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锋(校对)第5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8/1006

  “你真有把握办几个大案?”武尚天问。
  “是的,我手里已经掌握了几条线索。虽然一直没有进展,但只要有进展,就一定能抓到大鱼。”史希侠说,他已经布下了一条线,一旦开始发挥作用,那就不是大鱼这么简单。他在军统古昌行动大队的那名内线,已经与中共地下党接触,很快就能加入他们。
  如果史希侠去了警察局或者绥靖主任公署,就无法再给他更多的支持。如果真要撤职的话,最好是能留在三处。从明处转变为暗处,或许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好吧,我再相信你一次。”武尚天说,他看到了史希侠眼中的热切,决定再给史希侠一次机会。
  “三处由谁来接手?”史希侠问。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程吉路。”武尚天缓缓的说,早在史希侠上次出事的时候,程吉路就四处活动,李邦藩对他有了好感。而且,程吉路也向他表明态度。只要程吉路当了处长,三处永远还是武尚天的。
  “他现在是宪佐班的副队长,这么说,我得去宪佐班?”史希侠说,这是他不愿意的,留在三处,他能调动三处的人员。可去了宪佐班,他能支使的,其实只有一个人,就是三处调过去的那位。
  至于宪佐班三科的其他人员,都是一处、情报处、行动队等部门派过去的。那些人对朱慕云的命令都阳奉阴违,遑论他这个叛逃过来的中统人员了。
  “这可不一定。”武尚天摇了摇头,让史希侠去宪佐班,还得朱慕云同意才行。
  对程吉路当三处处长,朱慕云不置可否。因为他很清楚程吉路的身份,此时的程吉路,已经回归了中统。如果他推荐程吉路当处长,以后程吉路事发,这个责任他可承担不起。
  朱慕云可以反对史希侠担任三处处长,但并不支持程吉路接任。当然,朱慕云也不明确反对。毕竟他不负责人事,对三处的处长人选,也没有发言权。
  这个时候,谁推荐程吉路当处长,最终都有可能被他连累。特别是在开会的时候,他们的会议都是有记录的。对程吉路提名,朱慕云更是小心谨慎。关于程吉路的任命,整个过程,朱慕云一言不发,就像个哑巴似的。
  但是,对史希侠要来宪佐班,朱慕云明确表示反对。朱慕云理由很充分,宪佐班的庙太小,容不下史希侠这尊佛。最终,还是李邦藩和武尚天一起做工作,朱慕云才勉强同意。
  “局座,武副局长,史希侠来宪佐班也可以,但丑话说在前头,如果他工作不力,做事还带着情绪,我依然会退回来的。”朱慕云说。
  “当然,到了宪佐班就是你的手下。如果真觉得不合适,到时再把他调回来就是。”武尚天马上说道。
  让史希侠去宪佐班待一段时间,也是为了避免尴尬。史希侠骤然从处长降为副处长,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让他在宪佐班暗暗舔着伤口,对史希侠来说也是好事。
  武尚天走后,李邦藩将朱慕云留了下来。在会议室,有些事情他不好问朱慕云,现在关起门来,说话就没有顾虑。
  “你对程吉路担任三处处长,似乎有不同意见?”李邦藩问,他知道,朱慕云对自己的命令,历来都是坚定不移的支持。
  可今天说到三处新处长人选,尹有海已经提议程吉路,但朱慕云反响不积极。甚至可以说,朱慕云没有任何态度。他一言不发,这样的举动是很反常的。
  “程吉路和史希侠,都是原来中统的人,这些人只是迫不得已才效忠皇军。但是,他们的效忠,能持续多久呢?史希侠在三处,没干出名堂。我觉得,程吉路上任后,未必会有建树。”朱慕云摇了摇头,轻声说。
  程吉路在宪佐班也有一段时间了,他算是程吉路的半个上司。对程吉路的性格和能力,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
  当然,朱慕云心里,对程吉路能主持三处,还是很欢迎的。不管中统对中共是什么态度,至少,他们还是抗日的。只是,如果程吉路借着三处的名义,做反共之事,他肯定是不会同意的。
  程吉路有着最大的把柄在朱慕云手里,如果他做得太过分,只需要一个电话,就能将程吉路葬送。
  “三处的情况你也知道,暂时只能让他们这些人负责。”李邦藩叹息着说,他对三处,一直没有寄予太大的希望。
  “史希侠好高骛远,程吉路保守有余,进取不足,三处在今后一段时间,恐怕难有作为。”朱慕云叹息着说。
  “三处对付共产党,还是有些办法的。皇军即将对新四军猪婆山根据地进行扫荡,正是三处建功立业之时。”李邦藩说,中统对中共确实有一套办法,这是国军那边,就已经得到验证过。现在,只要把这套办法搬过来,同样可以为皇军效力。
  “国军在云两山被新四军伏击,怕是要跑了。”朱慕云说,国军对付新四军行,但要让他们与日军正面作战,没有哪支部队愿意。
  “跑得了和尚跑不是了庙。”李邦藩冷冷的说。
  1941年1月25日,日军7个师团兵分六路向豫省、皖北进攻国民党军。而2月三日,古星日军一个联军,加自卫军第六师汪清海部,对猪婆山根据地进行扫荡。此时国军新2军和第22集团军,已经撤离新四军根据地。
  早在日军进攻之前,朱慕云就将日军的作战方案,发送给了边保。当日伪军抵达根据地时,提前提到情报的新四军,灵活跳出包围圈,在敌人侧后方,袭击周家集据点,歼日军1个小队、伪军1个中队,并袭击伪军汪清海部,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
  日伪军进入根据地,没有当地群众的配合,根本找不到新四军的部队,他们疲于奔命。而新四军神出鬼没,时而出现在他们的后面,时而出现在他们侧面。甚至,在古阳和古昌,也突然出现了新四军的部队。
  日伪军兵力不足,新四军分散兵力,日伪军根本找不到新四军主力。恼羞成怒的日伪军,只能把怒火撒在老百姓头上。他们在根据地杀人放火,无恶不作,虽然只传回来只言片语,但朱慕云的心情还是很沉重。
  朱慕云身在敌后,当他听到日军的恶行时,却什么也做不了。可是,这些话他只能憋在心里,对任何人都不能说。
第1007章
不怀好意
  如果说朱慕云只是郁闷的话,邓湘涛就是难过了。此次日军出动七个师团,兵分六路,主要攻击的对象依然是国军。新四军只能算是搂草打兔子,顺手而为。就算新四军给日军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可日军真正的对手还是国军。
  国军一面要迎战日军,同时还要想方设法消灭新四军。军统古星区的任务,除了及时提供新四军的最新情报外,还要求十七支队支援和配合国军行动,给予新四军以坚决打击。
  只是,这些任务,古星区都难以完成。新四军湘豫鄂挺进纵队虽然改编为第五师,可直到目前为止,第五师还没有正式改编,目前仍以湘豫鄂挺进纵队名义,战斗在各个根据地。主要原因是,第五师一直在执行作战任务,没有时间整编。
  新四军的情况,恐怕连他们自己都搞不清楚,让古星区提供这方面的军事情报,实在有些为难。古星区迟迟没有准确的情报,第五战区自行派出情报员赶赴古星,自行搜集新四军之情报。
  至于第十七支队,让他们支援和配合国军,根本无从谈起。古春晖只想保住管沙岭,以忠义救国军的实力,能保住现在的地盘,已经相当不容易。如果攻击新四军,说不定反手就被人家给灭了。
  有人有地盘,古春晖就是十七支队的支队长。如果人也没了,地盘也没了,古春晖不过就是一条丧家之犬罢了。这个道理,国军将领都非常明白。
  搜集新四军之情报,邓湘涛只能依靠朱慕云。日军已经派兵对湘豫鄂挺进纵队控制之区域进行扫荡,此时日军对湘豫鄂挺进纵队之动态,应该是最为了解的。朱慕云在日军第11军作战科,有了情报来源,他要搞到这方面的情报,实在再容易不过。
  “日军现在也是两眼一抹黑,他们找不到新四军的主力,就将怒火撒到老百姓头上。”朱慕云说,日本人经常标榜他们的武士道,可实际上,他们的行为,就像一个十足的地痞流氓。
  不,他们连地痞流氓都不如。他们就是无赖,占据上风的时候,跟你讲武士道。一旦失利,什么无耻之事都能干得出来。奸污妇女,只能算是日军的暴行之一。但是,他们连八十岁的老人都不放过,就令人发指了。
  至于虐杀平民的方式,就更是无所不用其极。朱慕云用“北野哲也”的身份,时常与一些日军军官交谈,知道他们以多种非人道的方式虐杀无辜平民。
  朱慕云知道的,主要有:恶犬咬蚀、水牢、钉牢(四面皆密钉)、吊绑、倒灌煤油、盐水或沸水,活埋、钉手掌、穿鼻梁、肢解身体,有勒食蛇蝎蛤蟆、倒蒸肉酱、断喉饮血、灌水灌油、投河溺毙、倒悬、马裂、机枪扫射、油浇火焚、乱刀刺杀、剜心剖腹,还有抽血、注射空气、电刑、高温蒸烤,等等不一而足。
  比如日军为了验证所谓的五马分尸,驻麻城日军将郝永泰蛋行老板的头、两手、两脚分别绑在5匹马上,赶马奔跑,活活把郝姓老板的身躯撕裂为5段。
  去年七月,日军在宜昌县雷家河,将一农民用铁条,从胸部直通到胸前致命。最残酷的是,同样是在宜昌县,日军士兵为杀人取乐,用一条毒蛇将头置放在中国老百姓性外,剪掉蛇尾,蛇疼痛钻入肚内,倒在地上乱翻致死。
  越是知道的多,朱慕云就越痛恨日本人。可是,为了战胜日本人,他不得不与这些恶魔为伍。甚至,在他们残杀中国人的时候,还在旁边喝彩。外人只看到朱慕云风光无限,可谁又能想到,他必须将仇恨深埋起来的无奈和痛苦呢。
  可就是面对这样的敌人,国军竟然还想着反共,这让朱慕云对重庆政府极度失望。大敌当前,枪口毕竟一致对外。共产党的队伍,虽然在正面战场,鲜少与日军对战。但这是他们的装备和素质决定的。共产党的队伍,绝对不是游而不击。
  活跃在敌后的共产党游击队,拖往了数以十万计的日军。不管哪支日军,只要占领一处地方,必须留下足够的军队驻守。否则,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游击队,将破坏他们的运输线,扰乱他们的后方,让前方日军根本无心恋战。
  “日军的扫荡何时结束?”邓湘涛问,这也是国军很关注的问题,此次军令部已经下令,要彻底消灭新四军。上次国军虽然占领了猪婆山,可是,并没有击溃湘豫鄂挺进纵队主力。相反,在淘沙洲和云两山,被湘豫鄂挺进纵队消灭了上千人。
  “日军的后勤,以及前线之态势,都决定了扫荡不可能持续很久。我估计,十天之内,扫荡就会结束。”朱慕云说,日本的后勤供应越来越困难,特别是在根据地作战,他们的机动优势无法发挥,飞机大炮无用武之地,战斗力大降。
  如果无法找到湘豫鄂挺进纵队之主力,并且与之决战的话,日军的扫荡,也就只有破坏根据地的民房,杀害一些来不及转移的老百姓。湘豫鄂挺进纵队既然跳出了日军的包围圈,日军再想找到他们,可就难了。
  “十天?”邓湘涛喃喃的说,他对日军的动向,完全没有任何情报。电台报纸上的消息,都是鼓吹日军大胜,完全当不得真。
  朱慕云以北野哲也的名义,与日军军官接触,再加上大泽谷次郎的关系,朱慕云对日军的判断,应该是比较准确的。
  “区座,咱们国军此次的损失也不少吧?”朱慕云问,日军的七个师团,主要针对的是国军。虽然战场主要是在豫省和皖北,可那里的国军,也是重庆政府的人。
  “损失也有,但国军抓住机会,也对日军进行了反击。可以说,日军的进攻,也不是一帆风顺。”邓湘涛说,国军的损失当然大。但主要是装备的损失,面对日军,国军不少部队都是闻风而逃,日军连国军的影子都看不到,又如何消灭他们?
  日军七个师团看似不少,但不少是新组建的师团,战斗力与抗战初期的常备师团,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而且,日军不敢将战线拉得太长,要不然,国军一旦反击,日军也承受不了那样的损失。
  “那就好。”朱慕云欣慰的说。
  “你最近的任务,是密切注意日军的动向,一旦他们有撤军的打算,须马上汇报。”邓湘涛说。
  “是。”朱慕云说,他很是不解,邓湘涛如此关注日军撤退的消息干什么?
  古星的这五千日伪军,进攻的主要是湘豫鄂挺进纵队的根据地。此时的国军,主要集中在鄂东,襄西主要控制在新四军手里,日军何时退兵,与国军又有何关系?
  可不管如何,朱慕云都会将情报,及时传回家里。亲自操作电台后,朱慕云才发现,胡梦北的工作其实很辛苦。虽然朱慕云与边保的联系,已经定好了时间。可是最近几天,边保的电台总是不能按时开机。
  究其原因,是因为边保也一直在不停的转移之中。有的时候碰到地形阻碍,无法与古星保持通讯畅通。原本新四军的设备就较差,再加上时常会有意外,朱慕云与家里的联络,也不是每次都顺利。
  幸好,边明泽对朱慕云的情报非常重视。只要电台一到联络时间,他一定会督促,找最合适的地方与古星联系。朱慕云每天都接触大量的情报,有些情报,在朱慕云看来并不重要。可是,落到边明泽眼中,则有特别之意义。
  军统关注日军撤离之日期,这引起了边明泽的警惕。日军扫荡根据地,国军应该是巴不得才怪。如果国军也很关注的话,只能说明一件事,国军想趁火打劫。
  边明泽回电朱慕云,让他特别注意。对日军撤离之日期,向军统汇报时,向后延迟一至二天。不但可以为湘豫鄂挺进纵队争取时间,同时也能判断国军到底意欲何为。
  这种事,其实就算边明泽不说,朱慕云也会注意的。他怎么可能,将新四军的情报,如实向邓湘涛汇报呢。朱慕云就算掌握了新四军的情报,但他向邓湘涛汇报的时候,也会作一些修改。有的时候,只需要改动一个字,情报的意思就完全不同。
  很快,朱慕云就知道了军统的用意。2月上旬,驻鄂东国民党军:鄂东游击总指挥部,派出两个纵队,趁日军撤出湘鄂豫边区之际,又向边区发动全面进攻。
  民国廿七年10月古星沦陷后,鄂东民众出于保家卫国之心,纷纷组织地方武装,对日寇作战,使日寇防不胜防,不敢出兵侵犯鄂东,而驻守江岸沿线。
  当时,湖北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苏师辙也已率部退人鄂东山区,于是乘机大量收编地方武装,编成四个纵队,三个独立大队,共计万余人。
  民国廿九年,湖北省政府委任苏师辙为鄂东行署主任,同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也命令苏师辙,成立鄂东游击总指挥部,与行署同驻黄冈黄土岭。
第1008章
人走茶凉
  程吉路担任三处处长,按照惯例,宪佐班为他举行了一个盛大的欢送会。自从调到宪佐班后,程吉路虽然还兼着三处的副处长,可是他的主要工作都在宪佐班。对三处的工作,基本没有过问。
  此次史希侠出事,程吉路捡了个大便宜,看似偶然,实则也是必然。史希侠的地位,早就岌岌可危,只不过史希侠没有意识到。他一直觉得,深受武尚天信任,三处又都是他的老部下,只要抱紧了武尚天的大腿,不管出什么事,武尚天都会帮他顶着。
  可是,史希侠并没有意识到,武尚天早就对他失望之极。史希侠在三处,或许威信确实还有。可人家解决的办法也多啊,将史希侠调离三处,你威信再高,又有什么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8/1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