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官场(校对)第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908


第147章
狮子山东施效颦
  今年雨花县的各个乡镇都开始扶持养殖业,全县十六个乡镇,来树木岭考察回去后,也都学习树木岭这种养殖模式。既能为老百姓谋利,又能赢利上级领导的赞扬,这样的好事,谁会放过?
  距离树木岭最近的狮子山乡的动作最快,狮子山乡党委政府对通过养殖振兴狮子山经济也很有信心,在地理位置上,狮子山乡比树木岭更有优势,而且狮子山乡的经济基础要比树木岭好。狮子山乡再过去就是市区的郊区,每天看到从树木岭的车子,拉着猪、蛋、豆腐,源源不断的送到市里,狮子山乡的党委书记沈成梁要说不眼热那是假的。
  这次去树木岭乡考察,狮子山乡的乡长凌长金亲自带队,去了二天,回来后,带回了树木岭的养殖技术和种猪繁殖经验。去年树木岭一年大变相,狮子山乡半年就要追上甚至超过树木岭!
  沈成梁和凌长金商议了两天,觉得照搬树木岭的模式并不可取,再说了,照搬树木岭的经验,到时狮子山也没有亮点,县里的领导下来一看,跟树木岭没什么区别嘛,最多也就是规模大小不同而已。
  树木岭的养殖场是由全乡农户集资,狮子山乡决定办成乡镇企业,由乡里投资。当初树木岭是拿不出这笔钱,可狮子山乡出得起。再说树木岭养殖场一个月能赢利十几万,五六十万的投资几个月就能回来,怕个鸟。
  树木岭的猪苗和饲料都是免费提供给养殖户,沈长梁和凌长金暗笑树木岭的陈树立和朱代东笨,这是让村民致富赚钱的事,他们还不能拿点饲料钱和猪苗钱?如果这笔钱由养殖户提供,养殖场也就不用出什么钱了,也就办个二十来万的饲料厂。
  种猪场、鸡苗场,狮子山乡是不怎么办的,时间来不及啊,等到种猪场的猪苗搞出来,又得几个月之后,到时黄花菜都凉了。而且种猪场的投入大得惊人,树木岭养殖场的种猪场的投入已经超过五十万,何况去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呢。
  狮子山召开全乡干部和村干部大会,乡干部进村,各村分摊。狮子山乡三十个自然行政村,一万二千多户,沈成梁要求上半年必须有一半农户成为养殖户,下半年争取再把另外一半人纳入养殖户计划。
  在会上,沈成梁大谈树木岭大搞养殖取得的成就,每户养殖户每次养猪十头,半年出栏,可获纯利五百元左右,一年就是一千。这还是去年的情况,今年树木岭的养殖户都提高了养殖数量,鲜有再只养十头猪的。
  树木岭几乎每天都有几辆送猪的车子经过狮子山,对沈书记的话,下面的干部倒也不怎么怀疑,何况他们也听到过消息,树木岭那边的农户,确实因为养殖而赚到了钱。
  狮子山全乡总动员,电视台、乡干部、村干部轮番鼓动,有树木岭的成功例子在前,还真有不少村民动了心。虽然条件不如树木岭,猪苗和饲料都要用现钱结账,可真要是能赚钱,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沈成梁和凌长金一开始脸上笑开了心,连走路都觉得身上轻飘飘的。猪苗从外地买回来,过养殖场一次手,要赚点钱,饲料也可以赚点钱,虽然生猪还没有长成,乡里投资的养殖场二个月时间就快收回成本了。
  但好日子似乎快到了头,狮子山乡的猪突然得了病,一开始只是厌食、不动,整日躺在那里,哼哼的叫着。过了几天,竟然开始死亡。从一开始的几户,到几十户,没几天,就有几百户上千户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沈成梁和凌长金急了,让农技站去查找病因,二天时间,病因没有找到,猪却死了三百头。
  狮子山乡马上向畜牧局求助,拿了点猪粪去化验,县里却没有相关设备,最后还是转到了树木岭。树木岭养殖场有一个化验室,专门为种猪场和养殖户服务,现在里面的仪器已经很齐全,甚至超过了畜牧局。
  猪瘟,今年还在树木岭支援的董金海很快得出结论,沈成梁和凌长金面面相觑,猪还会生病?而且还是瘟疫?
  “董科长,这个能治得好吗?”沈成梁急切的问,他就纳闷了,怎么树木岭养了这么久的猪却没听说过生病,怎么狮子山第一次养猪就得了瘟疫呢?
  “感染了的只能做无害化处理。”董金海摇了摇头,狮子山乡搞大快上干,买来的猪种恐怕没有接种疫苗,而树木岭之所以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都是因为猪苗在种猪场就接种了各种疫苗。
  “无害化处理?”沈成梁脸色一变,所谓的无害化处理一般都是采用深埋的办法,上千头猪,全部埋掉,虽然这些猪的损失全部由养殖户承担,可是沈成梁身上的担子也不轻松。
  “对,沈书记,现在狮子山乡要赶紧把没生病的生猪接种疫苗,并且做好消毒工作。包括场地、圈舍、用具等。粪便堆积发酵、无害化处理猪瘟。”董金海沉静的说道。
  “董科长,树木岭的养殖户发生过这种情况没有?”凌长金忽然问。
  “树木岭的猪苗自繁自养,在送到各养殖户手中时,就已经接种了各种疫苗,同时在各个生长期,也会注射各种疫苗,以保证生猪的健康成长。凌乡长,记得你们拿了树木岭的养殖技术录像,上面都是讲了的啊。”董金海说道。“而且今年全乡的养殖户都建了沼气池,猪圈内的卫生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有什么病基本上也很难传染,都在可探范围内。”
  “我们大意了,没有注意到这方面。”凌长金脸上一红,怪不得狮子山的猪苗价格比树木岭卖给养殖户的低,一开始还以为是树木岭养殖场想多赚钱,原来人家的猪苗都是注射过疫苗的。
  凌长金又问了一下疫苗的价格,听了之后他脸色变了,价格不菲啊。可价格再高,也得接种,否则狮子山的生猪非得死绝不可。最终狮子山乡的生猪死亡数停留在二千二百多头,这个打击对狮子山党委政府和那些养殖户都很大。对于这二千二百多头猪的善后处理,养殖户与乡政府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养殖户要乡里全部赔偿,而狮子山乡只愿意赔百分之十,那点钱还不够猪吃下去的饲料。
  矛盾就像水蒸气,你越要压制,反作用力就越大,狮子山乡的几百户养殖户最终冲到乡政府,把沈成梁给揍了一顿。当时群情鼎沸,沈书记也没注意是谁出的手,白白变成了个猪头。这件事的影响很大,为什么在树木岭能成为农民致富的养殖业,到了狮子山乡却取不到好效果,甚至还加剧了党群矛盾呢?
  生搬硬套,自以为是,这是朱代东对这件事的看法,当然,只是他心中的想法。狮子山想取巧,想走捷径,结果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从一开始,狮子山就把所有可能出现的风险全部推到了养殖户身上,出了事后,又没拿出妥善的处理意见。一头猪你赔二十块钱,谁心里都会有想法。
  这件事的影响很大,据说郭临安亲自到了狮子山,亲自接见了群众代表。因为发生猪瘟,狮子山乡在这次搞养殖的事上做的手脚也被群众给发现,比如猪苗,乡里从外地购回来不过三十五一头,可卖给养殖户却是六十。还有饲料,比树木岭饲料厂的要贵,猪吃了,长得却慢。
  郭临安当时就与县里的主要领导进行了沟通,在电话里开了个短暂的书记会,郭临安提议,立刻免去沈成梁狮子山乡党委书记的职务,其他领导表示支持。狮子山乡的工作暂时由凌长金主持,必须妥善处理好善后工作。
  当郭临安一宣布沈成梁被免职的消息,围观的群众情绪马上就稳定了下来,凌长金再趁机宣布,补贴所有病死猪的损失,并且这次的疫苗费用也由乡里承担。当着县委书记的面,凌长金也是没有办法,狮子山乡政府因此而至少要损失上十万。
  但最后群众代表又提出一个要求,差点没让凌长金吐血:猪苗的采购成本只有三十五元,而乡政府卖给他们的是六十元,因此,乡里应该退还每头猪二十五元。这个要求合情合理,你乡政府一开始举着为全乡群众谋利的旗帜,做的却是坑害老百姓的事,没有全部把猪苗退回来就不算了,还想赚钱,没门!
  “乡里也要开销的啊,从外地把猪苗拉回来,还有人工,路上的开销,都是钱啊。”凌长金苦着脸。
  可郭临安却支持群众的意愿,经过协商,最后乡政府每头猪退还二十元。不久前,凌长金还在想,狮子山的生猪要什么时候才会超过树木岭,现在他很庆幸,幸好只有几万头,要不然乡政府得借米下锅了。
  朱代东以为狮子山的事跟他没什么关系,现在他一心忙着在全乡搞自来水工程,因为供应的面积只有全乡一万多户,只需要在葫芦沟建一座水塔就能满足全乡的需求。水塔的建设费用由县里承担,铺设管道,自来水入户由树木岭自行解决。树木岭乡负责主干道水管的铺设,各村负责支线铺设,村民负责从支线到家里的水管费用。
  这次自来水入户,全乡一万多户村民全部申请入开通自来水,虽然这自来水也是要用的,但这水费便宜,也没有保底水费,如果你一个月不用,这个月就不用交一分水钱。
  树木岭这个原本是全县最贫困的乡镇现在地成为全县自来水入户最多的乡镇,甚至就连县城的自来水入户率都没有树林率高。这件事不但上了市报,同时也引起了县里的注意,好像朱代东同志担任树木岭乡长以来,动作不断,他每做一件事都能得到全乡人的大力支持,这一点殊为难得。再想想狮子山乡的沈成梁被愤怒的群众揍得像只猪头,这差距就出来了。原来狮子山乡在全县的排名在树木岭前面七八位,处于全县中等水平,但现在,树木岭已经反超,把狮子山乡甩在了后面。
  县里突然有种传闻,朱代东将被调到狮子山乡担任党委书记……
第148章
中国的农民太苦了
  消息来得很突兀,传言也是活灵活现,但朱代东却并不放在心上,自己今年才正式成为树木岭的乡长,这么快就当党委书记?这不可能嘛。外人经常在得知自己的年龄时很惊讶,二十五岁的乡长,已经够让人吃惊的了,二十五岁的党委书记?县里不会做这样的安排。狮子山的情况他也知道一些,只需要派一个老成持重的干部去,或者直接在当地提拔一名书记便可以,比如凌长金,他原来就是狮子山乡的副乡长,在狮子山工作了十几年,对当地的情况非常了解,个人能力也可以,完全无需把自己调过去嘛。
  但传言并没有因为朱代东的不理会而消失,反而愈演愈烈,甚至朱代东已经接到县里几名相熟的领导打来的电话,虽然都没有说什么事,但话语中对他的道贺则清晰的表达了出来。
  当教育局的吴震,这个原狮子山乡的党委书记也给朱代东打来电话时,他才知道,这件事恐怕并不是空穴来风。吴震调任教育局长才一年多的时间,县里领导向他咨询狮子山乡的事并非不可能。站在他现在的位置,能对狮子乡做出更客观的分析。
  朱代东其实并不想走,他更愿意在树木岭待上一二年时间,让树木岭彻底摆脱贫困乡的帽子再离开,到时自己也理直气壮得多。今年树木岭的发展速度肯定会超过去年,养殖户由去年的四千户增加到今年的八千五百多户,而且随着时间的增加,年底超过九千户一点问题也没有。
  去年养殖场每个月出栏生猪四千头,年初已经达到五千头,下半年,树木岭月出栏生猪一万头一点问题也没有。养殖户增加了,原来养殖户饲养生猪的数量也增加了,市里每天需要生猪五百头左右,今年树木岭的生猪将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这一点朱代东已经考虑到了,他本想去趟广东,但现在这个消息传得是如此迅猛,让他犹豫着是不是还要去。
  最后朱代东决定还是要去,自己只要一天还要树木岭乡长上的位置待一天,就要尽到乡长的职责。至于狮子山乡党委书记的事,自己如果到处去窜反而不好,真要落到自己头上,党叫干啥,咱就干啥呗。他突然想到一句话:争是不争,不争是争!
  听到朱代东要去广东联系生猪销售的事,陈树立一愣,他似笑非笑的问,这个时候去不太合适吧?
  朱代东很坚决。
  “真要去?”陈树立有些意外,这是没有政治觉悟还是政治觉悟太高?他一时有些看不穿。
  “书记,我知道你的意思,但今年树木岭的生猪销售形势逼人,下半年,光是全县的生猪月出栏量就会超过市里的消化量,如果农户的生猪销售受阻,咱们树木岭的发展就要受阻,现在我们自己还没有处理生猪的能力,只能往外销。”朱代东诚恳的说道,他其实还有两个计划,一是要把树木岭的路修好,二是要结合树木岭的本地优质,办一个肉加工厂。但这件事需要的资金都很大,这一二年树木岭暂时还没有这个能力。
  “你说的也有道理,好吧,县里我去给你跑跑。”陈树立有些感动了,换作别人,哪里还会管乡里的事,早天天去钻领导的办公室了。
  “书记,多谢了,是我的无需去争,不是我的争也争不来,还是踏踏实实的干好本职工作吧,县里的领导自会考虑。”朱代东上次在香山山庄见到陈树立与彭明一起吃饭,也听到了他们谈话的一些内容,陈树立又在县里找到了新的码头。
  “你啊,这怎么行呢,机会稍纵即逝,不争才傻呢。”陈树立劝道。
  “那我就傻一回吧,对了书记,这次我想带道义同志一起去,乡里就要多麻烦你了。”朱代东说,潘道义是乡里的老人,跟陈树立也一直走得比较近,但因为自己,他没能抓住机会。但就算是这样,朱代东上任后,潘道义对他的工作还是很配合的,当然,朱代东也尊重他,经常没事就找他喝点小酒,很多时候,喝一场酒,工作也谈完了,这比在办公室正式谈工作要有效得多。
  “可以。”陈树立再次意外,但他好像又明白了朱代东的心意,如果能在广东找到生猪销售渠道,树木岭的生猪将主要销往外省。按照今年全县发起的这股养殖风,市里的生猪销售将会有一场争夺战,能提前预防这种情况出现,朱代东的能力如何不说,至少在责任感上面,他能当得起陈树立称一声“好”。
  望着朱代东沉稳的步伐,陈树立不得不感慨,这个年轻干部已经成长起来了。他才二十五岁啊,自己二十五岁的时候在干什么?陈树立记得好像在公社当干部,当时什么都不懂,做事只凭着一腔热血,想到朱代东在树木岭的所作所为,陈树立汗颜不已。
  去广东?潘道义愕然的问。有些不敢相信,去趟广东有必要正副乡长一起去么?他在树木岭的资格算比较老的,朱代东刚考上省师范大学的时候,他就已经是树木岭的副乡长了,可等到朱代东大学毕业,分配到树木岭,借调到乡政府,从秘书开始,一步步登上副乡长、乡长之位,自己依然还是副乡长。
  “以后乡里的生猪将主要销往广东,这个工作我觉得由你负责是很合适的。”朱代东说。
  “哦,好的,什么时候走?”潘道义突然有些明白了,县里的传言他也听到了,不管朱代东会不会走,他这一步都没有错,现在他选择自己,已经说明了他的态度,可是自己的觉悟竟然这么低,应该感到高兴才对嘛,潘道义的内心突然热了起来。
  去年朱代东担任代理乡长,刚开始,潘道义确实有些情绪,但他却没有像李金那样表露出来。后来朱代东主动找他谈过几次话,晚上没事的时候就提两瓶酒来家里蹭饭,两人之间的隔阂已在不知不觉中融化,消失。凭心而论,朱代东的能力比他强,也很会借势,乡里有个什么事,马上就能捅到市里,迎接省里的检查,也是堪称完美。因此,潘道义的心态已经平和,也接受了朱代东是乡长这个事实。但是今天,他心中的那股激情又开始迸出,手掌心甚至很不争气的布满了一层细汗。
  朱代东做事历来雷厉风行,晚上两人就坐侯家塘村豆腐厂的货车去了市里,傍晚时分就到了广州。九十年代初期的广州就像一个巨大的建筑工地,到处都在搞建筑,一栋栋高楼大厦一夜之间就拨地而起,一条条马路被拓宽,一座座立交桥像从地下冒出来似的,整个城市生机勃勃,日新月异。
  在这里,每天都有几十家,甚至几百家工厂破土动工,在这里,什么东西好像都不够似的。水泥、钢筋、砖瓦、食粮、肉类、蛋类……在古南省驻广州办理处的联系下,朱代东与潘道义与广州市政府取得联系,对方告诉他们,直接去市政府找一位叫张华的工作人员便可,对方会接待他们的。
  与张华谈得很顺利,朱代东来之前准备了一次资料和照片,树木岭养殖场的规模、生猪的检验报告、疫苗注射情况。当然,他们的介绍信也是必不可少的。张华也没有内地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那种拖沓,在这里,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每一分钟都不能浪费。除了他的普通话让人听着像大舌头之外,双方之间谈得很融洽。
  张华告诉他们,可以接收树木岭的生猪,只要质量合格,有多少要多少。价格比市肉联厂高出百分之三十,但有一个条件,树木岭必须把生猪送到他指定的地点,猪到付钱,一分都不少。
  “价格还能再向上调点么?现在铁路部门的运输很繁忙,特别是南下的,而要用货运送猪的话,成本就会增加,我们这也是为了给改革开放添砖加瓦嘛。”朱代东对至今为止的一切都感觉到满意,事情的顺利超出了他的想像,早知道这样,去年就应该来趟广东。
  “这个价格已经很合理了。”张华轻轻摇了摇头。
  “我们的生猪都是自繁自养,饲料也是自己生产,肉质非常好,报告你也看到了,没得说。而且我们的生猪都是农户一家一家饲养的,中国的农民太苦了。”朱代东原本对价格也很满意,但就在他准备要同意的时候,却听到旁边的房间内也在谈供应生猪的事,那边的双方应该比较熟,比较比他们的高出百分之十五。
  “好吧,我可以再给你加价百分之十,这已经是我的最大权限了。”张华也许被朱代东的最后一句话感动了,同意加价。
  “不能加百分之十五吗?”朱代东嘀咕道。
  “那得找我们科长。”张华脱口而出。
  朱代东打蛇随棍上,让张华介绍科长给他们认识,科长得知树木岭一个乡长一个副乡长为农民出来跑市场,也动了恻隐之心,同时朱代东提出的各种报告和证明文件还有照片,也确实证明了树木岭的生猪质量应该比其他的地方要强,就同意了按照最高价格收购树木岭的生猪。
  走出市政府,潘道义看向朱代东的目光又不同了,这是发自内心的敬佩,如果是他自己一个人来,早就跟张华的第一次出价签好了合同,而不是现在多的百分之十五。千万不要小看这百分之十五,一头猪原来的收购价是三块五一斤,一头猪在六百元,百分之十五是多少?九十元?一万头呢?每个月一万头呢?潘道义不算这个数还罢了,越算他越激动,连走路都有些抬不起脚。
第149章
不敢置信
  接到朱代东从广州打来的电话,陈树立也是欣喜若狂,广州给的价格比市肉联厂的收购价高百分之四十五,这是一个什么概念?相当于卖一头猪给广州比卖两头给市肉联厂赚的还要多。
  “合同已经签了?好,等你们回来再开个庆功会!”陈树立高兴得手舞足蹈,他算的数与潘道义又不同,潘道义只算赢利,而陈树立算的是经济账。去年树木岭在全县经济排名由末位一举跃升到中间,今年这个合同一签,凭着树木岭的十几万头猪,树木岭的经济指标将出现在全县前五之列,这一点毋庸置疑,现在陈树立已经好像能看到书记和县长勉励自己的情境。
  放下电话,陈树立久久不能平静,点了根烟,夹烟的手指还在微微颤抖,今年养殖场的赢利将超过三百万,甚至达到五百万也不是问题。而全乡农户的年收入会增加多少?整个树木岭的经济会因此而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每次下村的时候,陈树立都感慨,路不好走,今年,要干另外一件大事就是修路,不但要把大路修好,每个村都要修柏油马路。
  一根烟几乎没抽几口就燃完了,烟头快烫到手指时,陈树立才从自己的规划中回过神来,掐灭烟,他抓起电话打给了王力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9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