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五千年(校对)第1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7/292

  “大人,如今我们该怎么办?”蒙古人刚一离开,众将军就聚拢到一起商量着自己的出路,“那些蒙古人都走了,光凭我们这些人怕是守不住福州城吧?”
  “还守个屁,这些狗鞑子就是想让我们送死而已,现在城中都快烧起来了,还拿什么守城?”看到城中渐渐燃起的大火,一名将官怒骂道,“平日里老让我们去拼命,现在事到临头了他们却先跑了,都是些什么东西。”
  “我方才偷听到似乎是蒙古人的大汗被宋军杀了,所以他们才会如此慌乱。”又一名小校站出来颤声说道,“他们这是让我们用性命为他们挡住宋军的追击啊。”
  “如今大火快烧到粮仓了,要是粮食烧完了我们就算能守住福州城也迟早会饿死,我看干脆不如……”此人欲言又止,眼神不由自主的飘向了城外的宋军。
  “那边好像是大都城中的范文虎范大人,既然宋军肯收留范大人,那么我们这些人……”谁也不是傻子,既然蒙古人都走了,他们也该琢磨自己的出路了,而如今站在李悠身边的范文虎就成了最好的例子,连范文虎这样背叛过大宋的前殿前副都指挥使都能获得宽恕,更何况他们这些小卒?
  “要不派人出城去问问?”有人试探着问道,他们很快达成一致,不一会儿一名使者从城上下来,急匆匆的赶到李悠身前表明来意。
  “本官乃是大宋左丞相陆秀夫,回去告诉你家将军,我给他们一刻钟的时间,若是他们帮忙扑灭城中大火出城投降,本相就既往不咎,他们的部众、财产家眷都可以保全,但要是过了这个时间还不见打开城门,我们就要攻城了,到了那个时候就休怪本相刀下无情了。”现在城中浓烟滚滚,李悠可不想收复一座被烧毁的城市,所以给出了他们一刻钟的时间。
  使者不敢耽搁,匆忙赶回来汇报,城中的汉军一听到还有希望,立刻行动起来,一边组织人手扑灭大伙,一边打开城门迎接李悠等人入城。
  “张枢密,你带人帮着他们扑灭城中大火,樊将军,你带领骑兵沿路追击蒙古逃兵,务必要让他们多留下一些人来。”现在距离蒙古大军出城已经有一会儿了,再加上骁果军的战马经过海上跋涉尚未恢复力气,所以对于全歼蒙古大军李悠并不抱太大的希望,不过留下一些老弱家眷和金银细软还是能做到的。
  “下官/末将领命。”张世杰和樊文超领命而去,李悠则带着郑和、杨亮节在城中汉军将领的陪伴下开始巡视福州城中各处。
  大火在众人齐心协力的努力之下,终于被渐渐扑灭了,福州城中大不跟还是得以保全,这让众人心中略感欣慰;等到日落时分,樊文超也从西门回来,这次追击让他斩获了数百老弱的首级,带回来了数十辆运送着金银细软的大车,这些蒙古人多年敲诈劫掠所得几乎为之一空,全都落到了大宋手中。
  从这些金银细软之中取了一部分补偿那些被大火烧毁住处百姓的损失,又从府库之中调拨了粮食供他们度日,一时间福州百姓对大宋可谓是感激淋涕。当然对于那些投降的汉军,李悠也没有过于苛责,聚拢起全军发下犒赏,又对那些将领作了安排,“福州城如今还是暂且由你们看管,时候本相会奏明陛下给与你们封赏,只是从今以后你们须得听从大宋的号令行事,若是再敢勾结蒙古鞑子,本相定然不会放过尔等。”
  众人连忙跪地谢恩,连连表明自己的忠心,李悠不置可否;等福州安定下来,李悠留下一员将领控制这些降军,自己则重新上船打算南下泉州去接应正和伯颜苦战中的许夫人。
  而此时从福州城中出来的蒙古人也分作两拨,一波南下寻找伯颜,另一波则决定北上前往江浙一带寻找另一位蒙古统帅阿术。
  当兀都带捧着铁穆耳的首级出现在伯颜面前的时候,伯颜顿时陷入了惶恐之中,此前宋军的种种举措渐渐变得清晰起来,伯颜这才明白宋军当初不断骚扰沿海州县真是为二氯调动中书省的蒙古大军,然后等到大都城空虚之时再发动奇袭。
  这真是前所未有的战例啊,伯颜不仅对宋军统帅的大胆而感到咋舌,等从震惊和失去了大都城中亲人的哀伤中恢复过来的时候,伯颜开始考虑起自己的出路来,如今大汗和大都城中的王子们都被宋军所斩杀,那么接下来继承大汗之位的究竟会是谁?是云南王忽哥赤、西平王奥都赤还是安西王阿难答?亦或是阿里不哥的儿子明里帖木儿?
  伯颜陷入了迷茫,而北方的阿术也在进行着艰难的抉择。
第481章
扑朔迷离的汗位继承
  伯颜先前跟随旭烈兀西征,后受旭烈兀之命出使大汗廷奏事,深得忽必烈赏识,留作侍臣,与谋国事,后逐渐得以重用,成为伐宋军的最高统帅,在攻破临安府之后他又领兵别上讨伐大汗蒙哥第四子普里吉发动的叛乱,在忽必烈、阿里不哥争位之战中,昔里吉支持阿里不哥,这次叛乱阿里不哥的几个儿子,明里帖木儿、药木忽儿都参与了进去,要是被他们夺得汗位,那还有伯颜的活路?
  阿里不哥和忽必烈的汗位争夺之战持续了四年之久,双方早已结下了深仇大恨,事后阿里不哥虽然投降,但忽必烈却始终放心不下,一年多之后就将其毒杀,自此以后阿里不哥一系和忽必烈一系几乎可谓是不同戴天,所以事后普里吉一决定造反,明里帖木儿等人就率领部下来投,双方的明争暗斗一直持续到元末。
  在脱古思帖木儿成为北元第三任皇帝之后,阿里不哥的后裔们终于等到了复仇的机会,大明名将蓝玉率师十五万北进,与捕鱼儿海大败脱古思帖木儿,脱古思帖木儿被阿里不哥的后裔也速迭儿袭杀篡位,自此以后忽必烈家族就是去了在蒙古人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所以相较于明里帖木儿等阿里不哥一系成员登上汗位的威胁,如今泉州附近的这点宋军反倒不算什么了,于是乎伯颜开始琢磨该如何在即将到来的汗位争夺战中站队的问题了,阿里不哥一系的子孙定然是不能支持的,但忽必烈的其他孩子要么在云南要么在西域,匆忙之间都来不及前往试探,而且自己此前和忽哥赤、奥都赤、阿难答他们交往不多,并在拥立真金成为太子的过程中得罪了他们,让他们登上汗位或许也不比明里帖木儿他们继承大统强上多少,这着实让人头疼啊。
  或者自己可以试着联系伊尔汗国的阿八哈?伯颜开始琢磨起这位自己出身之地的统治者来,旭烈兀和蒙哥、阿里不哥、忽必烈一样是拖雷嫡妻唆鲁禾帖尼的儿子,阿八哈身为旭烈兀的儿子,当然也有资格继承汗位,起码不会比明里帖木儿他们差上多少,既然蒙哥的儿子普里吉都能获得这么多人的认同,那么阿八哈为什么又不可以了?
  如今中原陷入乱局,但伊尔汗国的形势还是算不错的,阿八哈继位之后,在忽必烈的干预调停下,持续已久的伊尔汗国和钦察汗国之间的战争宣告结束,金帐汗国的继任者忙哥帖木尔没有再对阿八哈的领地发动过大规模的进攻行动;接着阿八哈又和忽必烈结盟击败了金帐汗国的忙哥帖木儿和察合台汗国的八剌汗的同盟;之后除了和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短暂结盟攻击了叙利亚一带外,并没有发动其他大规模战争,如今国内国力正盛。
  如果阿八哈肯率军东进,再得到自己的支持,那么未必没有机会登上至高无上的汗位啊?伯颜脑中飞快的衡量着阿八哈的实力再加上自己麾下士兵能否和其他王子抗衡,自觉拥立阿八哈一事颇有成功的可能。
  可是阿八哈如果想要东进,就必须经过窝阔台汗国的领地,而窝阔台汗国的可汗海都可是断断不会让他顺利通过的,要知道此前金帐汗国的忙哥帖木儿和察合台汗国的八剌汗结盟正是因为窝阔台的孙子海都恼于自己身为大汗嫡孙而不得立,所以才联合了这两位可汗攻打忽必烈,但是在这次战争之中阿八哈却站到了忽必烈一边。
  刚才竟然忘了海都,按道理说海都在得知忽必烈已经回归长生天的怀抱之后,说不定又要再次联合忙哥帖木儿和八剌汗率军东进了,长生天呐,难道我们蒙古人又要陷入铁木真统一草原之前的自相残杀之中了么?伯颜不仅开始对蒙古人的前途感到悲哀。伯颜不知道的是,如果没有李悠的出现,日后海都再次领兵东进的时候,正是他率军屡次击败海都。
  忽必烈的子孙、阿里不哥的后代、旭烈兀的后代、窝阔台的后代,再加上或许会和海都结成同盟的术赤子孙以及察合台的后人,可以预料的是,蒙古人即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自相残杀。
  不,还不止这些人,接着伯颜又想起另外一位早已对忽必烈心生不满的黄金家族成员来,占据了辽东大部分土地的是成吉思汗幼弟铁木哥斡赤斤的玄孙乃颜,他早已和海都多有勾结,屡屡觊觎忽必烈的汗位,想必他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吧?
  乃颜除了自己的兵马之外,还得到了同为铁木真弟弟的哈撒儿后王势都儿和合赤温系诸王哈丹秃鲁干等实力派的支持,手下兵马众多,而辽东距离大都又近,说不定他才会是第一个赶到大都的家伙。
  其实蒙古人的分裂由来已久,早在蒙哥即位时就在黄金家族内部划下一道深深的裂纹。因为窝阔台即大汗位时,全体宗王曾立下“只要是从窝阔台合罕子孙中出来的,哪怕是一块肉,我们仍要接受他为汗”的誓言,贵由汗即位的忽里台大会上,诸王也有类似的宣誓。而蒙哥却是拖雷的后人,因此,海都和乃颜等人认定拖雷后人占据大汗之位是非法的,故而很早就萌生了反叛想法。
  我现在究竟该何去何从?抬眼望去,伯颜可谓是四处皆敌人,忽必烈的子孙、阿里不哥的子孙都对他心存芥蒂,而海都和乃颜想必也不会信任与他,唯一或许可以归顺的阿八哈距离中原实在是太远了,说不定等他赶到东方之时,大汗的位置早就已经确定了。
  苦思良久,伯颜也没有理出一条清晰的思路来,他只是知道大汗的死如果传出去,蒙古大军肯定会军心打乱,若是宋军乘机攻击,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赶紧整军北上,然后去和阿术汇合,只是阿术如今又会是什么样的想法?他倾向于拥立谁继承大汗之位?
第482章
决战伯颜
  相对于伯颜,阿术则不用这么纠结,他的爷爷是成吉思汗麾下“四犬”之一的速不台,一向跟在铁木真身边四处征战,窝阔台即汗位后,以秃灭干公主下嫁,自此成了黄金家族的女婿,日后又参加了长子西征,和拔都、贵由、蒙哥一起攻打钦察和斡罗思等地,在窝阔台死后回到蒙古,参加完贵由的登基大典后返回家乡。
  速不台征战所及东至高丽,西达波兰、匈牙利,北到西伯利亚,南抵开封,是古代世界征战范围最广的将领之一,但是他却一向归顺大汗,和外庭并无纠葛;阿术也是一样,他先是担任忽必烈的宿卫,因参与平定李璮之乱有功,被调任为征南都元帅,接连平定襄阳、汉阳、鄂州、扬州、泰州,直至宋军被逼往崖山。
  阿术虽然位高权重,但在此前并没有得罪过可能继位的任何一个藩王,无论是谁继承大汗之位都不会对他另眼看待,反倒因为速不台一系的传统,他甚至还会更加得到重用,所以在得到大都城被宋军攻破、忽必烈及城中蒙古贵族被屠戮一空的消息之后,阿术就立刻率军北上,准备回到大都城等候忽里台大会重新召开,选出大汗。
  伯颜经过一番艰难的思索之后同样决定率军北上,以等待合适的时机,只要不是阿里不哥和海都一系的人马继承汗位,他或许还能保住身家性命,毕竟他手上还掌握着一支强大的军队,而在乱世之中,只要有实力就会得到相应的待遇。
  伯颜早些时候四处追击许夫人的余部,而到了他想要离开的时候,那些当初丝毫不见踪迹的大军却又突然冒了出来,沿路骚扰伯颜大军的后勤,想要回身追杀,这些人却又突然遁入山林之中,让他们头疼至极。
  大军行进的速度不知不觉间被拖慢了,许夫人的努力没有白费,在付出了较为惨重的伤亡之后,她终于坚持到了李悠大军到来的那一刻,李悠率领数万兵马堵住了伯颜的去路,两军即将在此地展开一场事关两国前途的大战。
  如果伯颜获胜,那么他就可以给予宋军致命的打击,这次李悠所率领的几乎可以说是宋军仅剩的精华,一旦这些人损失惨重,那么宋军就再也没有威胁蒙元统治的实力,而伯颜就可以凭借为忽必烈等人复仇的功劳在即将到来的汗位争夺中获得极大的话语权,说不定可以暂时延缓蒙古人内部的纷争,让他们可以重新聚拢起来继承忽必烈的意愿彻底灭亡大宋。
  而要是李悠赢了,将为大宋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次伯颜所率领的大军集中了蒙元在福建、江西和广东等地的精华,只要消灭掉这些人,那么蒙元在此三地就再也没有可以阻拦宋军的兵力,大宋朝廷也就可以从流求重新回归大陆,召集天下早已受够了蒙元压榨的百姓起来反抗,乘着他们争夺汗位的时机渐渐壮大自己,以图来日。
  可以说这一战谁也输不起,所以刚一交战双方都没有任何保留,使出了全身解数,名扬天下的蒙古骑兵和骁果军撞在了一起,无数的弹丸、羽箭、石弹不断地投射向敌军,那名脸上蒙着精钢面具的骑士再次出现在战场之上,一杆沥泉枪使得出神入化,率领骁果军直冲伯颜帅旗所在,沿路几无一合之将,无数声名显赫的蒙古勇士倒在了他的马前。
  许夫人此时也不敢有丝毫保留实力的打算,她挥舞双剑指挥着手下的敢死之士从后方杀向蒙元大军;战场之上喊杀声、惨叫声、大炮轰鸣声、投石机石弹落地的轰鸣声混在一起,不断有人落马,不断有人死去,随即有更多的人填补上这些人留下的空白,竭力将自己手中的兵器向敌人的要害处送去。
  吾征战多年,还从未见过这般悍勇的敌人,纵使伯颜看到眼前的这一幕也大为感慨,自从和宋军作战开始,他就没有遇到过这么难缠的对手;不,别说宋人了,就连普里吉当初叛乱时所遇到的那些蒙古人或许也比不上自己面前的这些对手,起码……他们阵中绝对没有这名蒙面骑士一般的猛将。
  厮杀几乎持续了一整天,无论多么艰难的局势,对战的双方谁都不敢后退,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后退就会带来整支大军的崩溃,而崩溃的代价是他们万万无法接受的。
  李悠身后的四千骁果骑兵如今只剩下了不到两千人,但是他们的牺牲并非毫无用处,这些人用自己的性命将伯颜大军撕开了一道缝隙,眼看着就要到伯颜帅旗之前了。
  “长生天的勇士们,谁能斩杀那员蒙面大将,立刻封为万夫长,赏黄金千两。”伯颜也拔出了腰间的弯刀,指着李悠大声喝道,他知道此人才是此战的关键,只要杀死他宋军就不会再有余力发起进攻。
  无数人呼啸着向李悠冲来,他的压力顿时增大,这似乎比当日斩杀慕容恪还要困难啊,李悠心中感慨,手上的动作却丝毫不见放慢,长枪左扫右刺,寒光闪烁之间带走了无数蒙古勇士的性命,沥泉枪今日算是饱饮了异族的鲜血,朱龙马也显得格外精神,它咆哮着冲向前方,在李悠与地征战的同时也不断撕咬着对方的战马,那些蒙古勇士挡不住李悠,他们胯下的战马也无法和朱龙马相比,纷纷避让这批让它们感到恐惧的凶兽。
  骁果军缓慢但坚定的前进着,他们击穿了伯颜精心布置的一道又一道防线,这让伯颜大感畏惧,再加上听闻忽必烈死亡的消息后,军心有些不稳,众多蒙古骑兵们此时已经开始心生怯意,这些人连长生天眷顾的大汗都能杀死,难道我们还能获胜么?
  眼看着已经进入自己的射程,李悠借着樊文超的掩护,放下沥泉枪,从身后取出震天弓,弯弓搭箭瞄准了伯颜,“伯颜,受死吧!”
第483章
泉州再复
  今年已经四十多岁的伯颜尚可称为壮年,但已经不复二三十岁时的勇猛,当他发现李悠瞄准自己的时候以及提刀做好了准备,可是他万万没想到震天弓射出的箭矢竟然这般迅疾,只一瞬就到了自己胸前,他拼尽全身力气稍微挪动弯刀挡住了这一箭,雕翎箭射中弯刀余力未尽发生折射,直接穿透了伯颜的肩膀,他再也没有力气拿起弯刀挡住李悠接下来的第二箭和第三箭了,长箭接连命中他的胸口和咽喉,这名讨伐南宋的元军统帅就此死在了战场之上。
  伯颜的死对这些蒙古骑兵来说是巨大的打击,李悠方才表现出来的绝高武艺也让他们感到恐惧,所以当李悠再次提枪冲锋的时候,他们不再像刚才那般拼死抵抗,而是纷纷避让,李悠率领骁果军顺利地将蒙古大军的阵型凿穿。
  “万胜!万胜!”大宋联军眼见此景齐声发出欢呼,士气顿时为之高涨,立刻压过了刚刚遭受打击的蒙古大军,战场上的局势瞬间变得对他们有利起来。
  “此真乃霸王再世、李存孝重生也!”张世杰双眼放光紧紧盯着李悠的背影,一把拉住郑和的手问道,“郑将军军中竟然有这般猛将,此战之后吾定要敬他几杯。”
  一会儿有的是你敬酒的机会,郑和心下暗笑,嘴上却在帮着李悠遮掩,“这员猛将面孔有些吓人,故而不喜与人来往,张枢密怕是要失望了。”说完不等张世杰再说立刻转换话题,“张枢密,如今蒙元大军失了统帅,我看现在该乘乱发起总攻了。”
  “郑将军说的是。”张世杰顿时被郑和引开,连忙上马指挥着杨亮节等人向着蒙元大军冲杀过去,所到之处蒙元大军纷纷遁逃,胜利已然握在了大宋联军的手中。
  又带着大隋骁果在蒙元大军之中冲杀了几个来回,直到他们被彻底分割开来,李悠这才快马返回明军之中,悄悄地沐浴更衣,换回了文官打扮,在后方淡定自如的指挥着大军收割剩余蒙元军队的性命,就好像方才完全没有上过战场一样。
  这场生死大战最终以大宋联军的获胜而告终,伯颜大军损失泰半,统帅伯颜被李悠所射杀,剩下的一半四散而逃,一半被其余将领率领着转向西方,他们打算绕路返回大都,可惜凭借这点残兵他们恐怕是闹不出什么大动作了。
  此战之后,福建、江西和广东三地再也没有可以于宋军主力相抗衡的大股蒙元军队了,而周围的元军也会将注意力投入到即将到来的汗位争夺战之中,根本没办法顾及他们;大宋的战略形势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他们终于可以从流求岛上出来,重新登上大陆好早天下百姓起来反抗异族的统治了,此前宋军的接连失败几乎让天下为之绝望,不过好在自从崖山之战后他们获得了多次胜利,凭借这些他们多少可以挽回一些形象,让那些早已绝望的汉人们重新焕发出反抗的勇气。
  此外,这一战还有一点可喜可贺,张世杰麾下的宋军在面对蒙元大军之时,丝毫没有惧意,他们用手中火铳、刀枪和元军进行输死搏杀,竟然挡住了蒙元骑兵潮水般的攻势,事后更是在反击中将对手打得落花流水。
  此战过后,即使没有明军和大隋骁果的帮助,他们也可以坦然的独自面对蒙元大军的挑战了,这甚至比此战获胜更让李悠感到欣喜,他迟早是会离开这个世界的,而恢复汉室江山的重担就要落到这些人身上,而起码从现在来看这些人不会让他失望。
  这场战斗蒙元丧师数万,而大宋联军同样损失不轻,跟随李悠充当先锋冲阵的大隋骁果只剩下一千多人,明军和大宋联军也出现了数千伤亡,许夫人率领的人马远不及李悠所部精锐,伤亡更是惨重。
  所以尽管胜利已经到手,李悠还不能休息,他率领众将安排好救治事宜,逐个大营去探望伤兵,对许夫人更是不吝惜溢美之词,“许将军此战劳苦功高,若不是将军拖住了蒙元的后军,说不定获胜的就是他们了,待吾返回流求之时定会向太后、陛下奏明许将军和诸位的功绩,到时候朝廷定不吝惜封侯之赏赐。”
  大宋对待武将的态度实在是太过分了,长久以来的陋习只有用猛药去解除,李悠想通过给予一名女子侯爵的爵位,来彻底击溃这种偏见,同时向天下的勇士们表明,只要你立下了功劳,朝廷定不会让那些文臣漂没你们的功绩,还有厚加赏赐,让你名留青史。
  许夫人被李悠的许诺砸蒙了,这可是连她的父亲、参知政事陈文龙都不曾有过的荣耀啊,过了许久她才想起来叩谢,而一旁的张世杰、杨亮节等人对许夫人的功劳也是极为佩服,自然不会有什么异意,文天祥的嘴巴动了动,但是最后却还是什么都没有说。
  叩谢之后,许夫人并没有追问其余赏赐,反倒问起了另外一个问题,“相国大人,如今伯颜大军已被我等击溃,那么何时可以收复泉州、漳州。”
  “如今福州已经落入我大宋手中。”益王赵昰在福州登基的时候,陈子龙担任参知政事,日后到了明朝,诏封陈文龙为福州府城隍,世代受福州百姓香火供奉,福州人称文龙为“尚书公”,所以福州对于许夫人有着特殊的意义。
  “而今福建仅剩下一些残兵,现在我们不仅要继续光复泉州、漳州,还要攻打建宁路、汀州路、延平路……直到拿下整个福建。”李悠豪情万丈。
  第二日,大军虽然还在恢复之中,但早已等待不及的许夫人一大早就领着还有余力作战的宋军赶往泉州,泉州城的守军根本连抵抗都没有就弃城而逃,时隔数月之后,这座海贸重镇再次回到了大宋的手中。
  现在或许是该回流求一趟了,李悠在收到消息后想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7/2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