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官场(校对)第5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1/908

  “今天来看病的人太多,医院已经在提前发号,你先到外面休息一下,我去排队。”胡衍辉在里面打听了一下,听到了很多的消息。现在他对于这个免费的医疗制度,已经不再怀疑。在医院里,社区居委会也派出了很多的干部来帮忙维持秩序,他已经亲自向几个社区干部证实,今天来看病的低保户,将全部免费。
  “你去吧,我就在这里等着你。”彭春红坐在医院的休息椅上,微笑着说。今天的胡衍辉精神焕发,整个人好像年轻了十岁似的,生活的担子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现在市政府有这样的政府,他们一家的生活,很快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1263章
朱代东的严峻考验
  “伍秘,朱市长什么时候有时间?”何望走进伍成科的办公室,问。这段时间全市的基层医疗单位都是爆满,去看病的人基本上都是以低保户为主。他这个财政局长马上就感受到了压力,虽然他掌握着木川市的钱袋子,但是现在市里的主要资金,全部是由朱代东调配。
  以前欧谱班在木川担任市长的时候,何望也是财政局长,虽然当时木川市的财政收入无远不如现在,但是他的财政支配权要比现在大得多。朱代东不但能大规模的增加财政收入,也能大笔大笔的投资。而且朱代东对于财政政策和经济政策非常了解,他在朱代东面前,根本就像脱光了衣服似的,没有任何的隐私可言。
  所以每次何望来见朱代东,心里都是忐忑不安。可是他作为财政局长,又必须经常来见朱代东。很多财政上的工作,朱代东会直接给他指示。
  “你好,何局长,朱市长已经在等你了。”伍成科看到何望,连忙站了起来,说。不管什么样的干部到他这里来,他都不会主动抬头,要不然他每天光是应付各级官员,就得耗费很大的精力。
  伍成科端着何望的茶杯,送他进了朱代东的办公室,自从市里的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之外,何望就成了朱代东办公室的常客。书记抓人事,市长管财政。对于这一点,朱代东领悟得比较到位,同时也执行得比较到位。对于市委书记应该抓的那一块,他基本上不会主动过问,而对于财政上的开支,他也尽量不让周保宁插手。
  当然,作为一把手,他想要用钱,朱代东是无法阻止的。周保宁是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成长起来的高级干部,对于现在朱代东加大民生投入,他是非常支持的。而朱代东的投入,都是很大的投资,动辄就是几亿甚至十几个亿,就算周保宁想用大钱,朱代东也能找到足够的理由。
  “朱市长,何望局长来了。”伍成科推门进去,轻声说道。
  “朱市长,你好。”何望见正在伏案在写着什么的朱代东抬起头来,连忙说道。
  “何望同志,请过去坐吧。”朱代东起来的时候,顺便拿起了桌上的一包烟,何望烟瘾比较大,一般的人当着朱代东的面,是很少敢抽烟的,但何望是个例外。他每次见到朱代东都会诉苦,现在财政局的工作强度至少是原来的两倍以上,到了朱市长这里,必须要犒赏一下他才行。
  朱代东虽然年轻,可是在木川市的威望,几乎可以说是如日中天。现在木川市的干部看到朱代东,都会很拘谨。朱代东对待工作非常认真,而且很多工作,他不是听了汇报之后就完了,在下面的干部汇报完之后,他在以后,随时都有可能跟进那项工作。因此在他面前,放得开的干部实在屈指可数。
  “谢谢市长。”何望看到朱代东手里的软中华,双眼放光,等到朱代东一坐下,把烟扔到茶几上,他马上就把烟拿了过来。抽出一根,给自己点上,然后美美的吸了一口。然后顺手就把那把烟装进了口袋,这才打开手里的包,拿了一份材料出来。
  按说像何望这样的干部,是不差烟的,他在朱代东面前表现得如此“饥渴”。财政局再差,烂船也有三斤铁,作为掌握全市财政预算和划拨的单位,再苦也不能苦自己,再穷也不能穷单位。但是很多人都很羡慕何望,他这样的做派,或许不是真正的差这一包烟,更多的象征意义是跟朱代东关系的融洽和亲密。
  而何望也希望自己跟朱代东的这种关系,能让别人知道。他从朱代东这里拿到的烟,回去之后碰到熟人总会主动发一根,说这是从朱市长那里顺来的。
  “朱市长,这段时间全市的社区医院、市级医院,天天爆满,基本上所有的定点医院,都已经到了所能接受患者的极限。”何望说道,原本低收入人群,平常基本上就同有体检的习惯,他们也没有那样的条件。他们收入在全市来说,是最低的,但是他们的工作,几乎都是最辛苦的。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的身体状况如何,可想而知。
  “有违规的情况发生吗?”朱代东问,他所说的违规,不仅仅只针对低保户,同时还有医院和医生,比如说乱开药,多开药等等情况。
  “暂时还没有发现。”何望说道,市里在审计民政局低保认定工作和资金的管理和发放工作时,力度非常大,开除的公职人员就有上千名,被免职的官员,也是上百,现在对于市政府的政策,下面的人敢于违抗的人还不多。每个人在想要违规的时候,都会先问一下自己,违规产生的后果,自己是否能承受得起。
  “现在毕竟才刚刚开始嘛,很多低保户,就算没有病,因为免费医疗,也想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我相信过了这段时间,情况就会有所好转。我们应该理解他们的心情,他们这些人,不要说一年检查一次身体,恐怕这辈子有些人都没有正经的检查过一次身体。”朱代东微笑着说,受占便宜的天性,不会因为贫穷或富有而改变,如果市里决定对全市市民进行免费医疗,他相信这样的情况,会更加严重。
  可是只要挺过了这一段时间,情况就会慢慢好转起来。而且,能对全市的市民,做一次免费的身体检查,也是为了排除隐患。很多人都是这样,患有小病、慢病的时候,总想着挺一挺,拖一拖,没准就好了。可他们没有想到,有的时候会因为这样的做法,而贻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结果小病变成了大病,慢病变成了绝症。
  “可是我担心,再这么下去,财政上会负担不起。”何望苦笑着说,所有的低保户最后的账单,都是需要财政来支付的。虽然市政府与所有的医院,都签订了协议,低保户的挂号费、检查费、医药费都必须按照五折、三折、六折来计算,可是每天汇总到财政局来的数字,还是超过了千万。
  “这才多长时间,就挺不住了?”朱代东不以为意的说,为了解决全市低保户的免费医疗和教育,市里专门拨了六个亿,这个数字是经过专家论证的,朱代东相信,至少在年底以前,市里应该无需再为低保户的免费医疗和教育而再次拨款。
  “按照这段时间的花费,恐怕再过两个月,市里的拨款就得增加。”何望看了朱代东一眼,迟疑了一下,才说。
  “什么?”朱代东一惊,一天要用一千万?这样的开支,市财政还真的很难负担得起,就算他再生财有道,一年也拿不出三十多个亿来支付低保户的医疗费吧。
  “这是近十天的费用表。”何望又拿出了一份文件递给朱代东,刚开始几天,他接到这样的汇总信息时,也很惊讶,可是经过他亲自去核实,甚至还派到了医院去查验,结果表明,这些数据都是真实有效的。
  木川市的干部都知道,这是朱代东亲自抓的一项工作,而且市里又下了这么大的决心,拿出六个亿的专项资金,民政局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谁还敢拿自己的前程和身家性命去赌那点蝇头小利?现在木川市的各级政府部门,办事的效率比原来有了明显提高,服务态度也有了显著提升,这些都是利益于市里对民政局的严厉处分。杀鸡骇猴,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主要的费用都花在药上面。”朱代东仔细的看着文件,虽然他看得很仔细,可是在何望的眼中,也只像是在匆匆浏览。何望绝对想不到,这份涉及到上万个数字的材料,朱代东只是随意的看了一眼,就全部印在了他的脑子里。
  因为记忆力很强,这些数字在他的脑海里,按照朱代东的要求,很快就重新排列和统计。所有医院的药费在原价的基础上都打了六折,可就算是这样,每天都有超过八百万,是用来支付医药费的。
  现在只不过近四十万的低保户,实行免费的医疗,如果以后全市的市民,全部都纳入免费医疗行列,到时就算把市里所有的财政收入全部投入到这里面来,也是填不满这个无底洞的。
  “是的,百分之八十二的费用,是来自药品。”何望说道。
  “医院药品的价格还能再降吗?”朱代东问,每天八百万的药品,这个数字是市政府绝对无法接受的,不要说全民免费医疗,就算是只针对现在的低保户,也是没有办法支撑下去的。
  “我们局里的工作人员跟医院打交道的时候,几乎每家医院都在诉苦,他们说对低保户的治疗,不但辛苦,而且利润很低,几乎没有钱赚。如果不是想到这是一份惠民的工程,他们肯定不会跟市政府合作。”何望说道。
  “看来得想办法把医院的药品价格降下来才行。”朱代东沉吟道,这是摆在他面前的严峻考验,如果不能跨过这个坎,木川市的低保免费医疗和全市免费医疗,将无疾而终。
第1264章
国家基本药物
  彭健明自从调到民政局之后,现在跟秦小娟几乎天天在一起了,他们白天在一个单位上班,晚上又在一张床上睡觉。白天在单位的时候,彭健明是秦小娟的领导,他如果对救灾救济处有什么指示,秦小娟会执行得非常到位。但晚上回到家里,秦小娟就翻身当了主人,饭菜由彭健明去搞,家务由彭健明去做,基本就连地板也是彭健明去干。
  秦小娟美其名曰,她在单位受到的压迫,要在家里连本带利收回来。彭健明原本在家里家务就做得多,现在他调到民政局当一把手,每天心情愉悦,回到家里就算是做一个小时的家务,也是心甘情愿的。
  民政局这段时间的工作很忙,而且他刚接手,就算有秦小娟给他当高参,他每天上班的时间,工作都被安排得满满的。可就算是这样,彭健明也觉得,自己的生活过得很充实,白天在工作主要是动口和动脑,回到家里再动手做点家务,也当是运动一下,第二天又能精神饱满的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
  民政局现在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当然也是要紧跟着市政府的步伐走。除了要按时发放低保资金之外,还要加大力度,提高对低保的认定和复审工作的准确性。随着木川市针对低保的各项福利政策,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木川市的低保户只会越来越少。而民政局每年都要对全市所有的低保户进行一次验证,把那些脱离低收入的低保户甄别出来。
  但目前最要紧的,还是配合卫生部门,把低保的免费医疗工作搞好。这段时间,全市纳入低保免费对象的医院,每天都是爆满,而财政的开支,也是越来越大。财政局的何望也跟他商量过,是不是向市里建议,对全市的低保对象,每年只采取半年甚至是三个月的免费医疗期。但是彭健明对何望的提议,并不认同,他在朱代东手下工作的时间虽然不长,可是他早就看到了朱代东的决心。
  对低保免费医疗和教育的事情,是朱代东早就定下来的事情。不管现在或将来,碰到多么大的困难,都不会动摇朱代东的决心。况且这样的事情,对于全市的低保户来说,也是他们期盼已久的福音,如果市里为了节约财政开支,而采取那样的办法,是会很伤低保户心的。这件事彭健明都不过了自己这一关,何况是朱代东呢?
  可以想像,如果市里真的出台这样的政策,一旦过了免费医疗期,那些生了病的低保户,也不会进医院治疗,他们一定会硬挺着,一直等到免费医疗期的到来。如果实在挺不住,只有让生命消失。真要是发生了这样的事,那该是多大的悲剧啊,恐怕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安生。
  当朱代东敲开彭健明家的门时,看到来开门的彭健明腰间还系着白裙布,很是意外,在他的印象中,男人做家务的很少,在单位上当领导的,回到家后干家务的就更少。像彭健明是秦小娟的领导,回家后反被领导的,就更是少之又少。
  “彭健明同志,没想到你在家里还是模范丈夫。”朱代东微笑着说。
  “啊!朱市长。你怎么来了?”彭健明看到朱代东,明显愣住了,他的大脑立马当了机,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来访的竟然会是朱代东,来之前朱代东也没给他打电话,让他一点准备也没有。
  “冒昧打扰,不会见怪吧?”朱代东微笑着说,他也是兴之所致,才突然想来彭健明家作客的,每天因为低保户的免费医疗,市财政都要支付一千万以上,这个数字每天都盘旋在朱代东的脑海里,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他不管干什么都没有精神。
  “怎么会见怪呢,朱市长,别在外面站着了,快请进来吧。”秦小娟听到彭健明的惊呼,连忙从里面走出来,她推了一下呆若木鸡的彭健明,对朱代东笑着说。
  “秦小娟同志,看来在家里,你才是真正的主人嘛。”朱代东笑吟吟的说,秦小娟现在虽然降了半级,可是她还是以救灾救济处副处长的身份主持工作,加上彭健明调过来担任局长,她这个副处长,可以说比原来当处长还要舒服。至少在局里,她再也不用看领导的脸色,而对于处里的工作,她也有更大的自主权。
  “朱市长可千万别这么说,不管到哪里,我都是他的助手,只不过他体贴我,才包揽了家里的家务。”秦小娟脸色微红,尴尬的说。自己在家里使唤男人做家务,被市长当场看到,这要是传出去,会影响彭健明在局里的威信。
  “朱市长,你请坐,我去给你倒茶。”彭健明把朱代东引到客厅,说道。
  “健明,你陪朱市长,我去倒水。”秦小娟说道,她就算在家里再强势,当着朱代东的面,这端茶倒水的事,还是要亲历亲为才行。
  “彭健明同志,今天晚上来你家,除了想来看看你之外,对于市里低保户免费医疗的费用问题,想听听你的想法。”朱代东说道,彭健明当过卫生局的副局长,现在又是民政局长,对于这里面的问题,他肯定比一般人了解得更多。
  何望虽然是财政局长,可是他只精通财务,而在医疗卫生的过程中,如何才能让治疗费用降下来,彭健明肯定更加有发言权。就算是卫生局长韩良,在这件事上,恐怕也没有彭健明了解得这么透彻。
  “这件事何望局长也跟我说起过,这段时间,全市低保的医疗费用,都在千万以上。我看过财政局的文件,发现有百分之八十的费用来自于药品。因此,想要把治疗费用降下来,最关键的还是把药品的价格降下来。”彭健明沉吟道。
  朱代东微微颌首,药品的价格肯定要降下来,但是如何个降法,他还想听听彭健明的意见。因为现在全市的免费医疗还没有开始,所以在药品的采购上,还无法做到,由政府统一采购、配送的办法。如果只为低保户单独建立一套单独的采购平台,那花费的人力物力就太大了。
  “我建议医院对低保户的治疗,尽量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同时市里能不能像对教师那样,对医务工作者也进行工资补贴?如果能同时做到这两点,我相信医药费会大大降低。”彭健明说道。
  “国家基本药物?”朱代东疑惑的说,一直以来,他都没有主抓过文教卫生,对于这方面的事情,并不是很了解。
  “国家基本药物是指由中央政府制定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制定该《目录》的目的是要在国家有限的资金资源下获得最大的合理的全民保健效益。基本药物是公认的医疗中的基本的药物,也是对公众健康产生最大影响的药物。基本药物不是最便宜的药品,但可以说是最好的药品,好在基本药物是经过综合考虑,能满足临床基本和必要的需求。由于疗效好,使得治疗总成本最低,即具有临床最大治疗效益的同时又兼顾保证大多数人民整体保健的最佳选择。
  我国自1992年起结合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开展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的工作。国家基本药物的遴选原则为: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包括预防、诊断、治疗各种疾病的药物。随着药物的发展和防病治病的需要,每两年调整一次。”彭健明解释道,他原来担任卫生局的副局长,而且也曾经担任过第一线的医师,对于这里面的情况非常的清楚。
  “为什么现在的医院里,不大量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呢?”朱代东问,不懂就要问,他是领导,但绝对不能不懂装懂,否则造成的后果会非常严重。其实主动承认自己不懂,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但如果外行要不懂装懂,强行领导内行,最后造成的损失,将是难以估量的。
  “还是因为利益问题,随着我国医改的不断深入,医院对于经济利益也越来越看重。朱市长,我其实认为,不管到什么时候,医院都不能成为一个盈利的结构。否则,最后的承担这一切的,依然还是患者。”彭健明说道,他在上任之前,朱代东特意找他谈过话,朱代东嘱咐他,到了新的工作岗位上,一定要放开手脚,敢抓敢干,对领导更要能直言不讳。
  而彭健明经过多次的观察,朱代东也确实是一个很务实的领导,在他面前,说真话要比说假话更为有利。哪怕是自己做错了,只要你说了真话,朱代东未必会怪罪你。但如果你说假话,很有可能会引起朱代东的反感。被朱代东反感之后,最有可能的后果就是让位。在木川市,已经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你说的这些我能理解,但是为什么对医生也要工资补贴呢?”朱代东不解的问。
第1265章
医药分家
  对于现在逐渐出现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很多人都把责任推到医院、医生身上,但是彭健明认为,这其实应该是制度问题。而且因为医生的专业性太强,一般的政府部门,也很难切中要害的处理这些问题。
  现在很多人都抱怨,医院的各种检查、化验费用越来越多,原来到医院看病,只要从医生那里看完病,然后就可以直接去领药。可现在,挂个号到医生那里,不管三七二十一,首先就是给你开几张检查单或化验单,等到结果出来之后,才会开药。
  很多人都认为,这样的检查或化验,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凭医生的经验,他基本上就应该在当时诊断出来。可是医生为什么还要坚持化验或检查呢?主要是因为,一旦出现医患纠纷,没有一个双方都认可的中立结构来处理。而双方的举证,对医生来说,风险更加大。
  比如说一个普通的感冒,原本只需要开点药,回去吃就行了。但是现在如果病人回家后,没有按照医生的嘱咐要求多喝水,尤其的年龄大的患者,一旦出现发热出汗,血液会变稠,一旦发生心梗,就必须要让医生拿出证据,证明当时没有心梗,所以要做心电图。
  这样费用能不高吗?有没有感染,先用点抗生素再说,要不将来继发感染,再要医生来证明,当时没有感染,岂不是很麻烦?为了让自己避免麻烦,自然要提前把各种可能性都考虑到,只有是需要做的检查和化验,一项也不能缺,一个也不能少。
  再说医生的工资,应该说,绝大多数的医生还是尽职尽责的,这一点彭健明深有体会。但如果让每个人都大公无私,这也是不现实的。不管什么人,都会有趋利性,同样的两种药,开高价药,他每个月能拿奖金,开低价药,不但没有奖金,还要挨领导批评。一二次或许无所谓,可是如果长此以往,恐怕就不是奖金问题,而是自己的饭碗能不能保住的问题。
  细心的患者去看病会发现,以前1块钱一支的氯霉素眼药水,如今已经很难找到。注射用红霉素,全国缺货,一支难求。一些急救类廉价药的缺乏,更让患者揪心,医生头疼。有关部门曾经做过一次统计,医院的廉价药缺口高达342种。廉价药为何消失?药厂说医生不爱用没市场,而医生则说药厂没利润不愿生产。医院廉价药短缺到底谁之过?
  彭健明认为,如果让医院成为一个营利结构,如果让医生的工资与他的业绩联系在一起,这样的问题,总会产生。一块多钱的强心剂,就算全部让医院赚走,也就一块多钱。可是二百多块钱的强心针,不管怎么说,也是强心剂利润的五六十倍。
  彭健明慢慢把自己的观点,向朱代东挑明。他从一名医生的角度,医院的角度,以及卫生部门干部的角度来分析这样的事情,增加医生工资,降低医院的营利性,由市政府出面,单独采购国家基本药物,对低保户,也主要用国家基本药物为主,只要这几点能达到,他相信低保免费医疗的财政支出会迅速降下来。
  “健明同志,你的观点给了我很大启发,你看能不能把你的观点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文字性的东西?另外,相同疗效的药物,价格真的相差那么大吗?”朱代东还是有些不相信的问题,一分钱一分货,如果价格太贵,怎么能被市场接受呢?这明显就不符合经济规律嘛。虽然朱代东对卫生系统的事不太了解,可是只要是跟经济相关的事情,他还是清楚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1/9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