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官场(校对)第6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3/908

  “查总,你这是什么意思?”时友军的脸一下子就沉了下来。
  “时市长,一点小意思而已,你也知道我的公司这次可是贷款了六千万来做这个工程,我的全部身家都在这个工程身上,我对这个工程比对我老婆还要重视,怎么敢拿工程当儿戏呢。”查大强笑着。
  “这个情况你已经说过多次了,我也很同情你。但是我还是想提醒你,你这样子搞是要不得的。”时友军脸上露出不悦之情,说。
  “时市长高风亮节,我是非常清楚的,但是这真的只是我的一点心意,这不马上就要过年了么,算是提前准备的年货。”查大强说道。
  “现在离过年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呢。”时友军哑然失笑,“查总,东西你必须拿回去,至于你的要求,我会跟朱市长反映,只要你能保证质量,可以适当减少一些监督员,毕竟他们的工作,也有可能影响到你们的工作。”
  “绝对保证质量。”查大强听到时友军松了口,大喜过望,忙不迭的说。
第1467章
自豪感与幸福感
  于丹枫和邹凯强在上午的时候到了一家名叫相思中学的学校,也不知道邹凯强从哪里知道这所学校的。从木川市区出发,先到了下面的县城,然后又转中巴车,坐了近一个小时之后,再走十几分钟,才终于到了这里。
  学校不大,条件也很简陋,只有一栋两层楼的教学楼,所有的学生和教师,全部挤在这栋教学楼里。至于什么实验室、阅读室那是想也不用想的。至于体育设施,除了操场上有两个光秃秃的篮球架之外,连个乒乓球台也不有。但是在学校了解一些基本情况之后,于丹枫才发现,学校的条件正在改善之中。在教学楼的对面,隔着操场正在打地基。据校长介绍,新的教学大楼,将在半年后落成,明年上学期,就会投入使用。
  这次邹凯强跟于丹枫下来,不是为了采访学校教学条件的,而是想知道木川的教师工资补贴执行情况。像相思中学这样的基层学校,基本上都是农村子弟,而且学校的老师,民办教师与代课老师肯定也占据着相当的比例,他们这些人每个月能拿到多少工资,才是他们最想知道的事。
  当说到教师工资的时候,校长很自豪的介绍,他们已经领了好几个月的双工资了,现在,学校老师的收入水平,在全乡甚至是全县,都是比较高的。对于基层的学校来说,其实能领到足额的工资,他们就很满意了。而政府补贴国家的同等工资,这让他们觉得自己一下子被幸福紧紧的包围着。现在的收入,相当于原来的三倍,这如何不让他们激动呢。
  原本学校的老师,找对象很难。女老师还好些,毕竟她们的那份工资养活自己不成问题。但是对于男教师来说,如果他们要找女朋友,必须要找一个有工作的,否则以他们微薄的工资,是养不活一个家庭的。可是如果有工作的女性,又岂会嫁给一个教师呢?因此,学校的男教师很难找到女朋友。
  每年因为这样的情况,都会有年轻的教师跑出去打工,他们到沿海地区的私立学校教书,工资要比家里优厚得多。可是自从木川开始实行教师工资补贴政策之后,所有在外地的在编教师全部跑了回来。根据教育局的规定,如果在编而不能任教的教师,都将被开除。
  “民办教师与代课老师也有这样的待遇吗?”于丹枫问,看到校长眉宇间显露着那种发自内心的幸福,她很是感慨。可是她更关心的是民办教师与代课老师的实际待遇,这两个教师群体在我国显得非常特殊,他们是特殊时期的产物。在实际教学中,他们干的不比正式老师少,可是工资却还只有对方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而木川真的愿意改善这两个群体的收入吗?上面就算有这个想法,在下面能执行到位吗?
  “当然,现在我们学校已经没有了民办教师,很快,代课老师这个称号,也将在我们学校,甚至是全市消失。”校长自得的回答道,他教了一辈子书,也当了十几年的校长了,都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可是只有今年以来,他才真正感觉到了人民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
  “为什么?”邹凯强诧异的说,越是到基层,这样的群体就越大,按照他在其他地方采访的经历来看,像这样的学习,民办教师和代课老师会占到百分之三十左右。可现在这位校长才告诉他们,这所学校已经没有了民办教师,而且很快代课老师都要在全市消失,这怎么可能呢。
  “这是上面要求的,根据市里的有关文件精神,全市所有的民办教师必须全部转为正式教师,到上个月止,我校的六名民办教师已经全部转为公办教师。这可是他们盼望了十几年的事啊,没想到突然之间就实现了。说老实话,这个政策一出,我这个校长的工作好做多了。而代课老师,也将在五年之内取得相关资格,这是硬性规定,但在没有取得公办教师资格之后,他们也将享受公办教师的待遇,每个月拿的工资是一样的。”校长说道,以他们学校现在的情况,根本就不再缺老师。
  原来学校是留不住老师,特别是年轻的老师,分配到学校没两年的时间,就跑到外面去打工。而现在外地的老师,都想削尖脑袋想挤进来呢。在这样的地方能拿到双倍正式教师的工资,按照当地的消费水平面,至少相当于在沿海地区至少拿五倍的工资。
  “也就是说,民办教师必须强制性转为公办教师,而代课老师则需要通过考核,才有可能转为公办教师?”邹凯强诧异的问,这样的政策当然很受这些教师的欢迎,可是这样会不会引起那些公办教师的抵触呢,要知道他们可是辛辛苦苦才拿到一个编制。可现在,那些民办教师,几乎是无条件的得到了一个编制。
  “是的。”校长不以为然的说。从教学水平上看,民办教师一点也不比公办教师差,甚至有很多民办教师,都是学校的教学尖子。
  “你认为这个政策合理吗?”邹凯强问,作为一名记者,他绝对不能把自己的态度和想法混入到采访事件中去,但现在木川的这个政策,让他实在有些想不通。不可否认,这样的政策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加教师的集体感和荣誉感都用很大的益处,可为此,教育部门与政府部门,会支出很多无形的资本。特别是教师工资补贴,意味着木川每年将增加数以亿计的财政支出,木川的财政开支,真的有这么富余吗?
  “应该还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吧,至少在我们学校,所有的教师对于市里的这个政策都是欢呼雀跃。”校长说,民办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付出的并不比公办老师少,可是因为没有编制,导致他们的生活水平一直处于平均线以下。
  “能看看你们这几个月的工资表吗?”邹凯强又问,之所以选这个学校,完全是随机的,一直到今天早上,他才最终确定下来。他相信,就算木川方面知道自己要下来采访,也不可能做工作做得这么好。
  “当然可以。”校长微笑着说,这段时间很多人都关注这个工资表。
  看了工资表,邹凯强跟于丹枫都无话可说,应该说木川的教师工资补贴政策,是执行得非常到位的。于丹枫知道,采访任务基本上算是结束了。原本她对于木川的印象不是很好,可是到现在为止,她的看法却有些改变。木川的城市建设虽然不如其他城市,可是她在民生方面,却是其他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比拟的。免费的公交车,不止是让木川人民的出行变得方便,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有一种油然而生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是木川市政府给予他们的,或者说是朱代东给他们的。
  而今天在相思中学的采访,也让于丹枫感觉到这个校长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他在采访中说到,现在他这个校长的工作,比原来要好干得多了,于丹枫认为是对的。作为校长,在学校的老师工资翻番,民办教师也全部转为公办老师之后,学校从上到下,必然都会拧成一股绳。而新的教学楼正在修建当中,到时老师的住房问题,也会得到解决,学校的教学条件也会大为改善,全校师生都在憧憬着学校的未来,肯定会非常支持校长的工作。
  “校长,你们学校的辍学率怎么样?”邹凯强突然问道。
  “这个学期也低了很多,原来差不多在百分之四,现在不足百分之一了。”校长说道,这个数据原来一直是令他头脑的问题,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国家规定的,可是由于农村家庭的收入水平,很多家庭为了那点学费,都要大费周章,学校等到开学之后一二个月才交齐学费的情况,屡见不鲜。
  “为什么呢?”于丹枫好奇的问,刚才邹凯强的问题,让她有些不满,这哪里采访,根本就是在找木川的问题嘛。
  “也是因为市里今年实行的低保户政策,现在农村也有低保了,而且对于低保户的评定,很客观,只要是低收入家庭,都能评上。”校长微笑着说道,虽然低保户每人每月只有六十元,但在农村,有了这六十元,也能保证最基本的生活了,不说吃的很好,至少不会饿肚子。
  而且作为低收入人群,他们要么是因为身体方面的原因,要么是因为受了灾,这个灾,包括家里有人生了重病。一个家庭,因为某人突然生重病,由富返贫的情况,在农村时有发生。农村人的家庭观念非常强,有的时候,他们明知道是不治之症,但为了那份亲情,还是把病人往医院里送,全家勒紧裤带,甚至是倾家荡产,为的就是那一份早就没有了的希望。
第1468章
有信心
  邹凯强跟于丹枫一时都没明白,市里的低保政策,怎么就跟学校的辍学率扯上关系了呢。如果这样的政策能解决辍学率的问题,为什么其他地方的辍学率不见得下降呢。
  看到他们一副疑惑不解的样子,那校长微微一笑,很自豪的说:“两位可能还不知道吧,我们木川的低保政策跟其他地方有些不一样,其他地方的低保户,只能领到低保金。可是我们木川的低保户,不但能领到低保金,而且他们还能享受免费的医疗服务,而他们的女子也能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
  “免费的医疗服务?”邹凯强跟于丹枫异口同声的说,低保户的子女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他们能够理解,可是免费的医疗服务,就算是国家干部,也没有这样的待遇啊。
  “是的,现在低保户的医疗保障,比我们这些人还要好,大到开刀动手术,小到感冒咳嗽,都不用出一分钱。”校长笑着说,原来很多人都有些瞧不起低保户,可现在,低保户反而成了大家羡慕的对象。不是因为他们每个月能领到的那么几十块钱,而是因为他们所享受的福利,真的是让别人羡慕。
  只不过申请低保的资格,现在非常严格,而民政局对低保户的认定,会异常谨慎,现在想跟原来那样,冒名顶替或者做假资料骗取低保资格,已经变得非常困难。不管说绝对没有这样的情况,只是那样的事情,已经少之又少。
  “真的能完全免费吗?”于丹枫记得以前看到过这方面的报道,但是现在生病吃药,需要多少费用?就算木川的财政收入再多,恐怕也填不满这个无底洞吧。
  “当然然,我们学校有个家长,得的是脑瘤,要到上海动手术,前前后后花了四十多万,全部由政府买单。”校长得意的说,换在以前,他们得了这样的病,几乎就只能在家里等死,可现在,不但能到上海去治病,而且还会由卫生局指派专门的医务人员,跟随他们一起去上海。当然,派出医务人员也是针对那些需要到外地大医院动手术的病人,像那位家长,在上海动完手术,经过观察期之后,马上就要转回市里的医院继续治疗。虽然政府在给低保户治病的时候很大气,但也绝对不会随意乱花一分钱。
  “你能带我们去见见这位家长吗?”邹凯强跟于丹枫对视了一眼,他们都能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到惊愕,这样的事情就算是在新闻联播里都没有听说过啊,木川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一点,那比他们实行教师工资补贴,还让人惊诧。
  “当然可以,现在就走吗?”校长说。
  “行。”邹凯强说,他还真想去看看这个花了人民政府四十多万的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校长很快把他的摩托车开了出来,这是一辆崭新的摩托车,就是古南的品牌:昌隆达。仿五羊款,结构简单,动力十足,很适合在农村里使用。
  “这位家长家比较远,走路得半个多小时,又不能公路,只能委屈一位两位。”校长笑着说。
  “没关系,只要能到就行。”邹凯强说道,他看了看校长的新摩托车,又看了看教学楼对面的新教学楼的地基,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对于任何一个单位来说,只要是搞基建,那都是一个油水丰厚的工程,作为一校之长,哪怕这个学校的条件再简陋,也是有油水的,比如说一台新的昌隆达摩托车。
  “市里的教师工资补贴政策执行之后,我们这些当老师的,手里头终于也宽松了些,一些年轻的老师都是先买手机,我却想先买台摩托车。”校长好像看透了邹凯强的目光,在那里自言自语的说。
  “校长,你们木川的老师还真是幸福。恐怕现在这里能骑摩托车的人不多吧?”于丹枫等邹凯强坐上去之后,半侧着身子坐到了最后。她刚才已经注意到,学校后面的车棚里,停着几辆崭新的摩托车,看来这个学校里,有摩托车的并不是校长一人。
  “谁说不是呢,说起这摩托车,还有一个故事呢。”校长发动摩托车之后,大声说道。
  “什么故事啊?”于丹枫连忙问,作为记者,不就是想把被采访者的故事全部挖掘出来么。
  “这几个月,我们都能领到双倍工资,学校的老师相约一起去买摩托车,可是买什么牌子的好呢?一开始大家都想买进口的牌子,什么五羊、本田,可是到县城转了一圈之后,所有人在看了这个昌隆达摩托车之后,都改变了主意。”校长笑着说。
  “这个昌隆达摩托车有什么不同吗?”邹凯强问,他以前下去采访也坐过摩托车,可是并没有感觉到这个品牌的摩托车,跟其他的摩托车有什么区别啊。
  “当然,因为这个摩托车跟我们的市长有关系。”校长神秘一笑,说。
  “哦,你说的市长是现在的朱市长吗?”邹凯强精神一振,他没想到自己要的线索,竟然一下子就冒了出来,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是的,这摩托车是当初朱代东在沙常市雨花县当副县长的时候搞出来的,我们现在能买得起摩托车,不就是因为朱市长的好政策么。”校长微笑着说,可能他只是在电视里见过朱代东,但是他对朱代东的这份感激,却是发自内心的。
  “你们这个朱市长还真做了点实事。”邹凯强有些遗憾的说,原来以为是条大线索,可是听完之后,却是大失所望。
  “那是当然的,今年以来,对农村的各种摊派少了,我们的工资增加了,还有低保户的孩子也能上得起学了,他们的生活也有了保障。现在我们乡还在建一所二级医院,以后周边几个乡镇都可以来我们乡看病呢。到那个时候,可能所有人看病都不需要花钱了。”校长笑着说,当人民的日子有了奔头,当人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当人民觉得他们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命运,他们将会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我们在来的路上好像看到了,那所医院正在装修吧。”邹凯强又问,那所医院,可能这个乡最豪华的建筑了,现在基本的建筑已经完成了,正在搞内部装饰。
  “是的,也许不用一年的时间,我们这里的人,就都能看得起病了呢。你可是不知道,现在有很多人,为了等到免费医疗的时间,有病基本上都是扛着。”校长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农村里的人,一分钱总想掰成两分钱来花,哪怕他们知道小病拖着拖着就会变成大病,但他们依然无怨无悔。
  “是啊,如果你们的朱市长真的能做到这一点,他一定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领导。”邹凯强感慨道,他不能责备这些扛病的人,他很清楚,这些人平常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就算他做不到这一点,我也认为,他是一位了不起的领导。”校长笃定的说,而且他也认为,朱代东不可能做不到这一点,只不过当着两位外人,他不好意思跟他们争执罢了。若是换成学校里的老师,或者乡里的其他人,那他是一定要跟他们争论个高低的。
  聊着天,时间过得飞快,很快就到了那个低保户家里,校长显然跟这家人很熟,把摩托车停好之后,就径直走了进去,同时充当半个主人,向邹凯强和于丹枫介绍着情况。
  当校长走进屋里的时候,看到男主人也在,很是很诧异,他用当地的方言跟男主人聊了几句,脸上这才释然。虽然他们只谈了几句,而且用的是当地方言,外人是听不懂的。可是邹凯强却从他们脸上,发现了一些问题,他连忙向校长问起这件事。
  “是这样子的,原本这家男主人应该在医院里当质量监督员的,可是现在却突然让他不用去了。”校长解释说,虽说当监督员是没有工资可拿的,但是只要能查到问题,却是有丰厚资金的。
  “为什么呢?”邹凯强问,虽然他不明白,为什么作为低保户能当质量监督员,但是突然让这样的人不上班,里面肯定是有原因的。
  “不知道,是上面的意思,可能是那家装饰公司,觉得他们盯得太紧,影响了正常工作了吧。”校长淡淡的说道。
  “校长,质量监督员是干什么的?”于丹枫看到这位男主人的左脚有些残疾,明白这个家庭为什么会如此贫困了。
  “质量监督员是属于义务性质的,市里对医院的质量抓得非常紧,所以就免费培训了一些村民,不拿工资,但是如果但出质量问题,可以从罚款里面拿出一部分进行奖励。”校长说道,他简单的向邹凯强和于丹枫介绍了义务监督员和奖励制度。
第1469章
重要发现
  对于木川的这种义务监督员和奖励制度,邹凯强跟于丹枫都没有听说过,当校长介绍的时候,他们听得聚精会神。特别是于丹枫,碰到一些不明白的地方,还不时发问。
  其实这是朱代东的土发明,不管到哪里,只要是政府的大型工程,他就会发动群众,而事实证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了,虽然这些质量监督员只是临时培训,可是他们非常敬业,工作起来责任感非常强,这家医院就建在乡里,以后很有可能就要给他们治病,所以谁都把医院当成自己家的。如果谁想搞那些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事情,他们是绝对不会允许的。
  “原来如此,校长,我想问他几个问题,你能帮我翻译一下吗?”邹凯强说道,他说的普通话,对方是能听得懂,可是对方说的方言,他有如听外星文一样。
  “行。”校长说道。
  邹凯强的疑问主要是医院的工程质量,突然让这些义务的质量监督员回来休息,而且回来的时候,那家万全装饰公司,还给每人发了一百元的红包,这里面不用去想,就透着奇怪。万全装饰公司跟这些质量监督员,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这些人是经当地政府的委托,进入施工现场监理的,任什么他们走的时候,万全装饰公司要发红包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3/9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