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五千年(校对)第1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0/292

  但是经过这一番处置,阿鲁布的权力再次得到加强,漠北诸部开始由部落联盟渐渐走向帝国,他们的实力渐渐得到加强,而为了转移内部矛盾,阿鲁布再次将目光挪向南方,或许现在又轮到漠北大军南下的时候了。
  龙城之中的黑冰台成员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影响深远的消息,一封封的密信从龙城发出,经过若干道手续,通过不同的渠道来到了嘉州,来到了李悠的手中。
  “龙城送来了新消息,阿鲁布处死了大萨满和一些部落首领,看样子是要收权了。”李悠不敢怠慢,立刻聚集起自己麾下的骨干,开始商议这件事对嘉州以及中原的影响。
  “少了大萨满的拖累,阿鲁布和袁章就可以重新大张旗鼓的做出变化了。”对于这种事情,姚广孝总是最在行的,他很快看出了其中的影响,“若非大萨满在立国大典上强行要求行牵羊礼,各部落贵人不断羞辱恩科进士,恐怕如今的龙城就会是另外一副模样了。”
  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如果没有大萨满这群猪队友的拖累,袁章和阿鲁布就可以更顺利得完成对新占优土地的消化,只要他们做的比李圭和李冲稍微好一点,那么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就会很快忘掉大魏而甘愿为北元效力。
  正是因为有大萨满和普速完、薛阇干等人,所以北元的读书人才会不断向南方逃窜,境内的英雄好汉也纷纷举起义旗反抗北元的暴虐统治,这为嘉州赢得了发展的时间,但是从现在看来,留给他们的时间似乎不多了。
  “阿鲁布如此处置难免让那些部落首领心生不满,而解决他们不满的最好办法就是再次会军南下,想必战胜后的丰厚收益会让他们忘记这一切。”转移内部矛盾的最好办法就是对外扩张,这几乎是自古不变的真理。
  “那么他们会选择向那里进军?”李悠做了个手势,立刻有人拉开了墙上的帘子,露出后面的地图来,“如今北元北边是漠北草原,西边是荒漠,东边是河东道,南边是京城和京畿道,看起来似乎只有东边和南边可以考虑。”
  “东边和南边现在都是伪楚的领地,纵使北元进军,许时雍和杨德明也只怕会立刻跪地投降。”司马错看着地图说道,“只是如今北元似乎还不到彻底放弃他们的时候,以在下来看,暂时吞并河东道,再从河东道领兵南下进攻河南道的几率似乎更大一些。”
  “这下子齐王屯在淮南道北边的军队也该收回去了。”河南道真是齐王的地盘,罗世绩也认可了司马错的判断,如果北元大军压境,齐王只能收回大军以抵御敌人。
  “以齐王麾下的兵力,怕是挡不住漠北大军。”许光插话道,齐王此前多次命令手下军队攻打京畿道试图收复京城,却一再被耶鲁翰击败,连耶鲁翰的三万大军都敌不过,更何况此次北元出动的兵力将不弱于上次攻略京城。
  众人纷纷点头,如今纵观天下,除了李悠手下的大军之外,恐怕没有那支军队能够挡住北元的铁骑。
  “那么,北元南下之时,我等该如何应对?”李悠环视一圈,缓缓问道,这对他们来说同样是一件头疼的事情。
第527章
战争准备
  “北元纵使想出兵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再者河东道也并非安稳,四处都是揭竿而起的义军,阿鲁布纵使想拿下河东道进军河南道也要一些时间,没有个半年的功夫他们打不到河南道去,因而我们眼下还不用着急。”司马错笃定地说道。
  十万大军出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光是筹备粮草、军械等就够他们头疼一阵子的了,更何况河南道到处都是城池,想要攻打这些城池也离不开大型军械,而这些绝对可以拖慢他们的行军速度;此外河东道的义军虽然无法正面和他们抗衡,但是骚扰他们的补给路线还是可以做到的,如果没有大军护卫,辛辛苦苦运输的粮草就会被他们焚烧一空,所以在进攻河南道之前,阿鲁布还得先把河东道的义军清理干净。
  但是消灭这些义军可不像击败朝廷大军这么容易,来的人多了他们就会躲到山里去,来的人少了他们又会聚拢起来消灭元军,因此想要彻底消除义军的隐患,只能步步为营慢慢平推过去,这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如果北元大军开始进入河东道,想必齐王就会立刻收拢淮南道以北的军队,没了齐王的威胁,我们收拾起越王来就会更加容易,不若趁此机会攻入江南东道,将其纳入麾下。”罗世绩则从其中看到了嘉州军扩张的机会。
  “虽然看起来是这样,但如果鞑虏进犯中原,我等却趁火打劫自相残杀,传出去未免有损声望。”声望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有时候却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如果不是因为这个,里有当初也不会辛辛苦苦的北上勤王了。
  北上勤王之时,诸军皆不敢和北虏对战,唯有李悠连战连胜,消灭了近两万北虏大军,正因为如此其后南下嘉州前来投靠李悠的英雄好汉和读书人络绎不绝,这就是当初在京城之外刷够了声望的好处。
  而现在北元再次南犯,想必天下人的目光又会集中到李悠身上,如果他不领军北上反而去攻打越王,那么他前期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声望就会迅速下跌;当然,更实际的原因还是现在嘉州水师尚未彻底打造完毕,宝船和大炮的修建打造,以及新水师的蓄念都需要时间,在没有彻底歼灭越王和东海岛夷船队的实力之前,李悠并不打算进攻他们。
  “那我等就作坐视北虏攻入河南道而置之不理?”罗世绩接受了李悠的理由,但是他依然有些不甘心,现在嘉州军的实力越来越强,连带着他的求战之心也越发旺盛起来。
  “与其攻打江南西道,不如北上进军京畿道。”在李悠的地盘之中,淮南道最靠北,与齐王的河南道以及都畿道接壤,最西北的位置和京畿道只隔着一百多里,如果北元南下,那么趁着齐王收拢兵力的时候借道都畿道攻入京畿道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司马错在地图上比划出行军路线,“此地道路宽阔,足以容纳数万大军通行,而许时雍的军队远弱于越王麾下,根本不堪一击,比起越王麾下来更容易对付。”
  “更何况许时雍依附北元,到时候北元进攻河南道时许时雍肯定会发兵相助,我等进攻都畿道也可以说是围魏救赵,足以占据大义名分,说出去天下人也挑不出错来。”姚广孝眯缝着三角眼说道。
  “天下人深恨许时雍、杨德明久矣,对其二人之痛恨甚至还在北虏之上。”王机缓缓说道,许时雍在京城时为凑够给北虏的赔款弄得无数人家破人亡,很是帮北虏拉了一波仇恨,若是论起名声来,他恐怕是天下最臭的了,“如能攻破伪楚,将许时雍、杨德明二人处斩,太尉大人必可收获无数百姓的感激。”
  这同样是刷声望的好机会,起码比攻打越王要好听得多,唯一的障碍可能就是耶鲁翰的三万大军,但是对现在的嘉州军来说,北虏骑兵要比越王水师容易对付的多。
  “此外,若是能收复京城,则更能收服天下有识之士之心。”许光补充道,京城对于整个天下的意义不言而喻,如果李悠率先进入京城,那么就会被中原百姓视作统一天下的最佳人选,这也是齐王当初急着攻打都畿道的原因。
  “等北虏南下之时,太尉大人还可以率先发出号召,召集越王、蜀王等人一起发兵北上抵御北虏,率先占据大义名分;如果他们不肯出兵,则定会失去民望,而如果出兵也可以借此机会让他们的将士看看我嘉州军的威武,想必见识了我嘉州军战无不胜的风姿之后,下次若是轮到他们和嘉州军对战,士气可想而知。”姚广孝果然阴险,这一手用出来,无论蜀王和越王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对嘉州军都是极为有利的。
  众人又分析了种种可能,最终还是选择了攻打许时雍的方案,随即根据这一方案开始了分工,“范先生、罗先生,你二人通力协作,务必准备好大军北上所需的粮草、军械以及其他必须得物资。”
  “属下遵命。”范蠡和罗世绩同时答道,他二人一个掌管户部,一个负责太尉府的后勤事务,这件事责无旁贷。
  “司马先生,随时留意北虏的动态,务必查清楚他们的出兵时间,兵力多寡以及行军路线。”情报工作同样不能疏忽。
  司马错也应了下来,接着李悠又安排钱骅率领船队先行将粮草物资运往淮南道,秦士信领兵前去淮南道修建大营。
  最后,李悠开始召集兵马,“让周伯符留下三千人马帮着江随云训练新兵,其余兵力全都带回嘉州;从岭南道、淮南道、江南西道新招募的士卒之中选出五万精锐,前来嘉州聚集,等北虏南下时就从水路赶往岭南道。”
  这些新兵尚未经过完整的训练,李悠还是有些不放心,所以打算在战争开始前亲自训练他们。
第528章
出兵前夕
  “我只知道文阳你陆战家学渊源,却不知在水战上你也有如此高深的造诣。”结束了一天的训练,回到帐中小酌一番,钱骅好奇的问道,“文阳贤弟到底是从哪里学来的?”
  钱骅自负在水战之上嘉州军中除了他的老子钱飒意外,再也无人可以与他匹敌,所以在理由提出他要亲自训练水军时还有些颇不以为然,但是几天下来他就大为改观,李悠对水站的认识甚至还在他之上,而且他隐隐地觉得李悠还没有拿出全部的本事,这些日子只是操练了内河水战的精要,说不定他对海战的了解也应用还要超过内河水战。
  事实也正如钱骅所想的一样,郑和的“七海”更适合在广阔无垠的海面上发挥,内河水战完全无法发挥“七海”技能和宝船的全部威力;李悠本想着用“鬼谷子书”将“七海”技能传授给钱骅,好让他在将来领军与越王水师以及东海岛夷对战,可惜让他有些担忧的是这段时间虎符似乎已经陷入沉寂,怎么也召唤不出来,每次召唤时只能得到“正在升机中,请勿打扰”的回复,而且也没有给出升级的时间。
  “当年偶然遇到了一位曾经率领船队远行万里的异人传授海战精要,因此才略有所得。”李悠矜持地说道,“子骐兄若是有兴趣,等将来有空我再细细说给子骐兄听不迟。”现在还是先等一等,看看虎符什么时候升级完毕,如果一直没有等到,那么下次出海作战恐怕要自己亲自领兵了,再通过实战顺便传授钱骅海战精要。
  “如此就多谢文阳贤弟了。”说到这里钱骅略有迟疑的劝道,“文阳贤弟,如今弟妹既然已经有了身孕,那么这次领兵前往淮南道就由我和秦将军、周将军一起吧?贤弟你就留在加州陪伴弟妹好了。”
  “多谢子骐兄的一番好意。”李悠摇摇头说道,“只是如今局势一夕数变,如果我不去淮南道的话,到时候免不了要公文来往贻误战机;再说了周夫人如今已经搬到了府中,有她和丹青照顾南妹妹,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在听闻周南怀孕之后,她的母亲直接搬过来日夜照看,再加上丹青从中帮忙,根本不用李悠操心,此外太平郡主还从京城之中找到了昔日皇家伺候后妃生产的嬷嬷,弄得李悠完全插不上手;此外正如他方才所说,这次大军驻扎的位置距离嘉州有些遥远,如果让钱骅、周伯符和秦士信等人领军,有些机会就难免抓不住了。
  现在是嘉州方面扩张势力的关键时刻,所以纵然有些舍不得,李悠也只能亲自领兵北上,以免错过瞬息万变的机会,毕竟有些抉择眼下只有他有权力做出。
  “文阳贤弟实在是太过辛苦了。”钱骅见李悠态度坚决,也就不在劝说,同时在心中琢磨着或许可以让自己的夫人也去周南身边帮忙照看着。
  “此次行军子骐兄责任重大,万万不可马虎。”这次同样是新组建的嘉州水师第一次登上战场,负责运送士兵和粮草,现在水面上还有些不太平,嘉水之上依旧有水匪为患。
  “自从文阳贤弟来了水军之中后,这些小子成长极其迅速,区区水匪不在话下,待悲伤之前我就会派出船队沿路清除匪患,料想用不了多久这些水匪就会被清扫一空。”钱骅对李悠这段时间的训练结果大为惊讶,他却不知这是“六如”的作用。
  “如此甚好,没了水匪为患,沿路的商旅可要多谢钱兄了。”如今天下大乱,运往嘉州的物价飞涨,嘉州方面正在自己的地盘内清除山贼水匪,等一切平息,嘉州就会成为天下伤人都为之向往的太平之地,这对于嘉州的发展是大有好处的。
  又细细的商议了一番行军途中所要注意的细节,钱骅告辞离去;半月之后,嘉州水师完成了出发前的准备,大大小小的船只载着数万名士兵和无数粮草军械启程北上;李悠亲自领兵,罗世绩率领参谋团同行,秦士信和周伯符各自率领骑兵和步兵,元家兄弟以及史怀义、杨武等刚刚担任新职位没多久的军官们也在队伍之中。
  元小二身穿全新的嘉州水师军服,昂首挺胸的站在船头,不时发布命令,这首能够容纳上百名士兵的船只在他的指挥下平稳的在嘉水之上前行;因为在水军之中表现突出,他成为了第一批担任船长职务的新兵,虽然只是一艘小船,但这已经足以让他骄傲了。
  “尔等注意控制速度,不要和友军发生碰撞。”见水手们已经熟悉了各自的工作,暂时不需要自己的指挥了,元小二从船头下来,打算四处张望一番,看看能不能找到自己两位兄弟以及那几位在水师中认识的新朋友究竟在那几条船上。
  “这位中尉,请问大概需要多久咱们才能靠岸?”刚走到甲板上,就遇到一名面色有些憔悴的陆军军官上来问话,看上去他尚未适应水上的生活。
  元小二匆匆打量一眼,目光在他的军衔徽章上停住了,“报告上尉,根据计划本船将于十五日后到达淮南道靠岸。”虽然双方不是一个系统的,但是对方的军衔毕竟比自己高,所以元小二立刻行礼回答。
  “半个月的时间?”史怀义面露苦色,看来这一路上有的受了。
  “上尉,在下乃是水师中尉元小二。”元小二用骄傲的语气报出自己军衔和名字,随即说道,“船中已经备下了防止晕船的药物,您看您是不是要用一点?”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史怀义连连点头,“本官乃是参谋部上尉史怀义,多谢元兄弟了。”
  吃了点药,史怀义的气色渐渐好了起来,甚至开始有心情和元小二攀谈一二,尤其是在得知俩人都曾与不久前接受过李悠的教导之后,二人明显感到彼此的关系亲切了不少。
第529章
各方应对
  和船队同时出发的还有送往齐王、越王、蜀王以及伪楚、北元境内各处义军,号召他们共同抵御北虏入侵的信件,没有花费多少时间,这些信件就通过各种渠道送到了各方势力的手中,对此他们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
  蜀中,益州,蜀王的皇宫之中,宰相苏子灿将嘉州送来的信件传示群臣,“嘉州派人送来了消息,北虏又要南下了,他们聚拢十万大军进入河东道,大概用不了多久就要攻入河南道境内了;嘉州李悠以福王的名义号召天下诸国合力抵御北虏,不知诸位有何想法?”
  “李悠此举不过是想为福王博些名气罢了,料想他也不会派出兵马与北虏对阵。”蜀中有名才子、如今蜀王的礼部侍郎苏少游不屑地说道,想当年他和李悠同为西园雅集的座上客,却不料这方才数年,李悠执掌了一国权柄,他却只能屈居他人之下,一想到这些苏少游就颇有不甘,于是出言讽刺道,他却忘了自己考中进士也没有多久,就能担任一国侍郎,这也是大魏开国以来不多见的事情。
  不过如果有人当他的面说起,他也只是认为是自己才华出众,故而方能担任这一重要职位,他却没有意识到李悠的才华似乎远在他之上。
  苏子灿暗暗摇头,自家这位族弟未免有些太过恃才傲物了些,“我们派到嘉州境内的探子已经送来消息,李悠眼下已经亲自率领五万大军北上了,从传出的消息来看,他的目的似乎是淮南道西北的申州,申州距离伪楚的京畿道仅有百里之遥,想来理由是大军挥军攻入京畿道围魏救赵,从而迫使北虏回兵援助。”
  “李悠一旦进入京畿道,那么距离京城可是不远了?如果他攻破京城,那么对咱们可是大大的不妙。”听闻此言,立刻有大臣皱起了眉头,京城的政治意义实在是太过重要,如果被李悠所占据,福王的威望就会大涨,从而在诸国争霸之中占到先机。
  “山南东道同样和京畿道挨着,如果我们趁着伪楚和李悠僵持的时候,在山南东道埋伏一支兵马,等到伪楚兵力被李悠调开之时从侧翼杀出,直攻京城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蜀王的兵部尚书李伯禽觉得这似乎是个机会。
  苏子灿等人眼前一亮,似乎觉得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但是堂中几位领军的将领却面露难色,以他们手下的那些弱兵,能守住山南东道就不错了,那敢牵扯到李悠和伪楚的大战之中去?于是纷纷低下头来,生怕自己被选为领军的将领。
  “如此就这么定了,立刻准备粮草军械、聚拢兵马准备赶往山南东道。”不过这堂上也根本没有那名文官想到要征求他们的意见,商量一番就此作出决定,他们打算派出三万兵马去山南东道寻找机会。
  江南东道,越王的皇宫之中同样有一群大臣在讨论着眼下的局势,“齐王的宰相崔纪道派人送来书信,说眼下北虏已经攻入河东道,距离他们的河南道已经不远了,因此想让我们派出水师助战;而嘉州李悠也传来消息,号召天下诸王共同抵御北虏,眼下他已经亲自率领五万大军北上淮南道,准备攻打许时雍的京畿道;诸位,如今局势动荡,我等究竟该如何应对才好?是出兵援助齐王还是按兵不动?”
  “如今各国之中,就属我们兵力最少,这崔纪道向我们求援怕是找错人了,我看我们还是作壁上观,看着他们杀成一团的好,等将要分出胜负再做决断不迟。”海商出身的参知政事汪五峰说道,他倒是看的比较清楚,越王如今还没有争霸天下的实力。
  “我看这崔纪道的意思怕是想让我们的水师北上河东道,去抄了北虏的后路,阶段他们的粮草,如此北虏就会不战自退,而他们也可以保住河南道。”同样是海商出身的兵部尚书严振泉说道,从江南西道出发沿海路北上的确可以到达河东道。
  “如此我等有什么好处?我们损兵折将倒是让齐王捡了个便宜。”越王麾下的大臣多是豪商出身,对利益看得极重,像这种没有好处的事情是断断不会做的。
  “崔纪道答应我们只要能让北虏退兵,那么他愿意送上纹银五十万两,另外再将河南道的几处港口割让给我们供我们的上船停靠、交易。”越王的宰相,同时也是江南东道最大的海商郑飞黄给众人出示了齐王方面开出的条件。
  “嘶~”众人顿时倒吸一口冷气,五十万两银子倒也罢了,他们谁也没有放在眼里,可是河南道的那几处港口他们却是垂涎已久,现在崔纪道开出了这样的条件却是让他们有些难以抉择。
  “纵使拿到港口又如何?河南道的商人可都是被那些世家所控制。”汪五峰毫不客气的打断了他们想要凭借这几个港口将自己的货物送往河南道的幻想,当市场只剩下一个买方的时候生意总是不会太好做的,“而且我等的水师虽让精锐,可步卒却不足以守住这些港口,将来崔纪道如果要翻脸我们可有什么应对的办法?”
  这一番话打消了众人的激情,随即渐渐冷静下来,最后经过一番商议,他们决定先暂不回复崔纪道的条件,等将来战事明朗之时再做决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0/2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