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锋(校对)第6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9/1006

第1169章
用在哪
  李邦藩自担任政保局局长以来,在本清正雄和美座聡太那里,都很少受到表彰。至于特务总部,就更加没有被称赞过。此次被落合甚九郎亲自接见,还对他大加赞赏,简直让他兴奋得不知所以。
  “柳叶一郎君,你的这个计划实在太好了。简单、有效,古星人民一定会心甘情愿接受的。值得大力推广,我替帝国谢谢你。”落合甚九郎在李邦藩的肩膀力,用力的拍了拍,勉励的说。
  “只要能为帝国效力,一郎定会肝脑涂地。”李邦藩用日语坚定的说,他的眼眶都是湿润的,到中国来这么久了,还是第一次得到如此重量级的将军称赞。
  “上海推广中储券的时候,受到了极大的阻力。原本我以为,在古星也会受如此。甚至,还需要出动皇军强行推广。可是没想到,你能想到这样的好办法。以后,我们再推广其他货币的时候,就不会受到这么大的阻力了。”落合甚九郎微笑着说。
  “古星的情况不一样些,我也只是根据实际情况,作了些调整罢了。”李邦藩谦逊的说。
  “说说看,你是怎么想的?”落合甚九郎问,这个计划的内容不复杂,行动起来也必定很顺利。但是,想到用粮食和食盐来控制古星人民,让他们心甘情愿使用中储券,这个人绝对不一般。
  “我也是偶尔想起的,接到任务时,我刚开始也是冥思苦想。甚至也想到了上海的办法,可是,晚上忘记吃饭了,到半夜的时候感觉特别饿,突然想起,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吃饭才是他们最大的问题。我们控制了他们的吃饭问题,也就控制了他们。”李邦藩说。
  “所以说,我们要对食盐控制得更加严格。”落合甚九郎叮嘱着说。
  “是。”李邦藩郑重其事的说。
  有了这个计划,中储券在古星的推广进行得很顺利。粮食公会增加了一个兑换中储券的机构,方便临时来买粮的人。至于购买食盐,也必须得用中储券。否则,一旦被查实,经销食盐的执照会被没收。
  现在能在古星卖粮和卖盐的人,就像掌握着一条生财之道,一旦断了他们的供应,等于掐断了他们的财路。没有哪个商家,敢不遵守的。就算是恒昌源商行,也不得不遵守。
  “这是哪个人出的馊主意?实在太损了。”姚燕萍恨恨的说。
  “别发牢骚了,执行吧。从现在开始,我们也不能收法币了。”董广宁叹息着说。
  “真希望把这个汉奸给杀了。”姚燕萍气愤的说,法币是重庆政府发生的,是国家的法定货币。可中储券只是南京政府的“伪币”,在她心里,自然是抗拒的。
  “这是政保局的李邦藩搞出来的,要不然,你去把他杀了?”董广宁看了看门外,发现没有人,这才低声笑着说。
  “只要给我一支枪,绝对没问题。”姚燕萍自信的说,手里有枪,什么人都敢杀。不就是政保局的局长么,哪怕就是宪兵队长,她也不会在乎。
  “胡闹,忘记我们的任务啦。”董广宁严厉的说,姚燕萍敢这么说,可能还真敢这么干。
  姚燕萍吐了吐舌头,没有再说了。她确实会用枪,胆也大,真要有枪,还真的敢去锄奸。只是,她身为野草情报小组的成员,主要任务是协助野草同志。其他的事情,他们要尽量回避。
  原本,董广宁的恒昌源,不但要与古星地下党联系,是许值亲自掌握的一个情报小组。同时,他们还负责为根据地采购物资。益民药店主要是药品为主,而他们的任务,是除了药品之外的其他一切物资。
  “中储券说到底只是一张纸,一旦重庆政府倒台,这些钞票全部成了废纸。”姚燕萍担忧的说,这是日本人和南京政府的阴谋。可是,在他们的控制区,国共双方都没有很好的办法拒绝。
  在上海时,军统为了阻止中储券的发行,可以说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但是,最终还是没有阻止中储券的发行。
  “这些事情,我们也无法阻止。根据上级的命令,最近需要准备一批纸张和油墨。”董广宁说,这些都会用于宣传。一直以来,我党都非常重视宣传工作。
  党的部队,不管到了哪里,都会把宣传工作放在首位。因此,根据地对纸张和油墨的需求比较大。
  “我等会就去联系货源。”姚燕萍说。只要是组织交待的工作,她都义无反顾。
  “货源暂时放一边,目前最重要的是渠道。政保局经济处对货物的检查越来越严格,这些违禁品想要出城,可不是那么简单的。”董广宁说,或许,此事得让“野草”出面才能解决。在他的印象中,野草无所不能。况且,之前野草也替根据地解决了那么多物资,野草手里,一定有特殊的出城渠道。
  古星开始推广中储券开始,军统就开始行动起来了。邓湘涛手里的中储券,已经积累了很多。可惜,之前市场上没有中储券,他手里的中储券再多,也不敢使用。
  现在不一样了,就算只能购买食粮和盐,但军统也开始行动起来了。手里的伪钞,其实就是一种印刷品。可是,当他发现可以在市场买到东西后,当然非常积极。
  虽然粮食和食盐都有配额,但这难不住军统的人。他们会想办法搞到配额。甚至,还能以低于政府的汇率,向民众兑换法币。
  虽然法币在古星很快要成为废纸,但在国统区,这依然是法定货币呢。在国统区,这些用伪钞换回来的法币,可以购买任何东西。
  另外,邓湘涛还安排人,拿着手里的伪钞,去了中江实业银行和中储行古星分行,他们将重庆的中储券存入户头,竟然没有发现。这就给他们壮了胆,如果能存到银行,以后使用起来就更方便了。
  当朱慕云得知这些消息后,既高兴又担忧。邓湘涛手里的中储券可以发挥作用了,这是高兴的。而且,这也解决了他的“资金”问题。
  朱慕云之所以极力想要搞中储券的推行计划,主要也是想解决自己的资金问题。他向时栋梁定了一批枪,可他并没有下家,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怎么办?空手套白狼。用军统的中储券,来套时栋梁手里的真枪。
  朱慕云晚上与邓湘涛见到个面,得知重庆版中储券不但能正常购物,还能存到银行,简直跟真的一样嘛。
  “区座,这下咱们要发大财了,能不能买几十套洋行,再搞点汽车?”朱慕云说,他在法租界,经常与艾登打交道,这个美国汽车商人的日子现在不大好过。因为日本与美国的关系紧张,所有在沦陷区的美国人,都感觉到了危机。
  艾登很想最后做几笔大生意,然后去国统区,或者离开中国。对此,朱慕云也很无奈。如果所有的外国人都离开了古星,自己学的外语都没了用武之地。
  “不行,这些钱不能用来买固定资产。”邓湘涛摇了摇头,重庆版中储券虽然目前无人可以认得出来,但是,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露馅了。
  到时候一查旧账,他们买的房产、汽车,一个都跑不掉。所以,他打定主意,只买物资,或者兑换法币。
  “今天买包米,明天买斤盐,要什么时候才能用得完这么多钱啊。”朱慕云说,军统古星区的任务,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所有钱全部花出去。将采购到的物资转移到国统区,速度越快越好,可以说,是要争分夺秒。
  “所以才让你来想办法啊。”邓湘涛微笑着说,朱慕云的中储券推广计划,看着简单,但却很巧妙。如果日军在所有控制区,全部用这种办法推行伪币,还真的很难应付呢。
  原本邓湘涛以为,朱慕云会借此大出风头。毕竟,朱慕云是个喜欢溜须拍马之人。可是,朱慕云却把机会让给了李邦藩。古星日报,还特意报道了此事,所有的名字,全部换成了李邦藩。
  “我能有什么办法,还请区座指示,我只负责执行。”朱慕云双手一摊,无奈的说。但他心里却开始高兴起来,原本还在想,要怎么样才能引导邓湘涛拿钱购买军火。
  “你是政保局的经济处长,古星有什么物资可以购买的,你还能不知道?”邓湘涛不满的说。
  “好吧,古星内的普通物资,我觉得意义不大。要搞,就要搞那价格高,便于运输的货物。比如说鸦片、武器、金条、银元什么的。”朱慕云想了想,说。
  “古星的鸦片好多都是重庆那边过来的,买这些东西没有意义。至于金条和银元,如果能买得到的话,我还会找你?”邓湘涛气道。
  “这么说,就没什么可以买的了。要不,我给你搞点生漆、桐油、猪鬃什么的吧。”朱慕云说。
  “算了,现在前线打仗,这些东西怎么运输?我看,还是搞武器吧。”邓湘涛说。
第1170章
更加谨慎
  武器和鸦片,在这个时期,也可以算是硬通货。特别是鸦片,甚至可以当成货币流通。可是,公然贩卖鸦片,于形象不好。一旦被查出,邓湘涛这个古星区长,搞不好得下台。
  但武器就不一样了,哪怕价格再高,也是用来打日本鬼子的。朱慕云一直在做武器生意,当然,他同时也在参与鸦片走私。只是,朱慕云作为一名汉奸特务,就算参与走私,也是能理解的。
  伪政府的官员,要不是为了升官发财,他们怎么可能委身于汉奸之列?从这一点上说,朱慕云是成功的。他的身上,已经深深地印上了汉奸烙印。有的时候,邓湘涛听到他的事迹,都觉得特别可恨。
  “区座,武器的运输非常严格,想从城内运出去是很难的。”朱慕云想了想,沉吟着说。
  “这我不管,那是你的事。”邓湘涛摇了摇头,他很清楚,朱慕云这样说的时候,或许又在打其他主意了。说不定,又在想着要跟自己提条件。
  “从古昌的第六师买武器如何?”朱慕云说,古昌是时栋梁的地盘,从古昌运出城,相对来说更加容易。
  “当然可以。但他们一向只要硬通货,至少也得法币,会接受这些中储券么?”邓湘涛说,他只担心一个问题,这么多的伪钞,还是中储券,第六师会要么?如果他们用来存入银行,这么大批量的钞票,肯定会被怀疑的。
  “这是个问题,但只要在价格上有所让步,想必他会同意的。”朱慕云说,他当然不会傻到,告诉时栋梁说,这是重庆仿制的中储券。
  此次的交易,朱慕云只想做个中间商。他负责牵头,到时候收货的是军统的人,拿钱的则是第六师。他最多,也就是赚点佣金。
  “我就知道,你没安好心。说吧,价格要抬到多少?”邓湘涛不满的说,朱慕云一提到困难,肯定又要找其他主意了。
  “区座不能把我说得如此不堪啊,我们毕竟用的是伪钞。如果是真钱,这么大的生意,我能把价格压到九成。可现在嘛,怕要涨几成了。”朱慕云说,军统的中储券,说白了就是纸。拿着这些纸去换枪,就算一箱钱换一杆枪,也是划得来的。
  “你的意思,是告诉时栋梁真相?”邓湘涛说。
  “当然不会,这个事情永远都不会有真相。如果我们是真钱,当然要跟他讨价还价。可是,我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把钱花出去。至于能换回多少枪,并不很在意。区座,是这个意思吧?”朱慕云问。
  “当然要尽力争取,谁也不会嫌弃换的枪少。”邓湘涛说,花伪钞的时候,一定要把伪钞当成真钞来用。
  为了不让使用的人有心理障碍,除了有数的几人外,其他人并不知道这些中储券是假的。
  “我当然会尽力争取,但此事我不宜过多参与,只能做个牵头人。”朱慕云说。
  “当然应该这样。”邓湘涛点了点头,朱慕云的价值,远大于第六师的那批枪。甚至,整个第六师,也不如朱慕云的价值。
  这个问题,也是他在考虑的。让朱慕云直接用伪钞,确实太危险。就算是如此,他也觉得有问题。以后,一旦这些伪钞出了问题,会不会把朱慕云牵连进去呢?
  “那行,我准备明天去趟古昌,给团体验验枪,可不能让他把那些破枪卖给咱们。”朱慕云微笑着说。
  “这样吧,鉴于用的是伪钞,你还是不要牵线搭桥。当然,表面上你还是要这样做,但我会让下面的人,直接与时栋梁联系。你坚持原价,我们用中储券交易,价格加三成。”邓湘涛说。
  “那不是没我什么事了?”朱慕云诧异的说。按照邓湘涛的做法,自己只需要虚拟与时栋梁交易就可以了,然后让军统的人撬了这笔生意。
  以后,就算出了事情,与自己也没丝毫关系。甚至,还会让时栋梁觉得有愧于自己。朱慕云的目的,只是想去古昌县考察第六师的阵地,根本没有想过自己的安全。这次,邓湘涛考虑周全,要不然真的会有隐患。
  朱慕云也在心里,暗暗提醒自己。与敌人打交道,真是一丝都不能马虎。边明泽在命令里也说得很清楚,一切以自己的安全为上。侦察古昌和古星的情报,除了当地地下党的配合外,部队也会派出侦察员的。
  这么大的军事行动,仅靠地下党的同志提供情况,既不全面,也未必可靠。只有综合各方获得的情报,才能得到最可靠的结果。
  “你没好处捞,是不是不高兴了?”邓湘涛看了朱慕云一眼,语气越来越严厉。
  “不敢不敢。”朱慕云忙不迭的说,他心里其实大大的松了气,觉得很庆幸。只是,表面上又得装出失落和遗憾的样子。毕竟,军火交易的事,与他无关的话,就没好处捞了。
  “伪钞的事,你尽量不要沾手。这些中储券,现在可能看不出来,但总会有露馅的一天。一旦以后追查起来,你参与了这些事,你的身份岂不暴露了?”邓湘涛语重心长的说。
  朱慕云是他安插在政保局最成功的卧底,在古星知道他身份的,除了自己之外,再无他人。上次刘上书叛变,自己差点去接头。关键时刻,朱慕云传出情报,再次说明刘上书的疑点。最重要的是,准确告之了前一天晚上情报处在茶楼抓了人。
  从而让邓湘涛判断,井山已经被捕,刘上书明明出现在六水洲,并且与井山见过面,却对自己说谎。下属只要说过一次谎被发现的话,轻则不再信任,重则会被当成叛徒。越重要的事情越是如此,到目前为止,邓湘涛发现朱慕云虽然也说过谎话,但都是基于经济利益,他才没有追究。
  毕竟,朱慕云每次有了收获,也会给自己一份。邓湘涛本身也是这个利益的分成人员,因此,对朱慕云的一些谎言,他也只能是左耳听了右耳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9/1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