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锋(校对)第3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3/1006

  凭着直觉,史希侠也觉得,这两个人,可能有问题。特别是那个周明,他在古星没有购置房产,却能这么快缴清二十根金条,实在值得怀疑。但这次,史希侠却学乖了,他没有直接派人去调查,而是先去了码头。
  “朱处长,在忙呐。”史希侠觉得,为稳妥起见,还是先听听朱慕云的意见为好。
  再说了,上次朱慕云不是说,二处想要立功么?说不定,周明和黄瑞琦,就能让朱慕云立功呢。还有被地下党开除的人,也要给朱慕云通个气。朱慕云是李邦藩的红人,告诉了李邦藩,就等于告诉了李邦藩。
  “老史啊,有何贵干?”朱慕云从办公桌后面站了起来,微笑着说。
  “不打扰吧?”史希侠看了看办公室,也没有其他人,但还是问了一句。
  “别人来是打扰,你什么时候来,我都欢迎。”朱慕云客气的说。
  “有件事,我想听听你的意见。刚才武副局长来找我,让我调查两个人,这是他们的资料。”史希侠将周明和黄瑞琦的递过去。
  原本,史希侠想直接向李邦藩汇报。可是,李邦藩的心思,朱慕云最清楚。这样的事情,还是先问过朱慕云为好。具体要如何汇报,以哪件事为重点,如果拿捏不准,马屁很容易拍在马蹄上。
  “他们是什么人?”朱慕云看了一眼,心里很吃惊。
  这两个人,他都认识,也都打过交道。周明自然不用说了,经常帮新四军采购物资。自己才上任缉查一科副科长,就帮他运出了两百匹布。从那之后,周明的货物,都是享受特别待遇。不但免检,而且只要他的货物一来,都是优先通过的。
  至于黄瑞琦,朱慕云也很熟悉。当初就是黄瑞琦,陪他去的古阳县,当时,还有军统的特派员梁德勋。朱慕云一直以为,黄瑞琦只是一名普通商人,他身材肥大,坐在那里,就像一个肉球。
  但这样的人,应该很精明才对。受到了安清会的苦,想早点出来,他能理解。但是,一次拿出二十根金条,到现在也没有闹出什么动静,就显得不正常了。
  “我也不知道。听说安清会最近,‘请’了一批人。或许,他们是其中之一。”史希侠介绍着说。
  安清会做的事情,他也听到一些。可是,这种事,他不好过问。宁愿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也比事事洞明要好。刚才他虽然跟阿大通了电话,但也只是问起了周明和黄瑞琦的事。至于其他人,他没问,也不想知道。
  “‘请’了一批人?史兄,安清会是什么样的机构,你不知道?里面的人,不是流氓,就是地痞,他们能干什么好事?”朱慕云笑了笑,对史希侠的说法,很是不以为然。
  “这你就不知道了,安清会的人,虽然都是道上混的。但在对待抗日分子方面,还是很积极的。”史希侠说。武尚天之所以,会使用这些人,正是因为看中了,他们在对待抗日分子的态度上,还是很坚决的。
  “就怕他们好心办了错事,你忘记上次高中祥的事啦?”朱慕云提醒着说。
  自从看到周明和黄瑞琦的档案,朱慕云的大脑,一直就在高速运转。黄瑞琦与他无关,不管是不是抗日分子,自己都无能为力。但是,周明则不然。他是新四军的采购员,如果他的身份暴露了,将直接影响家里的物资供应。
  “这次只是调查,又不是抓捕。再说了,他们的行迹,确实很可疑。”史希侠说,凭着直觉,他觉得这两个人可能有问题。就算他们没问题,学着安清会的做法,再来一次,也能发点财的。
  “你现在是什么意思?”朱慕云问。史希侠主动来告诉自己,说明史希侠的态度,还是很端正的。可是,这件事他必须搅黄了。
  黄瑞琦能不能经得起调查,朱慕云并不知道。可是,周明是不能被认真调查的。否则的话,光是他运出古星的那些货物,都可能是个麻烦。当然,这件事不会给朱慕云造成影响,可是他还是要极力阻止,这种事情的发生。
  “老弟不是说,要让二处立功么?这可是好机会。”史希侠微笑着说。刚才朱慕云也提醒了他,三处事事冲锋在前,并不是什么好事。让朱慕云去探听虚实,自己跟在后面捡便宜,或者才是最好的办法。
  “这可是武副局长,交给三处的任务。让二处接手,不太好吧。”朱慕云皱了皱眉头。
  武尚天也对他们有了怀疑,他很懊悔,跟胡梦北会面的时候,应该坚定自己的想法。如果营救周明,不这么积极的话,或许就不会出这种事了。但现在,只能补救。而且,还得反客为主,把主动权抢在手里。
  “如果二处调查出来,他们真有问题,那就是老弟的功劳。至于我这边,到时候汇报说,三处没查到什么线索,不就可以交待了?”史希侠不以为意的说。这种欺上瞒下的事情,任何人都会做。
  “那可不行,他们是不是抗日分子还未可知,如果功没立成,反而是个坑,二处岂不是惨了?”朱慕云摇了摇头,他不会轻易上当。况且,周明的身份,他已经确定了的。不管有没有查出来,都会给自己带来隐患。
  而史希侠则不然,他已经犯过一次错误,能力“有目共睹”。就算这次再失手,也不算什么。况且,这是武尚天交给三处的任务,如果朱慕云插手,说不定会让武尚天更加怀疑。
  “好吧,既然老弟没兴趣,就当我没说。还有件事,听说地下党最近开除了一个姓‘申’的党员,此人就在古星。如果能找到这个人,咱们就发达了。”史希侠两眼放光的人。这种人,对共产党必定恨之入骨,一旦投靠过来,肯定是忠心不二。
  “共产党开除了的人,还会留在古星?老兄,你别是做梦吧?”朱慕云微笑着说,他心里了然,这是“催款”计划,已经正式启动。
  “催款”计划的最终目的,是要让阿大“被成为”地下党。为此,根据地会给曾山的内线,放出消息。对已经发现了敌方内线,根据地的首长,竟然还敢养着,朱慕云很是佩服。换在政保局,根本不可能存在这样的事。哪怕只有一丁点的怀疑,就会三审五讯的。
  在这方面,日本人很好的秉承了老蒋的观点:“宁可错杀千人,不可放过一个”。只要是他们认为,有抗日嫌疑之人,都可以随意杀害。不用经过审判,也无需上面批准,更加不会见诸报纸。
  当然,就算不能让阿大“成为”地下党,能让他披上地下党的嫌疑,计划也算成功。无论是日本人,还是武尚天,都不会,也不敢重用一名,有嫌疑的人。哪怕此人这前再忠心耿耿,手上沾了再多抗日分子的鲜血。这一刻,他们都会自动忽略。一心只想,阿大是不是地下党,他什么时候成为地下党的?泄露了多少情报给地下党?
  “这你还真的错了,想当初,在上海的时候,就有不少被共产党开除的人活动。其中有不少人,积极主动向政府靠拢,现在不少,都成了重庆那边的重要人物。”史希侠笑着说。
  “此人姓‘申’,大名叫什么?我以前在保安处待过,到时候让他们查档案。”朱慕云缓缓的说,查档案可是他的拿手好戏。很多人不喜欢这种枯燥无味的事情,但朱慕云总能静下心来。而且,他还经常能在档案里,发现蛛丝马迹。
第648章
必然结果
  朱慕云当然知道,自己的说法很幼稚。特别是在史希侠这样的职业特工面前,显得可笑。但是,他这样说,才符合目前的身份。
  以前在缉私办,朱慕云就看过全局的档案。只是,李邦藩上任手,这个缉私办,似乎也走到了历史的尽头。李邦藩不主动提起,朱慕云绝对不会再汇报,任何关于缉私办的工作。现在一听到找人,他脑海里,第一时间想到查档案,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如果能在警察局的档案室里,找得到地下党的线索,那还要我们干什么?再说了,这可能是他的化名,也有可能是代号。就算是真名,档案也不会在警察局的保安处啊。”史希侠又好气又好笑,朱慕云的业务水平,在这一刻显露无遗。
  看来,朱慕云最厉害的,还是溜须拍马。至于业务,还是交给其他人比较好。朱慕云的手底下,有冯梓缘和马兴标。他们一个,曾经是军统潜伏古星的金组组长,一个曾经是政保局的行动队长。这两人,都是真正的职业特工。
  所以说,朱慕云是走了狗屎运。手底下有真正的能人,碰到棘手事情时,还有人能帮到他。而且,冯梓缘和马兴标,对朱慕云,似乎还很忠心。两个能力这么强的人,竟然会甘心情愿的听从朱慕云的号令,也算罕见了。
  “还有这么多名堂啊。但是,光凭他姓什么,也找不到此人啊。”朱慕云为难的说。
  “如果只知道他姓什么,就像大海捞针。但是,还有一条很重要的线索。此人是因为生活腐化、作风败坏,才被开除的。我们可以从这方面入手,迅速锁定此人。”史希侠得意的说,在这方面,他在朱慕云面前,确实很有优越感。
  “那就好啊,可以去长相伊查查,肯定有收获。”朱慕云高兴的说。
  “光从长相伊查,还不行。此人身为地下党,肯定不会天天在外面寻欢作乐,他更喜欢的,是暗娼。也有可能养了外室,甚至还不止一个。当然,他的收入,也不会太低。生活腐化、作风败坏,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到的。每个月,赚那么十几二十块,能做到生活腐化吗?”史希侠越说越得意。
  史希侠就像一个老师,要在朱慕云面前,好好表现一下自己的专业知识。可他哪知道,整个事,根本就是朱慕云的设计。申姓地下党,也早就准备好了,只等着他去发现。
  “对共产党来说,可能吃个鸡蛋,就已经是腐败了。”朱慕云随口说。
  “这倒有些道理,但那是在匪区。”史希侠说,古星的物资还是比较丰富的,这里是交通枢纽,南来北往的物资,都会汇聚于此。
  “这对我来说,也太难了。有没有那种,抗日分子坐在那里,等着我去抓的?”朱慕云一脸希冀的问。
  “老弟啊,天上不会掉馅饼,哪有这样的好事呢?”史希侠无奈的说,要不是朱慕云,他甚至还想讥讽一句:是不是还要我把抗日分子抓起来,送到二处呢。这种事,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干的。
  “那还是算了吧,我牙不好,怕消化不良。”朱慕云摇了摇头。
  “你觉得,这两件事,我应该向局座汇报么?”史希侠问,他来找朱慕云,主要还是问这个问题。
  “这还用问么?特别是这两个人的事,你更是得向局座详细汇报。”朱慕云提醒着说。
  原因很简单,这是安清会的事情。对李邦藩来说,如果史希侠将安清会的事情,也向他汇报的话,才能令他满意。当然,不管史希侠如何努力,李邦藩也不可能真正的信任他。一次不忠,百次不用。
  对李邦藩来说,史希侠永远只能利用。史希侠不管如何努力,也不可能像朱慕云这样,赢得李邦藩的绝对信任。朱慕云获得的信任,是长期努力的结果。包括每天例行的汇报,对李邦藩交待工作的极力表现等等。
  史希侠刚到政保局,身上就打上了武尚天的烙印。试想,李邦藩怎么可能信任武尚天的人呢?就好比阳金曲,原来是姜天明的人。姜天明死后,阳金曲极力想迎合李邦藩,但不管他多努力,李邦藩的表现都很冷淡。
  史希侠一走,朱慕云马上开始整理情报。“催款”计划的事,他相信胡梦北,一定知道了。但是,周明被三处盯上,这可得小心。稍不注意,就会暴露身份。
  对周明之事,朱慕云觉得,局面已经很被动。只有反客为主,才能让三处消除疑惑。他在情报里,详细的写了自己的计划。主要分三步走:向政府申诉、向报纸哭诉、向警察局报案。
  周明的身份,是可以查证的。他是古星的合法商人,一直以来,正常纳税。为古星的经济繁荣、市场稳定、财政收入,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就在他要为,实现大日本的东亚共荣之际,却被流氓绑架,勒索了二十根金条。
  被安清会堂而皇之的敲诈了二十根金条,这对古星的报纸来说,绝对是条大新闻。共产党对一向重视知识分子,一直以来,也被知识分子同情。舆论宣传,可是我党最重要的武器之一。有的时候,比大炮机枪,还令敌人胆战心惊。
  至于向警察局报案,只是正常过程。如果被人敲诈了二十根金条,还不敢声张。那才是真的做贼心虚呢,不但周明要亲自去,还得找到那个黄瑞琦。两人联合起来,发动各方力量,逼迫市政府和警察局,取缔安清会这样的黑道组织。
  同时,要加快“催款”计划的进程,武尚天不是要抓抗日分子么?让他身边,就出现抗日分子。如果武尚天不处理,朱慕云会推动特高课,或者特务分室,由他们出面。武尚天再厉害,也不敢在日本人面前张狂吧。
  朱慕云将情报写好后,正要出去送的时候,突然接到了李邦藩的电话。对周明和黄瑞琦的事情,李邦藩觉得,朱慕云可以去了解一下。毕竟,周明和黄瑞琦,都是商人。而经济处就是与商人打交道的。
  “慕云,周明和黄瑞琦,你应该都认识吧?”李邦藩问,朱慕云的记忆力很好,做事也很细心。只要是跟经济处打过交道的商人,没有他不认识的。而整个古星,与经济处没打过交道的商人,还真的不多。
  “是的。”朱慕云恭敬的说,李邦藩一说,他马上明白,李邦藩准备让自己去调查这两个人。
  “既然安清会觉得他们可疑,你代表政保局去了解一下。”李邦藩说。虽然武尚天,已经派了史希侠去调查。但他认为,让朱慕云去了解一下也好。相对而言,他更加相信朱慕云的结论,哪怕史希侠更加专业。
  “好的,我马上就去。”朱慕云恭敬的说。
  他原本要去送情报,正好趁这个机会,将情报送出去。给胡梦北留下了暗号后,朱慕云先去找了黄瑞琦。周明在古星,并没有常住地址,平常不是住旅馆,就是住朋友家。想要找他,比较困难。
  而且,这个时候,朱慕云相信,周明应该与组织的人在一起。黄瑞琦则不然,他有固定住所,朱慕云到他家的时候,正好碰到了他。除了黄瑞琦,朱慕云还见到了一个熟人:古星三中的校长黎立群。
  “黄老板,久违了。”朱慕云笑了笑,有意无意的看了一眼黎立群。他怎么也想不到,会在黄瑞琦这里,遇到黎立群。
  一般的人出了事,最关心的人,自然都是最亲近的人。比如说家人、朋友。这样推断的话,黎立群与黄瑞琦的关系,非同一般啊。当然,黎立群也有可能,是碰巧来拜访黄瑞琦。但是,朱慕云从来不相信巧合。
  “朱处长,你怎么来了?”黎立群没等黄瑞琦说话,反而先开了口。
  “你们认识?”黄瑞琦诧异的说。
  “上次学校的张老师,被九头山的土匪绑走,‘多亏’朱处长仗义执言,张老师才能完好无损的回来。”黎立群讥讽的说。
  “这是我应该做的,张老师最近还好吧。”朱慕云好像没有听出黎立群的讥讽,颇为自得的说。
  “托朱处长的福,张老师没病没灾,已经在正常上课了。”黎立群冷笑着说。
  “黎校长与黄老板是朋友?”朱慕云问。虽然黎立群冷嘲热讽,但他并没有生气。相反,他从黎立群的表现里,看出了很多信息。
  “黄老板每年都要赞助三中,他可是有名的黄大善人。”黎立群马上撇清了与黄瑞琦的关系。
  “原来如此。”朱慕云点了点头,但他心里,是一点都不相信的。原本,他就一直怀疑张保国和黎立群的身份。只不过,胡梦北和邓湘涛,都不知道他们,他才作罢。可现在,黎立群又出现在黄瑞琦家,不由得不让他再次怀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3/1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