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五千年(校对)第1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1/292

  “若是真的有佛祖,恐怕他先要收了你这个佛门败类吧?”李悠冷笑道。
第459章
再次出海
  “先将他押下去,待抓住演福寺的允泽再一同处置。”相比杨琏真迦这名异族妖僧,李悠更加痛恨允泽,演福寺就在临安府之中,想必他平时没有少受周围百姓的供奉,说不定大宋官家对演福寺也有赏赐,可他却恩将仇报,反倒过来挖掘南宋皇帝和临安士绅的坟墓,此等罪恶滔天之徒定要让他得到应有的报应。
  到了皇宫之中,众人果然见到了杨琏真迦修建的那座镇压大宋气运的白塔,不等李悠吩咐,众人就一拥而上将高塔彻底拆除,取出了压在高塔下方的骨殖,只可惜也不知道这些骨殖里面有多少是南宋历代皇帝的,又有多少是牛马的。
  稍后有看到了大宋旗号的临安百姓偷偷来报,告诉他们昔日绍兴义民唐珏已经将历代先皇的尸骨收拢埋在了宝山之阴天章寺前,上面还种上冬青树作为标志;文天祥闻言立刻带人快马加鞭赶往绍兴兰亭前去查看,果然在天章寺前见到了冬青树。
  命人小心挖掘,不多时便挖出了木匣若干只,上面复以黄色丝绢,署上帝名、陵名,众人尽数跪倒哭嚎不已,见到这些东西他们对杨琏真迦和允泽越发地痛恨了。
  对闻讯赶来的唐珏等人多次拜谢,并请他带上家人和自己一起返回流求,唐珏得闻宋军暂时还没有余力守住临安城时颇感遗憾,不过最后还是听从了文天祥等人的劝解,回家收拾细软带着家人和他们一起离开。
  文天祥等文官亲手抱着藏有南宋历代皇帝尸骨的木匣回到营中,如今这些是不能留在临安了,唯有暂且带回流求,日后等光复东京汴梁之后再好生安葬。
  文天祥忙完这些已经是宋军光复临安的第三天了,而此时那名演福寺的僧人允泽也已经被宋军抓获,只是现在允泽的样子看起来似乎并不怎么好,他走路一瘸一拐,靠近他的人都能闻到一阵阵的恶臭。
  问了半天允泽方才道出了原因,原来在挖掘理宗皇帝的尸体时,允泽和尚当时在现场,便用脚踢理宗的脑袋,以此表明自己不怕邪,心中无半点恐惧。可在那之后不久,他从脚底心处开始出现奇怪的疼痛,又过了一阵儿大腿竟然开始糜烂,他寻遍了临安府的名医也没有丝毫办法,日夜诵经祷告同样也不见佛祖回应,于是乎允泽和尚把这些当成了理宗皇帝的阴魂作祟,日夜不安,惶恐不可终日。
  文天祥等人闻言皆曰报应不爽,可李悠却不这么看,他在后世看多了各种盗墓小说,大概知道像这种大墓,大多有毒药之类的东西以保护墓主尸首不会遭受侵犯,想必这允泽和尚是中了理宗皇帝留在坟墓中的毒物。
  既然杨琏真迦和允泽和尚都已经被抓,那么现在也该是处置他们的时候了,就连此前讲究以德报怨的文天祥等人见到此情此景,也没了宽恕他们的想法,反倒一再强烈要求千万别让这俩人死得便宜了。
  在依次讨论了凌迟、车裂、腰斩等酷刑之后,李悠最终敲定了对杨琏真迦、允泽等盗墓者的惩罚措施,听他们二人供人,之所以挖掘历代皇帝陵寝,乃是因为贪财所致,既然这样的话,那就让他们好好享受一番金银带来的快乐吧。
  李悠命人在南宋皇宫之外支起了大锅,在其中融化了从杨琏真迦和允泽二人屋子中搜出来的银子,将这些盗墓者绑在大锅之旁,用漏斗撑开他们的嘴巴,直插喉咙深处,等银两融化成汁液之时,再用勺子盛起,缓缓灌入漏斗,金属液顺着漏洞流入他们的咽喉,顿时发出阵阵血肉灼烧的恶臭。
  受此酷刑,杨琏真迦和允泽等人痛苦难当,屎尿横流,只盼速死,可惜李悠等人却没有这么容易让他们得偿所愿,他可以叮嘱那些为他们灌银汁的小吏,让他们控制灌入的速度和计量,非得好好折磨他们一番不可。
  这些小吏都是锦衣卫中的拷打高手,这点小问题一点也难不住他们,杨琏真迦、允泽等人一直被他们折磨了一个多时辰方才没了呼吸。
  可惜就算是死了这些人也没打算放过他们,将尸首焚烧火化之后,把骨灰直接抛进了临安城中最污秽的茅厕,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
  这些只是李悠占据临安的一个小插曲,在这几天时间里他们搜遍了临安府库和城中官员将领的府邸,将查抄出来的兵器尽皆留给当地的义军,把带不走的粮食钱财分给当地的百姓,带着那些愿意从军的青壮和他们的家人重新登上了宝船。
  “好不容易光复行在,就这么走了?”临走之时文天祥等人颇有不甘。
  “临安府周围元军颇多,若是再不走恐怕就走不了了。”李悠没有他们那么多的复杂心理,他对临安府周边的形式看得极为清楚,上次攻打临安府就逃出去了上万兵马,再加上周围的驻军,元军实力远胜他们,要是死守临安府免不了一场血战,到时候就算获胜这点好不容易才积蓄起的力量也会消耗一空,这就未免过于得不偿失了。
  “存地失人,则人地皆失,存人失地,来日未尝不可人地皆得。”李悠这么说才让这些人勉强接受了这一决定。
  船队从钱塘江口驶入大海,回头望向岸边,似乎隐隐约约地可以看到无数百姓在目送着他们离开,文天祥等人泪眼朦胧,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夺回这座城池啊。
  来到海上,李悠将船队分成两拨,一拨由文天祥带领,携带南宋历代皇帝的骨殖返回流求安置,船队中还有从临安府搜集到的有用物资以及那些投军来的青壮,以及收敛了这些骨殖的绍兴义民唐珏一家。
  而另外一拨则由郑和的宝船船队和宋军之中的敢战之士组成,李悠、张世杰、杨亮节等人领军,他们将继续骚扰蒙元的沿海地带,向忽必烈施加更大的压力。
第460章
抢劫刘家港
  从钱塘江口出来,李悠大军并未走远就再次上岸,趁着蒙元聚集兵力想要收复临安的机会直入嘉兴路,将海盐州所剩无几的元兵斩杀一空,作势准备深入内陆攻打嘉兴城,但是等到匆匆赶往临安的元军回身准备迎战的时候,他们却又如同潮水般退去,重新回到了海上,气得鞍马劳顿的元军将领徒呼奈何。
  而就在他们以为宋军已经走远的时候,海盐州北面的松江府又受到攻击,虽然内陆的华亭县没有遭到攻击,但沿海的元军以及当地的官员却再次遭到了宋军的屠戮,除此之外宋军还给当地的义军留下了足够的兵器、粮食,这些人纷纷骚扰四处,折腾的元军疲惫不堪。
  “郑将军故地重游,不知心情如何?”在攻击了松江府之后,李悠有指挥大军继续北上进入平江路境内,顺着长江朔游而上,这里却也是郑和当年下西洋的出发点。
  “大好的江山,却为蛮夷所占,实在是让人痛心不已。”郑和摇头叹道,此时的长江沿岸远不如他当初所见那般繁华。
  “此辈只能趁着中原虚弱窃机而入,终不能长久。”若是按照正常发展,恐怕要等到数十年后朱元璋才能将蒙古鞑子赶出中原,但是现在既然李悠来到了这里,那么忽必烈可就没这么容易安安稳稳的坐江山了,李悠非得搅他个天翻地覆不可。
  平江路和松江府将后世的上海分成了两部分,而郑和昔日下西洋的出发点刘家港就在平江路境内,此处亦是元庭的一个重要造船基地,元庭的海运漕粮也是从这里入海,北上抵达大都,这里积累了足够多的造船工匠,后世郑和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将刘家港选为宝船的造船基地,在李悠看来这是比临安府还要重要的攻击目标。
  现在泉州已经被自己所占据,而广州的船只工匠都被带到了流求,要是再把刘家港的工匠卷走,造船设备尽数毁坏,那么蒙元就只剩下高丽一处造船地点了,宋军的舰队就可以维持更长时间的战略优势,所以此地决不能放过。
  船只快接近刘家港的时候,元庭水师还想出来迎敌,可是一看到远胜于己的船队数量,他们二话不说调转船头就要向长江上游逃窜;不过郑和早有准备,将快船排在了船队最前方,再加上大炮的远程攻击,没有花费多少时间,这只小小的水师要么葬身海底,要么赶紧落帆投降,刘家港的大门向宋军敞开。
  将投降的元庭水师官兵关进舱地,接着架起大炮对着港口一阵儿猛轰,赶走码头上那点少得可怜的元军,接着郑和手下的士兵飞快地划着小船登陆,就这样,没有经过多少波折,元庭的又一个重要造船基地就落入大宋的控制之中。
  将刘家港团团围住,仔细筛选留在镇子上的元庭官员、监工,让那些造船工匠指认,这些工匠对压榨他们的官吏、监工早已恨之入骨,现在又李悠为他们撑腰,一些胆大之辈纷纷站出来响应,但更多的人还是畏畏缩缩不敢上前。
  不过有了这些出头的就已经足够了,将那些元庭官员、监工以及一些平日里不得人心的流氓恶霸挑出来处死之后,李悠又开始指挥士兵们将刘家港中有用的物资全部都运到了船上,有了这些东西今后大宋水师扩张的速度将大大提高,他们日后就能运送更多的兵力来进行登陆作战。
  东西装完了还不算什么,就连这些手艺娴熟的工匠李悠也不打算放过,那些指认过元庭官员的工匠自然知道如果自己留在此处,等元军回来之后他们肯定不会有好下场,再加上里有许下的各种好处,所以他们索性收拾东西准备跟着他们一同前往流求。
  但更多的人还是故土难离,宁愿冒着被元庭惩罚的风险留在刘家港,按照他们的想法,无论哪个朝廷总需要人为他们造船吧?起码自己的生命安全大概不会有什么问题。
  时间紧急,李悠也顾不上耐心劝说,干脆派出手下的士兵挨家挨户的搜寻,将整个刘家港的造船工匠全部塞到了船上和那些被俘的元庭水师作伴。反正只要到了流求,走不无路之下他们还是会为大宋做工的,起码在大宋不会有人威胁他们的生命安全,李悠给造船工匠开出的待遇也远比此处要好得多。
  带上了刘家港的物资和工匠,船队就没办法再进攻其他州县了,所以从长江口出来,船队直接往流求的方向驶去,经过漫长的跋涉,他们终于回到了久违的港口。
  文天祥等群臣听闻消息后赶紧前来码头迎接,李悠将工匠、物资托付给王景弘之后就跟随文天祥他们一起来到宫中拜见杨太后和小皇帝赵昺,向他们草草地讲述了一番自己从临安府出来之后的事情。
  “若非陆相公,恐怕我等至今无法收回列祖列宗的遗骨。”杨太后抹着眼泪感激了理由一番,她本想着此次出海了不得拿下一两个州县,没想到李悠除了收复泉州、漳州之外,还攻破了临安府,迎回了列祖列宗的遗骨,更从沿海州县抢到了无数的粮食物资,还有这么多的青壮来到流求请求从军,她仿佛看到了大宋中兴的希望。
  或许等你长大了就能重新回到临安行在吧?她现在还不敢想光复东京汴梁的事情,但是临安却似乎有这种可能。
  好言嘉奖李悠一番,又送上了一些爵位、勋位、散阶之类的封赏,在宫中宴请群臣以庆祝李悠出海的功劳,待酒过三巡,见气氛尚好杨太后又问道,“敢问相公,此次回来是不是要在流求待一阵儿?”
  “嗯,船只修补,火器补充都需要时间。”李悠点头说道,另外自己还不知道离开的这段时间里那些文官是不是依旧听话,这些也都需要处理,“等一切准备完毕,微臣打算再次领兵出击。”
第461章
大都城
  大都城中,忽必烈在大殿之上看着江南、福建送来的加急奏折紧锁眉头,他本想着又久经沙场的张弘范和李恒领军,龟缩在崖山的大宋残余势力定会被一扫而空,自己就可以轻松掌握整个天下,却没想到崖山一战张弘范、李恒竟然全军覆没。
  事后他抽调其他地方的兵力赶往崖山,谁知大宋小皇帝和他手下的兵马竟然消失地无影无踪,严加盘问崖山的百姓方才知道他们已经乘船出海去了;忽必烈当然不肯放过这个对他得统治极具威胁的势力,可惜蒙元水师先在东征倭国的时候遭遇神风,接着又被张弘范和李恒葬送在崖山海底,一时之间他竟然拿小皇帝毫无办法。
  如果是这倒也罢了,大不了多花些时间在泉州、刘家港和高丽打造新的船只,再行出海搜寻小皇帝的踪迹;谁曾想到蒙元不去攻打他们,大宋却开始了自己的反击,先是接连攻破了泉州、漳州两地,就连能征善战的唆都也死在了宋军手下,接着大宋水师又北上收复临安府,将深受他宠信的杨琏真迦处死,后来更是不断骚扰沿海郡县,现在连刘家港也被他们劫掠一空,烧为平地,一时之间蒙元的造船基地只剩下了高丽一处。
  “宋人不断骚扰我沿海郡县,接连犯下滔天大罪,尔等以为该如何是好?”忽必烈抬起头来俯视群臣,下方太子真金以及阿里海牙、阿术、阿合马、伯颜、安童、陈岩、范文虎等朝廷重臣纷纷低头,不敢直视他的目光。
  “嗯?怎么?都不敢说话了?”到用人的时候却没人敢回应,忽必烈心中颇为不悦,语气又加重了几分,虽然他喜爱儒学,但毕竟是铁木真的子孙,要是在无人回应他恐怕就要对这些朝廷大臣严加处置了。
  “陛下,我愿意帅兵前往福建平息叛乱,收复泉州、漳州二地。”能征善战的阿里海牙不满的扫了一眼身旁的文臣,率先站出来说道。
  “阿里海牙将军,湖广之地尚未彻底平息,你还是先做好这些事情吧,攻打泉州、漳州的事情就交给我好了。”曾与阿里海牙一起讨伐大宋的兀良哈·阿术也站了出来,他并未将宋军放在眼中,自以为这是立功的好机会,于是迫不及待的站出来争抢。
  兀良哈·阿术是铁木真“四犬”之一速不台的孙子,都元帅兀良合台之子,自幼领兵作战屡立大功,眼下正方壮年,看起来似乎比年纪稍大一些的阿里海牙更加可靠。
  “陛下,泉州、漳州不过是癣疥之疾,眼下最要紧的还是找到藏在海上的大宋朝廷。”朝中另一员大将伯颜却没有参与到争夺之中,反而说起了忽必烈更为关心的事情,“等查明其所在之后再拍水师出击,毕其功于一役,只要大宋朝廷为我大元所灭,那么没了支持的泉州、漳州就会被轻易拿下。”
  “嗯,伯颜说得有理,但是如今大宋朝廷究竟在哪里?”伯颜所说和忽必烈心中所想如出一辙,“而且如今刘家港被烧,泉州落入宋人手中,如何造船倒是一件麻烦的事。”
  “据泉州、临安传回来的消息,大宋朝廷或许躲在福建对面的流求岛上,或许正是如此他们才占据了泉州、漳州。”执掌蒙元中央财政的阿合马插话道,“至于造船一事,可命高丽加快打造船只的速度,另外再召集天下工匠重新建立造船厂打造船只。”
  “兴建船厂所需几何?需要多久才能弄到足够多的战船?”忽必烈微微点头,阿合马的回答还是比较让他蛮夷的。
  “还请陛下放心,微臣定能解决这些问题。”阿合马心中窃喜,这或许又是一个乘机敛财的好机会。
  “陛下毋庸担心,以微臣观之,残宋尚且不足为虑。”左丞相陈岩见还没有一个汉臣说话,觉得有些不安,连忙站出来表明自己的看法,在收到忽必烈问询的眼光之后他继续说道,“临安府之于大宋何其重要,然则那陆秀夫、张世杰既然攻下了临安府却不像泉州、漳州一般留兵驻守,想来恐怕是他们兵力不够的原因。”
  “流求地处蛮荒,或许可以暂避一时,却也没办法壮大残宋的实力,吾等只需收复泉州、漳州二地,断了他们在岸上的根基,并严令片帆不得出海,没了岸上的支持,流求岛上的残宋朝廷就唯有苟延残喘而已。等水师建成,万船齐发,必可一举拿下流求。”陈岩不仅提出了自己的对眼下局势的分析,还给出了解决方案。
  曾经领兵攻打倭国的大宋降将范文虎似乎看到了机会,连忙出来请战,阿里海牙、阿术和伯颜等将纷纷面露不屑,尤其是阿术,范文虎在没有投降蒙元之前和他在湍滩大战过一场,那一战阿术轻松击溃了范文虎的十万大军,蒙元俘获将领、甲仗无数。
  如果是陆上作战,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争抢这个资格,可惜海上作战却是谁也没有把握,只好看着范文虎被忽必烈夸奖。
  接着群臣有讨论了一番在何地修建船厂,究竟派谁攻打泉州、漳州,以及该如何控制百姓出海的问题,忽必烈也有了最终的决断。
  上次率军攻入福建的张弘范已经死在了崖山,所以忽必烈只好从殿中的机员大将中选出自己更加信任的伯颜来担任收复泉州、漳州的将领,“伯颜,你从大都城中领两万兵马,再加上福州、江西等地的军队围攻泉州、漳州。”
  “微臣领命。”伯颜心中暗喜,丢下心有不甘的阿术和阿里海牙,跪地谢恩。
  “阿合马,你尽快开始筹办船厂,最迟后年,朕要看到我大元的水师。范文虎,你和阿合马一道负责战船的修建,并且尽快召集水手开始训练。”忽必烈接着又将这两项任务交给了阿合马和范文虎。
  等安排好这一切,忽必烈下意识地看向南方,不知为何他总觉得大宋不会让他如此从容应对。
第462章
烽烟再起
  泉州城外,许夫人和陈吊眼二人身着戎装,带着手下亲信齐聚在码头之上,远远地望着渐渐靠近的船队,看上去这次过来的船只比起上次又多了不少。
  没过多久,一艘大船缓缓停靠在码头,船上放下跳板,李悠带着张世杰和郑和缓缓走了下来,双脚还没踏上岸,李悠就笑着打起了招呼,“有劳二位远迎了。”
  码头上顿时齐刷刷拜倒一片,在许夫人和陈吊眼的带领下,泉州、漳州二地的官员们纷纷向李悠等人行礼问候,“下官拜见相国大人,拜见枢密大人,拜见郑将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1/2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