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在上(校对)第2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7/477

  更何况,朝廷真的脱离控制了,或者说部分的脱离控制,导致朝廷对云霄宗的利益贡献减少,这本身也是云霄宗所不能够接受的。否则,他们要怎么才能够继续维持自己庞大的体量,让门下的修士都能有比较好的修炼环境和资源?
  李世文偷偷摸摸也要突破到法相,不跟你嘻嘻哈哈,他要真的成功了,那必然是要挑战云霄宗的地位的,不然他费这么大劲、冒这么大风险突破干嘛?
  到时候,整个燕国恐怕就要动乱起来了。
  乱起来……陆家会不会有更大的好处?
  现在燕国的大体形势,是很稳定的。安稳当然是好事,谁不想有个安稳的环境,能够好好发展呢?
  但同样的,环境安稳,也就代表着很难有跃升的可能。
  可以预见的是,以当下燕国的政治环境,朝廷控制冀州、锦州,云霄宗控制武州、邢州、平州,若是无太大的变动的话,陆家哪个地方都进不去。
  要是乱起来,那陆家带着青峰门的触角,搞不好就能伸到南方来了。
第三百二十章
大魏北伐
  陆青希望燕国乱一点。
  当然,这个乱不能是燕皇成为法相之后的乱。
  否则,两个大法相蹲在燕国,互相角力拼斗,一边有朝廷的支持,另一边是燕国第一大门派云霄宗的支持,那陆家想要趁乱取到什么好处,其实也挺困难的。
  陆青畅想了一下,最好的情况是,云霄宗为了解决燕皇李世文,得废上不少力气,整个大燕的局势乱起来了,但最终李世文没能突破成功。这样一来,可以让朝廷的势力出现混乱和衰退,但云霄宗最好也没有太多的能力,立即将朝廷衰退的那部分力量给吃下去,让陆家有机会,将自己的触手伸向南方。
  要达成这样的局势,还得好好筹划一下。
  至于眼下,陆青并不打算马上举报燕皇。
  现在不是什么好时候。李世文还在做突破前打磨状态的准备,要举报,也是等他正式开始突破之后再举报,那样才更要命。
  法相期的突破时间需要多久,陆青不知道,但起码也得一年往上走。后面还有的是时间,陆青会时不时过来看一下的。
  ……
  在皇宫上的云端平台待了一会儿,没什么特殊的事情发生,陆青也就返回到了文恩附近。
  距离在缉捕署,陆青一招把赵广心和管乐平轰出门外,已经过了有些时日了。这件事情,藏不住,目睹的人太多,整个燕都基本都传遍了。
  之前,不少人都觉得,这件事情必有后续。
  但事实却让他们大失所望。赵家、管家基本没有什么行动,至少这几天明面上并没有。好像,自从皇家派了使者,分别到三家这里来慰问过之后,这件事情就此平息了。
  赵家、管家明明自己的家主丢了这么大的脸,但却没再找陆家的麻烦,不管是私下里,还是明面的官场上。而陆家也没有什么更进一步的动作,陆文恩这个廷尉左监,甚至都已经开始正常每天到廷尉府上下班了。
  当然,影响总还是有一些的。在廷尉府内,文恩和管乐平基本不碰面了,主要是管乐平会有意避开他。而且,他这个廷尉左监的官位、名头虽然还挂在身上,但是现在好像也没什么具体工作和职责了。
  不仅陆文恩这样,其他几个陆家修士、青峰门修士,也都是如此。
  他们也不觉得有什么,就每天去官府上班,打坐修行,坐个几天,再回府邸呆两天,如此反复。
  赵、管两家没什么报复行动也是正常的,毕竟,被皇家警告过‘不要节外生枝’。
  燕都修行界,关注了这件事情几天,没什么动静之后,很快就转移了。
  毕竟,相对陆家和赵、管二家的冲突来说,现在有一件更大的事情发生了:魏国大举北伐。
  这次北伐,动静很大。
  魏国大将军夏沧,在许都公开誓师,亲自率领军队北上。
  大魏与燕国不同,在魏国,宗门势力可不强,而且完全依附、听从大魏皇朝的统一指挥和调配。魏国皇室的威严,跟大燕这里可不同。
  魏国大将军夏沧,是魏国外戚,同时也是魏国最有权势的人之一,同时也是一个明面上的法相修士,魏国第一高手。成名一战,是在与齐国圣教教宗的绝世一战,也是近三百年来,唯一一次有记录的、公开的法相期高手间的对决。据说,当时夏沧开启法相,化身成了一个身量顶天立地、如山一般的金甲神将,与教宗的圣人化身大战一场,以平局收手。
  过去,燕魏两国没少打仗,但是多半是什么突击战、偷袭战,巴不得打你个措手不及,哪儿有功夫搞什么宣战、誓师仪式?
  而且,再过往的两国战争中,甭管打得再怎么激烈,夏沧也从未亲自下场过。
  这件事情,在某种程度上,也被人拿来解读为燕国其实有法相期,不然为什么夏沧不上?
  而这次不同了,按照时间来算,夏沧率领的魏国修士大军,应该已经在北上的路上了。乘坐战争飞舟,过来根本用不了多久的时间,就能抵达他们这次的目标,也就是燕国平州前线。
  燕皇陛下已经紧急的召开了军事会议——当然,陆青知道这个召开军事会议的燕皇是假的——燕国也紧急动员了起来。
  同时,燕皇也会见了云霄宗的使者,云霄宗给出的说法是,他们已经在调集边境的修士,组成防线了,同时他们也会调集宗门本部的精锐,参与前线战斗。
  从中也同样能够看得出云霄宗对于朝廷、皇室的轻视。在陆青亲眼看到,人家云霄宗就来了个启明修士跟燕皇聊这个事情,态度顶多算得上是恭敬,但是言语之间,却仿佛代表着上峰在下命令一样,让朝廷准备物资、准备军队,往平州去支援,听从云霄宗的统一指挥。
  换而言之,你就老老实实给我做好后勤保障就行了,别的事情用不着你关心,作战、防线布置,我们云霄宗会一应全搞定。
  陆青啧啧称奇。
  难怪,燕皇李世文想要挣脱云霄宗的控制呢,这皇帝当了有什么滋味?换了陆青在那个位置上,也会有一样的想法。
  不过,说会这场战事本身,陆青不认为,真的会打起来。
  按照之前他探听到的燕皇真身与那位魏国使者之间的交流看,魏国北伐,本质上是受了燕皇的邀请而来的,两国皇帝之前是有过默契的。这应该就是李世文准备的后手,希望能够通过魏国北伐、大将军夏沧亲身出动,给云霄宗创造压力,让云霄宗在法相高手亲自出动的重压之下,无暇顾及到他这里的事情。
  不过,陆青同样觉得,这件事情有可能会玩脱。人家魏国为什么会坐视你燕国出来一个新的法相?而万一燕国朝廷和云霄宗内斗起来,他们为什么不趁着这个机会,把假入侵变成真入侵?
  燕皇应该还有后手。
  不管怎么样,前线出事情了,陆青觉得,自己非常有必要获得前线的第一手消息。
  把自己这个因素排除在外,燕皇能否突破成功,平州局势也是很关键的一环。
第三百二十一章
东风
  陆明恒已经在沐霖县呆了半年的时间了。
  半年前,他接受家族的指令,加入到了军队之中,作为第一批开拔前线的支援部队。
  当然,参战是一码事,实际上,家族给他的命令,第一是尽量的保住自己的性命,只要活着就是胜利;其次,在第一个前提之下,能够尽量的观察前线局势,并将消息传递回家族。
  刚开始,陆明恒确实很紧张的。这种规格的战争,说实话,他是第一次参加。而且,作为一个筑基修士,在这等层次的战场上,无非也就是高级点的炮灰。
  但……呆了半年之后,发现情形跟他想象之中的截然不同。
  云霄宗将平州前线,布置得的那叫一个滴水不漏。整个平州与魏国接壤的部分,全都封锁的干干净净。借着各种灵脉,布置有防御法阵,皆有修士驻守;重点区域重点控防,高阶修士充当机动力量,可以随时进行四处支援。
  总归而言,这是要做到魏军不管是小队侵入,还是大举进攻,都能有办法来应对。
  而像是陆明恒所在的沐霖县,并不算是前线,但也很靠近了。明恒所处的这部队伍,主要的责任,是一支机动力量,可以随时支援前线。
  然而,半年以来,他出动的次数屈指可数,而仅有的一两次,连架都没打起来。
  实际上,根据陆明恒在前线战场上收集到的一些情况来看,整个战线拉得很长、布置投入的力量很大,但是打起来的次数……极少。而且,也根本没有出现那种预料之中的大军团决战的情况,基本就是魏国的修士少量的向前抵近进行侦查,被燕国修士发现,双方匆匆交手一番,各自死伤一些人手,然后魏国修士就会撤回去。
  反之也是一样,燕国修士有时候也会向前去侦查,然后被打回来,情况也是非常类似的。
  这种情况,让人觉得有些反常,至少陆明恒是这么觉得的。
  当然,谁人都不敢大意。
  燕国,或者说云霄宗,不敢有任何的放松之处。
  预想之中惨烈的大规模战争,虽然没有打起来,但是魏国那支大军,难道不是实实在在的摆在他们眼前的么?通过抵近侦查,燕国这边也基本弄清楚了对方的状况。
  魏国这支北伐军,人数在五万人的规模。
  这个人数,算不上多,每次飞云州和雪州,在冰原上抗击白鬼的时候,汇集起来的战力,差不多也得有这个数量级。
  可除却数量之外,那质量可就太高了。
  除却夏沧这位大法相,亲自到场了之外,这支魏国军团之中,还存在五个元婴修士,以及十二名金丹。
  这可就是大燕必须要倾国之力才能够应对的了。
  魏国的国力是很强的,当今九大仙国之中,魏国的综合实力是属于前半段的,而相对来说,燕国基本属于垫底。这么多年打下来,没被人家给灭了,不得不说还是主要得靠了邻居晋国的帮忙,以及齐国和魏国的关系也不行,在东面牵扯着魏国的一部分力量。
  这么多的高级修士,带着五万平均素质也同样不算差的魏国修士军团,就陈兵在此处,燕国还能怎么办?难道敢让防线有半分的放松吗?万一人家要是真的大举北上进攻了,那不全完了?
  双方,就在这样的态势下,与平州与魏国交界的地带,对峙了半年。
  战争的阴云密布,加起来得有十来万修士,聚集在这处,顶尖的高手一堆一堆的,但是这半年来,双方之间的修士死伤加起来可能不超过两百人。
  ……
  平州前线的局势,陆青当然也是知道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7/4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