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在上(校对)第3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9/477

  这是一个很强大的灵身天赋,适合雷灵根的修士用。
  毫无疑问,陆青肯定会给朝熙兑换掉。
  有这个级别的灵身,陆朝熙的天赋将会得到大幅度的跃升,甚至未来突破元婴关口,都会变得轻松很多很多。
  在清点完了自己的收益之后,陆青启动了历练模式,传送到了燕都,准备去查看下情况。
  距离李世文突破失败而亡,已经过去了有好几天的时间了。
  当时,李世文死后,陆青将突破平台上的东西一卷而空后,并没有马上离开燕都。
  虽然,复活的时间已经没剩下多少了,但毕竟当时还有事情没做完。
  邹子午死了,活尸炸了,李世文也完蛋了,最大的事情其实都已经搞定了。按理讲,陆青之前跟云霄宗谈好的条件,陆家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接管云霄宗已经答应好了的锦州、半个冀州就好了。
  但事情绝对不可能那么简单。这个接管,是口头上说说就好了的?就算是云霄宗不使绊子、乃至于采取支持的态度,过去这两个地方可都是朝廷的传统领地,朝廷的影响力很大,四大家族外加皇族、还有各种其他势力,也都在这两州之地有很大的利益。
  这就不是随口说说就能拿下来的了,人家就算是斗不过陆家,可你都来要人家的身家了,斗不过不也得拼了?
  更糟糕的是,或许人家还不会拼命,而是转入暗处,到处作对。
  再加上,地方势力大范围空掉了的话,那陆家想要重新恢复生产、恢复当地修行界的生态,也是要废老鼻子劲的,别到时候多接了一州半的底盘,结果产不出什么利益,还要往里面倒贴。
  靠陆家慢慢解决这些问题,代价高、效果未知、见效慢。
  而陆青考虑到的更加快、也更加稳妥的方式,还是朝廷。
  把朝廷当成一个势力,就太肤浅了。在陆青看来,这是个很好用的工具。
  而恰巧,它现在没主人了。
  在李世文死后,陆青利用最后几个时辰的复活时间,去到了燕都五大家族之中——包括皇族李氏。
  面对一个元婴修士,各大家族现在哪儿敢放什么屁?他们都有隐藏力量,那不假,但也就充其量隐藏个把金丹,在陆青面前屁都不算。
  陆青到场也没说什么太多的话,就是一句:“从今日开始,不许迈出宅府一步,否则尽屠之。”
  爱听不听。
  陆家的舰队,当时距离燕都也不远了,也就两三个时辰便能到达。
  盘算了一下,自己的复活时间,应当还是够的。到时候,这些家族的人,要是真不听话,陆青不介意下点血腥手段。
  最大的靠山都倒了,还指望谁给出头?
  云霄宗?人家管都不会管的。
  于是,在陆家到场的时候,五大家族,包括李氏在内,还真的就一个人都没出门。
  陆青对此很满意。
  “我的威慑力还是挺强的嘛……”
  五大家族不出面,羽林禁军早就被调到了平州前线去了,燕都的防备力量,已经可以说是空的。
  虽然,陆青站在陆家舰队的飞舟头上,趁着最后一点复活时间,露了个面,真元涌动,展现了下气势,明明白白的告诉了全燕都,元婴修士来了。
  然后,陆家接管整个燕都的防御阵法的过程,非常顺畅。顺便,在陆老祖的指示之下,还派了人把昏迷中的白南天给捞了回来。
  在陆家接管到一半的时候,陆青的复活时间其实就已经到期了。不过,陆青也没有什么好担忧的,毕竟,他之前在内城,与邹子午实实在在的打了一场,然后不管是活尸爆炸,还是阻止李世文突破,哪件事情的动静都不小。再加上他最后的威吓,也都实实在在的展现了自己的实力。
  在没有同级别的敌人存在的情况下,陆青想想,这样的威慑力已经足够大了。除非想不开,应该没人会明着跳出来挑战陆家对燕都的接管。
  更何况,陆家此番进驻燕都的力量,本身也是不弱的。
  陆朝熙、陆茗朝、李燕菱,三个陆家人都是金丹修士。再加上同来的、已经可以算是陆家铁杆盟友的海三德、云轩真人,这两个青峰门的金丹也不是吃素的。
  而当下,燕都的情况陆青之前也是探得明明白白。明面上一共就八个金丹,算上暗藏在幕后的,加起来也就十二个。其中,五个已经随着羽林禁军的出动,到了平州前线,现在也就七个在燕都。
  更关键的是,这七个家伙,本来也是属于不同的势力,骤然之间,彼此难以有互相串联沟通的机会,在有陆青这个元婴修士的威慑的情况下,敢联合起来跳反的概率,并不大。
  哪怕是这种可以算是最糟糕的情况真的发生,陆家也不至于马上就会被打败。陆青哪怕不用复活兑换项,以各种系统兑换项,不惜业力消耗,疯狂兑换,也能帮陆家打赢、镇压这群燕都的金丹。
  更何况,陆家在接管了燕都的防御阵法之后,也没有更进一步的动作了。舰队停在燕都的浮空码头,修士们则在内城寻了一处,集结在此。同时,在陆朝熙的四处协调之下,也派出了的相应的使者,去稳固了一下四大家族的心态,并警告了一下李氏。
  对四大家族的说法,是李世文、邹子午叛国,已经伏法受诛。除了后勤部门继续向平州前线提供物资支援之外,其他的朝廷活动、运作,全都暂时停止。后续的安排,等到云霄宗有了决议再谈。
  这个说法,尽管四大家族的掌权者们,在之前就有了一些心理准备,但对于陆家丝毫不掩饰的说法,还是会觉得惊讶:
  皇帝叛国?还带着丞相一起叛国?
  我叛我自己?
  有点离谱……
  但陆家也不管他们怎么想的。
  皇族李氏那边有比较大的反弹,但当众位金丹到场,杀了几个人,并且让李氏还活着的那位金丹修士出面低头之后,也就平息了下去。
第三百三十二章
老舔狗了
  除了燕都这里,陆青对于平州前线战场的事情,同样十分关注。
  因为不管在燕都搞了什么事情,平州前线才是决定一切的根本。
  虽然在陆青动手处理李世文的时候,平州前线还没有打起来,但战争真正的全面爆发,这种可能性其实并不能完全排除。
  一旦,战火燃起,而云霄宗或者说燕国,打输了,让魏国长驱直入的话……燕国最轻也是重伤,被打断脊梁骨的那种重伤,甚至人家魏国心再野一点、再大一点,不顾自己胃口吃不吃得下去,搞不好大家都要当魏国人。
  那一旦这样的话,陆家在燕都搞七搞八折腾出来的这些事情,那就跟笑话一样了。
  陆青并不希望这种事情发生,如果有必要的话,实在不行他甚至会考虑再拿出一个复活兑换项,直接传送到前线去,亲自参战。
  尽管,在这处战场上,有法相修士的存在,元婴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但同样也是能给这场战争带来很大的影响的。
  不过,还好最恶劣的情况,并没有发生。
  在李世文死之后的第二天,消息应当也是被魏国人知晓了。他们并没有就此退去,而是带着颇有点不甘心的意思,发动了一次进攻。
  并且,大将军夏沧,还亲自出手了。
  那夏沧动手了,惟云祖师当然不会再不露面。她也站了出来,让整个燕国,哪怕下层修士,都见识到了,原来我们燕国也是有法相的!
  两位法相高人,是真真的互相斗了一场。
  陆青也是第一次看到法相期修士之间的对决场面:两个顶天立地的巨人,在一座云霄宗修士驻守的灵峰之前,正面鏖战。
  那颇为高大的灵峰,在他们二人面前,还不到膝盖高。
  到这种地步,陆青才明白,为什么法相期叫做‘法相’了。
  元婴成长到极限,并突破极限,成就的便是法相。法相可被呼唤出来,不再受到肉身的保护,反而变成巨人一般的模样,反过来保护修士。
  而这种法相的样貌,跟修士们自身,相似却也有很多不同。体型变大是一方面,主要是在整个人物形态和装束上面,也会很不一样。
  法相的形象,更贴近于修士的心境和功法特性。
  像是惟云,她在展露法相之后,变成了一个穿着的淡蓝色、白色缥缈服饰的仙人模样,手中,一柄青蓝长锋,就是由最纯粹的真元,构筑而成的。而对面的夏沧,则变成了一个威风凛凛的、浑身煞气弥漫的重铠战将,手中一柄偃月大刀,有火焰在向外弥漫。
  到了这个阶段,除却非常特殊的装备之外,其他的一般法器,是无法在法相状态下使用的。这种特殊的法器,就是所谓的六阶法器,跟五阶、或者更低级别的法器相比,这种法器是有质变的,是真正能够被称之为‘法宝’的东西。
  而想要成为六阶炼器师,给法相期的修士打造法器,那就非得自身也是个法相修士才行。这让六阶以上的炼器师,数量极为稀少,六阶法宝的数量也极少。
  在这方面,夏沧是比惟云有优势的。惟云手里的那柄剑,是纯粹由真元凝聚而成,本质上是属于法相的一部分,并非外力。而夏沧手里的偃月刀,则正儿八经是一柄六阶法宝。
  尽管两人其实修为层次差不多,看起来都是法相中期的模样,但靠着法宝,两个顶天立地的巨人拼斗起来之后,夏沧是占据了优势的。
  不过,惟云怎么也是云霄宗多年以来的凭靠,是云霄宗祖师级的人物,自身的修为摆在这里,一心防守,死死缠住夏沧,也让对方一时之间根本没有办法取得什么战果。
  而在他们两人之外,双方的普通修士们,也爆发了全面的战斗。
  这里也需要提一下,云霄宗将羽林禁军给调动到了前线,参与作战了。
  羽林禁军原本驻扎在防线的后面,是不听从调令的。之前,云霄宗不知道燕都的事情会走向什么结果,也担心羽林禁军反水,所以没有敢真正的将这支部队调动起来,免得引得防线动乱,让魏国军队抓到破绽,直接展开进攻。
  但在知道,邹子午压根儿不在这支羽林禁军之中,李世文的突破也失败了之后,那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一位元婴修士,直接独身降临到羽林禁军之中,把假扮邹子午的那位金丹修士,一巴掌扇出了原形,然后道破了燕都的事实,并明确的告知这些效命于朝廷的修士们,不听调令,就是死。
  有人是不怕死的,尤其是禁军之中的很多军官,甚至包括了大燕卫尉,也是羽林禁军名义上的统帅。
  但这位云霄宗的元婴修士,在这种时候也不会有半分心软。直接下狠手,所有敢于反抗者,在不到一炷香的时间里,全部被杀了。包括卫尉本人,不过一个金丹初期,在元婴后期手里根本费不了什么力气,就能灭杀掉。
  原本以为邹子午在这里,云霄宗还担心这担心那,现在根本不用担心那么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9/4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