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在上(校对)第3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2/477

  偌大一个大燕皇朝,一年的收入,就他妈四百来万?
  这是绝对不应该的。
  当年,李燕菱刚刚接手青峰门时,飞云州是经历过一些动荡的。前有打完时间不算太长的雪州白鬼南下,后有飞云州的内部动荡,再有一场对北荒森的远征……
  这些,对于飞云州的生产能力,理所当然的都会有影响。
  在这些年,内部问题被陆氏所统合,整个飞云州终于可以被拧成一股绳,向上发展之后,过去的损失,很快就被弥补了上来,并且还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现在,路请打开宗门子系统,可以明确的看到,青峰门的收益情况,可以达到一百一十万左右,再加上陆氏本家的收益,整个飞云州的收益状况,奔着一百五十万去了。
  财政状况变得富裕、良好,整体实力上升,这是陆家敢于在南方有变的情况下,直接介入的底气之一。
  那这个就可以拿来做个比较了:燕国,一整个朝廷,名义上坐拥七州之地,而且南方的各州,按理来说都要比飞云州富裕、强盛的。可凭什么,在这种情况之下,燕国朝廷一年的收益,就只有飞云州的三倍多一点?
  冷静下来之后,陆青从系统界面之中,打开了收入的详细板块,并且开始仔细的查看了起来。
  系统界面里提供的信息,其实并不能完全体现偌大一个国家的所有详细情况。但是,各方面数据汇总起来,却还是能够说明一些问题的。
  库存少,这个原因,陆青从系统的数据汇总中,并没有看到。毕竟,系统并不会显示过去的信息。
  但陆青也能猜到一些。
  花得太厉害了啊!
  李世文要突破,那一整个突破仪式,陆青当时也看到了。各种珍贵材料,在加上现在还在皇宫上面飘着的那个平台,他起码花掉了两三千万灵石。
  这笔巨款,想来,当初李世文在凑的时候,没少撸掉自己的头发。
  另外,就是他进行突破时,与魏国的那场战争了。
  云霄宗去打仗,也不是白打的。当时,双方还没有到闹翻的时候的,在开战之初,云霄宗也还暂时并不知道李世文的计划。他们的修士大军出动的时候,必然是要朝廷拨款出军费的。
  而三万羽林禁军开拔前线、最后死伤殆尽、近乎于被打掉了编制,这自然而然也要花费大量的钱。
  无论是军费,还是战后的抚恤……
  库存,理所当然就被掏空了。
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立锦衣卫
  如果说库存被掏空,那是李世文的锅,那整个皇朝的收入下降这一块,那就不能全甩给李世文了。
  李世文死后的这三个月,是动荡的三个月。
  燕都之内,因为有飞云州两万修士在,弹压得当,表面看起来治安什么的,都还好。但就算是如此,动荡之间,包括三大家族的叛乱,都让整个朝廷的运转,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而在燕都之外,不属于朝廷核心了,看起来就不在政治漩涡的正中心,可也正是因为其偏离核心,反而各方面得到的消息,都是落后的,乃至于各种谣言,反而更加麻烦。
  并且,这段时间以来,朝廷中央都是半失控的状态。政令不通达,那外地更是失控。
  多方因素之下,朝廷的收入锐减,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甚至,如果不抓紧将朝廷本身的行政体系给运转起来,并尽快以朝堂正统的名义,维护住统治,那么别说恢复朝廷的收益体系了,就连这系统账面上的收入恐怕都还会急速的往下跌。
  不过,要说好消息,倒也不是一点也没有。
  虽然,现在朝廷的库存少,财政属于半崩溃的状态,窟窿大得让人心惊胆战,但依旧还是存在着解决办法的。
  有一些,甚至是很现成的。
  比如说,三大家族的家财。
  他们是皇室的忠臣——当然,这是对于李氏皇族来说的,甚至莫家也一样。
  那么,之前李世文在筹谋突破的时,缺钱,会不会找四个家族支援?
  铁定是会的,而且四大家族也肯定会给。而除此之外,当历史文真正开始突破的时候,不管是情动魏国也好,给云霄宗、给羽林禁军拨发军费也罢,当然也都是要出钱的。朝廷出大头,四大家族配合行动之下,肯定也没少出钱出力。
  而如今,失败之后,这几个家族也算是元气大伤。以至于在被抄家之后,都没有抄出来太多的钱财。
  但无论如怎么说,他们都是燕国之内,底蕴深厚的豪门世家。瘦子的骆驼比马大,总是能有一些收获的。
  仅仅是三大家族在燕都之内的产业,就抄出大约二十余万灵石。
  当然,并非全是现钱,很多都是一些物资。但尽管如此,这对于现在如同干涸的池塘一般的朝廷来说,都是一场雨,哪怕只是小雨而已。
  不得不说,这在相当程度上,是解了燃眉之急的。
  但这并非是根本。
  真正想要把朝廷的财政问题解决掉,并逐渐消化整个朝堂的势力,为我所用,开源节流是必不可少的。
  节流方面,大刀阔斧的做改革,这是应有之意。趁着此番大乱的机会,裁撤冗员,精简机构,这将会节省不少的人员开支;在各种建设工程上,仔细审查,没有必要的就干脆停掉,或者转卖给当地势力,也是一项手段。
  而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展开与云霄宗的谈判。
  朝廷每年上供给云霄宗的物资、灵石,得有一百五十万灵石之巨了。
  停供,那不可能。以前李世文都不敢停供,陆家一上来也不可能跟人家云霄宗就这样掀桌子翻脸。
  但毕竟,现在双方之间的关系,处于‘蜜月期’,刚刚完成了一次比较大的合作,多少有一些情分在这里。再加上,现在朝廷确实有现实困难,于是总归是有个谈判的可能性的。
  这个谈判,结果倒是有了,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其实也不算特别的理想。
  陆家提出,最近一两年的供奉,暂时缓缓,过两年再慢慢还,结果被云霄宗直接否决了。跟魏国的这场战争,虽然时间并不算长,也没有真正发展到全面战争的地步,而且战争的过程之中,更多的时间双方是在进行对峙,真正的交战就持续了那么几日。
  然而,就那几日的战斗,烈度也是极高的。看看大燕朝精锐的羽林禁军,几乎全部被打光了这一点,也能够看出来。虽然,羽林禁军近乎全军覆没,主要是云霄宗有故意让他们去送死的原因,但毕竟是真枪实战,在正面战场上打过了的,烈度不到一定程度,也根本打不成这样。
  而更大层面的战场,毕竟是云霄宗在顶着,他们的耗费也不少,朝廷要断供,那他们肯定是不干的。
  说白了,云霄宗支持陆家上位,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希望陆家‘能做事’。这个所谓做事,当然就是供给云霄宗了。
  断供,那是万万不行的。
  不过,云霄宗也不是完全不讲道理的。他们也知道,陆家刚刚接手朝廷,现在是有切实的现实困难的。
  于是,答应给一部分的额度减免,后续再补。
  不过,不管再怎么节流,总归有两个方面是不能省钱的。
  一,陆家得下力气去维护在冀州和锦州这两地的直接统治权,这个得看各个地方不同的情况,一刀切不得,有的地方可能需要出兵解决,有的地方派遣手腕足够的官员也就可以了。
  而第二点,则是更重要的一点,则是军费支出。
  朝廷在各地守备部队,这里的拨款是不能少的,否则地方会出大问题。虽然地方守备军的实力并不怎么强,而且鱼龙混杂,但要改革也是以后再说,当下肯定还是要以稳定为主。
  至于朝廷能够直接直属的中央军部分,这里反而需要加大投入。过去,大燕的中央军,指的就是羽林禁军,然而现在的羽林禁军,都给打空、打没了。
  但这种情况必然是不能长久下去的。在皇朝的中央层面上来看,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不是别的,就是得把中央军重新给建立起来。
  朝廷,还是得有自己直属的武装力量。
  羽林禁军的残部,本来就只剩几千人的样子。其中,还有一小部分的,在先前李玄昊案之中,做了李氏忠良,然后上了断头台。最后,还剩下的人,也就只有不到两千的样子了。而且,这两千人吧,实力不说啥,现在士气也是低落的稀巴烂。
  但并非没救。
  他们的士气低落,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来自于对未来的迷茫。
  这块,陆朝熙已经着力去解决了。他一方面亲自接见了剩下的禁军将士们,然后指派了一位陆家的嫡系,进入禁军之中。
  不是别人,正是陆薇文。
  薇文在禁军中,用她手中的那柄大剑,赢得了尊重,并以新皇族的身份,还有自己那颇为豪爽的性格,笼络了一些人。
  当然,不管这方面工作,做得再怎么好,总归而言羽林禁军也就只剩下区区两千人而已。
  稳定军心是一码事,扩军是另一码事。
  以这两千羽林禁军为骨干,陆朝熙一份旨意下来,在燕都、以及燕都周边,招募军士。最低要求,也是练气后期。各种待遇,对比过去的羽林禁军,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还有提升。
  这个吸引力,还是有一些的。毕竟,老禁军,就是不少人想要进入,但求之不得。虽然,现在陆氏当政后,燕都人士还在惊疑之中,甚至有不少人,虽然没有公开反对陆家,心里却还是会对李氏有怀念。
  但无论怎么说,也都还是会有一些本来就对于李氏皇族不感冒的,或者干脆就是所谓的目无君主者——这个其实可能更加主流。修仙者,毕竟与寻常人不同,以我为本,以我为尊的心态,反而其实是更加主流的。
  在加上,修行者往往寿命悠长,自己活着活着,过去认识的凡人就换了一批又一批了,家国观念会更加淡薄一些。
  这样的修行者们,没那么在乎朝堂,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但是,他们不在乎家国,总要在乎利益。
  朝廷开出来的招募新禁军的价码,还是能够打动许多炼气期的修士的。并且,再往上,包括一些筑基期修士,也会得到相应匹配的价格,这个收益就很不错了。
  更何况,成为禁军之后,禁军的军营本身可就是坐落在燕都灵脉上的一个五阶分支上;而如果轮值到守卫宫廷的活儿的话,那可是就拥有了在六阶灵脉修炼的机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2/4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