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五千年(校对)第1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6/292

  接连数日都是如此,眼看着启程去嘉州的时间到了,此去嘉州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李悠,若是十天半个月的,自己和周南说说闺中私房话倒也很容易熬过去,可若是长达数月这就有些寂寞了;太平郡主终于有些忍不住了,开口问道,“文阳自到云州之后征召了多少团练?如今兵练得如何?”
  就怕你对这些不感兴趣啊!直到此时李悠方才确定这位在这个时代行事独特的女子并未放弃自己的事业心,于是他开口答道,“刚来云州之时,诸多官绅舍不得钱粮,故而只征召了五百团练,训练数月后前些日子在青口镇一举击溃数千混元教反贼,斩首数百,至此他们才为之改观,给的钱粮也多了起来,迄今为止已经重新征召了三千团练,训练数月后当不输于当初的振威营。”
  “哦?”李令月虽然不甚了解军事方面的事情,但也知道振威营在京营禁军之中也是数得着的强军,振威营可是经过多年打磨才有了这般声势,而李悠断断几个月的功夫就有如此成果,实属不易,再看看下首的薛绍,眼神中也露出一丝讶色,想来李悠的成果也大大地出乎了她的所料,于是忍不住赞道,“文阳实乃大才。”
  “这却也算不着什么,若非依旧有人从中作梗,这次起码能征到五千团练。”李悠提起了陆家的事情,“在下练兵倒也有几分心得,可是对付这些人来却远不如战场厮杀那般得心应手,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区区一个告老还乡的知府就敢如此胆大妄为?”知府放到云州是了不起的人物,可何时又能入了李令月的眼?
  “此一时彼一时也,若是去年,别说三千团练,一万怕是也招起来了。”李悠长叹道,“可惜今时不同往日,朝堂上皆为世家、寒门所占,吾等勋贵说话是一日比一日的不管用了;若不是混元教乱贼未平,我怕是连这个院子都住不进来。”
  “杨介夫着实可恶!”李悠的处境让李令月生出同仇敌忾之感,“不过文阳你手下有道衍大师这般大才,应付起陆家来岂不是手到擒来?”姚广孝昔日在京城策划夺门之变,手段何其老辣,怎么会连一个告老还乡的知府都对付不了?
  “这也怪不得大师,如今我要兼顾云州嘉州二地团练之事,事务繁杂,大师一人身兼多职,忙得不可开交,故而无暇应对。”说完李悠看着太平郡主,只要你留下,有的是施展才华的空间,断断不会寂寞。
  “大师的确辛苦。”李令月却没有接过话来,点点头将话题引到一边,又说起云州美酒和京中美酒的区别来,一时间让李悠有些摸不着头脑。
  作陪的姚广孝却轻捻佛珠、微笑不语,似乎早已猜出了李令月的意思,果不其然,酒宴散去之后,李悠将太平郡主送到院门口时,她忽然回头说道,“明日我去嘉州见见南妹妹。”
  还是选择了清净的生活么?不等李悠回话,李令月话锋一转,“这陆彬谦也没什么难对付的,文阳若是放心的下,就等我从嘉州回来交给我处置吧。”
  “多谢郡主,在下翘首以待。”陆彬谦其实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李悠只是想用他来吸引李令月罢了,如今她果然顺水推舟的答应下来,李悠自然大喜。
  杨介夫啊杨介夫,你可要活得久一些啊,我还等着再入京城报仇雪恨呢!你可别在此之前就死了啊!李令月又和李悠说了几句,转身走进了自己的小院儿,抬眼望着京城的方向。
  “阿嚏!”宰相府中的杨介夫打了个喷嚏,屋子里的大魏重臣们连声问候,他不耐烦的摆了摆手,“没什么大不了的,今日还有什么事要议一议的?”
  “相国大人,云州有消息来报,嘉州伯李悠上个月大败混元教乱贼,斩首数百。”兵部尚书袁汝夔从袖子里摸出了一封奏章。
第312章
论功
  “李悠?”杨介夫皱了皱眉,摆摆手道,“且念来听听,看看这位嘉州伯又立下了何等功绩?”最近新皇登基,政局未定,杨介夫花了好大一番力气才将朝堂上的格局梳理清楚,一时间将这个给他制造了颇多麻烦的年轻人丢到了一边,如今袁汝夔的话又让他将李悠从脑海里翻了出来,现在似乎也该到收拾这些勋贵余党的时候了?
  “遵命。”袁汝夔翻开奏折念了起来,奏折中所言无非是李悠在云州编练团练卓有成效,率领五百团练大破混元教乱贼,一战击溃数千乱贼,斩首数百;当然也少不了云州文官们运筹帷幄的功劳,剩下的就是些请求封赏之类的话了。
  “五百团练就击溃了数千乱贼?”参知政事胡松年忍不住插话道,张果率领数万大军前往河东四府平贼,虽是屡战屡胜,但也没有这么夸张的战绩,这不禁引起了他的警惕,“相国,此人实属吾等之大敌,切不可放纵啊。”
  “云州地处偏远,就算任由他征召团练又能如何?眼下禁军整编在即,只要将这数十万禁军和太尉府握在吾等手中,这些勋贵就翻不起风浪来!”吏部尚书卢承庆并不以为然,大魏向来讲究守内虚外,京中的兵力配置超过了边军和州府军的总和,在如此大的兵力优势面前,李悠手下这点人马根本不值得一提,“如今要防备的不是云州的团练,而是他借机回京和京中勋贵联合起来与吾等争夺太尉府和京营禁军。”
  “团练编练不易。”兵部侍郎王季和在他的老家也编练了一支团练,以他们太原王氏的实力也才不过征召了三千余人,训练数月后也仅能守城作战,亦或是欺负欺负流民,就连攻打山间的土匪都遇到了挫折,在他想来李悠如今的这点实力根本构不成威胁,“以下官看,这李悠想要平定云州的乱贼,没有一两年的功夫根本不行;而等到了那个时候,京营禁军和太尉府早已被吾等掌控,他即使立功回京也掀不起太大的风浪。”
  “胡大人多虑了,不过是些流民而已,那李悠手下的周伯符倒也是一员猛将,或许是他领着禁军冲杀了一阵流民就散了,团练不过跟在后面收割首级罢了。”又一名稍微有点军事经验的文官出来说道,“即使如此李悠的手下也有两百损伤,战绩实属一般,在河东四府平乱的张果斩杀乱贼数千也才不过损伤了三五百人,胜过李悠多矣。”
  “就让他继续在云州呆着吧!我大魏的战功以漠北群虏为上,东海岛夷次之,西南诸土司再次之,剿灭乱贼又算得上什么大功呢?”大魏兵部对这些对手开出了高低不一的斩首赏格,一颗漠北骑兵的首级赏纹银二十两,东海岛夷的首级价值十两,到西南土司这里就只剩下三两了,至于境内的乱贼除非是有名号的贼酋,不然的话一文钱的赏赐都没有;于是乎杨介夫做出了这封奏折的处理决定,“云州知府运筹帷幄,当为此战之首功,理应予以嘉奖,待乱贼平定后再行叙功,李悠率军出战,亦有功劳,只是区区数百流民的斩获尚不足以让朝廷颁下封赏,且温言勉励一番即可。”
  此前战事的运筹帷幄之功大多为太尉府掌控,收获这项功劳的也都是太尉府的勋贵们,领军出征、冲锋陷阵的功劳由领军的大将瓜分,至于文官最多从供应粮草上分一杯羹,这让文官们无法从军功中获取太多的好处。
  而杨介夫这次直接将运筹帷幄的功劳给了云州知府,这让文官们又多了一条建功立业的途径,而且运筹帷幄还有一项好处就是容易推卸责任,若是战败了这肯定不是他们的军略有问题,必定是那领军的大将怯战,亦或是他们没有完全按照自己制定的方略进行作战,失利的锅就这样轻而易举的丢给了武将们。而若是大战得胜,运筹帷幄的文官当是首功,供应粮草的文官次之,至于打仗的武将和士兵们,给他们点喝剩下的汤就不错了。
  这种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的模式那个文官不喜欢?败了有武将背锅,胜了大功是自己的,而且还可以借此机会彻底压服武将,让他们送上孝敬,无论是立功还是发财,这都是绝好的机会,座中的有些人甚至已经开始琢磨着最近可以去那里混一份战功好升官发财了。
  “相国此言甚是。”袁汝夔顿时领略了杨介夫话里的意思,若是按照他提出的这种模式操作下去,今后他们这些文官就要彻底压倒武将了,以后那些往日趾高气昂、足以和这些文官分庭抗礼的武将就只能仰人鼻息行事了。
  “相国此举方是老成谋国,吾等远不及矣。”吏部尚书卢承庆在私下里尽管一直对杨介夫独霸朝堂多年颇有微词,但此时却不得不心生佩服,果然杨介夫能走到这一步的确是有他的果然之处,就在他们还琢磨着如何防备李悠的时候,杨介夫却从根本上将武将们的地位打落尘埃;若是按照他方才所说的执行下去,不出数年的功夫,大魏国中文贵武贱的形势将成为定局,这才是一国宰相该有的手笔啊!比他们方才纠结于细枝末节的手段实在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若要如此就先得将太尉府拿到手里。”杨介夫摸着胡须道,“如今核实战功的权利被太尉府所掌握,唯有如此才能将这一规则推行下去。”
  “相国尽管放心,如今京中资历深厚的勋贵早已清扫一空,无人能担此重任,太尉一职必定落入吾等手中。”若是按照之前的惯例,在丘元德卸任太尉之后,一般情况下都会由鲁国公曹雨田这样的顶级勋贵接任,而现在这些人要么陨与唐括部之手,要么死的不明不白,再也没有能够压服众军的人了,再加上朝中有太后支持,这一职位的归属也就没了悬念。
第313章
王机外放
  “此乃弱军之道也。”王机府邸的后院之中,他的父亲、琅琊王氏的族长王逊将一封刚送过来的书信丢递了过来,此时距离杨介夫说出新的军功核定章程方才过去了两个时辰,世家豪门的底蕴可见一斑。
  “若是如此,怕是以后的武将将会沦为文官的走狗了,每逢出征先要关心的不是如何打赢这一仗,而是怎么去巴结运筹帷幄的文官了;如果遇到通晓兵法抑或肯放下面子倾听武将策略的或许还不要紧,但要是遇到刚愎自用的文官,这仗还怎么打?”王机接过信函匆匆读过,他细细揣摩一番,要是他去领军,凭借自幼修习的兵法以及和当初随军出征的经验,遇到不那么厉害的对手或许还有几分胜算;但要是换成他在国子监的同窗卢怀慎、胡逸之等辈,除非是对手实在太弱,否则有败无胜,然而让人感到不安的是朝中大多数的文官们在军事上的造诣比起这俩人来不过是半斤八两而已。
  “杨介夫此举加大了文官对武将的掌控,却也挖垮了大魏立国的根基,自古以来岂有武将衰弱而文官能安坐天下的朝代?”王逊对他儿子的表现还算满意,忍不住提点了几句,“想要敲定运筹帷幄之功,那么以后怕是要文官领军出征了,而如今朝中文武双全的又有几人?”
  文官们大多是科举出身,无论乡试也好、会试也好,可是不会考兵法的,四书五经之中可没有多少兵法韬略,试问除了极个别对兵法颇有兴趣或者天赋秉异之人,又有多少文官知道仗究竟该怎么打?
  以文驭武本来没什么问题,一个成熟的政权之内,武将是不适合拥有太大权利的,只是杨介夫这一次却是走了极端;若按照大魏以前的惯例,由朝中文官和皇帝一起决定该和谁打仗,武将领兵执行,再通过粮草等约束武将,让他们无法做大威胁朝廷的稳定,这其实并没有什么可指摘的。
  然而现在文官们却要连武将的临战指挥权和战功审核权都拿过去,这却是太过了些,王机家学渊源,自然知道外行领导内行的坏处,“若天下承平倒也罢了,可如今北方有唐括部屡屡犯边,东海有岛夷不断上岸烧杀抢掠,西南土司蠢蠢欲动,境内又连年旱涝,乱民四起,真是各处都要用兵的时候!如今京营禁军还未恢复,朝廷却要一再打压武将,这如何得了?”
  国之将亡必有异像,王逊又想起了那日在琅琊郡老宅的青箱楼上夜观天象时所看到的那一幕,帝星飘摇,潜龙四起,或许大魏已经快要走到尽头了;大魏如今已经是风雨飘摇,还有杨姐夫一干大臣拼命地挖着国家的根基,先是葬送数十万禁军精锐,又兴办团练培养自己的军事力量,现在还要彻底打压武将的地位,这一番举措让文官们的地位大大提升,但大魏却也虚弱的不像话了。
  幸好我已经提前做了准备,将来即使天下有变,只要那些族中的子弟争气,我琅琊王氏依旧可以觅得一条出路,王逊又从桌子上拿出另一封信递了过去,“云州的消息也到了,嘉州伯五百团练击溃乱贼数千。”
  “此事孩儿已经知道,只是孩儿颇有不解,以文阳兄的实力又怎么会在和这些不堪一战的流民作战时遭受如此严重的损失呢?难道团练就这么难练?”王机一边接过信一边说道,从尉州到京城,他见识过李悠的统兵策略和周伯符的勇武,在他看来有这俩人在区区流民那堪一击?理应大获全胜才是,又怎么会死伤两百余?
  “我在禁军之中安排了人手,据他回报此战云州团练斩首逾五百,自身损伤还不到二十人,那两百余名团练却是偷偷去了嘉州。”王逊抚须说道,这些消息可是连云州的官绅都不甚了解的,若非他当初在李悠随行的禁军之中埋了钉子,他也会被瞒过去。
  “文阳兄为何如此?”若是一般的武将报功,只会把自己的损失尽量说小,把敌人的损失翻倍夸大,李悠却反其道而行之,直接将自己的损伤夸大到十倍,这是什么道理?不等王逊回答他小心翼翼地说出了自己的猜测,“莫不是他想乘机扩编团练?”或许这也是个解释,如果据实上报,云州官绅定然会以为五百团练足以平定乱局,绝不会再多出一文钱。
  “此其一也,其二是为了麻痹杨介夫。”王逊不仅也想到了这一点,他还看出了一些王机没有想到的东西,“若杨介夫知道嘉州伯短短数月就练出如此强军,定会心生警惕,如今这份战绩却不会引起他的重视。”
  “其三,这位嘉州伯大概不会是个忠于大魏的纯臣。”王逊说完哑然失笑,他们这些人难道就是真的忠于大魏么?若果然如此他现在岂不是应当去朝堂上扭转杨介夫的一系列乱政,又怎么会来行次鬼祟之事?
  不过正因为如此,王逊才终于下定了决心,如今乱世将至,他反倒为李悠的野心而感到欣喜,此人面相异于常人,眼下又如此行事,愈加坚定他认为李悠就是潜龙的信心。
  细细想来,从夺门之变开始,李悠似乎就一直在寻找回归嘉州的机会,云州大乱让他借机掌控了此地的军权,如今他手中已经握有两州之地,再加上和他共同进退的钱家,实力已经不容忽视,若是天下大乱,这就是他起家的根基。
  “你准备准备,为父已经开始为你操办外放的事情了;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你会在不久之后南下云州,担任云州同知一职。”王逊做出了决定,至于借口他都想好了,到时候大可以去和杨介夫一系的人马说王机此举乃是为了就近监督李悠,“到了云州之后,除了定时给家里通报消息之外,其他什么都不要做,专心辅助李悠管好云州的政事即可。”
第314章
为官之道
  “小侄拜见世伯!”王机走进屋子,向上首那名相貌儒雅的老者拱手行礼,“家父与世伯多年不见,近来倒是愈发的想念了,小侄带来了家父的书信。”说罢王机从怀中取出王逊写给吏部侍郎崔太冲的信函双手递了过去。
  “老夫也日常回想起昔日和王贤弟把酒狂歌的时候,只是一转眼就二十年过去了,不知王贤弟如今身子可还康建?”崔太冲接过信函并未直接打开,双目之中满是怀念,“那时候我二人都是青葱年少,而如今却都早已老朽不堪,等老夫告老辞官之后,定当前往琅琊拜访王贤弟,到时候不醉不罢休。”
  “有劳世伯过问,家父身子还算硬朗,每日在青箱楼上读书写字,倒也悠闲自在。”崔太冲和王逊年轻时候多有来往,王机此前也曾上门拜访;吏部掌管百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王机想要出任云州同知,离不开这位世伯的帮助。
  双方都不是外人,客套两句崔太冲就打开王逊的书信浏览起来,崔太冲毕竟年纪有些大了,区区两页信看了半刻钟方才放下,“原来王贤弟是想让贤侄去州县之上历练一番,此乃应有之义,吾理当出手相助。”
  依照大魏祖制,不历州县不得担任宰辅重臣,如今朝堂上的杨介夫、袁汝夔等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崔太冲思量着这大抵是王逊为他们琅琊王氏的千里驹将来进入中枢铺路了;双方向来关系融洽,再说琅琊王氏在朝野上下颇有势力,再加上王机自从考取状元之后,政绩颇佳,操作起来完全不费什么力气,崔太冲自然乐得卖个好处。
  崔太冲的反应和昨日王逊所言并无不同,当然这也要多亏了王机的出身和两家的交情,若是换成其他人可就完全不一样了,王机可是多次听闻这位崔侍郎是如何对待那些毫无根基的寒门官员的,“家父曾多次来信叮嘱小侄不可留恋京城的繁华,要像世伯一般心怀天下万民,早日去为百姓做些实事才行。世伯昔日在南阳知府任上兴修水利、建桥铺路,至今仍为南阳百姓铭记于心,小侄至今还记得昔日游学南阳之时在桥头所见赞颂世伯的诗文……”说罢王机摇头晃脑的吟诵起这首诗来。
  此乃崔太冲的得意之作,眼见许多年过去仍然有人记的如此清楚,他不仅老怀大慰,“哈哈,王贤弟真是生了个好儿子啊,贤侄不愧为琅琊王氏的千里驹。”
  心情大好的崔太冲看王机越发的顺眼起来,难得地开口给他讲解起外放的经验来,“料想贤侄不会像那些庸人一般,只想挑个繁华的好去处,当上几年同知、知府,狠狠捞上一笔银子吧?像这样的职位或许可以捞到银子,却也不容易立下功绩。”
  “当然那些偏远军州虽说容易立下战功,但也凶险异常,稍不留神就有性命之忧,亦非好去处。”崔太冲兴致勃勃地给王机说起官场上的门道来,虽说王机的出身完全可以让他不用担心立功回京的问题,但选个好地方总会生下许多麻烦,这也是崔太冲为官多年的经验,若非今天高兴,他是断断不会说的,“故而最好的去处却是那些眼下看来情况或许不佳,但未来一两年中将有大变化的州府。”
  “昔日世宗在位时,朝廷决定重新疏通运河,杨介夫那时只是运河边的一个小小知府,上任一年多来功绩平平,若是继续这么下去,三年任期期满之后他大概会转往其他地方继续担任知府;谁料在疏通运河之中,沿河数十个府县,却是杨介夫疏通的最快也最好,时候他借此机遇青云直上,一举入了世宗的眼,日后接连加官晋爵,方才有了如今的声望。”崔太冲还举了个例子,世宗乃是李圭之前的大魏皇帝,杨介夫就是在他的提拔下步入中枢,担任宰相的,如果没有这次机遇,杨介夫大概最多只能做个侍郎吧?
  “若非世伯提点,小侄是万万想不到这些的,敢问世伯如今那些地方是能立下功劳的好去处?”王机恭敬地问道。
  “如今若要论起立功之速,莫过于平贼;贤侄不见自从那张果领兵屡次击破河东四府的乱贼后,朝堂上就盛传起只要河东之乱平定,张果就大有可能破格升为兵部侍郎的传言来?”崔太冲今日谈兴大起,连这种轻易不会告知外人的话也说了出来,“只是如今河东之乱渐已平息,若不然贤侄前往河东任职,倒也能从张果身上分润一些功劳。”
  “世伯所言如醍醐灌顶,让小侄豁然开朗。”王机又恰到好处的送上一记马屁,装作对平乱一事极为感兴趣地说道,“只是如今大魏的贼乱似乎并不只是河东一处?难道其他地方就没有合适的机会么?”
  “如今贼乱何止河东一处,青州、甘州、处州莫不是乱贼四起,只是这些地方却没有多少可用之兵,若是到这些地方任职,不仅不容易拿到功劳,甚至还有被乱贼攻取府城,失土之责可是谁都担当不起的!”数了几个生乱的州县,崔太冲的眉毛又皱了起来,看了王机好一会儿才迟疑地说道,“不过云州似乎是个机会?”
  “可是嘉州伯担任团练使的云州?”王机眼中闪过一丝厌恶。
  不过这般微弱的表情变化并未逃过老狐狸崔太冲的目光,他试探着说道,“正是,听闻昔日贤侄在国子监和嘉州伯关系颇为融洽,日后更是在尉州并肩作战,若是到了云州,必可再立新功。”
  “非也非也!”王机知道考验自己的时候终于到了,如果他稍有应对不当,被崔太冲认为他和李悠的关系的确不错,那么他就基本上不要想去云州了,反之则这个职位就十拿九稳了,崔太冲他们也需要一个有能力的人前往云州对李悠进行监视和制约。
第315章
独木难支
  “在国子监之时小侄牢记家父教诲,尽量接好每一名同窗,小侄对待嘉州伯和卢兄、胡兄以及陈景隆他们并无二致。”王机在国子监的时候的确是为数不多同时和勋贵子弟以及世家之后关系都处的还不错的学子,到也不怕崔太冲日后去查,“日后御驾亲征小侄也是紧随先皇身边,并未和嘉州伯、昌华伯世子他们有过多交接。”
  王机一直从入读国子监说道夺门之变,更把最近断绝和丘尚俭、太平郡主之间的来往大说特说,口若莲花把崔太冲说得连连点头。
  “小侄昔日的确和嘉州伯多有来往,但却无深交,先皇还朝后小侄更是对嘉州伯的所作所为多有劝诫,可惜嘉州伯之中不肯听从,小侄只好渐渐和他断了来往。”王机最后做了总结,“嘉州伯领兵打仗或许有些家传的本事,可惜少读了些诗书,终究落了下成。”
  “不读诗书不明微言大义,此等武夫临阵冲杀尚可,却不可掌握朝纲,杨相国近日的方略极妙,若非先皇御驾亲征时疏远众多阁臣,没有大贤为先皇运筹帷幄,那会有如此惨败?”崔太冲摸着胡须摇头晃脑道,“从今以后有文臣监军,我大魏每战必胜矣。”
  “世伯所言甚是!”莫不是以为我真不知道御驾亲征为什么会输么?王机对崔太冲这种厚脸皮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哎,老夫终究年纪大了,才和贤侄聊了这么一会儿就有些倦了。”该聊的都聊得差不多了,崔太冲揉了揉太阳穴做出一副精力不济的样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6/2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