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五千年(校对)第1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292

  戚继光和白起的差距没有这么大吧?琢磨好半天李悠似乎找出了理由,撰写《纪效新书》时的戚继光方才三十来岁,戚家军刚刚成型,他尚未经历过平定倭寇、威震蓟门的磨练,在用兵之道上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而白起早已完成了横扫关东六国,歼灭一百六十五万大军的壮举,他的兵法已经臻于完美。还在成长中的戚继光和老辣至极的白起有这么大的差距或许也在情理之中。
  此外,战国和大明的具体情况也大为不同,白起光是在长平之战时手下就有近五十万秦军,其他诸如伊阙之战、鄢郢之战等战役他手下所指挥的大军数量也是以十万为单位;反观戚继光,在沿海平倭时他手下的戚家军不过数千人,日后到了蓟门防备蒙古,才将这个数字提升到数万。论起指挥大军的数量,戚继光比起白起来确实远远不如,当然这并非说戚继光指挥不了如此大规模的军队,而是大明的体制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罢了。
  或许正是这两个方面的原因才让李悠这次的收获远远超过台州之战时的那次;同样因为李悠的箭术已经有了一些基础,他从戚继光那里得到的武力值奖励才只有两点,在长兵器的使用上他并不拿手,因为基础更加薄弱所以提升的空间也会更大,故而才从冉闵那里得到了五点武力值的奖励。不过话又说回来,戚继光虽然也是武艺高强之辈,但要和冉闵比起来恐怕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吧?
  十点统率值、五点武力值,这就是李悠在廉台之战获得的收获了,哦,还有上好的战马五千匹,我嘉州军日后的骑兵有着落了!李悠欣喜地看着面板上那个战马的图标。当然他也没忘记冉闵的朱龙宝马,经历了若干个任务世界后他终于有一匹绝世无双的宝马了!
  当然还有从玄甲骑兵折冲都尉段瓒那里弄来的上好马槊,廉台之战冲阵时他使用这根马槊极其顺手,倒是可以和得自贺兰进明那里的唐刀配成一套,虽说这两样尚且比不上震天弓这般神兵利器,但也是难得一见的上好兵器了。以后再看看能不能抽到更好的兵器吧,嗯,像是曹操的倚天剑、青釭剑,吕布的方天画戟,秦叔宝的吸水提卢枪都可以考虑。铠甲的话一时想不起来有那些宝甲,金枪将徐宁的雁翎圈金甲听起来似乎不够好啊?
  算了,先不管这些,还有这次的任务奖励没有抽取呢!看看这次能抽到什么吧?李悠喜滋滋的打开了抽奖面板,搓搓手抽取了自己的第一次奖励。
  老虎机滚动半天,一名和白起差不多打扮的武将头像出现在了抽奖栏,“恭喜宿主获得了召唤大秦名将司马错的权限!”
  在廉台之战前刚想着要是抽到司马错也挺好啊,没想到第一次抽奖就真的把他抽出来了,这也未免有些太巧合了吧?李悠感到颇为高兴,司马错曾在白起之前担任秦国掌管军政的国尉,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他曾经指挥了秦军灭蜀之战,日后多次攻打魏国、楚国、韩国等国家,为秦国拓地无数,乃是白起之前秦国最让关东六国惧怕的武将。
  除了军事才华,他还是一名纵横家,秦惠文王九年,他和张仪因为先攻蜀还是攻打韩国在秦惠文王面前争论不休,张仪主张应先攻打韩国,司马错力排张仪之议,认为攻打韩国将导致诸侯联合对抗秦国,攻打蜀国则既可得其人力、物力以充实军备,还可占据有利地势顺水而下攻打楚国。最终秦惠文王还是采纳了司马错的建议,让他率军灭掉蜀国,让秦国的实力大大增加,为日后灭亡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司马错在用间上亦是卓有建树,据说他也是秦国秘密间谍机构黑冰台的主持人,黑冰台在他的指挥下为秦国屡立大功,诸如重金贿赂敌国换将、让敌国君王心生猜忌处死良将等事迹不计其数。
  范蠡又要掌管商务,又要帮忙处理嘉州的内政,还要兼顾间谍机构的组建运行,未免太辛苦了些,而且这也不利于权力制衡,现在有了司马错这样一位更加专业的人选,似乎可以为他稍微减轻些负担了。而且自己现在经验尚浅,有司马错这样一位宿将在自己身边不时提点也是好的。
  如果是陈庆之那样单纯的武将,李悠或许会留着以待将来的任务世界,可是遇到司马错这样的综合性人才就有些忍不住了,嗯,明日就将他召唤出来,想必熟读史书的姚广孝肯定知晓此人,至于范蠡却是无缘结识这位在他之后百年才出生的名将了。
  范蠡掌内政及商业、姚广孝做幕僚、司马错执掌情报部门,亦可帮着自己参谋军事,和姚广孝一起分析天下局势,哎,自己手底下能用的人还是有些少啊,不过无需着急,就眼下嘉州和云州这点地盘,有他们三人几乎足够了,日后地盘扩大的时候,在此之前他肯定又经历了许多任务世界,自然会有新的人选填充,说不定那天自己把诸葛亮抽出来了呢。
  咦,好像潘凤许久没有召唤了啊,反正他可以多次召唤,明日就和司马错一起召唤出来吧,让他和周伯符那家伙过两招去,顺便再试试自己的马上武艺;琢磨完这些事李悠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抽奖。
第302章
大隋骁果
  “宿主本次抽取大隋骁果五千人,骁果军是隋朝的骁卫御林军,‘骁果’之名取骁勇果毅之意,为当时天下最精锐的军队之一。”白光闪过,一名和玄甲骑兵一样身穿明光铠骑兵标识出现在了虎符面板之上。
  看来这抽取军队的数量和自己统率值的高低也有关系啊,第一次抽取的军队是一千背嵬军,第二次则是两千玄甲骑兵,到了这次数量直接暴涨到五千,或许下一次说不定就要以万为单位了,相对应的日后进入任务世界遇到的战争规模大概也会越来越大吧?
  李悠算了算,自己从白起那里得到十点统率值之后,目前完全可以将这五千名骁果军召唤出来;骁果军虽然声名不显,但却也同样是一支劲旅,在隋末唐初之时曾和李世民的玄甲骑兵以及大隋柱石张须陀的齐郡兵团并称天下三大精锐,实力着实非同一般。
  隋炀帝大业九年,杨广征召关中身强力壮、骁勇善战者编为禁卫军,称之为骁果。骁果军就成了大隋最为强大的依靠,他们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负责拱卫杨广的安全,杨广下江都时,就以虎贲郎将司马德戡统领一万余骁果为禁卫军随行。
  只可惜这样一支精锐的军队却没有立下多少战功,在张须陀率领齐郡军团,在秦叔宝、罗士信等人的率领下平定各处叛乱,李世民的玄甲骑兵初具规模之时,这些骁果军却只能在江都守护杨广的安危,而没有登上战场的机会。
  大业十四年,因为离家日久,多是关中人出身的骁果军在司马德戡等的策划下推宇文化及为首,煽动兵变,诛杀杨广,而后在宇文化及的率领下向西进发准备还归关中。但从江都去往关中必须经过瓦岗军李密的地盘,于是一场大战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骁果军行进到洛阳东边时,军粮吃尽,于是向瓦岗军镇守的黎阳仓发起了攻击,和赶来救援的李密战成了一团,双方在童山展开大战,急于归家的骁果军奋勇搏杀,瓦岗军几乎不支,就连他们的统帅李密也被骁果军的箭矢射中,若非归降不久的勇将秦叔宝拼死杀开一条血路,李密恐怕就要葬身童山了。
  只可惜的是此战之前骁果军已经彻底断粮,加之庸将宇文化及指挥无方,屡屡被李密欺骗,此战未能将瓦岗军击溃他们也就失去了最后的机会;骁果军纷纷投降李密,宇文化及带着剩余的两万人逃往魏县;鼎鼎大名的骁果军在这一战后就彻底的消失了。
  但是,骁果军的最后一战也给瓦岗军造成了致命的伤害,瓦岗寨多年积累的精锐几乎一朝丧尽,实力大损的李密在三个月后就败给了王世充,不得不奔赴长安投降李渊,若不是和骁果军的这一战,说不定李密还能多支撑几年。
  李悠仔细的打量了一番骁果军的铠甲装备,倒是和玄甲骑兵颇有相似之处,都穿着隋唐之际流行的明光铠,兵器也差相仿佛;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骁果军和玄甲骑兵诞生的时间相隔不久,李世民在成军时或许也参考了骁果军的情况。
  这是一支同样战斗力强大的军队,和玄甲骑兵及齐郡军团相比,他们所缺少的不过是一名英明神武的统帅而已,若是使用得当,这五千人足以击溃十倍于他们的对手,这次的运气可算是相当地不错。
  再看看最后一次能抽到什么吧?最好是方天画戟、吸水提炉枪之类的神兵利器啊,李悠开始了第三次的抽奖。
  可惜啊,看来想要神兵利器只能等到下次了,只不过这东西可以拿来做什么用呢?李悠疑惑的看着他这次抽出来的奖品,“宿主抽取到道具‘借东风’,使用后可召唤出一阵大风,风向可由宿主指定,持续时间为三个时辰。”
  莫非在以后的任务中会遇到要用到火攻的场景?李悠当然知道这一典故的来历,曹操和周瑜与赤壁大战,周瑜和诸葛亮早已定下火攻曹军连环战船的打算,只可惜风向一直不对,幸好有诸葛亮登台做法,借来了三日三夜的东南风,方才有了曹操的赤壁大败。
  先不去管它,将来总会有用的,李悠将这个三角旗号的标识放到一边,这次能抽到司马错和骁果军已经足以让他满足了,至于“借东风”,或许就像之前使用的“金字牌”一样,眼下虽然看不出什么用场,但到时候一定会给他带来惊喜。
  虽然眼下已是深夜,但李悠却没有丝毫睡意,他闭上眼睛在脑海之中慢慢地将此次廉台之战的经过细细过了一遍,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思索着白起、慕容恪这样的名将在战局变化之中所做出的每一个决定,像这样的名将对局都是宝贵的经验,每次回想都能让他产生新的收获,一直过了一个多时辰,李悠才重新睡去。
  咦,慕容恪死了,另外此战之中损伤的慕容子弟同样有不少,或许在这个位面就不再会有燕国这个国家了吧?如此以来不知道在日后还会不会出现立志光复燕国的姑苏燕子坞慕容世家呢?慕容复的悲剧还会不会再次上演?
  第二日一早李悠找到了姚广孝,“大师,劳烦通知范大夫一声,让他赶来云州一趟,我有两位新朋友要介绍给二位。”
  “哦?不知主公又从何处觅来了贤才?”姚广孝颇为好奇,既然能遇到范蠡,想必这次来的也不是一般人物吧?
  “他们已经在门外了。”说罢李悠将此二人领了进来。
  头前一名彪形大汉行礼道,“潘凤见过道衍大师。”
  另一名身穿双重长襦、外披彩色铠甲,下着长裤,足登方口齐头翘尖履,头戴顶部列双鹖的深紫色鹖冠,橘色冠带系于颌下,打八字结,胁下佩青铜剑的英武男子好奇的打量了一会姚广孝的光头和袈裟,方才拱手道,“秦人司马错见过先生。”
第303章
班底
  “可是司马国尉?”听到潘凤的名字,姚广孝还依旧是那副八风不动的高僧模样,但当司马错报出自己的名字,他脸上的淡定终于维持不住了,立刻起身肃然回礼。
  “正是在下。”司马错曾在昭襄王时担任掌管军政的国尉一职,能在大秦担任此官职的都是一时俊彦,司马错之后是白起,秦王政时又成了大名鼎鼎的尉缭。
  “在下姚广孝见过司马国尉。”姚广孝再次一礼,饱读诗书的他自然明白自己面前这名四十出头的男子是何样人物,他甚至还背诵起了《战国策·秦策》中的句子,“‘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司马国尉昔日和张仪关于伐蜀的论句姚某至今还记得。”
  这段话出自《战国策·秦策》中的《司马错论伐蜀》,大概意思是想使国家富裕,必须开拓国家疆土;想使军队强大,必须使人民富足;想建立帝王之业,必须博施德政。只有这三者都具备了,王业才会随之而来。
  司马错直接用这样一番论述决定了秦国日后的战略方向,攻下蜀国奠定了日后称霸战国的根基,乃是纵横家建功立业的经典案例;姚广孝对于纵横学也颇有研究,怪不得见到司马错会如此动容。
  他们俩人聊得十分相得,一旁的潘凤可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了,直愣愣地站在那里不知道做什么才好,这也不怪姚广孝,潘凤在他眼中不过是一名冲锋陷阵的勇将,而司马错却是可以和他共谋大事的高才,二者自不可同等对待。
  李悠拉着潘凤坐下,对姚广孝说道,“道衍大师,司马国尉日后就将与大师和范大夫共事了,还请大师不辞辛苦先给司马国尉说说如今大魏的形势。”
  “此乃姚某理当做的。”之前他就曾经帮助范蠡适应大魏的生活,这次重新做来或许会更加顺利,稍一思索他就明白了李悠让范蠡来云州的原因,对此他并无异议,反倒是觉得如此分散分工、相互制衡更加稳妥,“就这一两日范蠡范大夫也会前来此地,想必司马国尉听过范大夫的名字吧?”
  “先生直呼吾的姓名即可,如今吾等同在君上麾下效力,毋需如此客套,再而言之吾如今早已不是大秦的国尉了。”司马错先是纠正了姚广孝的称呼,然后问道,“可是昔日帮助越王勾践灭亡吴国、留下了《计然篇》的范蠡范大夫?”范蠡生活的时间大约在司马错之前百余年,他听过范蠡的名字也在情理之中。
  “正是。”听到司马错的前半句话姚广孝暗暗点头,这不仅是简单的改变称呼,更是在表明自己的态度,昔日他在秦国是为秦王效力,而到了这里则要为李悠贡献才华,“如今范大夫在主公手下负责内政、货殖、用间诸事,整日忙得不可开交,司马先生这次来定能让他轻松许多。”除了商业之外,范蠡目前负责的工作范围司马错几乎都能搞定。
  将他们俩谈得不错,李悠也就放下心来,带着潘凤起身道,“二位慢聊,我先带着潘将军去校场上和周伯符他们见见面。”
  “恭送主公/君上!”姚广孝和司马错同时起身送行,姚广孝看着潘凤道,“这次剿灭混元教的乱贼若是再要潘将军出马,恐怕是牛刀杀鸡啊!”
  将姚广孝和司马错留在府中继续深谈,李悠带着潘凤上马向城外的校场行去,而李悠胯下的朱龙马又让潘凤艳羡不已,“主公此马何其神骏?就算比起吕布的赤兔也不遑多让!”
  “哈哈,只是吾眼下的武艺怕是还配不上这匹宝马啊!一会到了校场之中,潘将军可要手下留情啊!”潘凤倒是一个很好的衡量标准,通过与他比武也可以判断出自己的马上功夫如今处于何等水准。
  潘凤此时也看到了李悠手边的马槊,当下大喜过望,对他来说只要有人和他过招,就高兴地什么都忘了;不知道能不能把他永久留在大魏啊,如果放弃在任务世界召唤他的机会,或许可以吧?不过考虑到任务世界的变化莫测,李悠暂时放弃了这一打算,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轮到潘凤来救命了呢。
  可惜到了校场之上李悠还是没有捞到立刻和潘凤过招的机会,在云州无敌多时的周伯符看到潘凤顿时眼前一亮,二话不说就将他拉到校场中间,无论如何也要和他先打一场,于是李悠只好先当一会儿看客了。
  周伯符手持加大陌刀,潘凤依旧是自己惯用的大斧,两样重兵器开始了激烈的碰撞;难得遇到一位能街上自己几招的周伯符大喜过望,一刀紧似一刀,一刀重过一刀,砍得潘凤额头冒出了细汗,左支右拙眼看顶不住了,二十余招过后,潘凤手中的大斧被劈落,输掉了这场比试。
  “这位老兄的武艺甚是不俗,明日咱们再行战过!”周伯符喜滋滋的离去,看来今后有一段时间他不会为找不到合适的对手而发愁了。
  “来来来,方才试过了步战,咱们再试试马战!”等潘凤休息了一会儿,李悠手持马槊站在了校场中间,潘凤也翻身上马和李悠战成一团。
  双方拼杀了五十多个回合,李悠才渐渐落了下风,双方就此罢战;潘凤能在三国世界成为一方诸侯手下的头号猛将,想来武力值不会低于70,现在自己能和他打成这样,纵使有朱龙马的加成,也算是对得起39点的武力值了。
  三日后,范蠡从嘉州赶到了云州,李悠、姚广孝、范蠡、司马错四人齐聚与这座院子的花园之中,商讨起眼下的形势来。
  眼前这三位召唤来的名臣谋士,再加上远去京城的许光,以及在校场上比武的周伯符和潘凤,这就是自己眼下的班底了!虽说争霸天下还远远不够,但放到云嘉两地却是足够用了。
第304章
平乱
  “将军,来云州都好几个月了,怎么还不打仗?”等和潘凤混熟悉了,周伯符又觉得无聊了,明里暗里都向李悠透露出要去剿灭乱贼的意思,“这五百团练已经练得差不多了,继续留在这里训练也不会有太大长进,终究得让他们上战场啊!”
  “伯符不必心急,就在这两日了,这是这次作战将以团练为主,你带着陌刀队压阵即可。”混元教这伙人的战斗力实在是不怎么样,要是先让他们出马,依照那股人马俱碎的气势,恐怕没几个回合这些乱贼就溃散逃跑了,根本给不了新编的团练熟悉战场的机会。
  “将军!怎可如此!”周伯符一听立刻急了起来,自己辛辛苦苦的出言劝说,没想到现在却给别人做了嫁衣裳,“吾等苦练数月,如今比起尉州城时大有进益,岂可让强军围观,却让新军去打先锋?”
  “杀鸡焉用牛刀,就混元教那副模样,你又不是不清楚,即使胜了又有什么好值得炫耀的?”李悠反问一句,不等他回答就起身走人,“你先好好练兵,而后有的是出战的机会,我先去和姚先生他们商议进军之事了。”
  把一脸苦逼的周伯符留在校场之中,李悠又回到了城中的府邸,“姚先生,今日又有什么人来催促?”
  “知府大人,陆先生都来了,听他们话里的意思若是再不进军就要上书朝廷弹劾您了。”姚广孝眯缝着三角眼说道,这点小小的压力并未给他造成任何困扰,比这严峻百倍的形势他当年也曾经历过。
  “既然如此,那明日就领兵出城剿灭乱贼吧。”李悠轻松地说道,让我们出城剿匪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可云州如今遍地贼寇,先剿灭那一块可就不由得他们了。
  “主公且看看这些。”姚广孝推过几张纸来,这是他根据搜集来的情报总结出来的精要,“混元教乱贼头目主要聚集在青口、河湾、陆家庄三处,这三处本为云州府最富庶的村子,被他们占后搞得乌烟瘴气,当地百姓要么被迫从贼,要么逃往府城当了流民。”
  “这陆家庄可是陆彬谦的产业?”李悠问道。
  “不只是陆家庄,河湾一带的地半数以上也都陆家的,唯有青口为何家、黄家、周家三家大户所有,他们在官面上的势力虽说比陆家弱上许多,但在云州当地已经经营数代,等闲之间也不是陆家能轻易吃下的。”姚广孝这段时间将云州当地各家的恩怨摸了个透,“陆家垂涎他们的土地,此前多有争执;陆彬谦此前也曾暗示贫僧,想要在赶走乱贼后给这三户人家安上个通贼的帽子,夺了他们的田产。”
  “当初劝捐时这三家给了多少钱粮?”陆彬谦必然是李悠掌控云州的最大障碍,若是这些人识趣,李悠不介意支持他们和陆彬谦好好斗一场。
  “这三家人给的虽然不如陆彬谦多,但相对于他们的家底,却也是不少了。”起码从态度上看,这些人比陆彬谦要好得多。
  “如此,那就先打青口吧;顺便将陆彬谦的话传到他们耳朵中去。”没来得先给陆彬谦去解决问题,身为云州最大的土豪,都到这个时候还舍不得钱粮,那就继续等着吧;此外如实云州士绅团结一致李悠或许还不怎么好对付,但谁让陆彬谦太过贪心呢,挑拨离间这种阴谋诡计正适合姚广孝发挥,等这场仗打完之后何家、黄家、周家和陆家的矛盾只会更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2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