找到伍成科,伍成科现在还住在酒厂的宿舍里,而且他父母又是酒厂的职工,鲍礼锋要找伍成科办事,只需要打着酒厂的名义,伍志泽与黄次英,就都会大力支持。而他们一旦大力支持,身为儿子的伍成科,也只能义不容辞。
  可是鲍礼锋对酒厂的改革计划,修改了几次也都没有得到朱代东的认可。鲍礼锋的改革,主要是针对酒厂的内部改革,在管理上下功夫,在体制上换思想。这也是一般的企业经常搞的那一套,朱代东自然不会认同。几次把报告递上去,都如同泥牛入海,鲍礼锋急得抓耳挠腮,天天在办公室里团团转。
  没办法,唯一能帮他的只有伍成科,鲍礼锋带着厂里的几名主要领导,亲自到伍成科家登门拜访。厂里如此多领导登门,对伍志泽来说,还是第一次。他当着鲍礼锋的面,在伍成科摆出父亲的架子,严令他必须替酒厂想个好办法。伍成科无奈,只好提醒鲍礼锋,是不是应该从酒的品种上下功夫?
  伍成科记得曾经听朱代东说起过原浆酒,他让鲍礼锋在原浆酒上下点功夫。鲍礼锋心花怒放,伍成科是朱市长的秘书,他的主意绝对错不了。他马上回去就召集全厂的技术人员开会研究,原浆酒的工艺要比现在的白酒复杂得多。而且不勾不对,不但口感好,而且还营养。
  朱代东的工艺虽然复杂,可是对木川酒厂而言,只要厂里重视,想要搞出原浆酒,还是没有问题的。第一批酒出来之后,鲍礼锋亲自送了两瓶给朱代东。听说是原浆酒,朱代东当着鲍礼锋的面就尝了尝,很是满意。他认为,如果木川酒厂能抓住原浆酒这个品种,未必就不能重振酒厂辉煌。
  鲍礼锋听得激动得全身都颤抖,他搞原浆酒,主要是为了讨好朱代东,至于能不能产生经济效益,现在的他,或许从来都没有想过。因此,在木川酒厂提交的报告中,对原浆酒的营销,还是采用中规中矩的办法。朱代东一看就瞧出了问题,他提出了几点意见,其中最重要的,要求木川酒厂不惜工本,在酒瓶的设计和外包装上下足功夫。同时对原浆酒的投入,也要舍得下本钱。
  对于鲍礼锋提出的酒厂资金不足,设备过旧的问题,朱代东建议他,木川酒厂现在可以搞体制改革了。以国有控股、职工入股的办法,重新组建木川酒业有限公司。既解决了酒厂的资金问题,也完善了企业的管理机制。
  “小伍,木川酒厂的新包装搞出来了没有?”朱代东问,自从喝了原浆酒之后,他对茅台这种勾对酒的兴趣大减。虽然木川酒厂的酒是新酒,可是也并没有那种普通新年份白酒的冲劲。
  “现在只有样品,因为没有定型。”伍成科说道。
  “样品没有关系,你让酒厂选二十套包装典雅的原浆酒,直接送到楚都机场。”朱代东说道。
  “我马上去办。”伍成科心里一喜,朱市长要去北京,现在指明要用木川酒厂的原浆酒,显然是对原浆酒的质量非常认可。这个消息如果传回去,可以想像,木川酒厂肯定会一片沸腾。
  伍成科给鲍礼锋打了个电话,传达了朱代东的指示。鲍礼锋刚开始以为是市政府要用酒,听伍成科介绍,这些酒要送到机场,他大喜过望。连忙问伍成科,这酒要运到哪里去,伍成科轻轻吐出“北京”两个字,让鲍礼锋兴奋的有些不知所措。能让朱代东到北京去送礼的,肯定不是一般的人,以后这些领导人来古南省,如果喜欢木川原浆酒的话,肯定会来厂里视察。或许今天的送原浆酒进京,就是木川酒厂新的转折。
  伍成科还是第一次跟朱代东离开木川,也是第一次去北京,到北京之后如何安排,他心里没有底。去北京之前,他向市政府秘书长钟召云请示。这是朱代东第一次代表木川去北京,也是伍成科陪朱代东去,有些事情钟召云必须交待清楚。
  “这次朱市长去北京,会跟见些领导见面,你那里有名单吗?”钟召云问,他也是刚才听伍成科说起,才知道今天晚上朱代东就要赶到北京,但具体去哪里,见什么人,他并不清楚。
  “我也不是很清楚,朱市长只是交待订机票,对北京的行程,并没有具体说明。”伍成科有些不好意思的说,不清楚领导的行程,是他这个秘书的失职。
  “这样吧,我也陪你们一起去。”钟召云嗔怪的看了伍成科一眼,朱代东身为市长,对这些细节上的事肯定不会太注意,身为市长秘书,在生活上,必须对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领导的心思要懂,领导的行程更要清楚。如果不知道这一点,很多事情都没有办法安排。
  “好,我马上给你去订票。”伍成科连忙说道。
  “等等,去北京都带了些什么东西?”钟召云问,下面的人去北京,肯定都会带一些当地的土特产,这些东西,朱代东肯定不会去准备,伍成科可能也不会太懂这里面的规矩。
  “朱市长让木川酒厂准备了二十件礼品装的原浆酒。”伍成科说道。
  “就这些?”钟召云眉头一皱,说。
  “是。”伍成科轻声说。
  “这怎么够呢,算了,剩下的我来安排吧,到北京后,你主要负责跟着朱市长,我负责后勤保障。”钟召云说道,朱代东第一次去北京,肯定会去木川驻京办看看,而伍成科还没有机会去过木川驻京办,对北京的情况肯定也不会很熟悉。
  “好。”伍成科松了口气,如果就他跟朱代东去北京,心里还真有些忐忑不安,现在钟召云去了,自己身上的担子一下子就轻了很多。
  下午在去机场的车上,看到钟召云也上了车,朱代东只是随口问了一句。钟召云跟着去北京,也有好处。木川驻京办自己还没有去过,虽然这次去北京,未必会去那里。可是驻京办得知自己到了北京之后,肯定会给伍成科打电话,想办法也会让自己去看看。驻京办的主要任务就接待市里来的领导,如果自己第一次到北京,却没到驻京办去看看,对方肯定会有想法。
  “朱代东,我们木川驻京办也开了个宾馆,条件还可以,晚上是不是就住在那里?”钟召云看到朱代东眼睛眯缝着,轻轻说道。
  “好。”朱代东睁开眼睛,淡淡的说道。这次难得去北京一趟,要见的人有好几个。木川市号称火车拉起来的城市,铁道部的田林肯定是要去见见的。另外原铁道部部长张晓辉的秘书黄亦文,他到现在也保持着联系。自从王志环担任铁道部长之后,黄亦文也调到发展计划司,担任副司长。
  黄亦文的资格比较老,担任张晓辉秘书的时候,就已经是正处级干部,而且也到了提副厅级干部的年限。趁着张晓辉离任,把他安排到发展计划司,是顺理成章的事。
  “朱市长,驻京办有一辆新的奥迪二百,不知道够不够用?”钟召云问,有些领导到了北京,就喜欢给自己的专车提一个档次,比如换成奔驰或者再高级的车子。
  “够用了,明天上午我要去见几位老同志,小伍,你要注意仪表,老同志不喜欢太花俏的穿着,尽量朴素些。”朱代东提醒道,那些老同志的观念都很传统,最是看不得那些摩登的东西。
  钟召云听到“老同志”这几个字,心里一动。在朱代东这样身份的人能说出“老同志”三个字,只有一种人群。原来担任党和国家重要职务,现在退下来的领导,才能当得起他那句“老同志”。
  都说朱代东身家清白,没有什么背景,可是现在他上京就是去见老同志,这样的关系,可能周保宁都未必有呢。钟召云觉得自己对朱代东,需要重新审视。
  一路无话,朱代东到北京之后,木川驻京办主任风焕兰亲自到机场迎接。得知朱代东要来北京,风焕兰迅速做了周密安排,知道朱代东喜欢喝茅台,特意又新购了两件准备。
  “你好,朱市长,欢迎你到驻京办指导工作。”风焕兰巧笑倩兮的说道。
第1147章
明天再联系?
  风焕兰是前年才担任驻京办主任的,在全国的驻京办主任中,由女性担任主任很常见。驻京办的工作,主要是方便木川市的领导来北京工作,同时还要随时注意中央的各川政策动向,及时向省里通报某些消息。驻京办用好了,能对市里的工作,起到积极影响。
  而风焕兰长得弯眉杏眼,唇红齿白,乌黑发髻斜堆脑后,一副精明强干的样子。而她饱满的酥胸,红润丰泽的双唇,加上有一双迷人的电眼,双腿修长,腹部盈盈一握,有一种成熟的风情。
  这样的人天生就是交际场上的高手,虽然她只是第一次见到朱代东,可是却像早就与朱代东是朋友似的。驻京办来接机,开了两辆车,把朱代东送上车后,她也随后跟了上车。朱代东只感觉一阵香风扑鼻,风焕兰就已经坐到了身边。
  “朱市长,你可真是年轻,我看咱们古南省,再也找不到比你更年轻的高级领导了。”风焕兰巧笑倩兮的说道。
  “我年轻没有什么经验,对北京的事情也不是很熟,还要请风主任多加关照才是。”朱代东淡淡的说道,他很清楚像风焕兰这样的人,只要你给根藤,马上就能顺着爬上来。周保宁曾经向他介绍过,木川驻京办是很有战斗力的,说的恐怕就是风焕兰。
  “如果要说伍科长没什么经验,那我不会反驳,但要说朱市长您,嘻嘻,那就太谦虚了。我跟吴茂聪,也是很熟的。”风焕兰说道,早在朱代东刚到木川市的时候,她就通过吴茂聪,打听到了很多朱代东的事情。吴茂聪跟风焕兰,可以说是“同行”,对风焕兰,他自然不会有太多隐瞒,毕竟这样的照顾都是相互的,可以说整个古南省所有的驻京办,已经形成了一个紧密的圈子。
  比如说市里领导来的太多,借用一个其他驻京办的车子,比如说朱代东原来在楚都市和沙常市工作过,她就会向楚都和沙常市驻京办主任,打听一些朱代东的习惯和爱好。这样的资源共享,每个驻京办都会乐意做的。毕竟谁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会有求别人的那一天。
  “看来茂聪同志把我的底都泄露给你了。”朱代东微笑着说。
  “吴主任对您可是特别的钦佩,说您年轻有活力,思维敏锐,在京城的关系,那也是硬邦邦的。朱市长,以后驻京办碰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求到您头上,可千万得帮衬一把。”风焕兰说道。
  “你是我们市里设在北京的急先锋,只要我能帮得上忙的事,当然义无反顾。”朱代东说道。
  木川驻京办来北京的时间较早,办公的地方不是租,则是买的。面积也比较大,有自己的停车场,而且还建了一栋九层楼的宾馆,下面二层是餐馆,三、四楼搞保健娱乐,五至九楼做住宿。朱代东来驻京办,安排的当然是最好的一套房子,这是一个超标准豪华套房。有两间卧室,一间专门的会议室和会客厅,里面的布置用的也是最新式、最高档的。墙壁上挂着名贵的油画,地面的地毯非常柔软舒适。
  两间卧室,朱代东单独占了一间,钟召云与伍成科共用一间,虽说是共用,可是这里的房间很大,里面有两张双人床,比住单间还要舒服。而且钟召云与伍成科,这次来北京,主要是为了服务朱代东,必须随时跟在他身侧。
  “朱市长,钟秘书长、伍科长,你们先休息,我安排了点宵夜,你们需要用的时候,给服务台打个电话就行,我就不打扰了。”风焕兰把朱代东一行三人送到套间之后,微笑着说道。
  “钟秘书长、小伍,你们如果要吃东西,自己打电话。”朱代东轻轻摆了摆手,就进了自己的房间。
  朱代东一进房间,就给张天睿打了个电话,“张总,我到了北京,明天什么活动,听你的安排。”
  “我哪敢安排你朱市长,我现在很忙,这样吧,明天再联系。”张天睿酸溜溜的说,自己搭台子,让朱代东来唱戏,一想起这件事,他心里就觉得憋屈。
  “要不明天我直接跟张老联系?”朱代东淡淡的说,自己既然来了北京,就由不得张天睿再耍花样了,这个电话一通,朱代东就知道他在长安俱乐部。透过张天睿的话筒,朱代东听到了很多熟悉的声音。现在对长安俱乐部的所有服务员和管理人员,以及常去的那些会员的声音,朱代东都很熟悉。
  “朱代东,你不要欺人太甚!”张天睿吼道,他现在真想给老爷子打个电话,告诉他朱代东不想见他,可是这样的想法只能在心里想想,老爷子交代的事情,如果办不好,有他的好果子吃。
  “张总,我们以后还要长期合作,你这样的态度我会很遗憾。”朱代东淡淡的说,张天睿还是觉得面子上放不下,但他不想想,这样的事情由得他来作主么?既然他下午已经通知了自己,自己去见张老爷子,就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他如果还想从中作梗,只能自取其辱。
  “如果你现在是这样的态度,我敢保证,木川市的事情,一定办不好。”张天睿紧咬着牙齿,缓缓的说道。
  “我想我们之间肯定有误会,要不然这样吧,等会我来长安俱乐部见你,到时见面再谈?”朱代东轻笑着说。
  “你怎么知道我在长安俱乐部?”张天睿惊恐的说,他站起身四处张望,想寻找朱代东,可是看了一圈,却没有朱代东的影子。
  “你别费心找了,我现在木川驻京办。”朱代东淡淡的说道,虽然他没亲眼看到张天睿,可是张天睿站起来,带动空气,就会产生细致的声音,让朱代东好像亲自目睹似的。
  “你可真够行的,好吧,明天上午我会跟你联系的。”张天睿叹了口气,他对朱实在无可奈何,朱代东知道自己在长安俱乐部,肯定是这里有人通风报信。要知道长安俱乐部对会员资料是绝对保密的,这一点他深信不疑,如果这里的服务员,连这点职业道德都没有,恐怕长安俱乐部,也不会成为北京四大会所之一。
  朱代东自然不会真的去见张天睿,像他这样的人,在长安俱乐部,不是打牌,就是带着那些三流明星或模特在调情,现在他真要去了长安俱乐部,恐怕会大大的扫了张天睿的兴致。
  朱代东放下电话,脸上微微一笑,像张天睿这样的人,如果不是因为他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恐怕非但不能成为所谓的商界名流,恐怕早就成了贫困潦倒一族了。
  朱代东知道现在调到木川之后,恐怕想要来北京,除了给市里跑项目之后,就难得再有机会。至少在今年之内,就算木川有项目要进京,也会由其他的分管副市长带队。木川市的经济要发展,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科学的规划。只要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木川市的经济发展,是顺其自然的事。
  “田司长,我是古南省的朱代东,刚到北京,有时间出来坐坐吗?”朱代东想了一下,还是给田林打了一个电话。周保宁对木川机车车辆厂的工作很重视,对发展全市的重工业也很有信心。这种信心来源于木川机车车辆厂的规模和实力,也来源于他与现任铁道部长王志环的关系。
  可是朱代东却认为,与王志环搞好关系固然重要,但是跟像田林这样的实权人物的关系,也不可忽视。木川市不管到什么时候,都不能一条腿走路。周保宁走他的关系,自己也巩固自己的关系,到时形成合力,自然就推动了木川市的经济发展。
  “代东啊,你来北京也不提前打个电话,我好到机场接你嘛。”田林嗔怪的说,前两年因为芙蓉县搞铁路专线的事,他认识了朱代东。当时朱代东送了套精装无名给他,这是芙蓉县的特产,服用之后,效果奇佳。
  “这我哪敢当,田哥能赏脸一起喝顿酒,就是很看得起我了。”朱代东笑呵呵的说。
  “你来北京,当然得我请客才行,但是今天事有不巧,我这里有点事,明天一起碰碰如何?”田林说道。
  “那行,我可是提前预约了的哦,明天晚上七点,长安俱乐部不见不散。”朱代东说道。
  “行。”田林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3/9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