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锋(校对)第2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8/1006

  如果不是知道,李邦藩对朱慕云很信任的话,张百朋都要对他反唇相讥了。现在李邦藩是局长,得罪朱慕云不是明智之举。
  对一处和二处在军统的内线,朱慕云都是很清楚的。他已经让孙明华从其他渠道想想办法,自然也不会让张百朋在家傻等。军统这个时候,应该在行动,这个时候,也该孔祥宇和宋鹏,发挥作用了。
  “张处长,咱们不是有个地字一号么?或许柳暗花明,他那边能打听出什么动静呢。”朱慕云微笑着说。
  “你是说,从军统打探消息?”张百朋一愣,姜伟新摞得很快,他以为,只要对姜伟新审讯,就能知道一切。可是,马兴标的冷淡,让姜伟新彻底死心。他连死都不怕了,根本不会在乎他的审讯手段。
  “我只是提供一个思路,具体工作还得你去做。”朱慕云说。
  “好吧。”张百朋无奈的说,朱慕云的口吻,让他很不舒服。朱慕云与自己都是处级干部,这种命令式的口气,他受不了。他很担心,如果李邦藩让朱慕云担任副局长,自己到时候该怎么办?
  于心玉接到朱慕云的电话后,马上与邓湘涛取得联系。得知姜伟新真是杀人凶手,邓湘涛马上向重庆发出一封,早就准备好的超长电报。在电报里,邓湘涛详细介绍了,军统古星站是如何多次接洽姜伟新,引导他走上抗战的道路的。
  姜天明被杀,实际上是血战计划的延续。因为血战计划,马兴标被扣在六水洲。姜天明因此,才有要除掉马兴标之意。姜伟新为救马兴标,同时也想为国效力,这才大义灭亲,替党国除掉了姜天明这个大特务。
  虽然姜天明之死,与军统古星站,没有任何关系。但是,这封电报发出去后,邓湘涛就成了幕后的主导者。他甚至,还上报了一个营救姜伟新的计划。只不过,这个计划,他永远也不会执行。
  重庆早就在催促,接到电报后,很快发来嘉奖令。血战计划,至此已经圆满成功,所有相关人员,都得到了表彰。另外,局里还发来了两万银圆的奖励,这次戴老板,可是下了血本。
  邓湘涛的封电报,发到重庆,仅仅几个小时后,重庆的几家报社就发了号外:“抗日志士亲手屠魔——记古星义士姜伟新。”
  这些号外的内容,第二天,就摆到了李邦藩的桌头。他万万没有想到,军统的手,竟然伸得这么长。当然,报纸上的内容,他不会完全相信。但是,也不可不信。军统确实与马兴标接触过,也应该拉拢过姜伟新。可是,他不相信姜伟新是为了所谓的报国,才杀了姜天明。
  姜伟新之所以杀姜天明,最主要还是为了情。军统,或许做了一些工作,但绝没有像报纸上说得这么离谱。但是,姜天明已经死了,只能任由军统胡说八道。
  “局座,一处和二处,分别收到了消息,军统获得了一大笔赏钱。至于勋章,更像是下雨一样,几乎人人有份。”朱慕云收到消息后,马上到李邦藩的办公室汇报。
  一处和二处,分别反馈回来消息。孔祥宇和宋鹏,虽然没有参与真正行动,但也因此得了两百大洋的奖励。
  “这是昨天重庆的号外,你看看。”李邦藩将桌上的文件,递给了朱慕云。
  昨天重庆的号外,当然不可能今天就到了古星。这是份电文稿,抄录下来的。朱慕云看着军统的杰作,心想,重庆市的那帮文人,对古星的抗日斗争,评价的还得很中肯的。只不过,朱慕云脸上不能表露出来。
  “局座,姜伟新还没死呢,他们就如此吹嘘,会不会是军统想混淆视听?”朱慕云试探着说,这种消息真真假假,谁也不敢肯定。
  “这上面说到的马姓志士,你觉得是谁?”李邦藩问,他当然不想相信重庆报纸上的消息,可是,这些报道很详细,简直像写小说一样。
  报纸详细报道了,军统是如何拉拢马姓官员,又是如何与姜姓志士接触国,为了民族、为了党国,姜姓志士甘愿慷慨就义,也要替党国除掉姜天明这个汉奸。
  “马兴标?”朱慕云疑惑的说,邓湘涛以前就跟他交待过,要想办法,创造机会除掉阳金曲、马兴标和贾晓天。现在,贾晓天死了,姜天明也死了,政保局只剩下阳金曲和马兴标了。
  重庆市的号外一出,就算本清正雄再想帮马兴标,他也不可能留在政保局了。马兴标最好的结局,应该是退休。在古星,已经很难有合适他的职位了。如果马兴标离开了政保局,不再当特务,除不除掉他,已经没有含义。
  “不管是不是,马兴标都不能再回行动队了。”李邦藩笃定的说。
  “他是姜天明的人,死不死跟我们都没关系。”朱慕云不以为意的说。
  “关于局里的人事,你有什么想法没有?”李邦藩突然问,朱慕云虽然专业水平不高,但他对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却非常精通。
  中国有句俗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对政府机关的为人处世之道,朱慕云有着独特的见解。
  “局座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呗。难道说,现在谁还敢反对不成?”朱慕云奉承着说。
  “不是反对不反对的问题,而是要合理安排,发挥政保局最大的作用。”李邦藩说,他上任之后,总不能像姜天明那样。政保局,必须要有新的气象。只有干出成绩,才能堵住别人的嘴。
  “局里最重要的部门,无非就是情报处和行动队,我想张百朋应该会去这两个部门之一,甚至是兼任情报处长和行动队长。”朱慕云想了想,说。既然李邦藩问起,他当然要说出自己的见解。
  “情报处和行动队,一个负责情报,一个负责行动,掌握在一个人手里,肯定不妥。”李邦藩缓缓的摇了摇头,说。
  “可以让张百朋去情报处,阳金曲调到二处,至于行动队,何梁的资格,其实还是不错的。”朱慕云缓缓的说。他当然也不希望,张百朋真的掌控两个部门,这样的话,张百朋将会成为第二个阳金曲。以后,情报处和行动队的情报,自己还有机会打探到么?
  “何梁是曾山的人,怎么能让他担任行动队长呢?”李邦藩不满的说。
  “何梁确实不适合当行动队长。”朱慕云顺着李邦藩的意思,马上说道。但他暗想,除了何梁,还能有谁呢?
  “我的意思,是想让郑思远去行动队,而二科的人,则分别调到情报处和行动队。”李邦藩说,这个决定,很快就要通知下去,提前告诉朱慕云,也不算泄密。
  “局座的安排妙不可言,把这样的二处留给阳金曲,想必他是有苦说不出。”朱慕云抚掌大笑。
  “我想让你到二处当处长。”李邦藩看了朱慕云一眼,意味深长的说。
  “我去二处?”朱慕云脸上的笑容戛然而止,他现在可是经济处长,如果去没有了二科的二处,那还不如在缉查科当个科长。
  “兼任二处处长,经济处是局里的核心部门,处长非你莫属。”李邦藩说,朱慕云的表情他看到了,这让他很满意。这也是掌权的妙处,可以掌控别人的仕途,甚至是生命。或许,这就是那么多人,为了权力而舍生忘死的缘由吧。
第524章
定性
  对李邦藩的称赞,朱慕云自然很高兴。只要经济处还抓在手里,不管二处是不是空架子,都无所谓。况且,张光照在二处当副处长,二处的事情交给他,自己也没什么好操心的。但是,对阳金曲的安排,他却很好奇。
  “那阳金曲呢?”朱慕云惊讶的说,他可从来没想过去二处。虽然他兼任二处的总务科长,但这次张百朋调离后,他已经在想,是时候辞掉二处总务科的差事了。
  可是,李邦藩让自己担任二处的处长,他也不会反对。不管是谁,都不会嫌弃手中的权力太大。二处虽然只剩下一个一科、电讯科、总务科,但也有十几个人。这些人,有的时候,也是能干点事情的。
  毕竟,在二处,除了朱慕云外,还有冯梓缘这个卧底。他们联手,再加上邓湘涛的配合,完全可以干得有声有色。只不过,这个想法,他还得跟邓湘涛商议。
  “降为副处长使用。”李邦藩冷冷的说。
  这个安排,已经得到了本清正雄的支持。除非有更好的提议,否则不可更改。阳金曲查姜天明的案子,没有取得进展。误抓玉兰,让军统到现在,都不敢跟马兴标联系。
  “那还不如把二处并到一处,或者情报处也可以。”朱慕云苦笑着说。兼任二处处长,当然是好事。但如果能不当这个劳么子处长,朱慕云也不会反对。
  不管怎么说,二处的业务,都是搞情报。自己兼任二处处长,就算是正式接触情报部门。对他的潜伏工作,自然有利。但是,会让更多人注意到朱慕云。对他的安全,则有着消极影响。
  如果二处与一处合并,自己不会那么受关注,做什么事情,也方便得多。到时候,冯梓缘和杜华山联手,恐怕孙明华这个处长,会很难受。
  “暂时还不行。”李邦藩摇了摇头,当初设立二处,他可是费了很大心血的,取消二处很容易,但以后,想要再设立,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李邦藩也是有野心的,他希望政保局的部门越多越好,摊子铺的越大,政保局的实力就越强。如果可以的话,他希望把手浸透进古星所有的政府机关。
  古星刚被占领时,军统古星站的规模也很大。听说,光是待命人员,就有近百人,而掩护的商店,更是达到了三十四处之多。
  规模之大,在沦陷区仅次于上海。当时,杜华山的行动队,下面就有十几个行动分队,还有古阳、古昌等几个行动大队,人数超过了两百人。
  现在政保局是执政者,虽然也有上千人,但这点规模不算什么。李邦藩心中的目标,要让政保局的人数达到两千以上,在古星各行各业,都有政保局的眼线,随时能监视一切可疑分子。能做到这些,也就差不多了。
  把二处交给朱慕云,就是让他给自己“守摊”。等有了合适的人选,再让朱慕云卸任就是。如果朱慕云在二处干出成绩,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将朱慕云提拔为副局长。
  “只要是局座安排的事,我义无反顾。”朱慕云坚定的说。
  “你在二处好好表现,局里还空着一个副局长的位子。”李邦藩意味深长的说。这个副局长,他原本应该给张百朋,毕竟他与张百朋,都是日本人。
  可张百朋连姜天明的案子都不敢接,让他太失望了。就连本清正雄,也没有特别关注张百朋的任命。当然,张百朋担任副局长的希望,比朱慕云要大一些。但那是迫不得已,如果朱慕云能干得出张百朋出色,他一定会力荐朱慕云。
  “我可不敢想这种事。”朱慕云谦逊的说。
  “我看好你,只要干出成绩,不要在乎资历。只要会用人,用对人,就能出成绩。一个好汉,三个帮嘛。”李邦藩鼓励着说,这次破获姜天明的凶杀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靠朱慕云的个人能力,恐怕他一万年也破不了姜天明的案子。但他有孙明华给他制订计划,又有张百朋、余国辉、孙明华等人帮着查案。最后案子破获了,功劳就是朱慕云的了。
  “我会努力的。”朱慕云郑重其事的说。
  “姜天明的案子,你马上报上来,等明天特工总部的人一到,马上执行枪决。”李邦藩说。早点枪毙姜伟新,早点给案子定性。免得重庆肆意散布谣言,好像军统还真的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事一样。
  “怎么定性?”朱慕云说,虽然他几乎没有参与破案,但是最后的报告,却得他来起草。他的报告,不但要决定姜伟新的命运,也是张百朋、孙明华等人能立多大功的依据。
  如果朱慕云的笔杆子,稍微歪一歪,张百朋和孙明华,几乎无功劳一说。古人云,武将死在文臣,笔杆子能杀人,绝对不是空话。
  “当然不能遂军统的愿,姜伟新完全是为情所困,为爱杀人,与军统无关。”李邦藩缓缓的说。
  如果政保局把姜伟新定为军统分子,那么姜天明之死,就是军统所为。李邦藩才不会为他人作嫁衣,打死他也不会承认,姜伟新也军统有关,哪怕姜伟新真的是军统分子。
  “孙明华的职务,没有调整吧?”朱慕云问,孙明华的计划,他付了两根金条。也就是说,哪怕孙明华的计划再成功,跟孙明华也没什么关系了。
  “没有。”李邦藩摇了摇头,他马上明白了朱慕云的意思,朱慕云的报告,肯定会突出张百朋的作用,淡化孙明华的功劳。至于那份破案计划,更是只字不会提。
  “马兴标呢?”朱慕云又问,既然姜伟新要枪决,马兴标如何处理,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只要军统一天没与玉兰接头,马兴标就还有存在的价值。”李邦藩说,他的潜台词也说得很明白,如果军统识破了马兴标的诱骗,马兴标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案子定性后,对姜伟新的审讯也就结束了。之前有姜伟新的录音,还有马兴标的证词,就算姜伟新不承认,所有的人证、物证,都能证明,姜伟新就是凶手,确凿无疑的凶手。
  朱慕云自然是捡了个大便宜,没干什么事,就破了个大案子。当然,郁闷的人不少。比如说阳金曲,他被朱慕云羞辱了一顿,还被扣上一个办案不力的帽子。结果他的情报处长之位,被张百朋抢走,他也只能当副处长了。
  但不管别人怎么郁闷,朱慕云自己还是很愉悦的。最新的人事任命,会在明天特工总部的人来到之后,由本清正雄宣布。但今天,张百朋已经入驻情报处,郑思远也到了行动队。原二处二科的人,分别调入情报处和行动队。
  二科的人,在二处时,只是普通工作人员,但此次调入情报处和行动队,都被委以重任。情报处和行动队的科长、股长、队长,很多被他们取而代之。
  张百朋和郑思远一走,朱慕云也去了趟二处。虽然他的任命还没有下来,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但是,朱慕云并没有使用二楼张百朋的办公室,依然用的是总务科的。
  他一到,张光照和冯梓缘,就赶了过来。如果朱慕云仅仅是经济处的处长,他们还不会这么紧张。可现在,朱慕云马上就兼任二处处长,成为他们的顶头上司。这个时候不拍马屁,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处座,你再在这里办公,就显得太寒酸了。还是搬到二楼吧,否则别人来二处,不知道会怎么想呢。”张光照劝道。以前朱慕云来的时候,他最多也就是客气的喊一声“朱处长”,但从今天开始,只能以处座相称了。
  回想着与朱慕云第一次打麻将时的经历,仿佛就在昨日。人家一步一步,从一名小巡警,现在兼任两个处的处长。而自己,抱错了大腿,被扔在二处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早知如此,还不如留在警察局看守所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8/1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