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五千年(校对)第1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292

  “想必大人比学生更清楚。”陈少阳已然明白这是有人蓄意陷害自己,他出身微寒不会有人帮他说话,此时几乎已成定局,所以他说话也越发的不客气了。
  “考场之中严禁喧哗。”主考闻讯也立刻赶到此处,看着他二人问道,“你等何事争吵?”
  “大人,下官发现这名考生在考篮之中藏有夹带,这是下官方才从他考篮之中翻出来的。”说罢他恭恭敬敬地将那本小册子递给主考。
  “清河书房的手艺,若非他们家其他人想要将《尚书》写的这么小怕也不容易。”这名主考官也是眼光毒辣之人,当即就认出了这本小册子的出处,正是京中有名的科举作弊道具供应商清河书房的作品,旋即他挥手道,“既然抓住现行就记下姓名、出身履历赶出去。”
  “大人,学生不服!”眼看着考场中的兵丁扑过来要把自己拉出去,陈少阳知道自己再不做些什么就晚了,他双手抱着桌板死死不肯放手。
  “人赃俱获你还有何话可说?我劝你还是乖乖的出去,要不然就休怪本官辣手无情将你押到贡院之外枷号示众。”像他这样被查出来还死不改口的考生见得多了,主考现在只想将他早点赶出去以免影响其他考生。
  “大人,敢问此书可是《尚书》?”陈少阳却好像还抱着万一的心思,飞快地辩解道,“学生将《尚书》倒背如流,又何须画蛇添足?大人若是不信学生可现在就默写,如有一字错误,大人再罚不迟!”
  陈少阳虽然还称不上过目不忘,可《尚书》乃是儒家必学的经义,他早就将这两万余字背的滚瓜烂熟,却也比不害怕默写。
  只可惜主考却不肯给他这个机会,“左右,还不将他赶出去,其他诸考生还要答卷呢!”说罢几名士兵当即如狼似虎般的扑过来,将陈少阳从号房之中拖走,同一房的考生胆寒之余却也为少了一名竞争对手而稍感庆幸。
  陈少阳被士兵架起拖到贡院门口丢将出去,更有一名考官大声喊道,“此考生携带夹带入场,如今人赃俱获,现逐出考场,日后将夺取他的功名,永不录用,以下三代不得科考,尔等须谨记今日之教训,日后应考之时不得心存侥幸。”
  人群之中轰的一声炸开,各种鄙视辱骂的话扑面砸来,陈少阳只能无力的辩驳着,“我没有夹带,《尚书》我可是倒背如流、倒背如流啊!”只可惜他的声音在这般嘈杂的环境中完全无人理会,他一口气喘不上来忽然晕了过去。
  等他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在客栈之中,薛玄台、李伯禽等人见他醒来立刻围了过来,毫升一段安慰,他们对陈少阳的人品、才学知之甚深,知道他是不会做出来这般事的。
  终究还是有人明白自己的冤屈,陈少阳心里才算好了些,可一想到不仅自己的科举之路就此断绝,还连累以后三代都不能参加可靠,他就悲从中来失声大哭。
  “此事必定是那袁汝夔的报复。”薛玄台等人也是一战胆寒,那日他们也在队伍的最前方,和袁汝夔是照过面的,既然你陈少阳落得这般下场,他们也不会好过,“我等当在天下士子中揭露此事,好还陈兄一个公道。”
  只是这次却没有多少人响应,现在考试还有两场,众人都是精神高度紧张的时候,谁有肯再冒着危险为陈少阳出头呢?哭过一阵儿的陈少阳也冷静下来,他出言劝道,“诸位勿要冲动,如今会试尚未结束,诸事当以此为重,等会试结果出来时,但有不公吾等再联络众士子一起讨个公道。”
  于是此事就暂且放了下来,陈少阳整日在客栈之中思索对策,薛玄台等人则依旧专心备考,只是出了这样的事情他们又怎么能安下心来?
  好容易熬到了放榜的时候,众人挤上前去一看,今科三百余名高中之人中,却没有他们之中任何一个人的名字,当初前往丹阳门外叩阙的士子仅有寥寥数人名留皇榜,贡院之外顿时为之大哗。
  这分明是袁汝夔对当日叩阙一事的报复!落第的士子们哪肯干休,纷纷开始了串联,试图再次前往丹凤门外鸣冤告状,可是这次却没有那么容易了,朝廷对此早有预料,皇城司、五城兵马司紧急行动起来,对他们严加提防。
  就在京中双方斗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另一个消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盖过了科举弊案,只可惜这个消息却未让这些日子焦头烂额的袁汝夔稍感轻松,因为漠北诸部终于挥师南下了,边关已经被他们又一次攻破,阿鲁布亲自领军,袁章随行,一共二十万大军已经进入宣大,三日之间失陷城池二十三座,宣大边军竟无一丝还手之力。
  京中百姓早已没了谈论科举弊案的心思,有些胆小之人甚至开始收拾东西准备难逃,而留在京中的也赶紧四下抢购粮食以备不测。
  二十万大军!去年十万大军就横扫了三十万京营禁军,如今数目直接翻翻,那还得了?袁汝夔深恨自己当初为何没有借着叩阙引退,这次他想逃过此劫恐怕比上天还要难。
  而卢承庆一方也没了幸灾乐祸的心思,漠北诸部兵势之威出乎了他们的预料,只怕不会再像之前两次一样劫掠几个州县就能结束的。
  远在嘉州的李悠也收到了黑冰台的飞鸽传书,他走出大门来到城外看着那些虎虎生威的士卒,或许不久之后你们就要发挥作用了。
第400章
未雨绸缪
  “三日之内连下二十三城,宣大边军一触即溃!”依旧是司马错、姚广孝、范蠡、许光、李令月和李悠几人,只不过这次的地点换成了嘉州的伯爵府,而他们面前也多了一幅地图,李悠正用标签贴出漠北大军的进攻线路,从地图上可以看出,这次漠北诸部将大军分成三路,左右各有五万人,负责扫荡溃散的边军,而中路的十万大军则直指京师。
  “从宣大到京城有三条路,一条经尉州,一条经真定,这两条道路狭窄不利大军行进,唯有走龙城最为便利。”司马错对着地图解说道,“故而阿鲁布将大军分作三路,左右两翼兵力较少但足以清扫沿路边军,以防他们在围攻京城时从后方杀出;中路大军则直指龙城,龙城尚有守军三万,若派遣一员良将领军,依靠坚城死守,区区十万兵马一时也难攻下,只可惜如今在龙城的却是一员胆小如鼠的庸将,怕是坚持不了多久。”
  “龙城乃是大城,城中粮草堆积如山,若是被阿鲁布拿下,足够十万人数月之需。”范蠡如今对大魏境内的情况知道的比李悠还清楚。
  “料想那龙城守军在城破之时也想不起焚毁粮草一事,不知司马先生可能帮他们做到?”能给他们制造一些麻烦总是好的,李悠将目光投向司马错。
  “黑冰台在龙城人数不多,想要尽数焚毁城中存粮尚且做不到,不过肯定不会让阿鲁布如此轻松就捡到便宜。”司马错盘算了一阵儿答道,“若龙城黑冰台尽数出动,再调集周边郡县人员相助,在下敢保证阿鲁布最多拿到五成粮食。”
  “如此足矣,需注意隐藏身份,这件事办完就暂时潜伏起来吧。”五成的粮食已经够阿鲁布和袁章心疼一阵子的了,如今黑冰台成立时间尚短,李悠实在不能要求太多,“至于日后,若是北虏长期占据则试着打入他们内部,袁章如今手掌大权,想必他们也需要大魏的人才帮助他们解决一些他们做不到的事情。”
  历来草原游牧部落就缺少中原那种较为完善的文化传承体系,他们或许可以在战场上战胜别人,但对于如何统治如此大规模的土地和人口总是缺乏经验,因此只有在得到中原地主阶层的帮助时他们才能实现对中原的统治,从北魏、金国到满清莫不如是,可马上得天下却不可马上治天下说给这些游牧民族听似乎更为合适。
  袁章已经让他们吃到了甜头,想必在占据龙城之后他们会搜集当地的人才,黑冰台刚好可以接着这个机会将钉子埋入他们内部,司马错闻言微微点头,他也早就想到了这些。
  “若北虏攻破龙城,勤王诏书就该传遍天下了,主公到时候打算如何应对?”姚广孝的三角眼微微眯起,不知道心中想些什么。
  “我乃大魏臣子,若是有旨意下达自当遵从。”此去一来可以刷刷声望,李悠可是知道一个好名声在乱世之中是多么有用,二来这一万多团练虽然打败了混元教,但他们距离真正的强兵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次正好是练兵的好机会,他当然不会率领大军和阿鲁布正面对阵,但是骚扰截杀他们的小股人马还是没问题的。
  姚广孝又闭上了眼睛,似乎明白了李悠的用意,接着范蠡不等李悠询问就主动说道,“从嘉州到京城一路之上早已为主公备好了粮草,主公但有所需到这些城池即可。”说罢范蠡递过来一份清单,上面赫然写着他的商队在大军必经的若干城池之中存放粮草的数目,绝对可以满足李悠大军来回所需。
  “有劳范先生了。”李悠还没开口,对方就将事情办得妥妥当当,这样的下属又有那个不喜欢,事情已经商量的差不多了,李悠开始分配任务,“此次我率军前往京城勤王,道衍大师镇守云州,我会留两千团练由大师统领,范大夫留守嘉州,兼顾商事。”
  云州乃新纳之地,虽有王机的帮助但终不如嘉州服帖,所以将更为狠辣的姚广孝放到了这里,再加上两千兵马足以镇住那些心怀不轨之人;而嘉州的情况则要好得多,再加上范蠡久居此地,统管上下绰绰有余。
  说完留守人员的安排,接着就该看看谁能跟随李悠去京城了,“司马先生,此去少不了有用到黑冰台的地方,还请司马先生与我一同上京。”司马错不仅掌管情报部门,也擅长军略,有这样一名经验丰富的大将在身边,李悠也放心许多。
  “许先生也是一样,到时候前锋就交给你了。”许光熟悉大魏,忠心不二,由他在前面开路李悠很是放心,至于后队就由他统帅,潘凤和周伯符为辅。
  说完这些李悠最后将目光落到李令月身上,“郡主此次也一同北上,沿途还有件要紧的事情需要郡主去办!”
  “只是北上不用入京?”李令月敏锐的发现了李悠话中透露出的信息,他方才对许光和司马错说的都是进京,而对自己却是用了北上两个字。
  “嗯,劳烦郡主的事情其实是在半路上,当然若是事情顺利郡主又脱得开身的话一起上京也未尝不可。”李悠答道,恐怕李令月现在的心情也是颇为复杂吧?她既想看到杨介夫和太后等人得到报应,却又不想京师被北虏攻破。
  联想到李圭驾崩之时自己脑中闪过的对策,和大魏可能遭遇到最糟糕的结果,李令月对李悠的安排已经猜到了七八分,“可是要我去见见福王?”
  “正是,此去京城还要经过福王的封地,我等做臣子的也该去看看才是啊。”李悠点头答道,一旁的姚广孝微微睁开眼睛,司马错若有所思,范蠡嘴角出现一丝微笑,他们同样猜中了李悠的用意。
  如果京城被北虏攻破,那么李悠的这手棋就可以派上用场了,这甚至比大军北上更为重要。
第401章
兵临城下
  “哈哈,国师出手果然不凡,我漠北诸部此前虽也有破关而入的时候,但上次攻到龙城还是大魏尚未统一中原之时,细细算来距今已经两百余年了。”阿鲁布遥望着龙城的城墙说道,“攻破龙城再往前去就是国师当初呆过的伍子胥庙了,这次定要好生翻修一番。”
  上次漠北诸部攻到龙城的结果是迎来了大魏太祖的犀利反击,大魏铁骑直接攻入漠北千里之遥,领军的部落被屠戮一空,好在哪时候唐括部还很弱小并未随军南下,放下逃过一劫,并占据了一片无主的草场得以发展壮大;而如今时隔两百多年后漠北诸部再次南下,可惜中原已经没有昔日大魏太祖那样的英雄了。
  “多谢大可汗厚爱,只是如今部落之中多信奉萨满,若是大张旗鼓的翻修中原的庙宇,恐怕容易惹人非议,还是暂缓一些的好。”袁章本想答应,但细细一想却觉得有些不妥,于是连忙婉言谢绝,将话题直接转入到龙城攻略上来,“大可汗,龙城乃是天下坚城,守军粮草无一不足,而此次随行的大军之中多为骑兵,缺少攻城器械和攻打坚城的经验,若是正面攻城,恐怕会遭受巨大的损伤。”
  “国师说的是。”阿鲁布的注意力很快就被转移到作战上,对于袁章的话他也深以为然,漠北诸部才多少人?如果在这座城池下损伤太多,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可他并未有多少担忧,因为他知道袁章既然提出了这一点,就肯定有解决的办法,“不知国师有何妙策?”
  “龙城城高壕深,兵多粮广,若是有一员得力的大将指挥大军,那么吾等就只有另寻他路南下了。”袁章想起了昔日在尉州和李悠的作战,虽说那一战他本来就没有存着置城中守军于死地的想法,可李悠所表现出来的守城策略还是让他大吃一惊,所以他不由得庆幸,幸亏李悠没有在龙城之中,不然的话他就真的只有退却了,十万人可不足以攻下这座坚城。
  不,若城中的是李悠,那么就算凭着损伤一半大军,也要将他斩杀,不然的话此人将来必定成为漠北诸部的大敌!眼看着城墙越来越近,袁章的思绪陷入短暂的混乱,不过他很快醒转过来,“幸好如今城中的守将乃是一员庸将,据城内传来消息,这几日他只知道拼命向京城派出求援的使者,根本无心组织防御,再加上我们在城中埋下的细作,或许用不了多久就能攻下龙城;有了城中存放的粮草,我大军必可大获丰收。”
  到达龙城城下,大军并未直接展开进攻,袁章派出了万余精锐在城墙之下呼号奔驰,尽情的展示漠北骑兵的彪悍,吓得城上守军面无人色。之后又有使者上前大声告知城上守军,“大可汗给你们三天时间准备投降,若尔等主动投降则大军入城后定会秋毫不犯,但三日之后尔等依旧冥顽不灵,我漠北大军即刻就开始攻城,待城破之后鸡犬不留!”
  说罢使者一招手,上百名大魏俘虏被压倒城下,漠北士兵将他们按在地上向着龙城跪倒,晚到挥下,上百颗人头滚滚落地,城墙之上响起一片惊呼声。
  “尔等看清楚了,这就是螳臂当车的下场!”使者对他们的反应十分满意,志得意满的训斥了一番后拔马离去。
  刀架在脖子上有时候比直接砍下来更可怕,这一手杀鸡儆猴让城中文武官员和豪门大户的心思纷纷动摇起来,漠北十万大军势如破竹,对于龙城守军的底细他们一清二楚,料想这些人也守不住龙城,于是困守等死,还不如……
  一想到这些,那些豪门大户和武将的心思都活络起来,至于那些文官虽然碍于守土之则有心和漠北诸部周旋一二,可没了这些人的支持他们也没有什么办法;三天的时间还没到就有人偷偷打开城门,将漠北大军放入城中。
  那些稍微还有点节操的官绅纷纷自尽以报君王,只是这并没有什么卵用,龙城还是落入了漠北大军的手中;入城后袁章立刻派人前去接收几处粮仓,那些投降的豪门大户殷勤的派来了亲信为他们引路。
  只是让袁章大失所望的是,大军尚未到达粮仓,就见远处升起了浓浓的黑烟,数以十万石计的粮草被焚烧一空,虽然他们竭力抢救,但抢出来的粮食依旧不够大军南下所需,而更为奇怪的是他们没有查到任何凶手的踪迹。
  到底是谁在针对我们?袁章陷入了思索之中,若是大魏朝廷想要下手恐怕在他们兵临城下的那天就开始放火了,又岂会等到今天?而城中但还有点节操的官员早已自尽,也不会是他们的手笔,那些豪门大户就更没有理由动手了。
  “国师,如今粮草不足,该如何是好?”阿鲁布也开始纠结起来,此次南下一路顺利,龙城这样的坚城也轻松地被他们拿下,没想到就在即将大功告成的时候却功亏一篑。
  “如今唯有两个办法,第一加快行军的速度,争取早日抵达京城城下,以节省沿路的粮草耗费;二来就要从龙城的豪门大户哪里想想办法了,此事皆由他们办事不力所致,我大军损失的粮草也理应向他们索要。”袁章迅速作出决定。
  于是乎龙城的豪门大户还没来得及庆幸自己的家业得到保存,就遭受了漠北诸部的洗劫,往日大魏朝廷想尽办法也抠不出来的粮草,被凶恶的漠北士兵几番拷打,他们就乖乖地送了上来。
  有了这些粮草,漠北诸部的危机暂时得以缓解,大军加快了南下京城的速度,沿途大魏守军无不溃散,不多日已经到了京畿附近。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立刻慌乱起来,他们连忙阻止禁军上城墙准备防御,另外一匹匹快马从京城飞奔而出,将勤王的文书送往大魏各地,以求能逃过此劫。
第402章
北上
  “君上,京中飞鸽传书,皇帝已经下发了勤王令,号召天下各路兵马前往京城抵御漠北大军,使者已经出京,料想消息很快就会传到嘉州了。”嘉州的校场之中,正在督促士兵训练的李悠得到了等候多时的消息。
  “伯符,接下来的训练由你掌管。”说罢李悠就要和司马错一起回府去和姚广孝等人议事,勤王是肯定要去的,但是带多少人去,什么时候去,从那条路线去都是有讲究的,虽然他们此前已经做了详细的谋划,但最终还是要作出决定。
  “将军,这一仗可得带上我啊!”和混元教那些乱贼过招完全无法满足周伯符,现在一听说漠北诸部又南下了,他顿时来了精神。
  “放心,这一战少不了你和你的陌刀队。”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答复,将兴奋异常的周伯符留在这儿,李悠和司马错回到伯爵府中。
  姚广孝、李令月、许光和范蠡同样得到了消息,匆匆赶到此处等候,没有太多寒暄,李悠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决定,“从现在开始整军、准备粮草船只,三日后北上勤王。”
  “可眼下勤王令尚未传达到嘉州,我们就此动身是不是有些早了?”李令月提出疑问,“若是没有勤王令,沿途州县可不会为我们供应粮草。”
  “若是指望他们,到明年也走不到京城。”李悠出言讥讽道,大魏地方官是什么德行他现在可是极其清楚地,所以干脆也没指望他们,“有范先生沿路的准备,足以支撑大军抵达京城,毋庸担心粮草的问题。”
  “贫僧也觉得主公现在就去京城未免早了些。”姚广孝眯缝着三角眼说道,只是他的理由和李令月截然不同,“主公练兵有方,大军行进速度远在大魏其他军队之上,或许用不了多久就能抵达京城,而那时候正是漠北大军围攻京城的要紧时候;主公练兵不易,若是将这些兵马都葬送在京城城下未免有些可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2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