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锋(校对)第2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3/1006

  “古司令,日军偷袭,你还接到了古星方面的情报?”邓湘涛问,朱慕云把情报传给他之后,他就马上邓阳春去打探消息,随后才知道忠义救国军。但是,古春晖早就接到了古星站的情报,这岂不是奇哉怪哉?
  “不错,是古星站发来的紧急情报,比你的情报,足足早了两个小时呢。”古春晖说,他还以为古星站的情报,也是邓湘涛安排的。
  “先回去吧。”邓湘涛眉头紧蹙,他暗想,难道是杜华山或者冯梓缘发出的情报?但这件事,他不想再多问。只能回去之后,慢慢调查。
  “邓站长,不急嘛。”古春晖微笑着说,邓湘涛答应给他两百条枪,还有二十万发子弹。这批军火,能极大的增强他的实力。日本人的枪,还是很不错的。但是,还有八十根金条呢?还有那批药品呢?邓湘涛全部装进了口袋,是不是也得分自己一点呢?
  “古司令有什么想法,直接跟兄弟明言就是。”邓湘涛暗暗叹了口气,古春晖也太贪婪了吧,两百条枪多少钱?二十万子弹多少钱?相比之后,金条和药品,根本就不值一提。
  这件事,邓湘涛不好找重庆协调。如果让总部的人插一脚,又多个人分一杯羹。现在他在忠义救国军的地盘上,古春晖伸了手,邓湘涛只能耐心跟他谈。药品,他可以给古春晖一部分。但金条,绝对不行。对古春晖来说,钱再多也不如武器和药品。
  与古春晖的谈判,比跟政保局谈,要艰难得多。虽然古星站与十七支队,都同属军统。但双方各有自己的小算盘,古春晖不停的强调,他不但支援了古星站的行动,更是与日军交火。相比之下,十七支队的功劳再大,所以,获得的回报也自然要更多。
  最终,邓湘涛留下了二十根金条,以及小部分药品,古春晖才让他们离开。邓湘涛回到古星后,马上联系了徐慧莹。作为古星站的电讯科长,徐慧莹掌握着站里的通讯。
  “我是从死信箱拿到的情报,让我马上发出去。”徐慧莹说,她的主要任务是收发报,接头的话,除了邓湘涛外,与其他人都不联系的。
  “情报呢?”朱慕云问,古星站的电文,都是要存档的。但是,身在沦陷区,有些电报,只存一个星期。每隔一个星期,就会销毁一次。
  邓湘涛一看,就知道这是滕昊祖发出来的。可是,这么重要的情报,滕昊祖是怎么获得的呢?
第451章
内奸
  李邦藩过江后,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但朱慕云还是将他送到了特高课。得知李邦藩回来了,本清正雄一直在特高课等着。李邦藩被抓,对特高课和政保局来说,都是件大事。花了钱,给了军火和药,都不算什么,但如果李邦藩不能给他一个说法,那是过不了关的。
  “啪啪!”
  但不管如何,本清正雄见到李邦藩后,先是重重的给了他两个巴掌,帝国为了支撑这场战争,全国上下都是紧衣缩食,但就算是为了换他回来,竟然浪费了这么多钱和物质。没看到李邦藩之前,本清正雄还不怎么生气。可是见到人后,他就怒从心头起。
  “八嗄!”本清正雄怒声说,李邦藩一向自诩帝国最精英的特工,甚至连梅机关、竹机关等情报部门都没放在眼里。但这次单独行动,却栽了个大跟头。
  “嗨!”李邦藩双脚并拢,大声应道。虽然被扇得眼冒金星,但李邦藩站在那里,连动都不敢动。如果本清正雄要再扇的话,他还得把脸送过去。
  “说说吧,堂堂大日本帝国培养出来的精英情报人员,怎么会被中国特工擒住?”本清正雄说,他觉得,就算李邦藩面对再多的中国人,也应该能从容应对。
  李邦藩不敢怠慢,将自己扮作货郎,在湘凤村遇到邓阳春和忠义救国军之事,详细说了出来。刚开始,李邦藩其实是占上风的。他与古春晖面对面经过,但忠义救国军的人,并没有看出破绽。这才让他信心大增,特意到湘凤村的南边路上,等着邓阳春。
  但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邓阳春中是随意的瞥了一眼,马上就认出了他的身份。当时,李邦藩身上虽有装扮,但脸上并没有特意化妆。这是他的失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区区几名中国人,就能把你抓住,你还有脸回来见我?”本清正雄怒道,他觉得,李邦藩应该切腹自杀。死在中国人手里,是羞辱。但如果切腹,还能为他赢得最后的尊严。
  “这份耻辱,我会让军统十倍、百倍偿还,还请阁下给我戴罪立功的机会。”李邦藩说,他在回来的路上,仔细想着朱慕云的话。
  自己被军统抓住后,如果事情一直由朱慕云处理,现在早就回来了。而且,特高课也不用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对日军的行动,他当然心存感激。如果能用武力救出自己,自然最好。但姜天明也不能在任务刚刚失败,就派朱慕云去营救吧?
  “机会我可以给你,但是,你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来。这次为了换你回来,我们付出的代价很大。”本清正雄缓缓的说,李邦藩在政保局,一直没有暴露日本人的身份。还让特高课,随时掌握着政保局的情况。
  但是,李邦藩仅仅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二处必须发挥更大的作用,日本人,必须主导着政保局的工作。
  “我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李邦藩缓缓的说,出了这件事后,他与姜天明已经水火不相容。他与姜天明之间,只能有一个人留在政保局。这个人,他相信会是自己。
  “说说看。”本清正雄的脸色终于开始缓和下来,李邦藩的能力毋庸置疑。如果不是他对李邦藩寄予厚望的话,也不会花这么大的代价,将李邦藩换回来了。
  “政保局有内奸,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出内奸。”李邦藩郑重其事的说。任何情报机关,如果有对方的内线,事情就会变得非常棘手。
  “内奸?”本清正雄皱起眉头。虽然他对政保局,并不是完全放心。但姜天明对日本人的忠诚,还是无需怀疑的。
  “小野君的行动,竟然会失败,这是无法想像的。所以,我想请阁下,授权我调查此次行动失利的原因。”李邦藩说,他此时还没有见到小野次郎,但也询问过大泽谷次郎。小野的行动很突然,但却落入了十七支队的包围,这是很奇怪的。
  “这件事特高课自会调查,但我可以让小野私下配合你。既然你说政保局有内奸,我希望你把主要精力放在政保局。”本清正雄提醒着说。
  “在湘凤村,邓阳春一见到我,马上就认了出来。如果政保局没有内奸,我的资料能外泄?”李邦藩言之凿凿的说,要不是判断出错,他能被邓阳春抓住?想想他都后悔,要不是自己大意,邓阳春和他的几名手下,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败在实力弱小的对手手里,更让他觉得憋闷。
  “这件事,你回去之后可以慢慢查。说说你在管沙岭的情况。”本清正雄说,他更关心的军事情报。虽然李邦藩被俘很气人,但他也借机进入了管沙岭。如果能为皇军制订一份地图,也算没白去一趟。
  “我进去都被蒙着眼,但我分析,忠义救国军的装备还不错,他们都穿着崭新的军装。”李邦藩缓缓的说,他在管沙岭的时候,对外界的情况并不知道。每天与他接触的,也只有看守的士兵。
  而且,看守他的士兵,都被特别叮嘱过,根本不会与他交谈。他在管沙岭,每天只给一碗稀饭,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根本别想有其他动作。
  “你就一点有用的情报都没发现?”本清正雄冷哼着说,为了救李邦藩出来,特高课可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给敌人送军火,送金条,送药品,这种事情,如果传出去,他都没脸见人了。
  最重要的是,这些东西,最后都会成为敌人手里的工具,反过头来攻击皇军。二十万了子弹,不知道会收割多少皇军宝贵士兵的生命。
  “这次在管沙岭,我想了很多,辜负了天皇、辜负了阁下的信任。”李邦藩低下头,惭愧的说。
  李邦藩在管沙岭,唯一看清的,就是朱慕云对自己的忠诚,还有姜天明想致自己于死地。谁对自己好,谁想自己死,在那样的境地,很容易就看得清。
  “此次回来,你有什么想法?”本清正雄说。调查内奸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消灭古星所有的抗日分子。这才是李邦藩最终的目标,也是他去政保局的使命。
  “唯一的想法,就是将古星的军统分子一网打尽。”李邦藩咬牙切齿的说,在管沙岭所受的耻辱,他必须十倍、百倍的讨回来。
  “不但要将军统分子一网打尽,还要彻底消灭十七支队、彻底清除古星的地下党、彻底消灭九头山的土匪!”本清正雄冷冷的说。军统固然可恨,但地下党也不能轻视。
  新四军在河西发展得很快,现在他们的所谓根据地,开始呈包围古星之势。虽然新四军只是在农村活动,但新四军的实力发展得太快了。相比之下,忠义救国军不足为虑。
  “嗨!”李邦藩大声应道。
  其实,李邦藩现在最恨的,还是姜天明。朱慕云向他汇报会谈判的过程,如果不是姜天明横插一腿,营救自己的代价将会少得多。
  姜天明的做法,根本就不是要救自己,他是恨不得自己被军统杀掉。日军的营救行动,刚刚失败,他就派朱慕云去谈判,这种做法,跟火上浇油有什么区别?
  唯一让李邦藩欣慰的是,还有忠心耿耿的朱慕云。但如果李邦藩知道,他之所以会被邓阳春一眼就认出来,正是因为朱慕云在古星站,建立了一套全政保局的档案,不知道会不会气得吐血?
  “阁下,我想知道,您让小野率特别行动队来救我,消息是否走漏?”李邦藩要走的时候,突然想起这个问题。如果是政保局的其他人,肯定不敢问这样的问题。
  “我只是通知了大泽谷次郎,让他去活人潭接替小野次郎。难道说,大泽谷次郎有问题?”本清正雄说,他对日本人还是很信任的。特别是日本军人,都受过皇恩浩荡,对帝国的忠诚毋庸置疑。
  “阁下是用电话通知,还是派人送信?”李邦藩又问,他当然是非常信任大泽谷次郎的。在政保局,大泽谷次郎的工作兢兢业业,体现了一名帝国军官的优良作风。
  “打电话,大泽谷次郎不在办公室,我让政保局办公室的尹有海转达的。”本清正雄仔细回想着,如果政保局真的有内奸的话,消息还真的可能会走漏。
  如果这样的话,现在陆军医院的那几名受伤士兵,也是因为政保局的内奸,才受的伤。还有金条、军火、药品,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因为那名内奸。
  “内奸不除,政保局永无宁日。我想对整个政保局,做一次全面调查,包括姜天明在内。”李邦藩说,虽然政保局有了缉私办,但那只是调查一般人员。像科长级干部,就自动被排除在外。而他要调查的,很有可能是高级干部,处长,甚至是局级。
  “当然没有问题,这就是我让你来的目的。”本清正雄点了点头,他希望,李邦藩能把这次的屈辱,转化为打击抗日分子的动力。
第452章
信任
  本清正雄本来就不信任任何人,特别是中国人。在他眼里,所有的中国人,都有可能是抗日分子。但是,李邦藩却告诉他,整个政保局,他目前只相信三个人:张百朋、朱慕云,还有一个是他自己。
  就算是郑思远,李邦藩也不是完全相信。二科的行动,屡屡失利,郑思远是有很大责任的。如果说郑思远没有问题,那有问题的,就是二科,或者是二处。
  “处座,我送你回去吧?”朱慕云见李邦藩出来,马上迎了上去。他虽然也很想回去休息,但此时,陪着李邦藩更加重要。
  虽然在活人潭,他向李邦藩汇报工作的时候,已经成功的让李邦藩,对姜天明无比的怨恨。但是,这种怨恨,还得巩固加强才行。如果能让李邦藩和姜天明势不两立,甚至为了除掉对方,而不择手段,那他的目的才算达到。
  “你还没走?”李邦藩很是意外。但他一想,又了然。朱慕云对自己如此忠诚,又岂会舍自己而去呢。
  刚才天上面的时候,李邦藩向本清正雄坦言,在政保局,除了他自己外,就只相信张百朋和朱慕云,没有任何嫌疑。看到朱慕云这么晚,还在下面像个司机一样的等着,他觉得,朱慕云没有辜负自己的信任。
  “处座受了委屈,我岂能先走?处座,我联系了雅仁医院的医生,要不要去做个全面检查?”朱慕云问。这是他在下面的时候,突然想到的。
  以李邦藩身体素质,就算真的去检查,问题也应该不大。甚至,李邦藩很有可能会拒绝。但是,说出这样的话,会让李邦藩觉得自己细心而体贴。
  “检查倒不必了,我的身体自己知道,没什么大碍,送我回去吧。”李邦藩现在已经有些感动了,这种事情,也就只有朱慕云能想到。
  把李邦藩送到白石路的家后,李邦藩邀请朱慕云进去坐坐。虽然已经天色已经很晚了,但朱慕云没犹豫,欣然应允。朱慕云以前也来过李邦藩家,但那是因为送钱送物。让李邦藩主动邀请,这还是第一次。
  李邦藩是个非常谨慎的人,这个家,被他主动邀请进去的,还真的不多。以前就算是朱慕云进来,也只是在外面的房间坐一会。但今天,李邦藩却将他请到了里面的书房。这说明,李邦藩对朱慕云彻底的信任。
  “朱君,你觉得,我们该如何还击?”李邦藩问。一路上,他都闭着眼睛沉思,查找政保局的内奸,确实很重要。但反击姜天明,更加重要。
  “要不来个全城大搜捕?”朱慕云并没听懂李邦藩的意思,并不知道李邦藩的还击,是针对姜天明。
  “全城大搜捕不会有什么效果。而且,我说的也不是抗日分子,而是姜天明。”李邦藩冷冷的说。日本人的报复心都很强,这次他被姜天明落井下石,差点就回不来了,最想报复的人,当然是姜天明。
  虽然姜天明并非抗日分子,但李邦藩觉得,打击姜天明,未必会损害帝国利益。如果自己能担任政保局的局长,会加大力度,打击古星所有的抗日分子。既然他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理由,自然就将反击,放到了第一位。
  “处座,我们与姜天明斗,只会伤了和气,便宜了抗日分子。我觉得,还是以和为贵。”朱慕云不知道李邦藩是试探自己,还是真有此意。他不敢轻易开口,这种事情,说错一句话,之前所有的努力,就都白费了。
  “怎么,你觉得我应该咽下这口气?”李邦藩觉得,朱慕云对自己虽然很忠心,但眼光、见识还是差了不少。
  “那倒不是,我是担心姜天明会先发制人。”朱慕云明白了李邦藩的态度,忙不迭的说。
  “我巴不得他先动手呢。”李邦藩说,有了本清正雄的支持,只要姜天明敢动手,自己就有理由收拾他。
  “处座必定已经有了锦囊妙计吧?”朱慕云奉承的说,李邦藩一副笃定的样子,想必已经胸有成竹。
  “姜天明从上海带来的三人,贾晓天现在成了地下党,死有余辜,明天就执行枪决。接下来,就轮到阳金曲和马兴标了。将他的爪牙,一点一点的除掉,看他还怎么先发致人。”李邦藩阴沉着脸,在朱慕云面前,他觉得,没必要再掩饰自己的想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3/1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