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锋(校对)第2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4/1006


第436章
享受任务
  见到朱慕云机枪和迫击炮阵地后,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虽然这样的阵势,实在有些夸张,但与忠义救国军交过火后,他觉得,就算再拉两门九二式步兵炮,也不算为过。
  “朱处长,你把宪兵分队借给我。”张百朋说,警卫班的战斗力,实在弱得可怜。
  带着他们去执行任务,除了能狐假虎威,什么也干不了。如果给他一个宪兵分队,他相信,就算是碰到忠义救国军一个连,自己也有必胜的把握。那些国民党军队,一旦出现伤亡,就会慢慢崩溃。
  “不行,他们的任务在这里。”朱慕云摇了摇头,把警卫班借给张百朋,是因为他知道警卫班其实帮不了多少忙。如果把宪兵分队借给张百朋,如果他真把邓阳春逮到,自己怎么向邓湘涛交待?
  “我是去抓捕军统的行动队长邓阳春!”张百朋急道,在他的印象中,朱慕云一向是有求必应。直接拒绝他,这好像还是第一次。
  “张处长,我的警卫班随便你调遣,但是他们,没有大泽谷队长的命令,他们是不会听令于你的。”朱慕云无奈的说。
  “回去后,我会跟大泽谷次郎解释。”张百朋说,这件事,甚至都不用自己说,只要郑思远跟他说一声就成。毕竟郑思远和大泽谷次郎,都是冈山人。
  “好吧,你可以去试试。”朱慕云无奈的说,来的时候,他早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已经让大泽谷次郎叮嘱过这个宪兵分队,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保护朱慕云。除此之外,任何人的任何命令,都不能听从。
  张百朋曾经在特高课当过翻译,他用日语与宪兵分队的曹长打招呼,结果对方硬邦邦的拒绝了他。张百朋虽然是二处的处长,但在他们眼里,只是普通中国人罢了。
  得知李邦藩独自行动,张百朋更是担忧。但是,他的任务已经失败,朱慕云回来了,就是要与他去赎军统行动小组。在九头山,想用武力解决问题,基本不可能。
  “张处长,你们在河西辛苦了,要不先休息一下?”朱慕云指着前面摆放的一把交椅,关心的说。张百朋的样子有些狼狈,眼睛通红,眼窝也陷了进去,而且身上沾着泥土和草根。
  “不了,上山办事要紧。”张百朋说,蓦然,他闻到一股香味,不由自主的咽了咽口水。
  “我把码头的郭厨子带来了,要不吃点东西再走?”朱慕云问,昨天他们除了枪支和金条外,什么东西都没带。刚刚被忠义救国军追着屁股打,肯定是饥肠辘辘。
  “朱处长,你还真是会享受。”张百朋走到临时的伙房,看着郭传儒不停的忙碌着,旁边摆放着已经宰好的鸡鸭鱼肉,不由叹息着说。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吃得好,工作才有干劲。我们出来办事,更要吃得好,手下的人才会卖力气。”朱慕云微笑着说。
  他让郭传儒赶紧准备饭菜,同时,他又把李军叫过来,详细问起他们昨天跟着二处行动的情况。看到李军支支吾吾的样子,朱慕云知道,昨天警卫班的表现,肯定不怎么样。
  “兄弟们辛苦了,不管昨天你们表现怎么样,你们能跟着我来九头山,已经表现得非常勇敢。各位还不知道吧,昨天我在山上,可是做了笔生意。所以,回去后,每人赏一条小黄鱼。”朱慕云微笑着说,提高警卫班士气最好的办法,就是金钱了。当兵吃粮,他们不都是为了混口饭吃,才去扛枪的么。
  “一条小黄鱼,处座,当真?”李军激动的说,他在三科与陆冠峰联手,两人欺上瞒下,也不过存了几根金条。跟着朱慕云出来一趟,就能有一根金条的好处?
  “妈的,老子说话什么时候不算数了?”朱慕云当即拿出金条,当着众人的面,每人发了一根。
  朱慕云的做法,让所有人都眼红不已。特别是二处的人,他们有两人还受了伤,但因为与朱慕云不在一个部门,以至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根金条,价值不匪。按照现在的汇率,一根金条值三十五美元左右。而一美元,可以换四块半银元。当时,这个数字并不是固定的,随着战事发展,随时都能浮动。
  所以,一根小黄鱼,目前在古星,能换一百五十八块左右的银元。如果再兑换成法币的话,还得翻上好几倍。现在,只要有金条的人,随时没办法,否则都不会拿硬通货换纸币的。
  一百五十八块银元,按照他们在自卫军的军晌,一个月五块大洋,还得扣掉一块的伙食费。他们什么都不买,也得存三年多。当然,在经济处的福利要好一些。但想要存下一根金条,恐怕也得好几个月。
  “处座万岁!”突然有警卫欢呼着说,他们喜欢什么样的长官?就是朱慕云这种的。说话算数,钱给的爽快。给这样的人卖命,哪怕就是死了也值。
  “兄弟们辛苦了,先去吃饭,吃过饭后,就可以回去了。”朱慕云说。
  “处座,我们不累,让我们留在这里吧。”李军说,出来一天,就得了一根金条,如果再待一天,不知道又会有什么好处。
  “是啊,处座,我们不累。”其他警卫,手里握着金条,兴奋的说。
  李军的这个班,被当成后备力量。朱慕云虽然只是来交赎金,却带足了人马。等张百朋吃过饭后,他与朱慕云一起去了九头山下。
  “张处长,昨天没有找到人,今天有什么好办法了没有?”朱慕云问,昨天他确实大赚了一笔,但今天未必还会有这样的生意。能拿得出十根金条的人并不多,剩下的,就算他们想走,也未必能拿得出赎金。
  “李副局长有最新指示吗?”张百朋问,他昨天想了一个晚上,但并没有想到很好的办法。
  “李副局长的意思只有一个,必须把军统行动小组带回去。”朱慕云缓缓的说,李邦藩的意思虽然简单,但要做到,就没那么容易了。
  “一时之间,也甄别不了啊。”张百朋愁眉苦脸的说,虽然昨天邓阳春来了九头山,军统行动小组在九头山的几率非常高,但是他们不知道联络暗号,不知道人数,更加不知道姓名,又是在九头山的地盘,想要甄别,难度可想而知。
  “这方面你是行家,我是不懂的。”朱慕云摇了摇头,就算他懂,也不会出力啊。军统毕竟也是抗日力量,总不能把这些人送到政保局手里吧。
  “实在不行的话,就只能尽量多带些人回去了。”张百朋咬了咬牙,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山洞人还有一百多人,大不了花一千根金条,把人全部带回。
  “最多也只能带十人。”朱慕云说,他给一百根金条过来,已经是极限的。
  “十个人不够,至少得二十个人。”张百朋摇了摇头。
  “一百根金条带二十个人,那你可不能急。”朱慕云缓缓的说,他看了看天色,现在还早,不知道邓阳春什么时候才会拿到那四十根金条。只要邓阳春把军统行动小组的人救走,他能用一百金条,把山洞内的所有人,一次性打包全部赎走。
  “什么意思?”张百朋诧异的说。
  “这其实是做生意,谁如果着急,谁就在下风了。”朱慕云微笑着说,如果张百朋太过着急,九头山的人,肯定不会松口。只要让九头山着急,才好跟他们谈赎金。
  “我们的时间可不多。”张百朋蹙起了眉头。
  “宋三只是个小喽喽,如果能跟九头山的当家谈,或许可以便宜点。”朱慕云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宋三把持着这里,他根本没机会见到朱加和或者韩之风。
  “走一步算一步吧。”张百朋说,既要抓紧时间,又得花最少的钱,确实很为难。
  宋三见到朱慕云,脸上笑开了花。昨天晚上,他将一百根金条送到山上后,朱加和对他很是称赞了一番。宋三得意之下,将朱慕云上山之事,禀报给了朱加和。一次性拿一百根金条,也就只有朱慕云有这样的魄力了。
  今天早上,宋三下来的时候,朱加和特意将他叫了过去,叮嘱他,如果朱慕云今天再来,让他把朱慕云带到山上。但是,朱加和又提醒,带朱慕云上山,不能让其他人发现。宋三知道,朱加和与朱慕云,已经有了一定的渊源。
  “哟,朱长官,今天又带多少钱了?”宋三笑吟吟的说,见到朱慕云身后还有两个脚力,抬着一个抬椅,愣了一下。朱慕云还真是会享受,上山坐桥,连朱加和都没有这样的待遇。
  “钱多少你不要管,反正按照你们的规矩来就是。”朱慕云淡淡的说。
  “那好,十根金条。”宋三伸出手。
  收了钱,一行人很顺利的到了山洞。朱慕云特意找了两名脚力,他躺在椅子上,一边所宋三聊着天,一边欣赏着沿途的风景。
第437章
规矩
  朱慕云雇的脚夫,很有经验,脚力也很好。虽然山路崎岖,但朱慕云坐在半空的竹椅上,一点也没有觉得摇晃。九头山的风景秀丽,如果没有这股土匪盘踞的话,这里真是个登山探险的好去处。
  但朱慕云,已经将今天这趟九头山之行,当成了旅游。他的竹桥上,除了自己之外,还有不少东西。比如说一个小炉子,一小桶泉水,还有一小袋木炭,再加一包刚出不久的明前龙井。甚至,还有两瓶茅台,再加上郭传儒给他准备的一包酱牛肉和花生米。
  有了这些东西,足够朱慕云在九头山待一整天的。朱慕云做事无所顾忌,他在政保局,只要把关系网维持好了,只要潜伏者的身份不暴露,不管干什么事情,都不会有人为难他。
  “宋三,都说九头山易守难攻,你们的关卡都安排在哪里?”朱慕云掏出根烟,惬意的点上,问前面的宋三。
  “这可不能告诉你。”宋三说,朱慕云还真是什么都敢问,自己有这么傻吗?
  “如果我给你一百根金条,再给你一个官当,你会不会说?”朱慕云笑着说,他别的本事没事,但要腐蚀别人,将人拉下水,还真有不少办法。
  政保局是特务机关,所有人的政治觉悟,应该都很高。但朱慕云每次,只要有机会,就会将银子像泼水一样的酒出去。所有与朱慕云打过交道的人,几乎都占过他的便宜。而且,职务越重要,权力越在的人,得到的好处就越多。
  连李邦藩这种日本特务,都意志动摇,遑论其他人了。对朱慕云来说,这其实也是一种战斗。潜伏,需要与敌人交锋。而从政保局内部腐蚀他们的思想,更是一种战略。
  很多人都觉得朱慕云太傻,赚了那么多钱,怎么就不知道自己享用呢。政保局这么多人,几乎人人都沾了他的光。就连市政府、特高课,都有不少人得过他的好处。朱慕云不仅仅需要维持一张庞大的关系网,他更需要用金钱,把关系网中的人,牢牢的网住。
  当金钱成为一种武器的时候,扔出去越多,对敌人的伤害就越大。如果政保局所有人都只想赚钱,政保局的工作效率可想而知。
  朱慕云的话,让宋三差点摔个跟头。他相信朱慕云说得出做得到,一百根金条,有这么多钱,自己确实不用当土匪,也不想当官。跑回老家,买几百亩地,安安心心当个地主老财,一辈子再也不用愁了。
  但这样的念头,只在宋三的脑海里一闪而过。九头山的土匪,义字当先。一百根金条算得了什么?就算是一千根金条,自己也不用动心。
  但宋三的神态,却落在了张百朋眼中。他暗想,朱慕云虽然贪生怕死,又贪图享受,但笼络人心还是有一套。这样的话,随口就说了出来,一点也不显得突兀。九头山的土匪,一辈子都没见过一百根金条吧?真要是一百根金条砸过去,不动心的人恐怕没有。
  到山洞外,依然是由张百朋去挑人。有了昨天的合作,今天宋三终于有所松动。朱慕云则从竹桥下拿出一个小炉子,又拿出一小袋木炭,准备泡点茶喝。两名轿夫大汗淋漓,跑到一旁休息。送朱慕云上山,他们的工作就完成了一半。
  “大当家的想见你。”宋三见张百朋进了山洞,走到朱慕云身边,轻声说。
  “让他下来,我正有生意要跟他谈。”朱慕云不以为然的说。
  他还不知道,边明泽在昨天就到了山上,原本边明泽想劝朱加和,将所有的人质全部放掉。但这几天,每天都有人来交赎金,朱加和自然舍不得放弃马上就要到手的金条。至于军统的人,边明泽都上了山,自然已经被妥善安置。
  “在九头山,你还摆什么臭架子?”宋三生气的说,在九头山,朱加和才是天。至于朱慕云,只是堆牛粪。如果不是大当家一再叮嘱,今天他就想好好教训朱慕云一顿。
  “那行,你把所有人都叫出来,我们在外面挑。”朱慕云说。张百朋的办法是行不通的,就算提着油灯进洞,又能看到什么?如果所有人都出来,或许能看出端倪。
  “不行,他们不能出洞。”宋三坚定的说。
  “整天待在山洞里,没病也会关出病来。你总不希望,还要请郎中给他们看病吧?”朱慕云说,昨天他赎回去的话,有六个今天住在了医院里。在这种潮湿阴暗的地方,待了几天的话,很容易落下病根。
  “他们可不是来作客的。”宋三摇了摇头说。
  “今天阳光明媚,如果能出来晒半个小时太阳,对他们的身体很有好处。”朱慕云说,如果让他去挑人,也不可能进山洞。
  “你可别瞪鼻子上眼。”宋三气道,朱慕云颐指气使的样子,好像他才是九头山的大当家一般。现在他才是规则的制订者,朱慕云越是劝,他越是反感。
  “宋兄弟,我想把所有的成年男子,全部赎出去,你开个价吧。”张百朋在山洞里转了一圈,最终都没有办法确认军统行动小组。为了以防万一,他只能将所有成年男子,全部带回去。
  “价格早就开好了啊,十根金条一个人。”宋三微笑着说,客轮上的老弱病残,早就放掉了。剩下的,倒有八成是成年男子。
  “宋三,我们一次性赎这么多人,总得打个折吧?”朱慕云说,他总共才一百根金条,想要将几十人赎走,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同时,他也担心,张百朋真的让局里,拿出这么一大笔钱,那就坏了。
  “这件事我可作不了主。”宋三想了想,突然觉得,这是一个让朱慕云上山见大当家的办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4/1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