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五千年(校对)第1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9/292

  如果李悠愿意从现在就退出朝堂,那么陈宜中也不介意让他担任老家楚州盐城的主官,至于该如何解决楚州尚在蒙元手中的问题,陈宜中则是从来没有想过。
  可惜让他失望的是李悠推辞几下见太后态度坚决也就坦然接受了封赏,丝毫没有流露出告老还乡的意思,甚至还直接和太后商量起回归中原的计划,“陛下,如今福州已经光复,微臣以为太后和陛下还是暂且前往泉州的好;等到了泉州,诏令天下有才之士前来投奔,缓缓积蓄实力,等蒙元大乱之时再寻觅机会出兵北伐临安。臣以为最多三年的时间,陛下就可以回归临安行在了,将来回归东京汴梁亦是未必不可能。”
  他还要继续把持朝政到什么时候?陈宜中越听越不满,在他看来三年反攻临安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蒙古人那有这般好对付?纵使蒙古人一时疏忽,被大宋拿下都城,可他不也是不敢留兵驻守么?只要蒙古人反应过来别说临安呢,能不能保住福州都是问题。
  反攻临安也好,回归东京汴梁也好,这恐怕都是此人恋栈不去的借口!他依旧还是想继续把持朝政啊!陈宜中将目光投向宝座之上,赵昺如今才八岁,距离成年亲政还有漫长的岁月,而他陈宜中今年已经五十了,再加上此前多方奔走折腾坏了身体,恐怕等不到赵昺亲政的那一天了,难道自己要一直活在此人的阴影之下,当个闲散地官员么?一想到这些陈宜中似乎终于做出了决定,暗暗拿起桌上的酒杯放在了桌角之上。
  殿中伺候的一名小太监看到这一幕稍微愣了下,然后继续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为大殿之中的诸人斟酒,过了一会儿酒坛子空了,他随即来到殿外准备再取一坛子进来,见到这一幕陈宜中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投向李悠的眼神之中流露出一丝怜悯,随即被得意所替代。
  “那泉州的确比流求更适合陛下居住。”宝座上的太后对此尚且一无所知,她犹自兴致勃勃地和李悠说着泉州的事情,当年临安被元军攻破之时,太后就曾跟随陆秀夫、张世杰等人到过泉州,见识过泉州的繁华,一想到自己马上要去这般繁华的城市生活,太后心中就满是喜悦,她再次在心中感慨,这都是君实相公的功劳啊。
  “到了泉州之后,臣会为陛下挑选更多的老师教授学问,陛下来日定可成为光武皇帝那般再兴之君。”先前是没有时间,现在稍微可以空闲下来,李悠可不想再让赵昺单纯接受儒家的蛊惑,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君王光学习儒家的学问可是不够的,法家等其他学问也必须涉猎才行,若非记不得,李悠甚至还想让赵昺去学习《君主论》,不过韩非子的某些著作和马基雅维利的这本经典颇有相似之处,倒也并非全无办法。
  邓光荐闻言不仅大惊失色,先前心中的那点愧疚也随之烟消云散,他早就将赵昺的教育事业视为自己的领地,现在李悠想要沾染让他异常愤怒,若不是还有后手,他现在当即就想发作了。
  太后乃是女子之身,赵昺年方八岁,他们都不适合宴饮太长时间,所以感觉差不多的时候太后和小皇帝就起身回了后宫,留下陈宜中等人继续陪着李悠宴饮。
  又过了一刻钟,自觉时机已到的陈宜中和邓光荐交换了个眼神,陈宜中随即双手捧着酒杯站起来说道,“君实相公,下官再敬您一杯。”
  李悠正待回应,却见陈宜中双手一松酒杯啪地落到地上摔成了碎片。
第488章
掀桌子
  嗯?随着陈宜中摔下杯子,大殿之外突然响起一阵儿急促的脚步声,一队御前班直侍卫进入到大殿之中,迅速围在了李悠四周。
  “与权相公,这是怎么回事?”李悠的脸色顿时冷了下来,呵,没想到演义小说中的摔杯为号伏兵四处竟然让自己遇到了,只是陈宜中布置的这些伏兵似乎看起来有些可怜,如今进来大殿之中的仅有十来人而已,而且这些御前侍卫班直早已不复大宋辉煌时那般精锐,甚至还比不上那些参加过与伯颜一战的宋军。
  “君实相公,我等乃是为了大宋万世基业着想,不得已方出此下策。”陈宜中等人一脸正气,“君实相公如今独掌朝政大权,又不断提升武人地位,疏远士大夫,实在是不智之极,若长此以往,大宋江山恐怕会毁于一旦啊……”
  陈宜中苦口婆心地说道,如果不是他现在处于极端劣势,他也不想用出这样的手段来,可擅杀朝廷大臣终究是不光彩的事情,所以他还妄图说服李悠就此退隐,所以在说了一大段废话之后陈宜中抛出了自己的意见,“……君实相公,如果您能急流勇退,就此辞官归去,那么吾等定会保您安度余生。”
  “大宋万世基业?”李悠似乎听到无比好笑的笑话,“你所指的大宋万世基业就是我为你们夺回来的福建么?”这特么的饭还没做好呢,你们这些杂碎就开始杀厨子了,如果没有李悠你们早就沉到崖山海底去了,还有毛线的大宋万世基业啊!
  听到这话,陈宜中忍不住老脸一红,讷讷不知所言,邓光荐见陈宜中气势被压随即赶紧出来帮腔,“君实相公,如今你手上的权柄比之当年的太祖皇帝还要重,我等也是担心那些武人会为了自身荣华富贵行不忍言之事啊!”
  “尔等今日所为难道就不是为了自身的荣华富贵么?我还奇怪当年秦桧构陷岳王爷时群臣为何少有为岳王爷说话的,今日见了你等我才晓得究竟是何原因!岳王爷越是能干就显得朝中诸位大臣越发无能,他们难怪会默认秦桧诛杀岳王爷。”别人为了荣华富贵就是不忍言之事,你们为了荣华富贵却是这般义正言辞,果然读书人的脸皮比其他人要厚得多啊。
  “我等皆是谦谦君子,君实相公何必将吾等与那缪丑小人相提并论?”缪丑乃是秦桧的谥号,李悠将他们比作秦桧,气得邓光荐等人满眼通红。
  “哦,我倒是说错了,你们又怎么比得上秦桧了!”李悠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秦桧虽是奸相,却还是有几分本事的,起码他还可以号令群臣将岳王爷下狱,你们却只能做出昔日张让诛杀何进一般的下作手段,比之秦桧却是远远不如。”
  先是奸相秦桧,现在又是太监张让,李悠的比喻一个比一个恶毒,不等陈宜中和邓光荐开口反驳,李悠接着说道,“我又错了,昔日张让在宫中埋伏何进,还能召集数十人埋伏宫中,如今你们凭借这几个杂碎就想取走我的性命么?我不是岳王爷,不是大将军何进,更不是那韩侂胄,定不会让你们如愿。”李悠浑然没有将这些弱鸡御前班直侍卫放在眼里,现在想来自己当初戴面具上阵只是为了遮人耳目,没想到却还有这般好处,如果知道李悠有这么高的武力值,恐怕陈宜中他们就会使出下毒等更加下作的手段了吧?
  听到韩侂胄几个字,陈宜中和邓光荐不禁打了个激灵,韩侂胄以父任入官,淳熙末,以汝州防御使知閤门事。绍熙五年,与宗室赵汝愚等人拥立宋宁宗赵扩即位,以“翼戴之功”,官至宰相。任内追封岳飞为鄂王,追削秦桧官爵,力主“开禧北伐”金国,因将帅乏人而功亏一篑。后在金国示意下,被杨皇后和史弥远设计杀害,函首于金。
  他们在商议如何对付李悠时就想到了史弥远诛杀韩侂胄的旧事,因此才想尽各种办法笼络住几名御前班直侍卫,想要斩杀李悠,没想到却被他误打误撞说了出来,心中难免惊慌。
  “既然君实相公心意已决,那么我等也无话可说了。”这座临时行宫实在太小,陈宜中生怕宫外李悠的亲卫听到里面的动静,或者后宫阻拦太后的内侍出了问题而让李悠逃脱,所以果断的下了命令,“尔等赶紧送君实相公上路吧。”
  说罢陈宜中从怀里摸出三丈白绫递了过去,他现在要杀死的终究是一国之相,弄得太血淋淋了未免不好看,“君实相公且放心,你走之后我等定会好生照看你的家眷,为你选一个美谥,让你的功绩流传后世。”他现在已经将李悠当做死人了。
  “我却不会如此厚待你等。”李悠冷冷地说道,“如今我大宋复兴在望,尔等不思考如何早日光复旧地,却试图暗杀有功之臣,此乃大罪,等我出去之后定要将你等的同党一网打尽。”
  “你们还站着干什么?还不动手?”陈宜中终于开始害怕了,他色厉内荏的命令这些被他们收买的御前班直侍卫立刻处死李悠。
  “大人,得罪了。”一名争功心切的班直侍卫立刻伸手试图扭住李悠的胳膊。
  “没那么容易!”李悠闪电般出手,一拳捣在来人的胸口,这名班直侍卫痛呼一声瘫倒在地,他腰间的宝刀也被李悠抢在了手中。
  “你们既然想要掀桌子,那么就准备好承受掀桌子不成的后果吧。”如果是在临安乃至汴梁的皇宫之中,李悠估计是没办法逃脱,可惜现在却是在流求的小院之中,他完全有信心杀出去。
  “一起上,一起上!谁能斩杀陆秀夫,本相许他封侯之赏。”陈宜中惊慌失措,连忙高叫道。
  “来啊,看看你们谁有这个本事!”李悠不退反进,双手紧握宝刀,向拦在他前方的御前班直侍卫劈去,他要在这行宫之中大开杀戒了。
第489章
血溅皇宫
  让陈宜中这种人登上高位的后果李悠不用想也知道,他肯定会将那些并无政才的士大夫重新聚集到朝堂中来,对陈吊眼、许夫人等武将多加打压,他们要么会和岳飞一样枉死,要么愤懑难当举起反旗,将大宋拖入到内乱之中,如此以来大宋刚刚出现的一丝希望的火苗也会被他们扑灭,李悠从穿越到崖山的诸多努力和牺牲也会随之化为乌有。
  与其落到如此下场还不如现在就干脆将他们了断,这样一来即使他文人的笔下他的名声或许不会太好,但总比神州陆沉划算得多。
  现在面对的是同为汉人的对手,没了“戮胡”技能的加成,李悠只能依仗56点的武力值和这些御前班直侍卫搏杀,不过有从李嗣业那里学来的步战技法以及神力加持,应付十来个没有任何沙场作战经验的菜鸟还是很轻松的。
  闪电般出刀斩杀最前方的那名班直侍卫,接着手起刀落割掉身上那些累赘的宽袍大袖,再次将宝刀指向围在李悠四周的班直侍卫,眼中散发着摄人的光芒,所到之处无人敢和他对视,这些御前班直侍卫隐隐生出退缩之意。
  李悠的这番举动完全出乎了陈宜中等人的预料,他们此前将可能发生的事情琢磨了无数遍,比如太后和小皇帝迟迟不肯退去,宫外亲卫听到宫中的乱生等等,并一一做好了应对的准备,可是他们却忽视了这些御前班直侍卫拿不下对手怎么办?以他们的能力想尽办法也只能找到这么点帮手了,再想多的话恐怕就会被李悠的亲信察觉,他们本以为十来名班直侍卫足已拿下对手,谁知却落到了如此窘境。
  “尔等此时莫非还想退缩不成?若是败了这可是族诛的罪名!”陈宜中等人缩在后面瑟瑟发抖,口中却不断催促着这些班直侍卫前去送死。
  不过他们的话好歹起了作用,班直侍卫们很快想明白了,自从他们接到陈宜中的信号进入这间屋子起,除非杀死李悠让陈宜中掌握朝政,不然的话他们就只有死路一条,要知道这间屋子虽然破烂,但在名义上可是皇宫的,而且他们下手的对象可是大宋的宰相!太师!公爵!要是让他逃脱,他们全家就休想活命。
  “弟兄们,今日我们全家是享尽荣华富贵还是死于非命就看这一遭了。”领头的班直侍卫大声鼓气,“他不过是个四十多岁的读书人,纵使有几分血勇又怎么能挡得住我们这些人?都随我杀过去!”
  “我在战场上杀得蒙古人多了,你们该不会以为自己比蒙古人的怯薛军还厉害吧?”李悠嗤笑道,趁着他们的包围还没有合拢的机会跳出圈子,往宫门口杀去,他虽然不担心这十来个班直侍卫,却害怕陈宜中另有准备,要是接着冒出来几名手持神臂弓的御龙弩直或者御龙弓箭直,他也有些吃不消。
  “拦住他,休让他跑了。”班直头目赶紧调转方向,可是这么一来,班直侍卫们的包围圈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破绽,李悠左冲右突,每一次都攻击到对方的最弱处,不断有侍卫哀嚎着到底,陈宜中等人的脸色越来越苍白。
  而此时喊杀声也传到了宫外宫内,后宫的太后和宫外李悠的亲兵们也听到了消息,一名小太监鬼鬼祟祟的从后宫来到前面探查消息,一看到这么多班直竟然在围攻李悠,顿时吓得屁滚尿流连忙逃向后方汇报消息去了。
  而宫外李悠的亲兵头目也焦急的喊了起来,“大人,宫中究竟发生了何事?可要我等进来帮忙?”他们甚至开始考虑要不要搭个人梯爬上墙头看看。
  “陈宜中、邓光荐等人谋反作乱,勾结御前班直侍卫想要斩杀太后、陛下和本官,尔等速速入宫救驾,但有阻拦皆可斩之!”李悠不由分说就是一顶大帽子扣过去,既然他们能以莫须有的罪名就想处理自己,那么李悠为什么不能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最起码勾结班直侍卫可不是正儿八经的臣子该做的事情。
  “陆秀夫,你休要血口喷人!”听到这话气得陈宜中等人差点一口血喷出来,我等乃是一心为国,竟让你污蔑成了这样。
  李悠嘴上说话,手上却不停歇,一刀快似一刀迎向那些班直侍卫,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又有三名班直侍卫倒地,再加上最开始被李悠结果的那两人,如今屋子里还能站着的侍卫只剩下七个了,其中大多双手发抖,几乎连刀都握不住了。
  “尔等若是愿意阵前倒戈,指认陈宜中、邓光荐等人的罪名,或许本官会考虑放过你们一条生路。”见他们如此弱鸡,李悠甚至都快没有继续厮杀的欲望了,脑中灵光一闪,有了新的主意,要是有人充当污点证人,那么收拾起陈宜中等人来岂不是更加便利?
  听到这话,他们的动作越发的迟缓了,同时屋子外面也传来了李悠亲兵撞击宫门的声音,眼看着他们就要冲进来了。
  “啊!”趁着一名班直侍卫分心看向宫门的机会,李悠一刀抹过他的脖子,现在屋子里的班直侍卫只剩下六个了。
  “本官最多需要三名证人,其他的统统凌迟处死、株连九族,这些死了的也会追究其家人的罪责。”不容他们思考,李悠又在天平上放下一个重重的砝码。
  “相国大人,小人是家人被他们拿住,不得已才从了贼啊!小人愿意为相国大人作证。”哐当一声,终于有人承受不住压力,丢下兵器跪地投降了。
  有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看到有人跪下,其余的班直侍卫也赶紧丢下兵器,生怕自己落到了后面,口中连声说着自己逼不得已的各种理由。
  就在这时候,李悠的亲兵也撞破了宫门,进入屋子之中,“相国大人,您没事吧?”看着李悠满身鲜血的样子,他们大惊失色。
  “不要紧,把这屋子里的人都看好了,不可逃脱一个。”直到此时李悠才放下心来。
第490章
大变局
  “陆秀夫,你这个奸佞,安敢如此对待吾等。”看着缓缓逼过来的亲兵们,陈宜中和邓光荐等人的心情跌入谷底,但嘴上依旧不肯认输。
  “奸佞?好一顶大帽子。”李悠怒极反笑,剑指陈宜中问道,“我在崖山与张弘范死战的时候,你在做什么?你躲在占城不敢回来;我护送陛下来到流求安身的时候,你在做什么?你躲在占城不敢回来;我攻破泉州诛灭蒲寿庚、斩杀唆都的时候,你在做什么?你躲在占城不敢回来;我光复临安行在、诛灭杨琏真迦为历代先帝复仇的时候,你在做什么?你躲在占城不敢回来;我北上大都斩杀忽必烈的时候,你在做什么?你终于听闻陛下尚在,急匆匆赶往流求求官来了,还因为自己未能占据高位多有牢骚;我领兵血战击败伯颜收复福建的时候,你又在做什么?天下尚未光复你却已经开始考虑如何杀戮功臣,窃据高位了!”
  李悠越说声音越高,最后屋子之中只听见他的怒喝之声,“与国并无任何功绩,对付蒙古人没有一丝办法,阴谋构陷功臣却是如此熟练,到底谁才是奸佞!昔日王韶收复横山,却被司马光以与国无益为借口还给西夏,数万西军将士的血就这么白流了!焦用作战勇猛,却被韩琦随意斩杀,还口称‘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此岂得为好儿耶?’岳武穆忠勇无双,挽狂澜于既倒,却被秦桧冤杀风波亭之中!我大宋从地广万里到如今仅有一隅之地,不都是你们这些与国无一建树,却热衷于内斗的读书人的功劳么!今日我若是被你们诛杀,谁来为你们挡住蒙古人?你们就铁了心想去做蒙古人的奴隶而不愿意堂堂正正的做人么!”
  李悠一番怒吼总算将多日的抑郁稍微驱散了些,“文不能治理一县之地,武不能领一伍之中,整日只知道吟诗作词、争权夺利,大宋要你们有何用处?”
  “大宋优待士大夫实在是太久了,把你们惯得有些不知道天高地厚了。”李悠的语气阴冷下来,“今日既然你们落入我的手中,就准备好承担后果吧。”
  “我大宋自开国以来就不曾诛杀士大夫,尔辈安敢违背祖制?”一想到自己将要面临的后果,陈宜中等人就吓得面无人色,他要是真的不惧生死,当初也不会赖在占城不回来了。
  “你们放心,我是不会杀你们的,我大宋如今人丁稀少,正是用人之际,又怎么会浪费人力呢?”李悠冷笑道,见他们的面色稍有舒缓就说出了处置方略,“将他们压下去送往矿山劳作至死,还有他们五服之内的族人也一起带走,下去严查参与到此事中的官员、班直侍卫、士卒人等,都是一般处置。”
  对于这些十指不沾泥的士大夫来说,让他们干活简直比直接杀了他们还难受,陈宜中等人立刻大骂起来,李悠一个眼神过去,押着他们的士兵就毫不客气的大嘴巴抽上去,然后这些人终于安静了,被士兵们挨个押出宫去,他们将在被拷问过后送往矿山,想来这一辈子大概是没机会再出来了。
  皇宫之中重新恢复了清净,但地上流淌的鲜血和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无不在透露着刚才究竟发生了何等惨烈的事情。
  “相……相国大人,太……太后命小的来问方才究竟发生了什么?”直到这时候,才有一名小太监战战兢兢的出现在宫中,询问方才发生的事情。
  “陈宜中、邓光荐等人勾结班直侍卫图谋不轨,意欲刺杀微臣、挟持太后与陛下独揽朝政,如今已经被吾所阻止,待查明详情后臣自会奏明陛下。”李悠毫不客气的就是一顶大帽子扣过去,刺杀自己是真,至于挟持太后和陛下独揽朝政也差不多,外臣勾结班直侍卫可是谋反的不赦大罪,陈宜中等人为了避免太后心生怨怼,就必须将他们握在手中。
  小太监被这个消息吓得瘫软在地,行礼之后连滚带爬的回到后宫去向太后奏明消息去了,不多时太后也急匆匆的赶到前来,一见李悠就连声问道,“君实相公可是受了伤?哀家已经传唤了太医,这就来为君实相公诊治。”
  “多谢太后,微臣幸而无碍。”仔细地观察了一番太后的神色,发现她的表情不似做伪,李悠这才稍微肯定她和小皇帝的确没有参与到这件事中。
  “陈宜中等人实在大胆,万万不可饶恕。”太后也是一肚子的气,连拱卫皇宫的班直侍卫都被外臣渗透成这样,她母子二人还有何安全可言?再加上她对李悠可谓是感激之至,在李悠手中她母子二人才能逃过张弘范的追杀,来到流求安稳度日,而陈宜中当时躲在占城不肯回来,现在却要对李悠下手,让她如何能不恼怒,“此时就交给君实相公处理,万万不可让一人漏网。”
  “微臣遵旨,微臣定会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有了太后的懿旨,李悠接下来即将开展的大清洗就更加名正言顺了,流求的大宋朝廷即将迎来一场大变局。
  看看宫中满地鲜血和太后惶恐不安的样子,李悠劝道,“如今这皇宫之中怕是不能住了,好在数日之后太后和陛下就要移驾泉州,不如今日就先去船上暂住几日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9/2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