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五千年(校对)第1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8/292

  “好,此事就拜托贤弟了,到时候一旦有丹药开始销售,贤弟就马上告诉愚兄,愚兄就算掏光口袋也要买上一批。”徐元泽暗暗琢磨着,是不是该让家里送一笔钱来早做准备?
  “徐兄若想提高家中粮食产量倒也不是没有办法。”刘步云又想起另外一件事来,“如今庄园之中除了玉音子道长之外,那些老农也在总结休整耕种的经验以及粪肥的处理,并且取得了一些成绩,他们同时也在给附近的农户传授技艺,若是徐兄有心不妨让家中派来可靠地庄头前来聆听,这些只要通过审核、有人作保就可以入内,倒也算不算麻烦。”
  “如此甚好!”每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农都是各家的宝贵财产,他们的秘诀也往往秘而不宣,现在朝廷竟然肯普及这方面的知识,徐元泽当然不肯错过,“我这就给家中写信,让他们快些送人过来。”
  只要能得到这些宝贵的经验,想必他们徐家来年必会迎来丰收。
第520章
征兵告示
  嘉水岸边,几名渔夫将满载而归的渔船停靠在岸边,但码头的情景却是让他们有些意外,“奇怪了,平日里咱们回来的时候这边到处都是人,怎么今日少了那么多?”
  “小二,你还不知道?城门口方才贴出了告示,说水师扩军,专门招收精通水性的好汉,这帮小子都丢了渔网直接跑过去看了。”一名经常过来收鱼的商人将其他人挡在身后,“我说小二,把你船上的鱼都卖给我吧,老价钱再加一成。”
  “呸,今儿个城里的鱼价都涨了一半儿,你只加一成还好意思开口?”当即有人啐了他一口,“小二,你的鱼我都包了,给你加三成。”
  “卖鱼的事情等会儿再说,你们是说小爵爷又开始招兵了?”元小二一把拉住了商人的胳膊,“给俺好好说道说道,谁说的好俺就把鱼买给谁。”想来今天鱼价上涨乃是因为打鱼的渔夫都跑去城里打探消息无人捕鱼的缘故,不过元小二兄弟几人也顾不得多挣这几个小钱儿,反而借机打问起消息来。
  “是太尉府的告示,上面盖了小爵爷的大印。”商人连忙说道,生怕被别人抢了先,“此次要招收三千名水军,江南西道、淮南道和岭南道的好汉子都可以应募,要求年龄不得超过三十岁,身体健壮,熟悉水性、有操船的经验优先,读书识字的一通过训练就给把总的职位。”
  听到三十岁以下、身体健壮,熟悉水性,有操船经验的时候,元小二兄弟几人的眼睛越来越亮,可是当听说要读书识字他们就忍不住笑了起来,“要是读书识字早就去参加科考当状元爷了,谁还去船上受这份罪?你莫不是糊弄俺们兄弟?”
  “城门口白纸黑字写着呢!难道我还敢假传小爵爷的命令?”商人立刻赌咒发誓,“若是如此你让俺一头栽进这嘉水里当王八去。”
  “方掌柜的说得没错,告示上的确是这么写的。”看来这位方掌柜平时人缘还不错,这就有人出来帮他说话了,“方才俺出城的时候也看见了,外面围的是人山人海,四里八乡水面上讨生活的汉子都去看了。”
  “果真如此?除了这些还有什么要求?每个月多少饷银?”元小二等人顿时变得严肃起来,接着又是一连串的发问。
  “每月二两银子,若是通过考核、训练,最终加入水师,还有十两银子的安家费。”此人言语之间颇为羡慕,“我说小二啊,你们兄弟三人的水性在这嘉水上也是排得上号的,不妨也去试试,说不定再过个几年就能混个大将军回来,到时候可就风光了。”
  “说是二两银子,你当自己真能拿到?那个将官不可口军饷?再说如今这兵荒马乱的,当兵有什么好的,战场上刀枪可不长眼,还是在家安安分分的过日子好。”一名老者出言劝道,“就算打胜仗了,升官发财的还不是那些将军、老爷,啥时候能轮到你们这些小兵啊。”
  “那是别人的军队,如今可是小爵爷招兵。”虽然告示是朝廷的,但是他们看来和李悠招兵没什么两样,李家在嘉州的名声不错,当即就有人出来批驳,“前年小爵爷刚开始招收团练的时候,你不也是这么劝别人的?结果怎么样?俺远方兄弟杨五可是去了,不仅每个月实打实的拿到二两银子,还给他家分了地,在军营之中每日更是荤腥不断,放假回来转了一圈人整个壮了一圈!之后剿灭混元教立下战功,还升到百总,听说最近更是进了武学,由小爵爷亲自给他们授课!日后未必不能做将军!”
  “说得好!沙场征战纵然凶险,可也要看是谁的军队,咱们小爵爷自从领兵以来可曾打过败仗?无论是混元教的贼子,还是北边的鞑虏、南边的蛮夷,都被咱们小爵爷打得落花流水。”说罢此人对着元小二兄弟几人拱手道,“小二,你将来若是当了将军,可别忘了咱们往日的情义啊。”
  “小爵爷的确战无不胜,可那是在地上打仗,现在招的可是水师。”老者犹自不肯认输。
  “水师又如何?咱们小爵爷是武曲星下凡,在地上战无不胜,在水里也是无人能敌!”众人好一番起哄,将老者的声音逐渐淹没。
  “如今水师是由钱老丞相的公子掌管,钱家掌管运河多年,这水上的门道可是一清二楚,根本不用担心。”有清楚的人出来打消了元家兄弟的顾虑。
  杨五的名字元小二也曾听说到,想当初他不过是个流民,饿得实在撑不住了才去参加了小爵爷的团练,如今却是已经混成了军官,听说还被小爵爷亲口给改了名字唤作杨武,每次听人说起他的事情元小二就羡慕不已,他自负不会输给杨武,确诊在这嘉水之上打渔为生,现在被众人一撺掇,那还忍得住,“现在在那里招兵?还是在城外的校场?”
  “那是招收步卒的地方,招收水师的地方早就换了。”商人还想卖个关子,可是看到元小二如狼似虎的眼神和胳膊上越来越重的力道,马上把话吞了回去,直接给出了答案,“招收水师的地方在下游十里处的水师营地,你撑船下去一会儿就到。”
  “好。”元小二回头看向他的两个兄弟,元小五和元小七连连点头,“我兄弟这就去投军!”
  说罢直接将船上的鱼获连鱼带网丢了下去,“这些都归你了,自己秤好了把钱送到俺家去就行,俺们兄弟这就走了!”
  说罢兄弟三人操起长篙将小船撑离岸边,顺着嘉水而下,不多时就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之中,留下一片羡慕的目光,“照这三人水上的本事,将来说不得又能得到小爵爷的重用啊。”
  “都别抢!这是元小兄弟卖给我的,和你们没关系。”而那名商人也喜滋滋的护住这一大堆鱼,看来今日要发一笔小财了。
第521章
应募
  “拐过这个弯就到嘉州水师营地了,前次来打鱼的时候还没靠近就被他们赶到一边了,听说钱老相爷的公子就在营地之中。”三人心里着急,使出了十二分的力气,不一会儿就到了水师营地上游,心下当时就变得激动起来。
  元小二放缓了速度,“先歇一会儿,不用撑船了,顺着水流飘下去就行,说不得一会儿还要举石锁什么的,能省些力气就省一些。”此前招募团练的时候就有许多考核项目,嘉州的百姓对此早已不算陌生。
  “团练要考力气,水师怕是要考水性,咱们从小在嘉水边上长大,又怕谁来着。”元小五却是不以为然,他们三兄弟在这嘉水之上也算是一号人物,要是通不过考核才是笑话。
  “考核的时候表现好一些,进入水师之后能快点当上临时队长,等到了训练结束之后升任把总、百总的机会就比别人大一些。”看着两位兄长诧异的表情,元小七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说道,“俺也是在酒馆里和人喝酒,听那些团练说的。”
  “即使如此,就多歇一会儿好了。”听到还有这种说法,元小二干脆把小船停到岸边,从船舱里拿出酒肉丢给两个弟弟,“我看三千名水师士卒可不是一天两天能招够的,现在也不急于一时,还是先吃饱喝足养够了力气再去应募。”
  “肉可以多吃,酒还是别喝了,若是我等一身酒气前去应募,考核的官爷怕是不喜欢。”以往天不怕地不怕的三个人现在也变得慎重起来,这可是关系到自家前途的大事,他们三人一向以英雄自居,怎肯一辈子在嘉水之上打渔?现在好不容易有了这样的机会,连往日顿顿不离的美酒也舍得放下了。
  “小五说的是。”元小二狠狠心,干脆将酒壶丢尽了河里,生怕一会儿忍不住喝酒误事,顺手抓起烤鸡啃了起来。
  三人闷不吭声的吃完东西,觉得力气又恢复过来,于是将小船撑离岸边,顺着嘉水缓缓飘下,不多时就已经看到岸边水师营地外热闹的景象,无数一看就是水上讨生活的汉子或是乘船,或是步行,纷纷向营门口走去,码头之上几名衣着鲜亮的军官指挥着他们将船只规规矩矩的停好,然后指引他们前去报名。
  “你们三个都是来应募加入水师的?”打量了三人一圈,这名军官在心中暗赞了一句好汉子,“跟着前面的人往营门口走就是了,到时候自有人招呼。”
  “写过这位官爷。”三人拱手为礼,顺着人流向考核点涌去,到了营门口刚想前去打探一番消息,却被一阵乱棍打了回来,于是之毫规规矩矩的前去排队,约莫半炷香的功夫方才轮到了他们。
  “何处人氏?多大年纪,叫什么名字?为何前来应募?”负责考核的军官一连串的发问,元小二一一作答,“小的就是嘉州本地人,叫元小二,只要是这嘉州左近水上讨生活的人家都认识,今年二十三了。”说到这里元小二不好意思的挠挠头,“俺听说上次应募团练的汉子现在都当上军官了,俺也想当官豪光宗耀祖。”
  “呵呵,你倒是实诚,可想要在我嘉州军中当官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军官笑了笑说道。
  “论起水上的本事,俺兄弟三人在这嘉水之上也是排得上号的。”听到这话旁边前来应募的汉子纷纷出来作证,好生夸赞了一番元家兄弟的本事。接下里的考核中,元家兄弟也用自己的手段证明了此前的话并非是自吹自擂,无论举石锁、跑步还是游水、架船,表现都远在众人之上,赢得了阵阵了叫好之声。
  “好!你三人都达到了乙等上的标准,拿着这个条子进去找钱机宜,让他记下你三人的性命和考核成绩,然后回去找里长做保,查实无误的话三日后你们三人就可以加入我嘉州水师,开始正式训练了。”考核的军官也忍不住叫了一声好,随即在纸上端端正正的写下他们三人的名字和评价递了过去。
  “乙等上?”元小二对这个评价并不满意,凭他们三人的本事难道连个甲等都混不上?这考官莫不是故意刁难人?“这位官爷,我三人怎么也该是个甲等吧?”这考核的成绩可是关系到自己的前途,万万马虎不得。
  “论起水上的功夫,你三人的确不俗,可咱们嘉州水师招人可不光看水上的功夫,若想得到甲等必须认识三百以上的字,你们三个可能达到?”考核的军官耐心地解释道,方才他就问过类似的话,元家兄弟都是大字不识一个。
  “这当水师还要读书认字?你莫不是诓俺们?”元小二顿时就不服气了,他在嘉水上讨生活这么多年,那有用到读书识字的时候。
  “我嘉州水师不只是要在嘉水上征战,将来还要去东海和越王麾下的水师、岛夷的船队作战,不识字尔等可知道如何在海上辨识方位?不识字尔等可能背的会军令?不识字尔等可看得懂军令?”考核官笑着问道,“我嘉州军和其他地方不一样,想要当上百总以上的军官,最少也得认识三百个字,每次升官都有相应的考核,识字不够就不准升官,莫非你们三兄弟想要当一辈子的小兵不成?”
  见他们面露难色,考核官继续说道,“现在不识字也不用担心,入我嘉州水师之后,每日夜间都有人来教你们读书识字,到时候只要肯下功夫,就不怕学不会。”
  “多谢这位官爷,我兄弟几人明白了。”元小二被激起了斗志,不就是读书识字么,我就不信我学不会了,随即再次道谢之后顺着考核官的指引向后面走去。
  三日之后,他们三兄弟的背景调查也顺利通过,从而正是穿上了嘉州水师的军服,等待他们的将是为期数月的艰苦训练,而他们也将成为嘉州军日后纵横七海的坚实基础。
第522章
后继有人
  最近虎符没什么动静,朝中的各项要事也在按部就班的进行,范蠡、司马错、姚广孝、顾将子、王机等人将朝政处理的有条有理,在经历了邕州史家的事情之后,江南西道和淮南道的那些豪门大户也暂时安静下来,所以李悠空闲的日子也渐渐多了起来,总算是有时间陪着周南来游览一番嘉州的美景了。
  这一日,李悠让忠叔准备好府中的花船,带着周南、李令月和丹青几人顺流而下,一边观赏两岸美景一边吟诗作画,好不悠闲自在。
  “澹烟疏雨间斜阳,江色鲜明水气凉。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粱。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好著丹青图画取,题诗寄与水曹郎。”入目江景怡人、青山苍翠,身旁佳人鼓琴,素手烹茶,好不快哉,李悠一时有所感,吟诵起了白居易的《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好在钱骅当年也曾担任过水曹郎一职,到也不怕穿帮。
  “今日游江文阳就别想着朝中那些事情了,水师交给子骐出不了什么事情。”李令月也误以为他最后一句中的水曹郎说的是钱骅,忍不住出言调侃道。
  “正是正是,今日只谈风月不说其他。”李悠连忙道歉,谁让他记不住太多古诗词,能用到此处的也就这么一两首,好在如今嘉水边上的破阁楼断桥梁都是为水师营地腾地方弄出来的,原先的居民早已安置妥当,不然李令月恐怕又该说他煞风景了。
  看来回到古代抄诗词也不是一件好办的事情,于是李悠干脆将诗词抛到一边,来到周南的背后看她作画,周南的画技的确了得,李悠话音刚落她就匆匆数笔勾勒出一番浪花浮现、秋雁横空的景象来,和他方才那首诗词之中的意境如出一辙。
  “许久不曾见过妹妹作画,如此一看妹妹的画技却是又涨了。”李令月也走了过来,她在嘉州虽然不复京城时的风光,可是在李悠手下做事终于让她的才华有了用武之地,日子过得反倒比在京城宴饮宾客时充实许多,每日都要忙到深夜才肯回去歇息,因此到李悠府上和周南见面的次数反倒比京城时更少了。
  “姐姐若是喜欢,妹妹一会儿再为你画一幅。”这一幅乃是因为李悠的诗句而产生灵感,周南却是舍不得送人。
  “也不用重新画一幅,我看这幅就很好。”李令月那会看不出周南的小心思,当即调笑道,眼角的余光偷偷打量李悠,想看看他到底是何反应。
  “这幅却是给我的,郡主你就莫要和我争抢了。”李悠大大方方的站出来给周南解围,反倒把周南弄得脸上一红,不过她终究没有反驳,嘴角也浮现出一丝笑意。
  “早知道你夫妻二人琴瑟和鸣,却也不用时时刻刻都要如此吧?”单身的李令月感到自己受到了一万点伤害,眼神之中流露出无尽的羡慕。如今这嘉州城中的确有不少青年才俊,王机、罗世绩等都是一时之选,各家前来为他们提亲的媒婆都快踩断门槛,不过即使是这样的人物,在李令月眼中似乎还是差了点什么。
  几人有说有笑,丹青不时送上自己亲手烹饪的河鲜,味道却是极其鲜美,李悠和李令月都忍不住多吃了一些,唯独周南看上去似乎没什么胃口,吃了两口就忍不住捂着嘴巴干呕起来,顿时让李悠担心不已,连忙过去关切的问道,“可是吹了风受了风寒?不如先去船舱里休息一会儿吧?”
  “这那里是受了风寒。”李令月在宫中这样的事情见得多了,当即也赶紧凑了过去,笑声在周南耳边嘀咕两句,只见周南微微点头,似乎证实了她的猜想,李令月脸上一喜,连忙招呼船工掉头回城,随即来到李悠面前笑盈盈地说道,“恭喜爵爷、贺喜爵爷,南妹妹好像是有喜了。”
  “什么?”这个突如其来的喜悦打了李悠一个措手不及,顿时陷入手足无措的境地,一会儿凑到周南跟前嘘寒问暖,一会儿跑到船尾催促船工加快速度,要不是他不懂得划船,说不得就要亲自出手帮忙了。
  到了岸边,一边下令亲兵快马加鞭前去把嘉州城的名医统统招来,一边小心翼翼地护送着周南的马车缓缓驶回府中。
  等回到府里,一会儿又嫌弃丫鬟送过来的茶水太烫,一会儿又跑出门去看大夫为什么还不来,最后还是李令月实在看不过去了,接过了这一连串的事情,让他在屋子里好生陪伴周南。
  不久之后,周寿夫妇和许光、忠叔等亲近之人也闻讯赶来,几名嘉州名医诊脉之后凑到一起小声嘀咕几句,最后还是资格最老的雷天士起来说道,“恭喜爵爷、贺喜爵爷,夫人这是有喜了,眼下夫人身子并无不妥之处,只需安心静养,稍后小老儿再给开两个食补的方子就好。”
  周寿夫妇满脸的笑意,许光和忠叔喜极而泣,口中不断喃喃自语,“老爵爷终于要有孙子了,老爵爷终于要有孙子了。”
  “好,多谢诸位前来。”那边忠叔亲自给他们发放了赏赐,亲自收好雷天士留下的食补方子,立刻吩咐人前去按照方子进行准备。
  “小爵爷,如此大喜当去祠堂禀报列祖列宗。”许光更是将李悠拉到了祠堂之中,给李家先祖上香汇报这一喜讯。
  随后消息渐渐传开,李悠府邸门口挤满了前来道贺的文武百官,李珣也专程派了亲信太监送来几支人参给周南补补身子。
  客厅之中,范蠡、姚广孝、司马错和王机几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这件事不仅是李悠个人的喜事,嫡妻诞下子嗣就象征着李悠后继有人,这对他们这个以理由为核心的团体来说同样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最起码日后李悠就算不为自己想,为了儿子也要将整个江山握到手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8/2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