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五千年(校对)第2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7/292

  当然也有极其忠于袁章的部署见到袁章身死,皆双目泛红不顾生死向嘉州军冲来,可是这些人毕竟是少数,在火铳和鸳鸯阵默契的配合下,这些人纷纷身死倒地;眼见部落里最厉害的勇士如此轻松就被敌人杀死,而投降的家伙却保住了性命,那些尚在迟疑观望中的北虏很快就做出了正确的抉择,大批大批的人马加入到跪地投降的队伍之中。
  “罗将军,你带人在此收拢降兵,我带人去帮潘将军追杀乌萨里。”谷地之中的战局已经接近平静,现在是收获最后胜利果实的时候了,李悠带着剩余的骑兵沿着潘凤打开的通道策马狂奔,直追溃败中的乌萨里大军。
  乌萨里被嘉州军尾随追击数日,为了引诱他们进入这个包围圈,乌萨里可是真的在拼命逃亡,不敢有丝毫懈怠,所以前面数日的逃跑已经消耗了他们太多的人力和马力,方才为了取胜又将最后剩下的力气都用到了返身冲杀、堵住谷口上,之所以在久战之余还能做到这些品德全是一口气和对胜利的渴望,可是现在袁章已经惨败身死,乌萨里麾下士兵胸中的那口气也随之全数泄出,疲惫的感觉再次笼罩了他们的全身。
  一路上不断有人累的吐血落马,神骏的漠北战马也多有哀鸣倒地的,人和战马的尸体随处可见,甚至阻塞了追击的道路,嘉州军的先锋要先下马将这些尸首推到路边,身后的军队才能继续前进去追击敌人。
  和北虏骑兵相反的是,刚刚取得了一场大胜的嘉州军此时士气正处于最高昂的时候,对于战功和胜利的渴望让久战之后的疲惫一扫而空,在李悠和潘凤的率领下操控胯下战马跑出远超平时训练的速度,渐渐追上了乌萨里的溃兵。
  “降者免死!下马让开道路,到路两边跪地投降,胆敢负隅顽抗或阻塞道路者杀无赦!”军中大嗓门的士兵一路高呼着劝降的话语,不断有再也坚持不住的北虏士兵翻身下马带着自己的战马跪到了路边向他们投降,甚至还有因为保住性命而松了一口气而导致猝死的倒霉鬼,他们现在还能坚持就是因为对死亡的恐惧,为了保命而投降让他们觉得可是稍微松一口气了,然而这么一松懈就眼前一黑栽倒在地再也没能起来。
  早知如此,还不如一路逃回河东道去啊,这样尚且还能保住数万士兵的性命,何至于落得如此下场?乌萨里现在后悔不已,要是刚才伏兵杀出的时候他就选择继续逃亡,或许现在已经摆脱嘉州军的追兵了,何至于落到现在这般下场。
  从大营之中出来的时候,乌萨里手下还有近五万大军,就算是刚刚通过谷地时,也还有三万多精锐兵马,但是经过了刚才的苦战,被潘凤率军多次冲杀,和一路上不断溃散和投降,如今只剩下不到两万人还跟在他的身后了,这几乎是河南道所剩下的最后一点精锐了,再想想当初跟随十万大军南下时的意气风发,乌萨里感觉到自己似乎就像是在做梦一般。
  “将军勿用慌张,嘉州军这些日子也不轻松。”身边的副将见他面生沮丧,连忙指着前方的山丘劝道,“只要过了前面这座小山,就是陈州,陈州城中还有一些守军,只要用城池稍微阻挡一下他们的追击速度,咱们就能逃出去了!”
  “正是如此!全军加快速度,赶到陈州城就能活命!”乌萨里鼓起最后的士气,大声鼓舞着麾下的士兵们,早已疲惫不堪的北虏骑兵也使出了最后的力气,加快速度向前面的小山冲去,只要过了这座小山他们就能活命。
  可惜他们终究没能进入陈州城,马上就要接近小山的时候,最前面的北虏骑兵不断人仰马翻,“陷马坑!铁蒺藜!”落马的士兵发出哀嚎,揭露了导致他们落马的真相。
  “哈哈哈哈,我等奉军师之命在此等候多时了!”小山上旌旗摇动,突然冒出来数千旗号不一、衣着各不相同的杂兵来,赫然是史怀义联系到的各路义军,这一波义军舍弃了斩杀袁章的功劳,而选择了再次截断北虏的退路,眼前的一幕证明他们的选择没有做错,一份巨大的功劳奖杯他们揽入手中。
  如果是平时,遇上这样的杂兵,乌萨里派出三千骑兵就可以毫不费力跌将他们荡平,可现在却是不一样了,久战之后人马疲惫不堪,身后还有潘凤和李悠的追兵,前面的伏兵根本就没有打算和他们正面作战,而是用陷马坑、铁蒺藜以及弓弩箭矢来阻拦他们逃跑的速度,这让乌萨里陷入到绝望之中。
  “尔等现在已经无处可逃,还不快快下马投降?”就这么一耽搁的时间,李悠和潘凤已经率领嘉州军的骑兵追了上来,将他们堵在了这个狭窄的区域馁。
第722章
收尾
  乌萨里还想负隅顽抗,可是在嘉州军的先锋掷出了几轮手榴弹之后,众多士兵最后一丝勇气也随着爆炸声而烟消云散,就连乌萨里本人也被李悠趁机射落马下,见到乌萨里落马还有那些在手榴弹的爆炸中受伤的倒霉家伙不断发出哀嚎,剩余的北虏士兵纷纷做出了明智的选择,他们丢下兵器翻身下马,跪在地上向李悠请降。
  “丢下兵器,自己捆住双手,每十人一队过来投降;弓箭手上前,若是有人想借此作乱,不用军令即可射杀!”即使到现在嘉州军也没有彻底放松警惕,他们按照收拢降兵的流程分成若干区域,开始慢慢的收拢这些俘虏。
  期间当然有不甘心失败,想要豁出命去带走几条嘉州军性命的亡命之徒,可是在嘉州军完善的防备下,他们甚至还没有将兵器拿出来就死在了嘉州军的弓箭手下,还连累了站在他们身边的倒霉鬼们;发展到后来,一见有人行踪诡异,都不用嘉州军动手,他身边的北虏士兵就会立刻合身将他扑倒。
  “收拢俘虏的事情就交给潘将军了,我去看看那几位义军的头领。”李悠笑着说道,见到战局已经稳定,那几位幸运的义军首领已经迫不及待前来拜见李悠了,他策马向前来到这些人的身前,“此战有劳诸位了!”
  “草民/下官/末将拜见太尉大人!”一见李悠出来,这些出身草莽的义军首领连忙拜倒在地,有些习惯性的称呼自己为草民,有的总算想起来他们已经接受了嘉州方面的封赏,如今已经是朝廷的官员了,于是按照听说书时学会的套路乱七八糟的自称起来。
  “呵呵,如今还在战场上,诸位无需如此。”李悠笑呵呵的翻身下马,将他们一一扶起来,“此次能够拦住乌萨里的大军,诸位居功至伟,等战场打扫结束之后,我定会论功行赏,给与诸位嘉奖!”
  “多谢太尉大人!”这些刚刚爬起来的家伙大喜过望,顿时忘记了李悠刚才的叮嘱,又跪倒地上连连磕头。
  这些人或许个人在武勇上并不比嘉州军若多少,可是综合素质还需要继续高啊,李悠在心中暗暗摇头,已经开始琢磨着将这些新投奔的官员放到武学中好生培训一番,他们麾下的士兵也要重新打乱整编训练,以保证能够融入到嘉州军之中去。
  只是这些人都是在草莽之中自由自在惯了的,能不能受得了武学和嘉州军中的约束还不好说啊,而且这些人不同于正规军的作战方式在某些场合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要是就这么融入到嘉州军中去似乎有些可惜了,一想到这些李悠不禁有些纠结。
  且不去管它,日后再慢慢想办法吧,今日还是先庆祝胜利吧!李悠摇摇头将这点小小的咕噜放到一边,带着这些义军首领向后方而去,如今谷地之中的战斗应该已经结束了,也该去看看那些其他的义军首领以及袁章的尸首了。
  “这些家伙还真是好运啊!”薛昆等人略有不甘的看着那些跟在李悠身后的义军首领,他们本想着诛杀袁章才是最大的功劳,所以纷纷涌到了这里,那些家伙因为抢不过他们才不得不去后面堵住北虏的退路,没想到现在他们却先见到了太尉大人,而自己却让诛杀袁章的功劳从手边滑落。
  “诸位此战辛苦了,若不是诸位,这一战本太尉怕是没这么容易获胜。”李悠朗声说道,当然要是没有这些人,李悠也不会将计就计选择进入袁章布置下的伏击圈。
  “能为太尉大人效力乃是我等的荣耀,又岂敢居功。”这些粗俗的汉子此刻也变得极其拘谨起来,个个缩手缩脚,按照和山寨中读书人教给的话应对。
  “太尉大人,这位是青云寨的大当家、新封的指挥使薛昆薛将军,这位是……”史怀义出面将这些人一一介绍给李悠。
  “薛将军方才接连斩杀袁章数名亲卫,本太尉都一一看在眼里,果然是一员猛将啊,姜将军……”李悠也挨个嘉奖过去,听得这些人喜不自胜,“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诸位先暂且收兵到大营之中暂时歇息,一会儿本太尉在和你们喝个痛快。”
  众人退去,这里只剩下了史怀义和宇文宜生两人,李悠大笑着说道,“史将军果然才华过人,此次能够消灭袁章大军,史将军功不可没;此战之后本太尉给史将军两个选择,或者你可以回到参谋部担任副官,等再过一阵儿适应了参谋部之后就提拔你为主官;或者继续和这些新归附的义军留在一起,将这支新军训练成嘉州军一般。”
  史怀义有些犹豫,这两个选择各有利弊,回到参谋部固然可以升的更快一些,却在难以得到独领一军的机会;而训练义军虽然可以弥补这个遗憾,却要比参谋部更加辛苦,而且自己的出身本来就有些微妙,再和义军纠缠过深会不会引起别人的误会?
  “你不用现在就答复,回去好好想想再做决定吧。”李悠看出了他的纠结,也没有催促他立刻回话,而是让他下去多想想,于是这里就这剩下了宇文宜生和袁章的尸首。
  “哎,可惜了。”站在旁边细细打量了一番袁章依旧留有几分不甘神色的尸首,李悠摇头微微叹道,这的确是一个才华出众的家伙,可惜杨介夫等人却一步步将他逼到了北虏那边,仇恨蒙蔽了他的双眼,让他做出了最为错误的决定。
  袁章的经历固然值得同情,但是他的罪责却绝无可恕,如今天下大乱,百姓饱受兵火之灾,究其原因,除了阿鲁布、杨介夫等人的缘故之外,袁章也在其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太尉大人,树下有个不情之请,还望太尉大人能够允许属下为袁章收尸,将其好生安葬。”沉默许久,宇文宜生还是说出了自己的请求。
第723章
盖棺论定
  “太尉大人,这袁章纵使有千般罪孽,但是他也曾多次劝谏阿鲁布,保住了无数百姓的性命,这份功绩却是无论如何也抹杀不了的,还望太尉大人看在此事上给他留个全尸吧,下官愿以加入黑冰台以来的所有功绩换取太尉大人的宽恕。”说罢宇文宜生深深一礼。
  “攻即是功,该你的封赏无论如何也要给你,岂可拿来交易?若是如此,别人就该说我赏罚不公了。”李悠缓缓摇头拒绝了宇文宜生以自己的功劳换取袁章平安入土的请求,“宇文先生向义军通报消息,保全了他们的有生力量,又杀死陈静庵使得阿鲁布对袁章产生猜疑,断了他的援兵,还送来袁章的最终伏击地点,最后更是亲手将他杀死,这些功劳本官都一一记在心上,日后宇文先生若是愿意留在黑冰台,本太尉可封你为司马先生的副手,帮助他执掌黑冰台;若是不愿意,以宇文先生的才华,在朝堂上也大有可为,岂可因为袁章的缘故而耽误自己的大好前途?”
  “袁章对我可谓是推心置腹,我却背后伤人,细细想来还是有几分内疚。”宇文宜生实话实说,“而且袁章投奔漠北的确情有可原。”
  “袁章对杨介夫乃是私仇,漠北对大魏却是国事,以私仇凌驾于国事之上,此事断不可取,若是他率领流民揭竿而起最终攻下京城拿下杨介夫的首级,我只会赞一声好汉子,纵使在战场上击败了他也会好生安葬以示敬意;可是他却勾结外虏乱我中原,让无数百姓死于异族之手,这般罪孽却是无论如何也抹不去的。”如果袁章能被原谅的话,那中行说、张元乃至范文程等人岂不是也可以摘去汉奸的帽子?这种情况是李悠断顿阿不允许发生的。
  “属下也以为袁章率领北虏入寇之事不容宽恕,属下并无意于为他洗脱罪名,只是希望能够保全他的尸首,袁章自己临终前也说过勾结北虏入寇乃是他做下的最大错事,叮嘱属下要将他的尸首用布蒙面,面向下入土,以示自己在九泉之下也没脸去见他的恩师。”宇文宜生将袁章临终前的举措一一说了出来。
  “哎,造化弄人!但做下的错事终究是错事,本太尉已经决定将袁章的事迹广传天下,痛加驳斥,并在收复京城后刻碑以记之,让后世之人切记此种教训,绝不敢做第二个袁章。”李悠要让袁章变成秦桧一般的人物,广受后人唾骂,让那些心思摇摆的人临到做决定的时候就想到遗臭万年的下场,从而避免更多的汉奸出现。
  宇文宜生闻言只是不断摇头叹气,却也没有继续出言劝阻李悠,因为他也知道袁章的罪责的确不容宽恕,就当他以为无法兑现自己对袁章的承诺时,却听见李悠再次开口说话了,“不过本太尉以为,敌人死了就是死了,再怎么折腾尸首也没什么作用,反而显得本太尉小气,所以在将袁章的尸首传示诸军之后,你就将他带走吧,找个隐秘的地点安葬起来。”
  挫骨扬灰这种事情虽然听起来极其可怕,但是对已经死了的人又有什么作用呢?这些事情李悠自然不屑为之,所以还不如给宇文宜生一个面子,也好彻底收复这个难得的人才,免得他萌生退意,让自己莫名其妙的损失一个人才。
  “属下多谢太尉大人,太尉大人赏罚分明,属下佩服至极。”宇文宜生自然是无比的感激,更是主动揽过了为袁章做传的任务,毕竟他留在袁章身边最久,对于袁章的种种罪责知之甚详,而且宇文宜生的文字功底也是极其出色,足以完成这项用于警示后人的任务。
  “宇文先生快快请起。”将宇文宜生扶了起来,李悠有些好奇的问道,“宇文先生打算将袁章安葬在何处?”
  “属下已经想好了,就将他安葬在这里。”宇文宜生指了指这边染满了血迹的山坡,“此战之前,有上百猎户、采药人因袁章而殒命,他这是又犯下了难以洗清的罪责,属下下网他能留在这里为自己赎罪。”
  “如此也好,就按照宇文先生的意思去办吧,只是此事还得保密才行,左近百姓对袁章可谓是恨之入骨,若是消息传出去,免不了有人要挖掘坟墓、挫骨扬灰以泄其愤。”见他如此说,李悠觉得自己可以放心的将给袁章做传的任务交给他了。
  宇文宜生领命而去,几日后,他趁着夜间叫来几名可靠地人手偷偷摸摸的将袁章埋在了这里,埋好之后也没有竖立墓碑、也没有堆砌坟头,而是选择了在坟上种植草木以掩盖其痕迹,免得有人发现。
  可惜他还是小看了周围百姓对袁章的痛恨,就在他们退兵之后不久,四下的猎户、采药人等一系听说了袁章葬在此处的传言,于是不断有人来到这里四下搜索,终究被人找到了破绽,挖开了袁章的愤怒,将其尸首烧毁,骨灰四散。
  宇文宜生得知消息之后也只能长叹一声,另找了一处地方重新为袁章修造了一座衣冠冢而已,没有处置任何一名百姓。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这时候李悠还在营寨之中和潘凤、罗世绩、史怀义、宇文宜生以及众多嘉州军和义军的将士们大肆庆祝着这场决定性的胜利。
  经过这场大战,近乎十万北虏被嘉州军歼灭,双方的力量对比彻底发生了逆转,如果是此战之前在天下人心中嘉州和北元还是五五开局面的话,此战之后北元已经彻底落在了下风,无数人都期待着李悠挥军北上,光复京城的那一天。
  只是今日,无论是李悠还是罗世绩,都没有想过京城的事情,他们现在只想纵情庆祝着这场注定会铭刻史册的大胜,酒水一坛一坛的送上来,欢声笑语不绝于耳,除了那些被安排值哨的士兵外,所有人都沉浸在欢乐之中。
第724章
分兵
  尽管昨夜喝了不少酒,第二天李悠还是一大早就准时起来,出了帅帐看到外面已经恢复了军中惯有的严肃气氛,除了空中还依稀弥漫着酒香味之外,竟然看不出一丝疯狂庆祝的迹象,对此李悠十分满意,一支成熟的军队就应该这样才是。
  出去演练了一番武艺回来,众多将领已经在帅帐之中等候了,李悠也不多话,直接开口道,“如今袁章大军已经被尽数歼灭,河南道只剩下万余北虏,故而收复河南道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所以本太尉决定分兵。”
  众人闻言顿时坐直了身子,现在嘉州方面用兵的地方仅有两路而已,一路就是此处,但袁章的十万大军已经只剩下一万左右,剩下的就只是些零零碎碎的小战事而已,并没有太多立功的机会;但另一路可就不一样了,京畿道的秦士信正在抵挡北虏精锐骑兵的冲击,就算打败了他们也还有收复京城的泼天大功,如何选择根本就不用考虑,他们全都盼望着李悠能够将他们带走,参与到京畿道之战中去。
  对于他们的表现李悠十分满意,别的不说这求战的欲望可是比此前大魏的禁军强多了,环视一圈李悠率先念出了一个名字,“罗将军!”
  “末将在!”罗世绩连忙站了起来,歼灭袁章的大功已经拿到手中,罗世绩此前在嘉州军中的军职几乎是升无可升了,那么等到拿下京城之后,自己或许就可以封爵了吧?一想到数年前自己还是个落魄的书生,现在竟然走到这一步,罗世绩心中顿时涌起颇多感慨。
  “河南道的事情就托付给罗将军了!”李悠缓缓说道,河南道的任务再轻也是独领一军的任务,一般人可没有这个经验及威望,所以还是交给了罗世绩,而且他不仅擅长领兵打仗,在文治上也不弱与人,由他来统领收复河南道的战事李悠十分放心,“接下来攻打河南道剿灭敌军的残余兵力乃是次要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安抚河南道的百姓,让他们恢复耕作,稍后我会让姚大师和王机选择合适的官员送来河南道,只是在他们到达之前,一切就要多劳烦罗将军了!至于兵力么,除了罗将军麾下的一万精兵之外,史将军也会率领义军襄助与你,这些义军对河南道的地理风土十分熟悉,正和用在此处。”
  “末将遵命!”虽然不能亲自参加攻打京城的战争,但是李悠方才已经表明了对河南道的重视,将文武大权全都交给了罗世绩,罗世绩也感到备受信任,所以放下了那点遗憾转而说起河南道的事情来,“只是太尉大人,这些义军虽然英勇善战,但大都没有经过训练,若是正面对敌恐怕还不到时候。”
  史怀义经过再三考虑,最终还是选择脱离参谋部成为一军统帅,李悠也恰到好处的给他安排了这样一个任务,相信他在罗世绩身边能学到更多的东西以加速器成长。
  “此时本太尉早有考虑,北虏的援兵都集中到了京畿道,河东道南下的兵力也被钱将军堵在了魏州,对付剩下的一万兵马有罗将军的本部兵力已经是绰绰有余,这些义军的练兵就在行军和临战时锻炼吧!”根据李悠的推测,接下来并不太可能遇到激烈的战斗,所以大可以让这些义军在战斗中成长,同时在军中开设临时武学,由罗世绩麾下的宿将以及李悠派出的教员在行军的间隙以及安营扎寨的时候对这些军官进行培训。
  等拿下了京城,将武学从嘉州迁来的时候,再让他们入学进行更为正式和系统的培训,经过这两拨教育,相信那些适合军中生活的将领很快会脱颖而出,至于那些还是脱不了草莽之气的义军首领,李悠也想好了相应的安排。
  “还请太尉大人放心,末将定能和史将军拿下河南道。”听到这些,罗世绩也就放心了,他接着问道,“若是拿下河南道以后该如何行事?是先守住河南道还是和钱将军合兵一处攻入河东道?”既然河南道已经不是问题,那么也该考虑接下来的任务了。
  “河东道的北虏兵力并不多,若是有机会攻进去也可以,只是切忌不可冒然深入,以免中了敌军的算计。”河东道的形势十分复杂,在南边北虏的军队和此起彼伏的义军不断交战,如今钱骅的军队也在此站住了脚,正在联络各地义军一起攻打北虏,而在北边则是各个异族的部落相互厮杀,其中有被阿鲁布从漠北赶走的游牧部落,也有在冰天雪地中艰苦求生的渔猎部落,还有趁着中原生乱想要借机占领土地的新罗国军队。
  在彻底消灭北虏之前,李悠并不打算大规模的参与到河东道北部的争斗之中去,所以才有了方才的那些叮嘱,罗世绩对河东道的局势也有所了解,故而不再说话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开始琢磨起如何解决河南道的残兵来。
  河南道的事情安排结束了,李悠又将目光投向了其他将领,这些将领心中暗喜,自付这下可以跟着李悠参与到接下来的京城争夺战中去了。
  “潘将军,杨将军,刘将军……”李悠一口气念出了剩下诸多将领的名字。
  “末将在!”众人大声应道,齐刷刷的站了起来,心中满是激动和期待,盼望着李悠能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将最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
  “尔等立刻收拢各自的兵力,待休息好之后就跟随本太尉挥军向西,前去接应秦将军,此战定要一举击溃北虏,收复京城,活捉许时雍、杨德明等逆贼!”李悠大声的发布命令。
  “末将遵命!”众人齐声应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7/2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