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五千年(校对)第1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3/292

  邕州城被他们经营了不下百年,城防在岭南道也是数一数二的,城中积攒了无数粮草,足以坚持数年的时间,他们暗想或许坚持数月,李悠就不得不退兵言和了。
  可是史弘直却不会给他们这样的机会,他摇摇头从怀中摸出一支烟火点燃,随着一声尖啸,烟花飞上天空绽放出美丽的花朵;随即城门口的士兵顿时乱了起来,那些早已投奔了史弘直的史家子弟领着自己手下的人马打开了城门,大军一拥而入。
  城头的史道直、史震直等人眼前一黑栽倒在地,他们知道自从这一刻起,在岭南道经营了数百年的史家终于要走向末路了。
第502章
杀鸡儆猴
  攻入城内之后,除了少许史家培养的死士之外,大多数士兵都放下了手中的兵器,跪地投降,而那些死士也在史道直、史震直等人被抓获之后放弃了抵抗,几乎没有损失多少人手,邕州城就被李悠大军所占据。
  “大人收服史弘直这一手棋走的极妙,如若不然想要攻下邕州城怕是还要多费一番力气。”跟随李悠一起入城的江随云看着眼前高高耸立的城墙、坚不可摧的瓮城以及城头上堆积如山的滚木礌石说道,如果是强攻,即使最后能拿下邕州城也要花费上月的时间,损失数千士兵的性命,而在这个时间里岭南道的其他世家恐怕也会趁机生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史家在邕州城压迫过甚,百姓对其早已离心离德,若是真的攻城怕也并非麻烦。”看着邕州城内那些百姓,他们脸上虽然仍有些惊慌,但眼神之中却是流露出几分喜色,想来是为史道直等人被抓而感到高兴吧。
  “大人所言极是。”江随云轻抚长须不断点头,“只是不知大人想要如何处置史家这些人?岭南道虽不比中原,但也有几家绵延数百年的世家,他们大抵都在看着邕州城呢。”
  “江大人当初来岭南道是想如何对付他们的,如今就照着去做好了。”这些世家的长处在于庞大的关系网、丰厚的家底,若是太平之时这些人利用各种关系会给李悠制造不少麻烦,但是现在却是乱世,这些东西都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唯有手中的兵马才是真的,所以李悠并不惧怕他们,他打算用史家来杀鸡儆猴。
  如果那些其他家族知道好歹,完全按照江随云的命令交出土地和那些往日惹下无数祸端的子弟,安安分分的归顺朝廷,那么或许他们的家族还可以继续延续下去,如若不然史家就是他们的好榜样,李悠并不介意趁机多消灭一些蛀虫。
  邕州城破的太快,史道直等人还没来得及销毁他们勾结南蛮的证据,在史弘直的带领下这些东西全都落入了江随云手中,当然其中也免不了有他牵涉其中的证据,不过那些都是被史道直逼迫所为,到时候上堂的时候自然不会拿出来。
  稍后几日,邕州城内牵连到这件事中的相关人员悉数被捉拿归案,江随云直接在邕州大堂之上对他们展开了审问,李悠也在场进行监督,在全套的人证和物证面前,史道直、史震直等史家核心人员不得不低头认罪,纵使有两个最硬的,挨了几下板子之后就哭爹喊娘的画押了,他们平时惩罚起其他人来是毫不手软,但轮到自己了却是一刻钟也熬不住。
  除此之外李悠更是颁下诏令,凡是此前有冤屈的皆可前来大堂上伸冤,于是乎几乎整个邕州的百姓都涌到了城中,递上了山一般高的状纸,侵占他人田产、强抢民女、殴伤人命等不法之事让李悠感到瞠目结舌。
  “这史家府邸怕是除了门口这两只石狮子,就再也没有干净的东西了。”来到史家府邸门口,看着这座雕梁画栋、斗拱飞檐的华丽建筑,李悠想起了《红楼梦》里的那句台词。
  “太尉大人此言怕是说的早了些。”史弘直走上前去轻轻拍打着石狮子的头说道,“据下关所知,打造这两只石狮子的工匠现在早已不知下落,而为了找到合适的石头,他们硬是捣毁了三家民宅,建成之后撞死在这石狮子上的邕州百姓远不止一两个。”
  呵呵,这就是后世小清新们念念不忘的世家风范、贵族气质,不知道让他们穿越成邕州的百姓又会是如何感想?李悠摇头苦笑不已,若天下的豪门世家都是邕州史家这副模样,纵使没有唐括部犯边,大魏被忍无可忍的百姓推翻也不远了。
  当然善待百姓、修桥铺路的善良地主也并非没有,可是这些人却不会有太好的下场;要知道在这个时代耕种仍然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他们宽待百姓自己的收获就相应的要比那些压榨无度的土豪劣绅要少,但凡遇到旱灾水涝,需要消耗积蓄的时候,他们总会比那些土豪劣绅坚持的时间更短,万一在积蓄消耗干净之前灾害还没有退去,那么他们就只能面临破产了,而他们名下的土地也会被土豪劣绅所掌握。
  这就和工业时代一样,那些更能狠心压榨工人的企业才能在经济危机中生存的更久,劣币驱除良币才是赤裸裸的真相。如果没有李悠的大军维持岭南道的安定,等到各地乱起的时候,像史家这样积攒了大笔粮草、又有高墙厚壁做防御的家族说不定能挡得住乱民的攻击,而那些散落在乡间,因为厚待百姓而没钱建设坞堡的小地主恐怕就没这么容易过关了。
  压榨百姓、积蓄实力,以抵御各种灾害乃是这些世家豪门传承千年的要诀,但是这种压榨的过程却同样是在威胁着稳定,稍微聪明一些的能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就像是王机他们家一般,而不够聪明的就好比史家这样。
  就像经济危机是工业时代的顽疾一样,在封建时代这同样是每个朝代都难以解决的问题,纵使将史家彻底扑灭,也只能让邕州的百姓稍微过上几年好日子,估计永不了多久就会有新的家族代替史家,李悠如果想彻底改变这种局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幸好现在已经拿到了郑和宝船的图纸,海贸、殖民会给大魏百姓带来更多的选择,让他们能够从这种往复不断地循环之中走出来,到了那个时候殖民地的土著会替代大魏的百姓成为被压榨的底层,这一过程同样残酷、同样充满血腥,但是对于李悠来说,让那些异族痛苦总要好过让自己治下的百姓痛苦。
  俗话说得好,死道友不死贫道,如果非要死人的话,还是让别人去死吧。
第503章
岭南剧变
  审理史家的案件几乎持续了一个月,每日带来府衙大堂上伸冤的百姓络绎不绝,就连那些平日里并没有什么罪过的史家远支出门也不敢报上自己的姓氏,这让李悠想起了秦桧的后人在游西湖的时候留下“我来坟前愧姓秦,人在宋后少名桧”的典故。
  不过好在有史弘直在,这些人顶多遭受几个白眼,尚不至于遭受更严重的后果,或许等再过个几年时间,等邕州的百姓将此事渐渐淡忘的时候,他们才会恢复正常生活。
  经过一个多月的审理,史家的案子总算了解,史道直、史震直等人背上了里通外国、草菅人命等诸多罪名,被判处了斩首之刑,其余那些为虎作伥的刁奴也没落到好下场,根据罪责的不同分别被处于斩首、绞刑、苦役等罪责,盘踞邕州数百年的史家这一次终于走到了尽头,被李悠连根拔起。
  按照大魏的规矩,死刑须得送到刑部复核,不过现在朝廷就在嘉州,朝堂上又都是李悠的人手,掌管刑部的官员不敢怠慢,在收到卷宗的第一时间就调集大量人手进行审核,几乎没有修改多少就批复完毕,快马加鞭送回了邕州。
  等到处刑的那天,邕州城的百姓纷纷涌到城外临时搭建的刑场,将刑场围的水泄不通,当刑车缓缓出城的时候,百姓们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烂水果、垃圾朝着囚车丢了过去,就连那些押送他们的士兵也受了无妄之灾,纷纷举起盾牌抵御这些破烂玩意儿。
  “这就是民心啊。”李悠似笑非笑的看着高台之上的那些其他世家豪门子弟,这些人都是听闻邕州陷落的消息,连忙来到此地拜访李悠进行试探的,今天这么好的教育机会李悠怎么可能放过,把这些人全都请到行刑现场,让他们看看史家人到底是什么下场。
  “这史家一族的确罪有应得,太尉大人如此处置真是……真是大快人心。”一名中年文士一边擦汗一边战战兢兢地说道,说实话他们家干的坏事并不比史家少,勾结南蛮一事他们也未必是清白的,看着史道直等人现在的样子,他似乎看到了自己家的未来。
  “邕州左近不幸遭遇南蛮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在下这几日看了深感悲痛。”另外一人悲天悯人道,“在下回去之后定会禀明家中,拿出粮食三千石供这些遭受无妄之灾的百姓所用,除此之外在下还会献出一批农具,好让他们可以重建家园。”
  “缪先生此举深合仁道,缪家不愧为书香门第。”李悠点点头,轻描淡写的嘉奖了两句,他知道对方这是表示屈服了,虽然这点代价还远远不够,不过总算是开了个好头。
  “在下也愿意捐献粮食五千石,布帛一千匹,耕牛一百头……”
  “太尉大人,下官愿意……”
  “晚上家中颇有些余财,既然邕州百姓如此困顿,晚生愿意捐献……”李悠的回答似乎让他们看到了一线曙光,这些人立刻踊跃起来,纷纷爆出自己愿意捐献的数字,如果能花一点钱而让他们的家族脱难,顺便再李悠面前赢得一个好印象,那么他们也不吝惜花钱。
  “既如此,本官代朝廷和邕州百姓多谢诸位了。”李悠随口应道,脸上的表情总算是柔和了许多,此后他对着江随云耳语几句,江随云点点头叫过几名文书,将这些人方才报出的数字一一记录画押,让他们不得反悔。
  这一会儿的功夫,史道直、史震直等人已经被押到了刑场中央,此时午时三刻已到,江随云一声令下抛出令箭,刽子手们纷纷举起了手中的鬼头刀。
  那些高台上的世家豪门子弟纷纷低下头去,心中默诵佛号,不敢去看台下的行刑画面,而周围那些百姓却是伸长了脖子,兴奋地看着这些昔日高高在上、欺压他们的老爷命丧当场;刽子手手起刀落,史道直、史震直等人头颅落地。
  场外先是倒吸一口冷气,随即爆发出震天的叫好声,无数沉冤得雪的百姓更是喜极而泣;至于后面那些等着上绞刑架的罪人看到眼前这一幕早就吓得屎尿齐流晕了过去。
  所有罪犯宣判完毕,该斩的斩,该绞的绞,该服苦役的被士兵们押送到那些矿山、道路等施工地点,等待他们的将是漫长的赎罪过程,至于能不能熬到脱罪的那一日就全看他们的运气了;当然也有极少部分清白的史家子弟,也被江随云平安放回,在经历了多日的惊恐之后,他们终于可以回家和家人团聚了。
  行刑完毕,那些岭南道其他家族的代表们也不敢多加停留,纷纷离开邕州返回家中去筹办方才给李悠许下的物资钱粮,同时更重要的是将李悠果断处置史家的消息带回去,好让家中耆老根据此事最好相应的准备。
  “经此一事,岭南道的世家豪门也该安分些了。”回到城中,李悠和江随云、史弘直、秦士信、周伯符等人坐到一起商议接下来的事情,“所以江大人还是按照此前的方略治理岭南道吧,史大人担任你的副手。”
  “太尉大人这是要走了?”江随云和史弘直同时紧张起来,如今那些世家豪门之所以缩了回去,全都是因为李悠率领大军在次压阵,要是李悠回嘉州去了,恐怕他们又该生事了。
  “是啊,本官离开嘉州已经有段日子了,朝中尚有许多大事需要处理,听说最近越王、齐王都蠢蠢欲动,似乎另有图谋,本官理当赶回去尽早准备。”虽然嘉州有钱飒、姚广孝、范蠡等人看着,但李悠还是不适合离开太久。
  “不过尔等尽可放心,本官并不会将所有兵马都带回去,周将军会带着他的一万兵马留下,以防备南蛮再次入侵。”李悠当然明白他们的担心,随即给出解决方案,把周伯符以防备南蛮的名义留在这里替他们撑腰,想必可以解决问题。
第504章
天下局势
  “恭迎太尉大人得胜还朝。”嘉州城外十里,朝中文武百官早已在此等候多时了,一见到李悠的队伍到来,他们纷纷俯身行礼以赞颂这次伟大的胜利,自从好水川一败之后,大魏已经许久没有如此辉煌的胜利了,纵使李悠在京城外歼灭了上万北虏精锐,但那依旧无法阻止大魏京师的陷落,而这次大破南蛮终于可以让他们正大光明的夸耀了。
  此外这一胜利也让福王暂时压过了这片土地上的其他诸王,蜀道天险挡住了外来的敌人,也让蜀王没有能力向外扩张;越王的领地被福王三面围住,现在只能加紧征兵以防备李悠率军从陆地上发起攻击;而齐王虽然召集兵马向京师进军,试图拿下京师以占据大义,可许时雍手中的兵马虽然没多少战斗力,但他却有漠北诸部的支持,那些来去如风的漠北骑兵折腾的齐王疲惫不堪,不仅没能攻入京畿道,甚至还被耶鲁翰率领漠北骑兵攻入了他的地盘,劫掠了几个州县;至于许时雍那里,应付齐王的进攻和境内此起彼伏的义军就足够让他头疼的了,完全没有精力去琢磨其他的事情。
  稍微好一些的也就是北元和福王了,北元现在仍然拥有最为强大的军队,此次在龙城建都立国更是让他们声名大振,不断有草原部落从漠北南下,赶往北元境内向阿鲁布投诚,乍看起来的确一时风光无两。
  而福王治下虽有南蛮骚扰,却被李悠一战击破,而且有江随云和史弘直在,岭南道恢复运气更胜往昔也是可以预期的事情,再加上江南西道和淮南道一向是大魏境内较为富庶的地方,福王也似乎渐渐有了那么一丝盖过齐王、蜀王和越王的气象,连带着许多从北元境内逃脱的读书人也没有留在齐王辖地境内,而是长途跋涉前来嘉州投效。
  “有劳诸位大人特意远迎。”李悠见状翻身下马,笑呵呵地将最前面的姚广孝、司马错、范蠡等人一一扶起,后面的官吏也跟着直起身子,赞颂的话语像是不要钱一般砸了过来。
  “诸位,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看还是先回城吧,本官还要去向陛下奏明此次南征的结果呢。”聊了几句,李悠重新上马,和姚广孝等人并肩而行,问起他们近期的变化来,“我离开嘉州的这段时间,可有什么新的变化?”
  “主公离开嘉州之后,有些人就开始不断出入钱老爵爷的府上,对他说些诸如不可让武将做大的话,却被钱老爵爷大肆批驳了一番,那些进言的家伙愧不敢当,纷纷辞官离去。”姚广孝的三角眼微微眯起,不紧不慢的说道;当然李悠是不会相信这些人的脸皮竟然这么薄,被钱飒骂上几句就肯辞官,这其中定有姚广孝的功劳。
  “也有人向周学士进言,让周学士奏明陛下重开科举,但却被周学士拖了下来,说是等主公返回嘉州之后再做定夺。”姚广孝继续说道,这些人想趁着李悠不在的时候开科举,其中的意图不难看出。
  “此外,在邕州史家被处置之后,有些官员私底下多有不满之声,说君上如此行事实在是太不顾这些世家的体面了。”司马错也插话道。
  “这些人的体面有了,百姓可就没有活路了。”李悠不屑地说道,“继续盯着他们,若是私底下发泄牢骚也就罢了,但如果他们享有所行动,立刻来报,若事态紧急可先斩后奏。”
  “遵命。此外齐王麾下兵马在进攻京师失败后已经重新缩回河南道,除了留下兵马在边界防备耶鲁翰的进攻之外,还有一部兵马悄悄南下,如今已经到了和淮南道的交界处,怕是对我们另有想法。”司马错又送过来一个对李悠不利的消息,“黑冰台的人还在齐王府附近看到了一名江南东道的大商人,经过核实此人在越王府上也颇有些面子。”
  “哦?齐王和越王打算合作夹击我们了么?”李悠忍不住皱起了眉头,现在自己的新战舰还没有打造完毕,想要彻底歼灭越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他们似乎是有这个想法,蜀中的人马也在蜀王府看到了齐王的使者,或许是主公平定南蛮太过迅速,让他们心生警惕的原因吧。”司马错倒是不怎么惊慌,“据黑冰台回报,这些使者刚刚开始接触没多久,想要达成合作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进司马错这么一说,李悠也明白了其中的关窍,无论是齐王、越王还是蜀王,他们都不想当先锋,只想躲在其他人后面捡便宜;齐王肯定想让越王和蜀王东西夹击,自己再趁着李悠大军调动的机会从北面杀出,夺取淮南道的大片土地;而越王肯定想先让齐王攻入淮南到,蜀王攻入江南西道,自己再去岭南道捡便宜,料想蜀王也是一般想法。
  “这些人领兵打仗没几分本事,玩弄起阴谋诡计来倒是一套一套的。”李悠笑道,这三方都是“聪明”人,想必不会有人愿意为他人做嫁衣率先展开进攻,所以福王现在的局势虽然看起来有些凶险,但实际上却是高枕无忧。
  “北元那边呢?”说完李悠继续问道,对他来说北边的阿鲁布才是中原最危险的敌人。
  “袁章已经开了北元的第一期恩科,号召天下有识之士皆往应考,可惜并没有多少人响应,北元境内的读书人纷纷南下逃避,最终应考的还不到千人,袁章捏着鼻子录取了大半,稍微有点本事的都给予官职,这让那些漠北部族首领多有不满。”司马错缓缓说道,“那些自觉遭受了损失的部落首领开始和萨满勾结,试图在阿鲁布面前对袁章不利。”
  看来内斗是哪个朝廷都免不了的事情,不过北元的内耗对李悠来说是一件大有好处的事情,他才不会阻止,反倒是想帮他们推上一把。
第505章
北国风云
  “国师大人,今日又有一名新任县令被打了。”政事堂中,宇文宜生苦笑着将一份文书递给袁章,旁边的陈静庵等人也是苦笑着连连点头,他们不用看也知道下手的肯定是那个部族的贵人,这样的事情在北元境内也不是第一次发生。
  “这次是那个部族的人?薛阇部还是普速部?亦或是耶鲁部的人手?因为何事发生的争执?”袁章感到无尽的疲惫,要是继续这样下去,阿鲁布想要占据整个中原只能是妄想。
  “是普速部的普速移,他带领手下兵马从怀远县路过时纵兵劫掠县城,怀远县令曲为敬连忙出来阻止,不想却是触怒了他,被普速移捆起来狠狠地抽了二十鞭子。”宇文宜生的脸上满是不忿,“抽完之后,那普速移更说……更说‘在北国勇士的地盘上,哪有……哪有魏狗说话的份儿’,事后普速移扬长而去,怀远县城半数被毁。”
  “那曲为敬我倒也记得,他的策论颇有几分见地,胸中实有栋梁之才,我本想让在怀远县历练一段时间就调入中枢委以重任……”袁章忍不住摇头叹息,遭受了这样的磨难,他恐怕对大元颇为失望吧?说实在的,纵使在大魏也没有那个上官会如此赤裸裸的羞辱下属,“帮我写一封书信,对曲为敬进行一番安抚,并押送一千石粮食到怀远县赈济灾民。”
  怀远县本来就不富裕,再被普速移抢上一回,想必那些百姓的日子不会好过吧?袁章对这些漠北的部落贵人们越发的不满起来,他们依旧还是以前那副作风,浑然没有意识到他们现在已经是这片土地的主人了。
  “国师大人,这封书信怕是不用写了。”宇文宜生眼中闪过一丝悲色,“那曲为敬受此大辱,在被怀远百姓放下之后就回到县衙悬梁自尽了;自尽之前他留下一封书信,上面历数普速移的诸般罪责,请求大人为怀远百姓主持公道。”
  “自尽了?”袁章右手一松,茶杯怦然落地摔了个粉碎,曲为敬乃是这次科考之中为数不多他看好的人才,本想着日后将其重用,没想到这才多久的功夫就死了,对此,袁章感到痛心不已,连带着声音也开始发颤,“没想到此人竟如此刚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3/2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