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锋(校对)第8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7/1006


第1423章
重心
  当朱慕云得知袁旺财已经安全出城后,他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袁旺财的安全,与他的安全息息相关。
  其实,在陈秉南离开古星后,朱慕云就觉得,袁旺财的实惠饭馆,完全可以保留。只是,日军中国派遣军总部,为确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市和水陆交通线安全,以第十一军部署于古星、信阳、九江地区;第十三军部署于长江下游苏、皖、浙等省,重点加强对京、沪、杭地区的控制。
  华中日军用于对新四军作战的兵力达11万人,华中伪军15万人,也全部用于进攻华中抗日根据地,企图彻底摧毁抗日根据地,消灭抗日武装。
  在这种形势下,战斗在湘鄂豫边区的新四军第五师处境更加困难。但是,第五师是一支英雄的部队,长期战斗在日、伪、顽军的包围之中。特别是古星周边的新四军,因为能得到古星地下党的情报支持,经常能取得反扫荡的胜利。
  日军第十一军,为确保其古星战略枢纽和九江、信阳、宜昌、岳阳、南昌之间的侵占区,控制平汉铁路及长江中游航道,从1942年7月开始,连续不断地对湘鄂豫边区进行残酷“扫荡”,企图消灭新四军第五师,摧毁湘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
  这段时间,朱慕云的主要注意力,都放在搜集日军情报上。二号电台案,他并没有直接插手。可是,朱慕云与武尚天交流后,武尚天随后请植村岩藏出动,让曾山无法对陈秉南用刑。
  陈秉南因为准备充分,再加上没有用刑,面对曾山的质疑有理有气有节。再加上朱慕云通知袁旺财,将陈秉南的家人转移,曾山可谓完败。
  再加上陈秉南写的那两封信,让二号电台案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此事对朱慕云几乎没有影响,甚至,他还借机与武尚天修复了关系。
  曾山担任代理局长后,不停排挤朱慕云。原本,曾山想借着二号电台的案子,进而打击武尚天。可是,二号电台案没有进展,反倒让曾山弄了个灰头土脸。
  “恭喜武副局长。”朱慕云见到武尚天进来,马上笑吟吟的说。
  随着日军不停加强扫荡,政保局的工作重心也开始转移。政保局的三处,与中共交手经验丰富,必定会派往前线。这个时候武尚天分管三处,一旦三处在扫荡作战中表现优异,武尚天也会得到日本人的重视。
  曾山只是“代局长”,与局长相差一个字,但意义完全不一样。曾山这个代局长,随时可能被撤销,甚至,有朝一日武尚天也能取代他的位子。
  “多亏你相助。”武尚天笑眯眯的说。能有这样的结果,朱慕云也是出了力的。他希望,以后能与朱慕云多多合作,争取在与曾山“掰手腕”时,能再次获胜。
  “三处是不是马上要出发了?”朱慕云随口问,三处成立以来,在史希侠手里,在军统和地下党都安插了内线。
  要不是朱慕云机警,迅速查出他的内线,恐怕军统和古星地下党,会遭到重创。程吉路上任后,三处并没什么作为。现在,日军开始扫荡,三处显身手的时候到了。
  “是啊。”武尚天叹了口气。
  “配合皇军作战,打探新四军消息,是三处的强项,为何叹气?”朱慕云问。
  目前在政保局,其实分成了四个派系,曾山一派的实力最强。他不但有着代局长的优势,还因为曾经担任警察局特务处长,从警察局过来的人,大部分都会投奔他。
  武尚天和朱慕云各成一派,虽然武尚天也是副局长,但两人在政保局的实力相当。甚至,朱慕云在某些方面,还强过武尚天。剩下的一派,是各种中间力量。甚至,郑思远的行动队,也属于这一派。
  “我想给三处申请几部特工电台,可曾山竟然不批。他觉得,三处的军用电台足够使用了。”武尚天说,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如果不能通过电台联络,很容易错失良机。
  “我记得总务处有一批特工电台的。”朱慕云缓缓的说,虽然他不再分管总务处,可是,政保局的家底,他清清楚楚。
  朱慕云对总务处的工作不怎么干预,可总务处的报表,他都会过目的。以朱慕云的记忆力,记住这些数据,也是他的职责。
  “据说要优先供应情报处、一处和行动队。”武尚天无奈的说,曾山要这样的分配,他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实在不行,可以借用皇军的电台嘛。”朱慕云说道,他也不希望三处配电台。
  对付中共的部队,三处确实是里手。如果给他们配备特工电台,以三处的行动能力,很容易渗透进根据地。到时候,日军等于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
  新四军之所以能多次粉碎日军的扫荡,是因为熟悉地形,来去如风,日军经常连他们的影子都摸不到。往往日军制定扫荡计划,新四军提前跳出包围圈,在外围阻击日军。
  可是,如果这些优势没有了,与日军强拼肯定会吃亏。
  朱慕云这段时间,一直在与古星的日军军官交往,此次日军扫荡,他至少已经探知,至少有十支队伍,会从各个方向朝猪婆山进军。新四军第五师的机关,必定要转移。可是,如果在转移的过程中,被特工盯上,将会遭到毁灭性打击。
  “日本人的电台,岂是随便可以借用的?”武尚天说,三处虽然也有电台,但是大功率的军用电台。在古星使用没有任何问题,但要背到前线,报务员会累死。
  “曾山一碗水得端平,难道他又想让陈秉南的事情重演?”朱慕云说。
  “别说陈秉南的事情了。”武尚天叹了口气,昨天在六水洲上,他是坚定的站在三处这一边的。
  然而,陈秉南突然离开古星,并且家人也失踪,反倒引起了他的怀疑。武尚天看着粗鄙,说话办事其实很细致。
  只是,就算陈秉南真是重庆的人,他也不会说出来。陈秉南走之前寄的两封信,给曾山带来了无尽的麻烦。只要是让曾山烦忧的事,他都会支持。
  “我看,还是得找植村课长。”朱慕云说,三处不说拿好多部特工电台,至少两部是必须的。
  “实在不行,也只能找植村课长了。”武尚天说。
  其实,只要朱慕云支持他的行为,就算不找植村岩藏,曾山也会作出让步。随后,武尚天去总务处发了顿火,他大声叫骂着,难道三处是后娘养的?总务处有电台不给三处,是不是要让特高课出面才行?
  总务处将消息迅速反馈给曾山,听到武尚天如此嚣张,曾山也很是无奈。他还真担心,武尚天会直接向植村岩藏汇报。此事,本就是他考虑不周。植村岩藏如果得知后,一定会怪罪。
  三处既然有了电台,二处自然不能例外。曾山只好给了二处两部电台,虽然他觉得是多余,但朱慕云与武尚天是穿连裆裤的。朱慕云本是最识趣的,既然跟着闹事,肯定与武尚天商量好了的。
  这两部电台,朱慕云分别交给了一科和二科。至于亟需电台的四科和五科,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在朱慕云眼里,一科和二科才是亲儿子。四科和五科,算是后娘养的。至于三科,是杂交的,只能算是捡来的。
  晚上,朱慕云接到消息,二号电台再次出现。朱慕云不知道,这是陈秉南特意留下来发的电报,还是别人模仿他的指法发的报。
  不管如何,中统能做出如此举动,都会把水搅浑。或许,这样做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意,但谁还敢断定,二号电台就一定在六水洲,一定在三处呢。
  这段时间,朱慕云尽可能与许值见个面。有些情报,他是一边口述,许值一边记录,同时马上译码,第一时间发给家里。军事情报必须争分夺秒,有的时候提早一分钟,就能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
  “此次古星出动的日军在万人以上,兵分十一路朝猪婆山进发。希望家里能早做准备,尽快转移。”朱慕云将地图上,又标出一路日军的进攻线路,他不敢说,掌握了日军所有的进攻路线。
  可是,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日军的决心很大。不把猪婆山占领,誓不罢休。
  “昨天接到家里的消息,师机关部队,已经分路向平汉路西、陂安南地区突围。主力部队,也已经跳出包围圈。”许值说,朱慕云这段时间提供的情报太重要了,部队能早一天转移,粉碎敌人扫荡的几率就要大几分。
  “那就好。另外,政保局的各个部门,也会派人给日军探路,以及刺探我军情报。如果可以,希望能搞他们一下。”朱慕云说,这可是打击政保局的最好机会。
  “恐怕不行,主力部队都在转移,地方部队忙着疏散群众、坚壁清野。”许值摇了摇头,缓缓的说。
第1424章
识破
  朱慕云也知道,政保局的人,会化妆成各种各样的身份,潜入根据地打探情报。有些,则在日军前面开路。这个时候,保护百姓的生命财产,是最重要的事情。
  “对了,齐胜全是不是已经到根据地了?”朱慕云突然想起一件事,他自从与齐胜全接触后,就将齐胜全的情况跟许值说了。
  根据地需要机械制造方面的专家,齐胜全这个留学德国的机械专家,绝对能胜任。而且,齐胜全有爱国心。如果有机会能为国效力,驱逐日寇,想必齐胜全不会拒绝。
  “齐胜全已经到淘沙兵工厂,他不愧是机械专家,为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许值说到齐胜全的时候很是兴奋。
  朱慕云在担任经济处副处长的时候,曾经给根据地送去过一批机器。上次新四军攻入古阳,搬走了十台机床。正是靠着这十台机床,以及一些发电机、蒸汽机、锅炉等设备,新四军第五师正式成为了自己的兵工厂。
  “他的能力没有问题,觉悟也应该没问题。”朱慕云说,齐胜全的觉悟高不高,从他对待自己的态度就能看出来。
  “齐胜全到淘沙兵工厂后,仅仅这么点时间,我们就能生产八一式马步枪了。”许值微笑着说,之前各地部队也能偶尔制造一些枪支。可是,各地标准不一样,管理不一样,制出来的枪支也五花八门。
  直到1940年八一建军节这天,八路军总部军工部水窑一所,即黄崖洞兵工厂副所长刘贵福设计的八一式马步枪,试制成功。
  新枪口径7.9毫米,短而轻,枪重仅3.36公斤,近似马枪,后坐力小,枪身和刺刀总长超过日本三八式步枪,有利于拼刺。而且,八一式马步枪的刺刀为三棱刺刀,不易变形,不易丢失,使用快捷。
  刺刀平时折叠在枪身下方,用按键扣合。拼刺时,将刺刀向前甩动,瞬间自动牢牢地扣合在枪口前。并且,这枪的准星可以调节射击偏差。
  朱慕云给新四军搞了一批机器后,新四军在淘沙洲也成立了修械所。但当时规模很小,设备简陋,技术落后。修械所只能少量修修配配,不能制造枪械。虽然修械所也试制过枪支,但原材料供应不足,制造造枪设备的铸件是白生铁,不能切削加工。
  在黄崖洞兵工厂定制之前,我军各地修械所也都尝试制造步枪。可是,各所制造的步枪式样不一致,生产不能统一管理,步枪存在质量差、寿命低、成本高等问题。
  因此,淘沙兵工厂现在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实现步枪式样一致、改善生产管理。虽然只是一句话的事,但要实现却非常难。
  齐胜全到淘沙洲后,要解决的也就是这个问题。齐胜全也不负所望,到淘沙兵工厂后,被任命为生产副厂长。很快,就带领工人们开始生产八一式马步枪。
  “真想看看我们自己生产的枪。”朱慕云一脸向往的说。
  “有机会的。”许值说,朱慕云虽然从来没有看到过八一式马步枪,可是,淘沙兵工厂能这么顺利的生产枪支,朱慕云功不可没。
  朱慕云已经有几天没有接到邓阳春的电报了,古春晖接到日军准备大规模扫荡后,主动让出了管沙岭。古星组之成员,在请示朱慕云后,与十七支队分开行动。
  第二天早上,朱慕云收到于心玉传来的情报,邓阳春和沈云浩已经抵达古昌城外。邓阳春发现廖振宇有向政保局传递情报的迹象,为了避免古星组遭到破坏,只好逮捕了廖振宇。
  经过审讯,廖振宇承认了他的身份。只是,廖振宇并不知道其他内线的存在,一直以来,他都与李邦藩保持单线联系。
  这让朱慕云遗憾,他原本还想留着廖振宇和董正,既可以通过他们,寻找其他内奸。同时,也可以向李邦藩传递假情报。
  但是,廖振宇交待,他与李邦藩之间,有一个特别的电话号码。一旦联系不上李邦藩,可以打这个电话。古星组此次整体行动,廖振宇觉得机会来了。只要与政保局联系上,就能将古星组一网打尽。
  廖振宇担任李邦藩的内线,整天也是提心吊胆。自从枪杀了两位自己的兄弟后,他晚上总会做噩梦。他希望,能早日结束这种日子。只要回到古星,哪怕被人当成汉奸,至少晚上也敢讲梦话了。
  待在管沙岭,与古星组的人待在一起,廖振宇晚上生怕自己会讲梦话。他被捕的经历,已经全部清除。一旦他说出,曾经被捕的经历,他内线的身份,也随之暴露。
  朱慕云在陆军医院向昏迷的李邦藩汇报了工作后,就在病房写了一份情报。廖振宇提供的这个电话号码,暂时不能使用。他要求邓阳春对电话号码,一定要问清楚。比如说,通话之后的暗语,甚至语气,都要问清。
  至于对廖振宇的处理,就算朱慕云不说,邓阳春应该也能猜得到。军统的家法,所有人都清楚。廖振宇知道他已经暴露,再留着他,除了增加危险外,再没有其他好处。
  至于古星组下一步的行动,朱慕云已经有了安排。既然政保局派出这么多小分队,配合日军行动。新四军又派不出足够的部队,来清除这些威胁,那就只能依靠古星组了。
  面对专业特工,新四军就算收到情报,也未必能准确甄别。而古星组就不一样了,他们都受过专业训练。再加上有朱慕云的行动,一旦政保局的人露面,很容易被他们识破。
  此次政保局各个部门,都会派人配合日军扫荡。情报处、一处、二处、三处、行动队,每个部门都会派出一到二个小分队,为日军提供当地的地形、地貌以及风土人情。农村的地形很复杂,就算日军的地图再精确,一旦进入山区,也会迷失方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7/1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