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五千年(校对)第2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2/292

第704章
内外交困的袁章
  “国师大人,嘉州水师从海上突然登陆棣州,棣州守将普速力不战而逃,城中降将开门献城,如今棣州已经落入了嘉州军手中。”在河南道的袁章很快就收到了棣州陷落的消息,“嘉州军占居棣州之后迅速派出兵马攻打青州、齐州等地,各州守将求援的书信已经送来了,究竟该如何处置,还请国师大人早下决断。”
  “棣州丢了?嘉州军有多少兵马上岸?”袁章闻言连忙起身,在地图上详细研究起来。
  “据棣州的溃兵回报,嘉州军约莫有三万人左右。”来人连忙答道,他们得出的数字还算是准确,基本弄清楚了钱骅手下的兵力。
  一旁的宇文宜生忍不住皱眉说道,“棣州既然已落入嘉州军手中,他们又在攻打青州、齐州,要是这两个地方也丢了,下来就该轮到魏州了!”
  “棣州、青州、齐州倒也罢了,魏州可是万万丢不得的呀。”陈静庵也插话道,魏州乃是龙城通往河南道的交通要道,阿鲁布为袁章输送粮草的运转枢纽所在,一旦魏州被占据,就等于隔断了河南道和北元其他地盘的联系,袁章就要独力面对李悠的大军了。
  “先是派人煽动贼寇扰乱河南道内部,接着又用水师隔断河南道与龙城的联系,这李悠下手还真是狠辣啊。”纵使以袁章的智谋,面临眼前的局势也感到十分头疼,一时之间他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这并非是他和李悠二人的智谋有高下之分,而是李悠占据了大势的优势,李悠手掌嘉州大权,福王不过是个傀儡罢了,经过科举弊案之后,嘉州上下无不听从李悠的号令,他大可以施展手段让嘉州治下恢复安宁,为嘉州军提供有力的支持。
  反观袁章,他还要听从阿鲁布的命令,而阿鲁布又受到诸多漠北贵人的掣肘,纵使此前借着耶鲁翰等人处理了大萨满一伙人,但依旧有许多部落首领拥有强大的势力,让他无法随心所欲的处置北元内部事务,而袁章在来到河南道之后等于是脱离了北元的权力中心,对北元朝政的干涉能力也渐渐下降。
  这些部落贵人在占据繁华的关内道、河东道之后,渐渐沉溺于诸多享受之中,对百姓盘剥日盛,百姓早有怨言,流亡南方及揭竿而起之人不计其数,关内道和河东道的粮食赋税大大减少,并不足以维持朝廷的正常运行,北元和嘉州方面在财税一事上就分出了高下。
  至于军事上,耶鲁翰和乌烈葬送了漠北数万精锐,袁章的十万大军被困在了河南道,河东道、关内道以及京城的军队应付此起彼伏的义军尚且不暇,想要抽出大股兵力来援助袁章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袁章现在可谓是处处都落了下风,他盯着地图仔细盘算一番叹道,“青州和齐州可挡不住三万兵马的攻击,传令下去,让齐州和青州的守将放弃城池,带领上所有能带走的兵力和粮草,撤往魏州驻守。”
  “我大元自从南下以来还尚未有未战先退的先例,国师如此行事,若是传到龙城,怕是有人要在陛下面前……”陈静庵不无担忧地说道,他顾然知道院长此举乃是不得已为之,用青州和齐州的兵马来保住魏州的安全,可是河南道的援军粮草大多依靠龙城供应,要是他这一番举动引起了阿鲁布的不快,那到时候会不会有援军还不好说。
  “陛下英明,定能明白我的用意。”袁章最终无比笃定,心中想的却是另一回事儿,如果说在攻占京城之前,阿鲁布对他肯定是无所不从,但是在登基称帝之后,他们二者的关系似乎发生了诸多微妙的变化,细细想来阿鲁布已经很久没有来信向他征求意见了,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但以袁章的骄傲还做不出卑躬屈膝的事情来,他依旧想用自己的才华来扭转阿鲁布的看法。
  “是。”宇文宜生和陈静庵都知道袁章的性子,因此不再劝谏,开始帮他完善计划,起草下达给齐州、青州的命令。
  魏州本来就有不少守军,再加上齐州和青州的兵马,应该可以挡得住钱骅的进攻;解决了北面的事情,袁章又将注意力集中到河南道境内,这些天来义军不断出击,河南道被他们搅成了一锅粥。
  袁章也曾多次派兵出击,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那些义军总能提前一步得知北元军的动态,赶在他们合围之前逃出包围圈,并且乘着大军集中在一个地方,其他区域空虚的机会再次取得战果。
  袁章也看出了其中的问题,于是刷刷刷写就数封不同的公文,交给宇文宜生,“这定是军中有了李悠的细作,宇文先生请将这些军令通过不同的人手发下去,看看那些贼寇究竟是如何动向,如此就能抓住细作的破绽。”
  宇文宜生稍一思索就明白了袁章的用意,他现在拿出了几份不同的命令,通过不同的渠道发下去,这样一来就可以根据义军的动向猜出究竟是那些官员出了问题,这的确是个挖出细作的好办法。
  “只要没人通风报信,解决这些贼寇根本不是什么难事。”袁章又回转到地图前面,“如今最要紧的还是如何对付李悠的大军啊!”
  “此次李悠出动十万大军,再加上罗世绩、秦士信和钱骅手下的各三万兵马,兵力已经近乎我们的两倍,若想守住河南道的确不易。”陈静庵苦笑着说道,当初李悠只有数万兵马的时候他们都拦不住,更被说现在他们兵力大增了。
  “练兵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嘉州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又凑出了十万人,想必最多不过是些操练过几次的新兵而已,上得战场大概也不会有多大的用处。”袁章嘴上如此安慰属下,可是在他心里却不敢丝毫轻视李悠,因为李悠之前的种种已经足以让他十二分的小心了。
第705章
出征前夕
  一度春风之后,尽管时间有些紧,李悠还是搂着李令月说了一会儿小情话,女人往往在事后喜欢这些,要是完事儿马上走人或者直接倒头睡去,会让她的心情变得极为糟糕,从而影响到俩人之间的关系。
  李令月也十分享受这种被人搂在怀里呵护的感觉,对她来说这是和方才颠龙倒凤差不多美好的事情,可惜明天李悠就要指挥大军出征了,今晚无论如何也应该回家去陪陪周南和郑妍儿,所以在享受了一会儿之后她从李悠怀里爬了出来,开始帮他穿衣服,“领兵打仗是你的事情,我就不多说了,嘉州这里你放心,有我和姚大师、范先生还有许先生他们在,绝对出不了什么问题,我也会时常去探望南儿妹妹她们,替你照顾好家里。”
  “嗯,明日出征之后,今后怕是没什么机会再回嘉州了。”李悠有些舍不得这个地方,可惜嘉州的地理位置、规模以及历史都决定了它无法承担一国之都的责任,“等拿下京城,稳定局势之后,我就会将朝廷移往京城,这件事也少不了要麻烦令月。”
  “嗯,福王那里我会说服他的,不过我与他怎么说都是一家人,而且他这些年也算配合,从无不该有的心思,到时候还望不要让他没有好下场。”李令月点头应道,将朝廷从嘉州迁往京城的事情她也是早就知道了,并且已经和姚广孝、范蠡、王机他们提前开始了各项准备。
  “你的郡主府我会依照原来的样式修复的,嗯,到时候要专门挖一条地道。”李悠捏了捏她的鼻子调笑道,“还有西园,既然蜀国公主已经不在了,那么从今以后这座园子就归你所有了,以后若是有空,我就去那边避暑休养。”
  “倒也不用这么惹眼,还有女校的事情郎君也莫要忘了,趁着到时候京中无主的院子还算多的时候挑选几所宽敞的留给我用。”有人关心的滋味是十分美好的,李令月心中涌起一阵儿甜蜜的感觉,一边给李悠扣着扣子一边幻想起到时候和他一起在西园的小桥流水边相依相偎、长相厮守的场景来。
  衣服穿好之后,李令月又打着灯笼将李悠送到门口,目送他登上马车缓缓离去,一直到马车的影子消失在街角处许久之后,她才依依不舍地回到房中,这么一别又不知道还要过多久俩人才能再次见面了。
  回到家中,周南和郑妍儿早已准备好饭菜美酒,小李珏见到他过来立刻摇摇摆摆地扑到他身边,一把抱住他的腿“爹爹,爹爹”的叫个不停,李悠乐呵呵地将他提溜起来抱在怀里,走到酒桌边坐下,“这次出征的时间怕是要比前几次都要长些,今后一段时间你们可要照顾好自己还有小珏儿。”
  “妾身醒的,愿夫君早日光复京城。”周南和郑妍儿同时举杯敬酒,小李珏也学着她们的样子奶声奶气的说着“得胜,光复”之类的话语。
  喝完这杯预祝胜利的酒,周南又把话题引到李珏的教育问题上,如今李珏已经两岁多了,周南又不像李令月一样对朝廷大事充满兴趣,因此孩子就成了她最大的寄托,此前给李悠说过多次,可都被李悠以孩子年纪还小,再让他多玩些时间为理由拒绝了,可这次李悠出征还不知道要多久才能结束,所以这个问题无论如何也不能再拖了。
  “北虏虽然军力不弱,但和我嘉州军比起来却又不算什么了。”李悠对此战的结果显得信心满满,“最多一两年的功夫,你们就要随我一道去京城了,到那时候珏儿方才四岁而已,这时候再开始读书识字也完全来得及。”
  就这个时代来说,四岁开始启蒙已经算比较早的了,可是看到周南略有不甘心的样子,李悠又有些不忍,于是只好稍微牺牲一下小李珏的幸福童年了,“不过南儿既然有心,就自己在家中教珏儿读书识字吧?可珏儿毕竟还小,太过劳累不好,每日最多早晚各教半个时辰的功课,剩下的时间就让他自己玩去吧。”
  “我?”周南有些惊讶,在她看来李珏的身份何等特殊,教授他的责任重大,又岂是自己一个小女子所能承担的,“妾身德才浅薄,哪里能教得了珏儿,以妾身看还是挑选数名饱学鸿儒来教珏儿的好。”
  以周南的想法,由精通经义的周寿来教授李珏再合适不过了,可是为了避嫌她却不能主动提出,因此只是略微点了下,希望李悠能够领会她的意思。
  “只是启蒙识字而已,哪用得着劳烦这些大儒,珏儿一向听你的话,由你教导正合适,只是珏儿年纪还小,倒也不用教什么经义,教会识字认数就行了。”李悠却没有想到要像此前大魏的历代皇帝一样,用饱学鸿儒来教育自己的后人,儒学的确是比较符合这个时代的学说,但是从哪个角度看待儒学却是关键所在,那些饱学鸿儒在讲解经义时莫不在向这些未来的帝王进行潜移默化,希望他们能够站在这些儒门中人一边。
  但是作为一个帝王却不能这样做,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应该更高、更为宽广才行,所以与其让周寿去教李珏,还不如先让周南教她一些基础知识,然后等到了京城再想办法寻找合适的教育方式。
  嗯,别人不说,姚广孝可是当过朱高炽和朱瞻基两位皇帝的老师,而且这两位皇帝日后的表现还都不错,让他来教授李珏怎么看也比周寿合适啊。
  此事就这么定下,等用过饭之后三人又说了一会儿闲话方才各自散去,本来按照李悠的意思最后一天要在周南房里度过,可是周南却照顾郑妍儿,将李悠推到了她的房里。
  第二日从府中出来,李悠一身戎装,率领亲卫来到嘉州城外,在那里大军已经整装待发,就等着践行之后北上收复京城了。
第706章
战火再起
  按道理说如此规模的出征,身为皇帝的福王无论如何也是应该亲自来送大军起行的,可是嘉州上下都知道他不过是个傀儡而已,而且此战过后李悠九成九就要登基称帝了,所以并没有任何一名大臣在朝堂上提出这样的建议。
  而且李悠也在不断削弱福王的影响力,像这样容易刷声望的机会怎么可能让他出场?因而这次盛大的出征完全由他来主持,祭拜过天地、战神蚩尤之后李悠朗声说道,“北虏攻占京师已有数年,北地百姓盼望王师犹如久旱之望甘霖,此次本太尉率领十万王师北上,定要光复北地,直捣龙城,北虏不灭誓不收兵!”
  “万胜!万胜!万胜!”话音刚落,整装待发的将士们、前来送行的文武官员和百姓们无不热血贲张,不由自主的高呼起来,祝愿李悠能够早日得胜凯旋。
  “恭祝太尉大人早日直捣龙城,擒获阿鲁布。”官员之中资历最深的钱飒随后出列拱手道,他已经打好了主意,如今钱骅的水师已经登录棣州,想来必定能够收获无数功劳,钱家的荣华富贵已经足以保证,那么自己就没有必要再继续赖在朝堂上了,等李悠登基称帝之后自己就告老还乡回到钱塘安心养老吧。
  “恭祝太尉大人早日直捣龙城,擒获阿鲁布。”其后姚广孝、王机、许光等留守的重臣率领文武百官齐声贺道。
  “多谢诸位吉言,我这就去了!”李悠拱手回礼,随即跃上朱龙马环视一圈来送行的诸人,团团一礼后一甩斗篷转过身来大声下令,“全军起行!”
  “全军起行!”一名名传令兵将李悠的号令传递到队伍的每个角落,战鼓、号角奏响慷慨激昂的出征曲,队伍开始迈着整齐的步伐踏上出征的道路。
  远处,周南和郑妍儿在马车里透过帘子依依不舍的挥别李悠;李令月依旧高傲的仰着下巴,眼睛里却弥漫着一层雾水。
  这次北伐的大军共有十万之众,不过其中半数以上已经先行一步就要抵达都畿道了,另外还有数万人或是直接从淮南道北上,或是从岭南道的港口乘船前往,此次由李悠亲自率领行军的仅有两万人而已。
  从嘉州出来并没有走多远就到了嘉水码头,这里早已有许多大船在此等候了,他们将先从水路抵达淮南道,再从那里前往罗世绩的大营;在此次北伐的第一阶段,李悠将指挥他们和的罗世绩兵马一道先将袁章剿灭,彻底摧毁这支深入中原的北虏大军。
  不等李悠抵达都畿道,罗世绩已经在他的号令下开始了前期的骚扰作战,嘉州军大营变得异常忙碌起来,无数的士兵不断从军营中进进出出,不停的清理着对面北虏大营拍出来的游骑探马,双方持续多时的平静就此打破。
  “将军,潜伏在北虏营中的细作送来消息,此前他们存放在青云县准备转运的粮草已经被义军焚毁,后方迟迟未能送来新的粮草,如今他们营中的粮草已经不多了。”一名参谋向罗世绩汇报着最新的消息,“北虏营中已经开始变得人心惶惶,士兵多有北返之心。”
  “哼,祸害了中原这么久,现在又想平平安安的回去?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罗世绩不屑的哼了一声,“那些新来的士兵操练的如何?可能适应此地的作战?”
  李悠先期派来的三万援兵已经抵达营中,这些新兵虽然经历了艰苦的训练,但毕竟实战的经验少了些,再加上不熟悉北方的作战习惯,所以还要继续操练一番才行,而等到他们可以投入实战的时候,就是罗世绩率领大军和对面的北虏展开决战的日子了。
  “这些日子出去扫荡游骑探马的士兵有八成以上都是新来的援兵,经历了刚开始的不适应之后,他们已经渐渐习惯了这样的征战,斩获不比那些老兵少多少。”参谋信心满满的回答,“在轮番出营感受战场之后,他们现在已经适应了北地的作战方式,最多再有数日就而已完成最后的适应训练了。”
  “好!继续盯着他们,还有联系附近的义军,让他们做好决战的准备。”罗世绩的命令通过黑冰台的渠道传到了河南道境内的诸多义军手中,史怀义和杨武也接到了这个等待多时的命令。
  他们二人相视一笑,此战过后他们终于可以重新回到军队之中去了!不过在此之前还得完成最后一项任务才行,他们再次找到了几位寨主,二话不说先拿出了几份带有李悠亲笔签名的官职任命,“恭喜三位寨主,太尉大人册封您几位的公文到了,从今以后您几位就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了!”
  决战之前,必须给他们些鼓舞士气的东西才行,所以黑冰台顺道送来了这些他们盼望已久的册封文书,薛昆、姜琦、齐云海三人一见到这东西,顿时激动地无法自己,一把从史怀义手中抢过属于自己的那份,小心翼翼的捧在手里翻来覆去的打量着,良久之后方才用不可思域的语气说道,“咱们……咱们这就当官了?”
  “呵呵,诸位当家治军有方、屡立功绩,太尉大人这也是论功行赏,三位无需如此。”史怀义笑眯眯地说道,“除了三位寨主之外,寨子中的大小头目和有功士卒也有封赏,只是因为道路不畅未能将文书送来,不过太尉大人已经领兵北上,用不了多久就能攻到此处,到时候你们可以和诸位寨主一起接受封赏。”
  这些东西一拿出来,山寨之中士气大振,因此当史怀义说出罗世绩让他们配合最后的决战时,附近山寨的头目争先恐后的答应了下来;这次封赏的官职高低不等,他们之中多有不服气的,于是将接下来的作战当成了逆转局势的最后机会,那还会保存实力?
  数日后,罗世绩率领大军向北虏大营发起猛攻,在他们后方,无数的义军也展开了攻击,战火再次弥漫开来。
第707章
炮火轰鸣
  “河南道虽大,但进入其中的道路只有三处,一处在北方,是钱将军正在围攻魏州;另一处在东南,位于淮南道和河南道的交汇处,只是此处道路崎岖狭窄,不利大军行进,所以这里才是进攻河南道的最好路线。”大军之前,罗世绩侃侃而谈,“诸位,咱们和对面这些家伙打了许久交道,他们的底细你们恐怕早就是一清二楚了,只要你们使出平时训练的八成本事,他们就绝不会是你们的对手!”
  “必胜!必胜!必胜!”受罗世绩的话语鼓舞,无数士兵高呼起来,战意盎然勃发,恨不得直接冲入敌阵,将敌酋斩落马下。
  “国师大人的援军什么时候才能来!”反观对面的北虏大营中,诸将乌萨里则是全无刚刚南下时的那般不可一世,他这些年在罗世绩身上吃够了苦头,心下知道如果不是兵力不足以拿下整个河南道,自己这数万人马早就被他吞掉了,现在罗世绩的兵力已经补充完毕,恐怕他们大概是熬不过这一回了。
  “启禀将军,已经派出去了二十六波信使,依旧没有回音。”负责此事的副将满头大汗的回答,他同样不认为己方可以挡住罗世绩的进攻;摄于对方的威势,乌萨里甚至没敢派出人马出阵向敌人展示自己最擅长的骑射本领,而是坚守营中,希望用壕沟和寨墙来挡住罗世绩的进攻,好为他们赢得援军到来的时间。
  北虏大营之前是绵延数里的壕沟,壕沟宽约丈许深一丈有余,而且还专门引来河水填满,希望用这些来防备罗世绩挖掘地道进攻,从而导致耶鲁翰的覆辙;根据收集到的情报,院长已经猜出了耶鲁翰大营陷落的大致原因,这些也是根据他的命令准备的,此外营中还埋了不少大缸,让瞎子日夜监听。
  “再派人去!”乌萨里急得大喊,如今营中只有五万兵马,以前不过是勉强和罗世绩形成僵持,如今对手的兵力多了一倍,他还怎么打?如果没有援军他恐怕就要琢磨着该如何逃跑了,现在他只能将希望寄托到袁章身上。
  “将军,敌军开始进攻了!”只见这次嘉州军的进攻和此前大为不同,他们没有将投石机、巢车等攻城器械运上来,而是由牛马拉过来数十门青铜铸就的粗管,乌萨里在往楼上看了半天也没琢磨出这些东西是做什么用的。
  “那是什么?传令下去,让投石机、重弩瞄准那些地方,但有异动立刻攻击。”尽管看不出来这些青铜管子是做什么用的,但是肯定不会是什么好东西,乌萨里立刻发布命令,可那些牛马却在投石机的射程之外就停了下来,前排用沙土堆出了几道矮墙防备弓弩,唯有管口对准了大营的门口,乌萨里一时没了办法。
  “将军,这些或许就是嘉州水师所用的火炮了,据说可以发射数斤重的弹丸,但凡被这些火炮所发射出来的弹丸击中,砖石所制的城墙都能轰塌,此前他们就是靠这些东西击败了棣州的守军。”有消息灵通之辈猜测道,这番话让乌萨里身边的北元将士们越发的担心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2/2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