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锋(校对)第8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5/1006

  朱慕云总是喜欢,将事情往最坏的方面想。如果今天早上,他不知道政保局已经截获了电报,或许会找个机会去取电台。可现在,没有百分之百确定安全,他是不会去取电台的。
  朱慕云回到宪佐班后,把诸峰叫来,吩咐他今天把车站路详细检查一次。所有的宾馆、旅馆、饭店、酒楼、茶楼、咖啡馆、商行等可能出现生人的地方,全部检查一次。
  “处座,今天皇军不在,只由我们一科检查的话,工作强度太大了。”诸峰为难的说,宪兵分队在法租界有好几个检查站,日本人不在,他们这些常务宪佐的工作量本来就大。如果再对车站路突击检查,人手根本不够。
  “正因为皇军不在,我们更应该有所表现。否则,人家还以为宪佐班,只知道吃饭,不知道干事。”朱慕云缓缓的说。
  “是,今天我亲自带队。”诸峰说,不管再大的困难,既然朱慕云下了决心,当然要想办法解决。
  “你的手臂怎么样了?如果有问题的话,不要强撑。”朱慕云关心的说,诸峰为了不去六水洲枪毙吴渭水,骑自行车把手摔断了。
  打了石膏,住了几天院后,就强行出院。也不在家休息,坚持要回宪佐班。
  朱慕云当然知道,诸峰是为了获取情报,才坚持要来宪佐班的。否则,傻子才会这么替日本人卖命呢。
  诸峰的这点长处,朱慕云还是很欣赏的。为了潜伏,毫不犹豫的牺牲自己。虽然结果并不完美,甚至还摔断了手臂,但这种精神,是可嘉的。
  “开枪不行,但带队检查还是没问题的。”诸峰说,他其实也很懊悔。自己手臂摔断后,朱慕云就没再提枪毙吴渭水之事了。甚至,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传言要枪毙吴渭水。
  也就是说,诸峰的手臂,白白摔断了。伤筋动骨一百天,他这几个月,都不能摸枪。虽然避免了对抗日人员动手,但也让他的行动受到了限制。
  朱慕云将任务布置下去,除了向小野次郎表明,宪佐班依然在努力工作外,也是想再捅一竹竿,看车站路到底有没有政保局的人。铁路饭店就在车站路上,如果诸峰遇到政保局的人,一定会发现的。
  安排好检查的事情后,朱慕云才给于心玉打电话,约她中午一起吃饭。今天,朱慕云没有再去德明饭店,而是在车站路选了家西餐厅。
  “今天怎么来这里吃饭了?”于心玉诧异的说,她对在哪吃饭并不在意,朱慕云这两天又没在家,突然约自己吃饭,是不是又会透露些什么情报呢。
  于心玉越来越觉得,她的工作其实很重要。潜伏在朱慕云身边,随时可能会知道一些重要情报。比如说,上次政保局要对军统古星站动手。如果罗泽谦再果断些,事情也不会到如此不可收拾的地步。
  “在这里吃饭,既是陪你吃饭,又可以检查手下的工作,一举两得。”朱慕云说,虽然诸峰的动作没这么快,但车站路也不长,他们吃完后,应该能看到宪佐班的检查。
  “又要抓抗日分子?”于心玉问,古星站刚刚被端,罗泽谦、熊秉厚、汪永华等人全部叛变。新的古星组组长“鹅”没有上任之前,军统在古星的所有人员,都不会有任何行动。
  于心玉也接到了任命,以后她的电台,归古星组使用。她负责古星组其他电台的联络,今后古星组的联络,除了采取死信箱的形式外,最主要的就是用电台。
  用电台沟通虽然不方便,同时也很危险。但在目前的古星,或许是最恰当的。古星组宁可不干出成绩,也要首先保证安全。
  “突然检查,等会你就能亲眼看到,我宪佐班兄弟的风采。”朱慕云得意的笑着说。
  “你们还有风采可言?”于心玉被朱慕云逗笑了。
  “你可不能小瞧人,等会看吧,我的人还是很威风的。”朱慕云说。
  “这两天你没回家,是不是又出差了?”于心玉关心的问,只要能从朱慕云口里套出情报,她不介意对朱慕云虚情假意,并与之虚与委蛇。
  “不是出差,而是上了战场。六师与新四军正在激战,我就是从战场下来的。此次去古昌,可谓九死一生,差点就看不到我了。”朱慕云叹息着说。
  “你保命的功夫天下无双,听到枪声就脚底抹油,九死肯定没有,一生是绝对的。”于心玉调侃着说。
  “你别不信,六师在古昌,被新四军打得无还手之力。古阳更是差点被新四军占领,要不是我跑得快,现在真的不好说。”朱慕云心有余悸的说。
  古昌上午的时候,一度被新四军攻破。只是因为古星日军迅速增援,才堪堪将新四军赶出城。
  “对你的逃命本领,我还是很佩服的。”于心玉不知道是称赞还是讥讽,总而言之,语气怪怪的。
  “也不真是逃命,回古星是因为要抓抗日分子。军统这帮人,真是死而不僵。他们竟然还敢派人来古星,殊不知,我们已经破译了他们的电报,来一个就抓一个,来两个就抓一双。”朱慕云得意洋洋的说。
  “政保局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厉害了?”于心玉手里的刀叉差点没拿稳,朱慕云的话,让她心惊肉跳。
  这个时候,军统在古星的电台,只有她的电台最为活跃。如果说政保局破译了军统的电台,很有可能就是她的。
  “政保局当然没这么厉害,但新加入的汪永华,却有这么厉害。他本就是军统的电台台长,到政保局后,积极破译电报。终于,被他撞到大运。”朱慕云笑着说,破译电报需要很大的运气。
  有些情报之所以会泄露,不是因为人员的能力不足,而是因为通讯手段不够。在古星,如果通讯手段有问题,别人还能与你通信么?
  “汪永华?”于心玉喃喃的说,她对这个人是有信心的,没想到,汪永华投降日夜后,竟然帮他们破译了军统的电报。
  看来,今天晚上再与总部通报,不能再用现在的这套密码。原本,她觉得现在的密码本,需要更换才行了。显然,汪永华的动作更快。
  他们吃饭的时候,宪佐班的人确实来检查。带队的,还真是诸峰。只是诸峰看到朱慕云在二楼用餐后,不敢惊扰朱慕云与于心玉的用餐。带着人在西餐厅转了一圈,没有发现异常后,就按原路回去了。
  朱慕云当着于心玉的面,把诸峰叫了进来。向他问起检查的事,车站路是法租界比较复杂的一条街道。诸峰告诉朱慕云,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很正常。
  看着朱慕云的手下,挨家挨户的仔细检查,于心玉都没有心思再吃饭了。她觉得,待在朱慕云身边,其实是很危险的事。稍不注意就会暴露,而她的身份如果暴露的话,连骨头渣子都不会剩下。
  诸峰来汇报工作后,于心玉就没心思再吃饭了。朱慕云告诉她的消息很重要,必须第一时间传回总部。
  等于心玉走后,朱慕云亲自带着宪佐班一科的人,检查了几家地方。这其中,那当然也包括铁路饭店。他侧面打听了一下,二零四房间并没有人。甚至,都没人来拿过钥匙。
  二零四房间,朱慕云预付了一个月的房费。如果没有特别交待,这个月,都不会有人进那个房间。朱慕云明白了,对方根本不用钥匙。作为一名特工,这种普通的门锁,怎么可能难得住他们呢。
  不要说军统专业受过训练的人,就连朱慕云,只需要借助两个发卡,也能轻易的打开房门。
第1342章
线索
  李邦藩早上看到截获的电报后,马上将郑思远叫去,把任务交给了行动队。虽然今天只截获了一条电报,但是,之前政保局截获的电报,同样可以破译。
  朱慕云猜测的没错,之前通过于心玉转发的,只要让重庆来人,去铁路饭店报上“二零四和许平的名字”,就能拿到钥匙进入房间的这封电报,也被破译了。
  当时政保局只是截获了一段电码,并没有破译。随着汪永华破译这封电报,之前截获的几条电报,也都被破译。为此,李邦藩特意接见了汪永华。
  “以前我们截获了很多电文,能否全部破译出来?”李邦藩假惺惺的请汪永华坐下,不但亲自给他倒了茶,还递了根烟给他。
  “多谢局座。”汪永华连忙躬了躬身,双手接过,受宠若惊的说。
  “你是古星站的电台台长,以后军统的电报,能全部破译吗?”李邦藩问,古星之军统人员,与重庆联系,主要靠电台。如果能掌握他们的密码,就能掌握军统在古星的活动。
  “在此之前的一些电报,只要截获了的电文,一般都能破译。”汪永华知道李邦藩的想法,可是,他不能给李邦藩太大的希望。
  汪永华是专业电讯人员,他很清楚,想要随时破译对方的电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军统的密码本三个月一换,现在更是两个月,可能一个月就换。好不容易找到他们的密码本,或许就要过期了。
  最重要的是,潜伏电台的呼号和波长经常更换。这就像一个居民,经常性更换住址,你要找到他的住处都很困难,遑论要监视他们了。
  想要截获军统的电码,首先得知道他们的波长。只要知道了波长,才能提前监听。否则,军统的电报发完了,这边还什么都不知道。
  “你的意思,在此之后的电报,就很难破译了?”李邦藩原本想给汪永华点火,听到他的话后,将手收了回来。
  “其实上次出事后,军统就更换了密码。此次之所以能破译,主要是运气。”汪永华说,他不敢把话说得太满。
  作为军统原古星站的电台台长,他对军统电讯人员的指法、操作规程都很熟悉。如果给他足够的时间,当然可能破译密码。但是,要向李邦藩表态,一定可以破译,这种话他是不敢说的。
  “你要相信自己的运气嘛,以后,你在电讯处挂个主任科员,专职负责破译军统的电报,同时,兼任电监科副科长。”李邦藩缓缓的说。
  原本,他觉得汪永华是个担任电监科长的合适人选。但是,他跟朱慕云学了一招。那边过来的人,先不要一步到位。可以给点甜头,给点盼头。让汪永华当电监科的副科长,以后还有提升的空间。如果直接当了科长,汪永华肯定以为,他在政保局的上升空间,也就到头了。
  “多谢局座,我一定全力以赴,争取再立新功。”汪永华连忙站起来,郑重其事的说。
  “你以前在重庆总台,应该听说过‘公鸡’这个代号吧?”李邦藩问,虽然罗泽谦跟他说了,关于公鸡的一切。但是,只要有机会,他就想多知道一些关于公鸡的情况。
  “听说过的。”汪永华说,关于这个代号,已经有很多人问过他。只是,他对“公鸡”的了解,也仅仅是在电报里。
  “说说公鸡吧,你估计他在古星是以什么职业为掩护?”李邦藩问。
  “我在重庆的时候,也只是偶尔听起过这个代号。很多消息,也是捕风捉影,未必就是真的。”汪永华谨慎的说,他整天与电台打交道,从来没见过“公鸡”。
  “没关系,捕风捉影的消息,也可以说说嘛。你不要有负担,就当是闲聊。出了这个门,你可以不承认所说的一切。”李邦藩为了打消汪永华的顾虑,劝说道。
  “我只知道,‘公鸡’是邓湘涛亲自掌握的,他是老军统,临训班毕业的学员,在军统也有点资格了。像这样的人,在古星潜伏这么久而没有暴露,一定会有巧妙的身份……”汪永华看了李邦藩一眼,欲言又止的说。
  “你的意思,‘公鸡’很有可能潜伏在政保局?”李邦藩缓缓的说。
  自从他到政保局后,挖出的地下党和军统,两只手都快数不过来了。陈旺金是地下党潜伏在政保局最大的卧底“野草”,而“公鸡”,确实有可能潜伏在政保局。
  只是,李邦藩并不愿意相信。政保局的人,他已经过了好几遍筛子,可以说,所有人都被三番五次的甄别。张百朋担任情报处长的时候甄别过,孙明华后来也甄别过好几次。还有郑思远,以及宪兵队,难道说“公鸡”隐藏得这么好?
  “没有证据的话,我可不敢随便说。我只知道一点,‘公鸡’是临训班的学员。”汪永华笃定的说。
  “临训班?能肯定吗?”李邦藩眼睛一亮,虽然只是闲聊,但还是有所收获嘛。
  军统办特训班大规模培训谍报人员始于1938年,第一期特训地点在湖南临醴,有200余人受训,到1938年冬结束。后因战局影响,特训班迁到湖南黔阳,续办第二期,受训人数增加到300多人。
  由于戴老板认为,黔阳离战区太近,1939年第二期特训班结束后便迁至贵州息烽继续办第三期。第三期特训班刚迁到息烽时基建工程很多,所以这期的培训时间较长,到1941年4月才结束,共培训学员500余人。
  这些情况,李邦藩都是知道的。如果说,“公鸡”是临训班毕业,也就是说,他应该是38年就加入了军统。在38年冬结束训练后,进入古星,再用其他身份掩护,潜伏在古星。
  从“公鸡”提供的情报来说,此人一定潜伏在重要部门。比如说政保局、宪兵队、特务总部、警察局、军队、市政府这样的要害部门。
  可是,38年的时候,古星还在国军手里。当时,以军统的手段,想要藏一个人,并且给他一套完美的档案,实在太容易了。现在战局混乱,很多人的档案,想要重新调查,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我记得有人说起过此事,据说戴老板还亲自过问了此事,所以我才有印象。”汪永华肯定的说。
  当时,他可能没有注意,自己有朝一日会出卖军统,用“公鸡”的情报,来讨好李邦藩。但是,这件事确实令他印象深刻,毕竟,当时戴老板过问了此事。
  “很好,你提供的情报非常重要。”李邦藩高兴的说,他拿出打火机,亲自给汪永华点上了火。这条线索看似平常,可实际上太重要了。据此,他可以大大缩小调查“公鸡”的范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5/1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